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沿海的局勢猶如暴風雨中的孤舟,搖搖欲墜,風雨飄搖。鄭芝龍困守在漳州、泉州、廈門,以及澎湖、金門、馬祖列島,仿佛一隻被困在牢籠中的野獸,徒然掙紮卻難以逃脫。他的兵力損耗嚴重,曾經那支浩浩蕩蕩的軍隊如今已七零八落,船艦數量銳減,曾經威風凜凜的艦隊如今隻剩下寥寥幾艘,勢力日益衰微,每況愈下。


    深夜,萬籟俱寂,唯有泉州府衙內還亮著昏黃的燈光。鄭芝龍在屋內焦慮地來迴踱步,腳步聲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沉重。他的臉上寫滿了恐懼與不安,眉頭緊鎖,仿佛一座難以逾越的山峰。他心裏非常清楚,一旦被清廷拋棄,麵對如日中天、氣勢洶洶的民義軍,自己必將孤立無援,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那將是一場滅頂之災。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民義軍進攻的畫麵,冷汗從額頭不斷冒出,他用力地搓著手,試圖驅散內心的恐懼。


    此時,北方的清廷也因戰場上的接連失利,陷入了深刻的反思之中。議政王大臣會議上,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每個人的臉上都籠罩著一層陰霾。多爾袞雙手重重地撐在桌案上,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目光堅定且透著急切,大聲說道:“如今民義軍火器犀利,銳不可當,我八旗鐵騎屢次受挫,損兵折將。若想扭轉戰局,反敗為勝,唯有全麵改革軍隊,全力打造火器部隊!”他的聲音在大殿中迴蕩,充滿了決心與魄力。


    蒙古科爾沁部的王爺奧巴立刻站起身,眉頭緊緊皺成一個“川”字,滿臉的不滿與擔憂。他大聲反對:“攝政王,我蒙古騎兵縱橫草原,馳騁沙場,靠的就是精湛騎術和強弓硬弩,那是我們的立身之本。這火器雖說看著厲害,威力驚人,可咱們的勇士在馬上該如何使用?弄不好,反倒會把多年來的戰術陣腳給攪亂了,這不是自毀長城嗎?”他一邊說著,一邊揮舞著手臂,情緒激動,仿佛在扞衛著自己的信仰。


    年輕氣盛的豪格也滿臉不屑,嘴角微微上揚,哼了一聲後說道:“火器能有多大用?不過是些西洋火器罷了,沒什麽了不起的。我大清勇士,向來都是靠著勇猛無畏取勝,一腔熱血,勇往直前。那些西洋火器,難道還能比得過咱們的血肉之軀和手中利刃?簡直是笑話!”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傲慢與自負,對火器的作用嗤之以鼻。


    這時,洪承疇站了出來,他神色恭敬,微微躬身,眼中卻透著自信,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拱手說道:“攝政王,諸位王爺。我自歸降大清以來,日夜關注戰局,不敢有絲毫懈怠。民義軍的火器在戰場上優勢太過明顯,射程遠、威力大,咱們以往的戰術在其強大火力下根本難以施展,就像雞蛋碰石頭,不堪一擊。所以,改革軍隊,引入火器,是當下順應時勢的必然之舉。比如,我們可以將火器與傳統軍陣巧妙結合,先用火器進行遠距離打擊,削弱敵軍力量,讓他們陣腳大亂,再讓騎兵、步兵衝鋒,如此一來,必定能事半功倍,克敵製勝。”他的言辭有理有據,讓人不得不信服。


    代善麵色凝重,迴想起之前與民義軍作戰的慘敗,至今仍心有餘悸。他的聲音微微顫抖,說道:“洪大人所言極是。之前我率部與民義軍交鋒,他們的火器一開火,瞬間就能把我軍陣腳打亂,那威力,實在是驚人。我親眼看著士兵們在火器的攻擊下倒下,血流成河。我如今算是徹底明白了,若不改革,我軍在這戰場上,往後怕是難有勝算啊,隻能被動挨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無奈,仿佛又迴到了那慘烈的戰場。


    多爾袞讚許地看向洪承疇,微微點頭,眼中透露出欣賞與認同。而後又耐心地向奧巴解釋:“王爺,火器並不妨礙騎兵作戰。我們可以專門訓練騎兵,讓他們在適當距離使用火槍,等到衝鋒的時候,再用騎射和馬刀殺敵,這樣一來,咱們騎兵的戰鬥力必將成倍增長,如虎添翼。既能發揮騎兵的機動性,又能利用火器的威力,何樂而不為呢?”隨後,他目光如炬,緊緊盯著豪格,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威嚴與警告:“豪格,可千萬莫要小覷火器的威力。戰場上,從來都不是隻靠一腔熱血就能取勝的,武器的優劣,往往能直接決定一場戰鬥的勝負。民義軍就是憑借著這些先進火器,才屢屢擊敗我軍,這就是鐵證!事實擺在眼前,容不得你不信。”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各方觀點激烈碰撞,互不相讓。多爾袞力排眾議,最終一錘定音:“此事就這麽定了,全麵改革軍隊,打造火器部隊。我意已決,諸位無需再議!”他的聲音斬釘截鐵,不容置疑,仿佛在向眾人宣告他的決心。


    這一切的變革,追溯源頭,竟與我的意外穿越息息相關。我穿越而來,本以為隻是曆史長河中的一顆小石子,微不足道,卻未曾想激起了千層浪,引發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在我的影響下,民義軍如獲神助,率先從冷兵器時代大步跨越到熱兵器時代。先進的解放式步槍、威力巨大的火炮,讓民義軍在戰場上無往不利,所向披靡,清軍被打得節節敗退,丟盔棄甲。也正因如此,才引發了清廷的一係列變革,改變了曆史的走向。


