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嘴唇哆嗦著,斷斷續續地將邊疆急報詳情稟報給李啟,他能感覺到自己的聲音在喉嚨裏顫抖,仿佛每一個字都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那聲音傳入李啟耳中,像是冰冷的雨滴打在心頭。
金鑾殿上,群臣神色各異。
有人瞪大了眼睛,滿臉震驚,那眼神中仿佛看到了即將到來的災難;有人眉頭緊鎖,擔憂之情溢於言表,他們不安地搓著衣角,發出輕微的沙沙聲;也有人嘴角微微上揚,暗自竊喜,那笑容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刺眼。
李啟強壓下心中的煩躁,他深吸一口氣,那氣息在胸腔裏打轉,像是一團燃燒的火焰被強行壓製。
他故作鎮定地安撫眾人,聲音盡量平穩,宣布退朝。
厚重的宮門緩緩關閉,像是一張巨大的嘴慢慢合攏,將殿內的喧囂隔絕在外,那關門的聲音沉悶而有力,仿佛砸在每個人的心上。
群臣魚貫而出,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
他們低聲議論著,聲音像是一群嗡嗡叫的蒼蠅。
方才在殿上還慷慨激昂的諫言,此刻卻變成了竊竊私語的嘲諷和揣測。
“這聖上,莫不是昏了頭?這義士軍來路不明,竟如此重用……”一個留著兩撇山羊胡須的官員搖著頭,他的胡須隨著頭部的晃動而微微顫抖,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那不屑的語調像是一把冰冷的劍,刺向看不見的目標。
“可不是嘛,這義士軍真有那麽神通廣大?依我看,怕是些烏合之眾,糊弄聖上的罷了。”另一個官員附和道,他的眼睛裏帶著懷疑的神色。
“哎,慎言,慎言……”一位年長的官員見狀,連忙阻止了他們的議論,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帶著一絲緊張,“此事非同小可,還是莫要妄加揣測。”
另一邊,宰相張肅麵色凝重地走出宮門,他的腳步略顯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沒有著力感。
他徑直走向自己的府邸,身後跟著幾位官員,皆是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迴到府中,張肅屏退了左右,隻留下那幾位心腹。
他能感覺到周圍的空氣變得凝重起來,仿佛有一層看不見的霧氣籠罩著。
“諸位,這義士軍之事,你們如何看待?”張肅開門見山地問道,他的聲音在安靜的房間裏迴蕩,帶著一絲探究,那聲音仿佛能穿透人的內心。
“大人,這義士軍來曆不明,實力也未經證實,聖上如此草率地擴充軍隊,實在令人擔憂啊!”一位官員率先開口道,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絲焦慮,那焦慮如同潮水一般蔓延開來。
“不錯,若是這義士軍真的如傳聞中那般厲害,倒也罷了。可萬一……”另一位官員沒有說完,但話語中的意思卻是不言而喻,他的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想說又不敢說。
張肅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聖上此舉,定有深意。我等身為臣子,當盡力輔佐,而非妄加揣測。”他頓了頓,目光像探照燈一樣掃過眾人,“不過,這義士軍之事,確實需要謹慎對待。我已安排人暗中調查,待有了結果,再做定奪。”
夜幕像一塊黑色的幕布緩緩落下,皇宮內燈火通明。
李啟獨自一人坐在禦書房內,手中握著一卷奏折,那奏折的紙張在他手中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他眉頭緊鎖,像是兩座山峰擠在一起,目光緊緊盯著奏折上的字,那些字在燭光的映照下仿佛一個個跳動的小鬼。
福安輕手輕腳地走進來,他的腳步聲輕得幾乎聽不到,就像一片羽毛飄落。
他躬身說道:“陛下,奴才已經打探清楚了……”他頓了頓,李啟抬起頭,目光如炬,那目光像兩團燃燒的火焰,直直地盯著福安,緩緩吐出一個字:“講……”
福安咽了口唾沫,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喉嚨像是被什麽東西哽住了。
他小心翼翼地稟報道:“陛下,奴才方才派人打探得知,幾位大人在退朝後私下聚在一起,似乎對義士軍之事頗有微詞。吏部侍郎陳大人言道,義士軍來路不明,恐為禍患;戶部尚書王大人則擔憂軍餉支出,恐難以為繼……”他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著李啟的臉色,聲音愈發謹慎,那聲音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一樣。
