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急不可耐
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 作者:初晴後雨18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批番薯數量挺大的,你真的全都想要了嗎?”他的表情充滿了困惑。
“對,小夥子,我確實全都要了,沒聽錯的話,請問你還有沒有更多的這種番薯呢?我們可以換個地方詳談。”中年男子再次認真地問道。
何雨柱注意到這個男子的眼裏閃爍著強烈的興趣。
“好吧,先給這些番薯稱一下重。”何雨柱說道,並向王老根借稱。
這一刻,何雨柱忽然意識到自己出門時疏忽了一件事:居然忘記了帶秤!
這種情況讓王老根也略感愕然。
這年輕人,連稱都忘了帶,賣起番薯來倒真有一股別樣的風格,不愧是年輕的後生啊。
“總計有160斤,你可真是個有力量的小青年。”稱完之後,老農誇讚了一句。
接著,兩人移步到附近的麵條店門口繼續交流。
麵對著顯然受過良好教育的陳文東(中年男子的名字),何雨柱心中猜測著他買這些番薯的真實意圖,而非單純地作為食物消費。
陳文東也沒有繞彎子:“小夥子,你這番薯的品種應該不是普通的農村品種吧?因為通常農村的番薯平均下來每顆不過一斤上下,但你這批卻接近三斤一顆。”
“這紅薯若不是改良過的品種,我斷然不會相信。作為京華大學農學院的一名教授,我對農業有一定的研究,我想問問,你的紅薯是向誰購得的?”
“隻要你願意引薦此人,我可以給你一百萬。”
“一百萬?!”
何雨柱聽到這個數目,一時之間呆住了,對方如此豪爽讓他頗感驚訝。尤其當他得知對方竟是京華大學農學院的教授時,心裏已然明了幾分。
在民國時代,一名京華大學的教授每月工資約為一百六十萬,換算成當時的銀元大約是一百六十塊。1949年9月前,京華大學、華清大學和華北大學的農學院合並成為京華農業大學。能在京華大學出任農業教授,陳文東無疑非同尋常。
“既然如此,要是你願意幫我牽線認識,我會再提高價碼到三百萬作為酬勞。”陳文東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再次開口,見何雨柱稍顯猶豫。
此時,他對見到這位改進紅薯品種的人物已經急不可耐,以至於寧願花費幾個月的薪酬隻為讓何雨柱提供線索。
何雨柱也未曾想到,自己的小小改進竟然會被如此看重。然而,他也迅速意識到,如今每株番薯的產量已從二十斤躍升至三十斤,在未來世界中這無疑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成果,更不用說在此物質短缺的時代背景下,這項發明更是價值連城。
“陳教授過獎了,這薯實際上是某位先生賣給我的,我僅是想通過售賣它們增加些收入。至於那位先生現在的下落,我也不清楚。”
“哦,原來如此,確實挺遺憾的。好吧,這裏所有的紅薯——一共一百六十斤——我都買下了。你收好這筆一百萬元的款項,如果有他人的信息,請盡快與我聯係,這裏是我的住址,在京華大學農學院的住所地址。”
看到何雨柱並不像一位年長學者的模樣,陳文東沒想到這位年輕人竟然就是薯類改良技術的持有者。思索片刻,他點頭同意,接著仔細點了一遝麵值萬元的鈔票交給何雨柱。
“這麽多我不能全收,之前說定的價格是一斤五百,一百六十斤共計八萬,再加上一些費用,我收您十萬就足夠了。如果之後得知那人的下落,我會立刻告知。”
何雨柱接過其中的一部分,又拿出一張萬元鈔票遞給了路邊攤主。
“老板,我們之前的交易費用清算一下。”
“每碗麵一千三百塊,兩碗總共二千六,還你應該找迴七千四百元。”
賬目結清後,何雨柱收好了錢,客氣地向陳文東告別後離開。
“真是個奇怪的年輕人,太可惜了,要是能夠聯絡上這位紅薯改進的專家,也許這樣的改進品種在國內推廣開來,將對國家的農業發展帶來劃時代的影響。”
“這必將成為一項震撼世界的偉大成就,一定得把那人找到。”
目送何雨柱的背影遠去,陳文東心中暗自決定。
但他忽然一聲驚唿,“哎呀,我居然忘記問那個少年的名字和他家的地址了,真是糟糕。”
他焦急地跺著腳,隨即意識到這個問題。
深感後悔。
無奈之下,他隻好先將紅薯帶迴去研究,看看具體情況如何。
而這時,何雨柱早已走得不見蹤影。
陳文東的心理活動。
何雨柱大致可以揣摩到。
然而,他也意識到一個核心的問題。
那就是紅薯之所以能夠生長得如此之大,完全是得益於古玉空間井水的獨特滋養作用。
這種改良後的紅薯。
如果沒有依賴井水,是否能夠保持同樣的生長效果,何雨柱自己也不確定。
一旦與對方正麵衝突或談判,
必然會導致空間秘密的泄露。
因此,何雨柱決定暫時保密。
看來,之前考慮大規模出售紅薯的計劃可能還需謹慎。
因為產量實在是太驚人了。
古玉空間裏還留有十袋紅薯未動。
何雨柱隨後去了其他的市場,成功將這批紅薯全部售出。
這次他變得更為聰明。
直接按照每斤400元的價格批量出售給各市場的菜販。
並在多個地方分散銷售。
“每斤紅薯400元,能否降價點?比如說給我算350元一斤?”
