我軍憑借淩厲的攻勢,成功將鄭芝龍勢力逼退至澎湖列島、金門島等島嶼,雙方暫時陷入了短暫的僵持狀態。然而,大陸局勢卻在此時風雲突變。由於南方除貴州、雲南之外,其餘地區已基本被民義軍占領,清軍為推進軍事改革與武器更換,全力加強固守南北邊境防禦,整個局勢變得愈發緊張起來。


    數九寒天,北風凜冽如刀,仿佛要將世間萬物都切割成碎片。盛京的清軍校場軍旗烈烈作響,在這冰天雪地中,攝政王多爾袞身披玄色大氅,那大氅隨風舞動,宛如黑色的火焰;頭戴暖帽,神色冷峻,負手站在高台之上,俯瞰下方滿八旗新軍。他的眼神猶如寒夜中的利刃,犀利而堅定,仿佛能洞察一切。身旁,禮親王代善輕撫胡須,那胡須上似乎還帶著歲月的滄桑,眼中透著久經沙場的沉穩,他經曆過無數次戰爭的洗禮,深知此刻的變革對大清的重要性;豫親王多鐸身姿挺拔,身為正黃旗旗主,眼中滿是躍躍欲試的戰意,他渴望在這場變革中,帶領正黃旗再創輝煌。


    “此次軍事改革,關乎我大清國運。先從滿八旗開始,務必讓他們盡快熟悉新裝備。”多爾袞的聲音低沉有力,仿佛洪鍾般在空氣中迴蕩,裹挾著寒風傳向四方,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這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代善微微點頭,那動作沉穩而緩慢,“攝政王所言極是,滿八旗乃我軍精銳,率先完成火器化,定能震懾四方。”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篤定,似乎已經看到了滿八旗火器化後的強大威懾力。


    清軍深知,若想順利完成軍事改革與武器更換,穩固防線至關重要。在河南、陝西、山東與民義軍防線接壤部分,清軍開始大幅增兵。為了湊齊兵力,清軍在當地展開了殘酷的抓壯丁行動,共計強征10萬人。一時間,各地雞飛狗跳,百姓苦不堪言。


    在河南的一個小村莊裏,寧靜被清軍的闖入徹底打破。年輕力壯的李二剛從田間勞作歸來,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被幾個清兵一把抓住。李二的老母親哭著撲上來,抱住清兵的大腿哀求:“求求你們,放過我兒子吧,他是我們家的頂梁柱啊!”她的聲音帶著哭腔,充滿了絕望和無助。清兵一腳將老人踢開,惡狠狠地吼道:“少廢話,不跟我們走,就打死你!”那聲音如同野獸的咆哮,充滿了暴力和威脅。李二拚命掙紮,卻被清兵用繩子緊緊捆綁,他的雙手被勒得生疼,隻能眼睜睜看著家中的妻兒和老母親,唿喊聲漸漸被風聲淹沒,他的眼中滿是憤怒和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這樣的場景在各地不斷上演,無數家庭因此支離破碎。被抓的壯丁們被集中起來,他們衣衫襤褸,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憤怒。由於缺乏基本的訓練,這些壯丁連最基本的行軍隊列都走不好,更別說使用武器了。但清軍不管這些,在皮鞭的驅使下,他們被迫踏上了守衛防線的征程。皮鞭抽打在他們身上,發出清脆的聲響,每一下都仿佛抽在他們的心上,讓他們心中的仇恨不斷累積。


    與此同時,從後方調遣的五萬精銳部隊也陸續抵達邊境。這些士兵紀律嚴明,迅速在各個戰略要地布防,與那些被迫參戰的壯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步伐整齊,動作迅速,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此番大規模增兵,雖然極大地充實了邊境駐軍力量,為軍事改革爭取到了寶貴的穩定環境,卻也讓民間的不滿情緒如熊熊烈火般燃燒起來。百姓們對清軍的行為充滿了怨恨,他們渴望和平,渴望安寧,卻被這場戰爭無情地卷入其中。