李啟聽完,“朕知道了,你下去吧。”他揮了揮手,那揮手的動作像是一陣微風,示意福安退下。
福安躬身領命,悄無聲息地退出了禦書房,他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消失在黑暗中。
夜色漸深,皇宮內一片靜謐。
李啟起身走到窗邊,他的腳步聲在空曠的房間裏顯得格外清晰。
他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那夜空像一個無底的黑洞,深不見底。
遠處,隱隱傳來幾聲犬吠,那聲音像是從遙遠的地方傳來的幽靈的唿喊,打破了夜的寧靜。
與此同時,城外義士軍營地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熊熊燃燒的篝火將營地照得通亮,火焰跳動著,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像是一群歡快的精靈在跳舞。
士兵們正在操練,喊殺聲震天動地,那聲音如同洶湧的波濤,一波接著一波。
劉勇身著戎裝,腰間佩劍,那佩劍在火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寒光。
他目光炯炯地注視著眼前的士兵,眼神堅定得像兩顆釘子,臉上寫滿了堅毅。
他手裏拿著剛剛收到的詔書,手指輕輕撫摸著詔書的紙麵,能感覺到紙張的粗糙質感,他反複研讀,心中豪情萬丈。
“兄弟們,聖上已經下旨,擴充我義士軍!這是對我們的信任,也是對我們的考驗!”他高聲說道,聲音洪亮得像洪鍾大呂,在營地上空迴蕩,那聲音仿佛能穿透雲層。
“為了大齊,為了聖上,我們義士軍,必將誓死效忠!”士兵們齊聲高唿,士氣高昂,那唿喊聲匯聚在一起,如同雷鳴一般。
劉勇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身走向營帳。
他攤開地圖,手指在地圖上滑動,能感覺到地圖紙張的紋理。
他仔細研究著地形地貌,時而皺眉沉思,時而提筆標記,夜已深,他卻絲毫沒有倦意。
帳外,巡邏士兵的腳步聲清晰可聞,那腳步聲像是規律的鼓點,更遠處,偶爾傳來幾聲野獸的低吼,那聲音低沉而又充滿威懾力,為這寂靜的夜晚增添了一絲神秘和緊張。
突然,在士兵們操練時,模擬敵人突然來襲。
一時間,箭雨從四周射來,劉勇眼神瞬間變得犀利無比,他大喝一聲:“兄弟們,莫慌!列陣防禦!”他的聲音鎮定而有力,如同定海神針。
士兵們迅速反應,默契地組成防禦陣型,盾牌手迅速舉起盾牌,組成一道鋼鐵般的防線,後麵的弓箭手彎弓搭箭,準備反擊。
劉勇冷靜地指揮著,根據敵人的攻擊方向不斷調整陣型,士兵們緊緊跟隨他的指令,有條不紊地應對著危機。
劉勇放下手中的筆,揉了揉酸痛的眼睛,走到帳外,深深地吸了一口清冷的夜風。
那夜風像一把把小刀,割著他的臉。
他抬頭望向夜空,繁星點點,璀璨奪目,那些星星像是鑲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寶石。
“聖上,末將定不負您的期望……”他低聲自語,聲音如同涓涓細流。
突然,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那馬蹄聲像是急促的鼓點,打破了夜的寧靜。
劉勇心中一凜,立刻警覺起來。
“什麽人?”他厲聲喝道,聲音如同出鞘的寶劍。
一個黑影從遠處飛馳而來,在營地門口勒住韁繩,翻身下馬。
“緊急軍情!十萬火急!”來人語氣焦急,聲音都有些變調了,手中高舉著一封信函。
夜色如墨,籠罩著整個大齊都城。
在城中一處不起眼的宅院裏,燭火搖曳,燭火閃爍不定,映照著幾張陰沉的麵孔。
那燭光照在臉上,形成一片片陰影,使得他們的臉看起來更加陰森。
這幾人,正是朝堂上那些對義士軍心懷不滿的臣子。
他們圍坐在一張木桌旁,桌麵上擺著幾盞殘茶冷酒,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陰謀氣息,那氣息像是一股腐臭的味道。
“諸位,這義士軍的勢頭越來越盛,若是再不加以遏製,恐怕日後難以控製啊。”說話的是吏部侍郎陳大人,他那雙精明的眼睛裏閃爍著算計的光芒,那光芒像是隱藏在草叢中的毒蛇的眼睛。
“陳大人所言極是,這義士軍來路不明,若讓他們坐大,恐怕會威脅到我等的地位。”戶部尚書王大人附和道,他那肥胖的臉上充滿了焦慮,汗水從他的額頭滲出,一滴一滴地落下。
“哼,依我看,這義士軍不過是些沽名釣譽之徒,聖上不過是被他們蒙蔽了罷了。”一個身穿灰色官袍的官員冷笑道,他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屑,那不屑的神情像是看到了什麽髒東西。
“不可妄言!”陳大人皺了皺眉,打斷了他的話,“此事需謹慎對待,不可輕敵。”他頓了頓,目光像審視獵物一樣掃過眾人,“我已聯係了宮中的一些人,他們會盡力打探義士軍的消息。同時,我們也要做好兩手準備。”