有位菜販見狀似乎認為何雨柱是個易於糊弄的新手,隨即提出。
對此,何雨柱心裏暗暗一笑。
“在別處,紅薯都是按400元一斤收取的,這樣的品相,賣到市場上能賣500元一斤都沒有問題。如果不是我們村子裏太忙沒時間自己售賣,我們不會這麽低價出手。你要不要,不要就算了。”
看到何雨柱假裝不高興並且轉身欲走的模樣,
那位菜販慌忙阻止,“行行行,就按400元一斤吧,這些我全都要了,一共150斤,總計6萬元,請查收。”
說罷,他迅速從袋子中抽出六萬元遞給何雨柱,
似乎是擔心他突然反悔。
麵對這一幕,
何雨柱感到非常有趣。
之後他又跑了幾家菜市場,輾轉至一個僻靜的小巷,
換上了一套幹淨的衣服,並用清水洗臉。
手裏握著厚厚的現金,
內心湧動起一股強烈的成就感。
這次總共賣出了1700斤紅薯。
除了之前賣給陳文東教授的160斤,獲得了10萬元,
剩下的1540斤是以每斤400元的價格賣出的,總計71.6萬元。
加上之前賬戶裏的113.5萬元存款,
目前他的個人總資產已達185.1萬元。
這個數額意味著什麽呢?
對於一個學徒每月隻掙20元的普通人而言,
一天的紅薯銷售收入竟然超過了他們近3個月的總工資。
在那個不需要購物憑證的時代,
隻要你有足夠的資金,幾乎可以買到任何東西。
何雨柱心情愉快,心裏盤算著:“我現在有185.1萬元存款,今天就去買輛自行車吧。”
想到這裏,他滿懷喜悅地前往紅星街供銷合作社,
要知道,1950年10月時,供銷合作社成立還沒幾個月的時間。
四九城作為政策的核心地,
供銷社的普及自然也在這個地方生根發芽。
當何雨柱步入供銷社,
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貨物,琳琅滿目。
化肥、**、農具、種子等物品應有盡有。
除了農業相關產品,這裏還售賣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比如煙酒、糧油、調味品,甚至針線也不少。
確實讓人目不暇接。
但是對於穿越自未來的何雨柱而言,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場景。
“同誌,有什麽我可以幫助你的嗎?”
看到何雨柱進入店內,女營業員微笑著上前詢問。
與現代不同,這裏的服務態度十分友好,並沒有任何高傲或輕視的感覺。
何雨柱迴答:“我想買一輛自行車用來出行,請問自行車在哪裏可以買到?”
聽到要買自行車,
那名女售貨員眼中閃過一絲興奮。
“自行車在這邊,您跟我來。”
她連忙帶領何雨柱來到存放自行車的地方。
隻見這裏整齊排列著四輛嶄新的自行車,
其中三輛是普通的二八大杠式樣,還有一輛則是較為特別的鳳凰牌。
“就選這輛鳳凰牌自行車吧,請問價格是多少?”
何雨柱指著其中一輛詢問。
售貨員有些驚訝,
這是她頭一次遇到決定如此果斷的買家。
心中不由得佩服起何雨柱的大方。
“鳳凰牌自行車售價為一百五十萬元。”
何雨柱隨即拿出一百五十一萬元,遞給售貨員,並囑咐:“這裏有一百五十一萬,請你清點一下,沒問題的話自行車就可以交給我了。”
接過厚厚的紙幣,
售貨員認真的數了幾遍,確認無誤後迴應道:
“總數確實為一百五十一萬,這輛車隻需要一百五十萬,這裏多餘的一萬您可以拿迴去。”
何雨柱大方地說:
“剩下的那一萬就算給你辛苦了,我還打算在這裏選購些家庭用品。”
就這樣,
他輕鬆花掉了一百五十一萬元,賬戶裏剩餘的餘額僅為三十四萬一千元。
“對,小夥子,我確實全都要了,沒聽錯的話,請問你還有沒有更多的這種番薯呢?我們可以換個地方詳談。”中年男子再次認真地問道。
何雨柱注意到這個男子的眼裏閃爍著強烈的興趣。
“好吧,先給這些番薯稱一下重。”何雨柱說道,並向王老根借稱。
這一刻,何雨柱忽然意識到自己出門時疏忽了一件事:居然忘記了帶秤!