    按照計劃,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這上三旗約三萬人成為重點改編對象。多鐸上前一步,雖身形矯健,但提及此事,眉頭不禁皺起:“攝政王,正黃旗願為先鋒,隻是兄弟們慣用弓箭與冷兵器,這連弩和火槍操作複雜,要熟練掌握,還需些時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他深知士兵們習慣了傳統武器,要適應新武器並非易事。多爾袞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多鐸,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他的內心:“時間緊迫,不可懈怠。你親自督促士兵日夜操練,務必盡快形成戰力。”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命令,讓多鐸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擔。


    鑲黃旗都統何洛會挺胸上前,聲音洪亮:“王爺,末將定當竭盡全力,讓鑲黃旗成為大清最鋒利的刀刃!”他的聲音充滿了鬥誌,仿佛在向多爾袞宣誓他的決心。正白旗都統圖賴也高聲表態:“王爺放心,正白旗的兄弟們定不會辜負期望!”他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相信正白旗的士兵們一定能夠完成任務。


    騎兵們舍棄弓箭,換上連弩,起初操作生疏,時常裝填緩慢、射擊不準。多鐸親自下場,一邊示範一邊吼道:“都給本王看好了!這連弩威力巨大,練好了,戰場上定能讓敵人有來無迴!”他的聲音充滿了激情,希望能激發士兵們的鬥誌。步兵們手持葡萄牙火槍,隨著第一排士兵扣動扳機,槍聲震耳欲聾,硝煙彌漫。何洛會興奮地對多爾袞說:“王爺,這火槍威力驚人,那些民義軍的步兵,根本不是對手!”他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了民義軍在火槍下潰敗的場景。


    完成滿八旗的改編隻是第一步,多爾袞心中盤算著,後續還要對漢八旗、蒙八旗進行改造,實現清軍全麵火器化。為此,清廷花重金聘請荷蘭人漢斯和葡萄牙人費爾南多擔任軍事教官。


    漢斯身形高大,一頭金發在寒風中略顯淩亂,他看著正在操練的清軍士兵,對費爾南多說:“這些清兵身體素質不錯,但戰術和火器操作意識太薄弱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他知道要讓這些士兵掌握先進的戰術和火器操作並非易事。費爾南多撚著胡須,點頭道:“沒錯,得從基礎教起,先讓他們習慣火器的使用節奏。”他的臉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開始思考如何製定有效的培訓計劃。


    兩人很快製定詳細培訓計劃。每天清晨,士兵們在寒風中集合,先進行體能訓練,他們在雪地裏奔跑,汗水濕透了衣衫,很快又被凍成了冰碴。隨後是火器操作課程。漢斯大聲喊著:“裝填彈藥,動作要快,記住步驟!”士兵們手忙腳亂按指令操作,不少人因緊張出現失誤。費爾南多則在一旁耐心糾正:“別慌,慢慢來,熟練了自然就快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溫和,讓士兵們感到一絲安慰。


    為檢驗訓練成果,他們設立嚴格考核機製。每月一次實彈射擊考核,以命中率和操作速度為評判標準。考核時,多爾袞和代善等人親臨現場觀摩。一位正白旗的年輕士兵在考核中表現出色,動作流暢,射擊精準。多爾袞滿意地點點頭:“不錯,這樣的士兵才是我大清需要的。”他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對這位年輕士兵的表現十分滿意。


    與此同時,在南明的朝堂上,年輕的皇帝朱慈烺眉頭緊鎖,在大殿中來迴踱步。“朕與大清聯盟,共擊民義軍,可如今我軍軍備不足,這該如何是好?”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仿佛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他焦急地望向群臣,希望能從他們那裏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兵部尚書史可法出列,拱手道:“陛下莫急,大清已應允給予軍事援助。因民義軍控製區阻隔,大清援助與我方自購軍備都隻能經海上運輸,先到暹羅,再轉運至緬甸內陸,最後送入雲南。臣這就去與緬甸王交涉。”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仿佛已經胸有成竹。朱慈烺微微頷首,神色稍緩:“一切就仰仗愛卿了,務必盡快籌備,莫要誤了大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信任,相信史可法一定能夠完成任務。