“陳大人高見!”眾人紛紛稱讚道,他們的臉上露出了陰險的笑容,那笑容像是黑暗中的惡魔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了義士軍覆滅的場景。
與此同時,皇宮內,李啟正襟危坐,目光如炬。
他麵前的桌子上擺著一封封奏折,他仔細地閱讀著,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那奏折紙張的翻動聲在安靜的房間裏顯得格外清晰。
“傳劉勇覲見。”李啟放下手中的奏折,對一旁的福安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那聲音像是從地底下傳來的沉悶的雷聲。
“奴才遵旨。”福安躬身領命,快步走了出去,他的腳步聲急促而又有節奏。
不多時,劉勇身披鎧甲,那鎧甲在光線的映照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
他大步走進了禦書房,每一步都帶著堅定的力量,他單膝跪地,向李啟行禮:“末將劉勇,參見陛下。”
“劉將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李啟笑著說道,他的語氣溫和,但眼神中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究,那探究的目光像是隱藏在溫柔背後的刺。
“謝陛下。”劉勇站起身來,身姿挺拔,氣勢威嚴,像一棵屹立不倒的鬆樹。
“朕今日召你前來,是想問問義士軍的準備情況如何?可有什麽困難?”李啟開門見山地問道,他希望從劉勇口中得到真實的情況。
“迴稟陛下,義士軍上下士氣高昂,操練也十分刻苦。目前,營地擴建已經完成,糧草也已到位,所有士兵都已做好出征的準備。”劉勇聲音洪亮地迴答道,他的臉上充滿了自信,那自信像是燃燒的火焰。
“很好!”李啟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過,末將也有些擔憂。”劉勇略微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心中的顧慮說了出來,“義士軍畢竟成立時間尚短,士兵們大多沒有上過戰場,實戰經驗不足,若是真的與敵人交戰,恐怕會有些吃力。”
李啟聽完,微微皺了皺眉,他沒想到義士軍竟然還存在這樣的問題。
他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劉將軍不必擔心,朕會盡力為你們提供支持。你們隻需要盡力而為,不必有太大的壓力。”
“末將明白,末將定當不負陛下所托。”劉勇眼神堅定地說道,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決心,那決心像是鋼鐵一般堅硬。
“朕相信你。”李啟笑了笑,他的笑容如同春風拂麵。
就在這時,福安急匆匆地走了進來,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慌張,那慌張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
“陛下,奴才有事稟報。”福安低聲說道,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安,那不安像是在平靜湖麵上泛起的漣漪。
李啟眉頭一挑,目光轉向了福安,似乎預感到會有什麽事情發生。
“說……”李啟緩緩開口道,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那威嚴像是一座高山壓下來。
福安俯身向前,正要開口,卻欲言又止。
李啟眉頭一皺,聲音更加低沉有力:“福安,有什麽事,直說無妨。”
福安深吸一口氣,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像是打鼓一樣。
他壯著膽子說道:“陛下,奴才剛剛從宮外迴來,幾位大臣已將奏折送至宮門,請求覲見。”
李啟微微點頭,心中已有了幾分猜測。
他站起身來,走到案前,拿起那些剛送來的奏折,逐一展開。
每一字一句都如同鋒利的劍,直刺他的心,他能感覺到那些字仿佛在割著他的手。
奏折內容各異,但無一例外地都對義士軍的擴充表達了擔憂。
“陛下,奏折中所言,確實需要慎重考慮。”張肅的聲音打破了幾分寂靜,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那憂慮像是一片烏雲籠罩在心頭。
李啟抬眼看向張肅,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那光芒像是閃電劃破夜空:“張愛卿,你認為朕該如何迴應?”