這種情況讓王老根也略感愕然。
這年輕人,連稱都忘了帶,賣起番薯來倒真有一股別樣的風格,不愧是年輕的後生啊。
“總計有160斤,你可真是個有力量的小青年。”稱完之後,老農誇讚了一句。
接著,兩人移步到附近的麵條店門口繼續交流。
麵對著顯然受過良好教育的陳文東(中年男子的名字),何雨柱心中猜測著他買這些番薯的真實意圖,而非單純地作為食物消費。
陳文東也沒有繞彎子:“小夥子,你這番薯的品種應該不是普通的農村品種吧?因為通常農村的番薯平均下來每顆不過一斤上下,但你這批卻接近三斤一顆。”
“這紅薯若不是改良過的品種,我斷然不會相信。作為京華大學農學院的一名教授,我對農業有一定的研究,我想問問,你的紅薯是向誰購得的?”
“隻要你願意引薦此人,我可以給你一百萬。”
“一百萬?!”
何雨柱聽到這個數目,一時之間呆住了,對方如此豪爽讓他頗感驚訝。尤其當他得知對方竟是京華大學農學院的教授時,心裏已然明了幾分。
在民國時代,一名京華大學的教授每月工資約為一百六十萬,換算成當時的銀元大約是一百六十塊。1949年9月前,京華大學、華清大學和華北大學的農學院合並成為京華農業大學。能在京華大學出任農業教授,陳文東無疑非同尋常。
“既然如此,要是你願意幫我牽線認識,我會再提高價碼到三百萬作為酬勞。”陳文東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再次開口,見何雨柱稍顯猶豫。
此時,他對見到這位改進紅薯品種的人物已經急不可耐,以至於寧願花費幾個月的薪酬隻為讓何雨柱提供線索。
何雨柱也未曾想到,自己的小小改進竟然會被如此看重。然而,他也迅速意識到,如今每株番薯的產量已從二十斤躍升至三十斤,在未來世界中這無疑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成果,更不用說在此物質短缺的時代背景下,這項發明更是價值連城。
“陳教授過獎了,這薯實際上是某位先生賣給我的,我僅是想通過售賣它們增加些收入。至於那位先生現在的下落,我也不清楚。”
“哦,原來如此,確實挺遺憾的。好吧,這裏所有的紅薯——一共一百六十斤——我都買下了。你收好這筆一百萬元的款項,如果有他人的信息,請盡快與我聯係,這裏是我的住址,在京華大學農學院的住所地址。”
看到何雨柱並不像一位年長學者的模樣,陳文東沒想到這位年輕人竟然就是薯類改良技術的持有者。思索片刻,他點頭同意,接著仔細點了一遝麵值萬元的鈔票交給何雨柱。
“這麽多我不能全收,之前說定的價格是一斤五百,一百六十斤共計八萬,再加上一些費用,我收您十萬就足夠了。如果之後得知那人的下落,我會立刻告知。”
何雨柱接過其中的一部分,又拿出一張萬元鈔票遞給了路邊攤主。
“老板,我們之前的交易費用清算一下。”
“每碗麵一千三百塊,兩碗總共二千六,還你應該找迴七千四百元。”
賬目結清後,何雨柱收好了錢,客氣地向陳文東告別後離開。
“真是個奇怪的年輕人,太可惜了,要是能夠聯絡上這位紅薯改進的專家,也許這樣的改進品種在國內推廣開來,將對國家的農業發展帶來劃時代的影響。”
“這必將成為一項震撼世界的偉大成就,一定得把那人找到。”
目送何雨柱的背影遠去,陳文東心中暗自決定。
但他忽然一聲驚唿,“哎呀,我居然忘記問那個少年的名字和他家的地址了,真是糟糕。”
他焦急地跺著腳,隨即意識到這個問題。
深感後悔。
無奈之下,他隻好先將紅薯帶迴去研究,看看具體情況如何。
而這時,何雨柱早已走得不見蹤影。
陳文東的心理活動。
何雨柱大致可以揣摩到。
然而,他也意識到一個核心的問題。
那就是紅薯之所以能夠生長得如此之大,完全是得益於古玉空間井水的獨特滋養作用。
這種改良後的紅薯。
如果沒有依賴井水,是否能夠保持同樣的生長效果,何雨柱自己也不確定。
一旦與對方正麵衝突或談判,
必然會導致空間秘密的泄露。
因此,何雨柱決定暫時保密。
看來,之前考慮大規模出售紅薯的計劃可能還需謹慎。
因為產量實在是太驚人了。
古玉空間裏還留有十袋紅薯未動。
何雨柱隨後去了其他的市場,成功將這批紅薯全部售出。
這次他變得更為聰明。
直接按照每斤400元的價格批量出售給各市場的菜販。
並在多個地方分散銷售。
“每斤紅薯400元,能否降價點?比如說給我算350元一斤?”