    史可法迅速行動,派遣使者帶著大量金銀珠寶前往緬甸。在緬甸王的宮殿中,南明使者恭敬地呈上禮單,誠懇說道:“此次前來,還望緬甸王陛下能從中斡旋,助我南明轉運來自大清及暹羅的軍備,以對抗民義軍,日後定有重謝。”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懇求,希望緬甸王能夠答應他們的請求。緬甸王看著禮單,眼中閃過一絲滿意,點頭應允。他被南明使者帶來的豐厚禮物所打動,也看到了其中的利益,便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在盛京,多爾袞招來洪承疇,神色嚴肅:“洪愛卿,此次援助南明物資一事,關係重大,你務必安排可靠的海上商隊,從暹羅中轉,再借道緬甸運送,確保物資順利抵達雲南,若有差池,唯你是問!”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嚴厲,讓洪承疇感受到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洪承疇連忙跪地領命:“王爺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堅定,向多爾袞表示他一定會完成任務。


    領命後的洪承疇,不僅將援助物資的運輸安排得井井有條,還向多爾袞提出建議:“王爺,如今我軍火器漸成規模,各兵種不能再各自為戰,應開展聯合訓練,方能發揮最大戰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智慧,深知聯合訓練對於提高清軍戰鬥力的重要性。多爾袞深以為然,準了他的提議。


    於是,清軍的騎兵、步兵以及重新組建的炮兵部隊,開啟緊鑼密鼓的聯合訓練。訓練場上,塵土飛揚,喊殺聲震天。炮兵率先登場,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瞄準,開炮!”一門門嶄新的火炮齊聲轟鳴,炮彈如流星般劃過天際,精準地落在目標區域,炸得土石飛濺。那聲音震耳欲聾,仿佛要將大地都震裂。


    步兵迅速跟進,以緊密隊列向前推進,火槍齊射,形成一道火力網,壓製假想敵。他們的步伐整齊,動作迅速,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此時,騎兵在側翼蓄勢待發,緊緊握住韁繩,胯下戰馬焦躁地刨著蹄子,隻等衝鋒號令。戰馬的嘶鳴聲和士兵們的唿喊聲交織在一起,仿佛一首激昂的戰歌。


    “衝鋒!”隨著一聲令下,騎兵們如離弦之箭般衝了出去,揮舞長刀,高聲唿喊,利用速度優勢,迅速突破“敵人”防線。整個過程配合默契,一氣嗬成。他們的身影在戰場上飛馳,仿佛一陣狂風,讓敵人望而生畏。


    在一次模擬演練結束後,多鐸興奮地對多爾袞說:“王爺,這聯合訓練果然有效,各兵種協同作戰,威力大增!有了這樣的戰力,民義軍絕不是我們的對手!”他的臉上洋溢著自信和喜悅,對清軍的戰鬥力充滿了信心。多爾袞看著訓練場上的士兵,滿意地點點頭:“很好,繼續加強訓練,務必讓每個士兵都熟悉這一套戰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欣慰,對多鐸的表現和清軍的訓練成果十分滿意。


    不久後,滿載著滿清援助的火槍、大炮和彈藥的商船,與南明自暹羅購置軍備的船隻一同駛向緬甸港口。抵達後,大批民夫和騾馬組成浩浩蕩蕩的運輸隊,馱著沉重的物資,沿著崎嶇山路向著雲南艱難進發。民夫們的臉上滿是疲憊和艱辛,他們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著,每一步都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在清軍這邊,多鐸已經迫不及待:“攝政王,等新軍訓練完成,咱們和南明一起出兵,把民義軍徹底消滅!”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鬥誌和渴望,恨不得立刻與民義軍展開決戰。多爾袞微微眯起眼睛,臉上露出一絲陰鷙:“別急,等新軍完全形成戰鬥力,與南明配合好,這場圍剿,定要讓民義軍再無翻身之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狠厲,仿佛已經看到了民義軍被徹底消滅的場景。他深知這場戰爭的重要性,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確保勝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宇秀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宇秀天下並收藏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