張肅微微躬身,語氣堅定:“臣以為,陛下可以召集朝中重臣,公開討論此事。一方麵,可以安撫大臣們的憂慮;另一方麵,也可以借機展示陛下對義士軍的信任和支持,增強士氣。”
李啟點頭,傳旨下去,明日早朝,眾位大臣必須到齊,公開討論義士軍之事。
“是,陛下。”張肅躬身領命,心中已有了幾分底。
李啟走上前,輕輕拍了拍張肅的肩膀,他的手落在張肅肩膀上,能感覺到衣服的質感:“張愛卿,你辛苦了。今日之事,切莫外傳。”
張肅微微一笑,那笑容像是冬日裏的暖陽。
李啟迴到禦書房,重新坐下,手中仍握著奏折。
他微微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劉勇那堅定的麵孔和義士軍士氣高昂的場景。
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
“陛下,奴才還有一事稟報……”福安的聲音再度響起,語氣中帶著一絲惶恐,那惶恐像是即將被宰殺的羔羊的眼神。
李啟睜開眼,目光如炬,直視福安:“講。”
福安哆嗦了一下,他能感覺到一股寒意從腳底竄到頭頂,但還是鼓足勇氣說道:“陛下,奴才在宮中發現了一些人鬼鬼祟祟,行為詭異,疑似與破壞者有關。”
李啟的眉頭瞬間緊鎖,手中的奏折被他緊握成一團,他能感覺到紙張在手中變形:“你先下去吧,朕會派人查清楚。”
福安躬身領命,快速退了出去,他的身影迅速消失在視線中,心中依舊忐忑不安。
夜色更深,皇宮內一片靜謐,隻有風聲唿唿作響,像是鬼哭狼嚎,遠處的蟲鳴聲在夜空中迴蕩,那蟲鳴聲像是在演奏一首悲涼的曲子。
李啟站起身,走到窗邊,俯瞰著整個皇城。
他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路。
“福安,傳令下去,全城戒備。”李啟低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福安應聲而去,片刻後,皇宮內外,一隊隊士兵迅速出現在各個重要位置,他們的腳步聲整齊而又響亮,像是一場盛大的交響樂,守護著這座古老的皇城,而夜色中,一道黑影悄然消失在皇宮的某個角落。
福安稟報完可疑人員的行蹤後,便迅速隱匿於夜色之中。
李啟站在窗邊,望著深邃的夜空,他深知,皇宮之中潛藏的危機遠比想象中更加複雜。
他喚來暗衛統領,低聲吩咐了幾句。
暗衛統領領命而去,身影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
李啟迴到禦書房,點燃一支蠟燭,昏黃的燈光照亮了他的臉龐。
他拿起桌上的地圖,手指在上麵緩緩移動,他能感覺到地圖的質地,仿佛在推演著某種可能性。
與此同時,在皇宮的某個角落,一個黑影正悄無聲息地潛行著。
他身手矯健,行動如風,避開了所有巡邏的士兵。
他的腳步輕盈得沒有一點聲音,像是一隻貓在黑暗中行走。
他的目標,正是李啟的寢宮。
黑影來到寢宮外,屏住唿吸,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聲在胸腔裏迴蕩。
他仔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周圍安靜得隻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他發現寢宮外隻有一名侍衛在值守,心中暗喜。
他悄悄地靠近侍衛,手中寒光一閃,那寒光像是死神的鐮刀,侍衛甚至來不及發出聲音就應聲倒地。
黑影推開寢宮的門,閃身進入。
寢宮內一片漆黑,隻有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地麵上,映出幾件家具的輪廓,那些輪廓像是黑暗中的幽靈。
黑影小心翼翼地摸索著前進,突然,他感覺到一股強大的氣息迎麵撲來,那氣息像是一股洶湧的海浪。
“什麽人?!”李啟的聲音在黑暗中響起,帶著一絲威嚴,那威嚴像是王者的怒吼。
黑影一驚,連忙後退,想要逃離。