    為了推動軍隊的火器化改革,多爾袞開始四處尋求軍火支援。他偶然得知鄭芝龍與葡萄牙人有貿易往來,便讓鄭芝龍牽線搭橋。在泉州的一處秘密據點,屋內布置得格外隱蔽,氣氛緊張而壓抑。鄭芝龍滿臉堆笑,親自為葡萄牙商人代表迪亞戈斟上一杯香茗,那笑容中帶著一絲討好與急切:“迪亞戈先生,此次合作,對我們雙方都大有裨益,是互利共贏的好事。大清財力雄厚,隻要交易順利,您的財富必將更上一層樓,日後在商界的地位也將更加穩固。”迪亞戈輕撫著胡須,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如同一隻狡猾的狐狸:“鄭將軍,合作自然沒問題,但價格方麵,我們可得好好談談。我可不能做虧本的買賣。”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最終達成合作意向:葡萄牙向清廷出售3000支先進火槍,搭配50萬發子彈,20門改良紅夷大炮及1000發炮彈,清廷為此支付了從攻占大明、朝鮮及周邊國家領土,搶奪百姓而來的50萬兩白銀。這些白銀沾滿了百姓的血淚,是無數家庭的痛苦與絕望。


    此後,多爾袞仍不滿足,還想與荷蘭建立合作,便再次找上鄭芝龍。鄭芝龍深知此事幹係重大,猶如千斤重擔壓在肩上,不敢有絲毫懈怠。他憑借自己在海上貿易積攢的人脈與渠道,四處奔走,終於成功聯係上荷蘭方麵。在鄭芝龍的安排下,荷蘭代表與清廷展開談判。談判桌上,氣氛緊張而壓抑,雙方各懷心思。荷蘭代表範·霍恩態度謹慎,反複權衡自身利益與國際關係後,與清廷達成協議:荷蘭向清廷出售2500支火槍,附帶40萬發子彈,15門改良紅夷大炮及800發炮彈,清廷支付40萬兩白銀,這些錢財同樣來自對他國領土的掠奪和對百姓的搜刮,每一兩白銀都承載著百姓的苦難。


    與此同時,多爾袞又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沙俄。在克裏姆林宮的議政廳內,氣氛熱烈而緊張,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正與大臣們激烈討論是否要向清廷出售武器和技術。財政大臣伊萬諾夫率先發言,他的聲音充滿了期待:“陛下,與大清的貿易能帶來巨額財富,這些財富可以充實國庫,支持我們的國內建設,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但軍事顧問彼得羅夫卻憂心忡忡,他的眉頭緊鎖,滿臉擔憂:“陛下,出售先進武器和技術,無疑是在增強潛在對手的實力。一旦大清強大起來,日後恐對我國邊境安全構成威脅,這不得不防啊。”


    沙皇站起身,緩緩走到窗邊,望向窗外,沉思良久後開口:“大清如今麵臨困境,我們的援助或許能換來長期的友好關係。先出售一批火槍,試探一下大清的態度和實力,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大的潛力。”最終,沙皇決定首批向清廷出售5000支火槍,配套30萬發子彈,清廷支付了30萬兩白銀。


    幾個月後,葡萄牙和荷蘭的軍事顧問及技術專家,在鄭芝龍的安排下抵達北京。與此同時,沙俄的使臣和技術人員也一路跋涉而來,曆經千辛萬苦。


    在太和殿上,氣氛莊嚴肅穆,金碧輝煌的大殿內彌漫著一股凝重的氣息。小皇帝福臨端坐在龍椅上,神色緊張而稚嫩,孝莊太後在一旁垂簾聽政,眼神中透露出睿智與沉穩。多爾袞站在大殿中央,神色威嚴,猶如一尊不可侵犯的戰神。沙俄、葡萄牙、荷蘭的使臣團隊依次上前,恭敬地向清廷君臣行禮,他們的眼神中帶著好奇與敬畏。


    多爾袞微微點頭示意,隨後命人將從戰場上搜集來的幾把廢棄的民義軍解放式步槍,以及破損淘汰的火炮呈現在眾人麵前。他目光掃視全場,大聲說道:“諸位,這便是民義軍的先進武器。若能成功仿製,清廷必將給予重賞。這關係到我大清的未來,不容有失。”


    葡萄牙的技術專家費爾南多上前,拿起解放式步槍,仔細端詳,眼中滿是驚歎,仿佛看到了一件稀世珍寶:“這工藝,這設計,真是巧奪天工,令人歎為觀止。如此精湛的製造技術,難怪民義軍能在戰場上占據優勢。”荷蘭的軍事顧問範·德·維爾德也湊上前,摸著火炮的炮身,喃喃自語:“如此強大的火力,難怪清軍會吃敗仗。這火炮的威力遠超我們的想象,我們必須想辦法仿製。”沙俄的技術人員安德烈則皺著眉頭,陷入了思考,他心裏盤算著如何利用這次機會,從清廷獲取更多利益,在這場利益的博弈中占據上風。


    我的穿越,如同在平靜湖麵投下巨石,引發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清軍因戰場失利而開啟火器時代的變革,未來的局勢,在這蝴蝶效應的影響下,變得愈發難以捉摸。各方勢力都在這變革的浪潮中,試圖尋找自己的立足之地,而這場改變曆史進程的較量,才剛剛拉開帷幕,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宇秀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宇秀天下並收藏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