有位菜販見狀似乎認為何雨柱是個易於糊弄的新手,隨即提出。
對此,何雨柱心裏暗暗一笑。
“在別處,紅薯都是按400元一斤收取的,這樣的品相,賣到市場上能賣500元一斤都沒有問題。如果不是我們村子裏太忙沒時間自己售賣,我們不會這麽低價出手。你要不要,不要就算了。”
看到何雨柱假裝不高興並且轉身欲走的模樣,
那位菜販慌忙阻止,“行行行,就按400元一斤吧,這些我全都要了,一共150斤,總計6萬元,請查收。”
說罷,他迅速從袋子中抽出六萬元遞給何雨柱,
似乎是擔心他突然反悔。
麵對這一幕,
何雨柱感到非常有趣。
之後他又跑了幾家菜市場,輾轉至一個僻靜的小巷,
換上了一套幹淨的衣服,並用清水洗臉。
手裏握著厚厚的現金,
內心湧動起一股強烈的成就感。
這次總共賣出了1700斤紅薯。
除了之前賣給陳文東教授的160斤,獲得了10萬元,
剩下的1540斤是以每斤400元的價格賣出的,總計71.6萬元。
加上之前賬戶裏的113.5萬元存款,
目前他的個人總資產已達185.1萬元。
這個數額意味著什麽呢?
對於一個學徒每月隻掙20元的普通人而言,
一天的紅薯銷售收入竟然超過了他們近3個月的總工資。
在那個不需要購物憑證的時代,
隻要你有足夠的資金,幾乎可以買到任何東西。
何雨柱心情愉快,心裏盤算著:“我現在有185.1萬元存款,今天就去買輛自行車吧。”
想到這裏,他滿懷喜悅地前往紅星街供銷合作社,
要知道,1950年10月時,供銷合作社成立還沒幾個月的時間。
四九城作為政策的核心地,
供銷社的普及自然也在這個地方生根發芽。
當何雨柱步入供銷社,
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貨物,琳琅滿目。
化肥、**、農具、種子等物品應有盡有。
除了農業相關產品,這裏還售賣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比如煙酒、糧油、調味品,甚至針線也不少。
確實讓人目不暇接。
但是對於穿越自未來的何雨柱而言,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場景。
“同誌,有什麽我可以幫助你的嗎?”
看到何雨柱進入店內,女營業員微笑著上前詢問。
與現代不同,這裏的服務態度十分友好,並沒有任何高傲或輕視的感覺。
何雨柱迴答:“我想買一輛自行車用來出行,請問自行車在哪裏可以買到?”
聽到要買自行車,
那名女售貨員眼中閃過一絲興奮。
“自行車在這邊,您跟我來。”
她連忙帶領何雨柱來到存放自行車的地方。
隻見這裏整齊排列著四輛嶄新的自行車,
其中三輛是普通的二八大杠式樣,還有一輛則是較為特別的鳳凰牌。
“就選這輛鳳凰牌自行車吧,請問價格是多少?”
何雨柱指著其中一輛詢問。
售貨員有些驚訝,
這是她頭一次遇到決定如此果斷的買家。
心中不由得佩服起何雨柱的大方。
“鳳凰牌自行車售價為一百五十萬元。”
何雨柱隨即拿出一百五十一萬元,遞給售貨員,並囑咐:“這裏有一百五十一萬,請你清點一下,沒問題的話自行車就可以交給我了。”
接過厚厚的紙幣,
售貨員認真的數了幾遍,確認無誤後迴應道:
“總數確實為一百五十一萬,這輛車隻需要一百五十萬,這裏多餘的一萬您可以拿迴去。”
何雨柱大方地說:
“剩下的那一萬就算給你辛苦了,我還打算在這裏選購些家庭用品。”
就這樣,
他輕鬆花掉了一百五十一萬元,賬戶裏剩餘的餘額僅為三十四萬一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