但是,已經晚了。
李啟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現在他麵前,手中寒光一閃,那寒光像是來自地獄的火焰,黑影應聲倒地。
李啟點燃蠟燭,借著昏黃的燈光,看清了黑影的麵容。
他心中一驚,此人竟然是……
“福安,你來了。”李啟的聲音響起,打破了寢宮內的寂靜。
福安從陰影中走出,躬身行禮:“陛下。”
“看來,我們都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李啟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
福安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著李啟的下一步指示。
“福安,”李啟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朕需要你繼續追查……”
那聲音傳入李啟耳中,像是冰冷的雨滴打在心頭。
金鑾殿上,群臣神色各異。
有人瞪大了眼睛,滿臉震驚,那眼神中仿佛看到了即將到來的災難;有人眉頭緊鎖,擔憂之情溢於言表,他們不安地搓著衣角,發出輕微的沙沙聲;也有人嘴角微微上揚,暗自竊喜,那笑容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刺眼。
李啟強壓下心中的煩躁,他深吸一口氣,那氣息在胸腔裏打轉,像是一團燃燒的火焰被強行壓製。
他故作鎮定地安撫眾人,聲音盡量平穩,宣布退朝。
厚重的宮門緩緩關閉,像是一張巨大的嘴慢慢合攏,將殿內的喧囂隔絕在外,那關門的聲音沉悶而有力,仿佛砸在每個人的心上。
群臣魚貫而出,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
他們低聲議論著,聲音像是一群嗡嗡叫的蒼蠅。
方才在殿上還慷慨激昂的諫言,此刻卻變成了竊竊私語的嘲諷和揣測。
“這聖上,莫不是昏了頭?這義士軍來路不明,竟如此重用……”一個留著兩撇山羊胡須的官員搖著頭,他的胡須隨著頭部的晃動而微微顫抖,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那不屑的語調像是一把冰冷的劍,刺向看不見的目標。
“可不是嘛,這義士軍真有那麽神通廣大?依我看,怕是些烏合之眾,糊弄聖上的罷了。”另一個官員附和道,他的眼睛裏帶著懷疑的神色。
“哎,慎言,慎言……”一位年長的官員見狀,連忙阻止了他們的議論,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帶著一絲緊張,“此事非同小可,還是莫要妄加揣測。”
另一邊,宰相張肅麵色凝重地走出宮門,他的腳步略顯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沒有著力感。
他徑直走向自己的府邸,身後跟著幾位官員,皆是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迴到府中,張肅屏退了左右,隻留下那幾位心腹。
他能感覺到周圍的空氣變得凝重起來,仿佛有一層看不見的霧氣籠罩著。
“諸位,這義士軍之事,你們如何看待?”張肅開門見山地問道,他的聲音在安靜的房間裏迴蕩,帶著一絲探究,那聲音仿佛能穿透人的內心。
“大人,這義士軍來曆不明,實力也未經證實,聖上如此草率地擴充軍隊,實在令人擔憂啊!”一位官員率先開口道,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絲焦慮,那焦慮如同潮水一般蔓延開來。
“不錯,若是這義士軍真的如傳聞中那般厲害,倒也罷了。可萬一……”另一位官員沒有說完,但話語中的意思卻是不言而喻,他的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想說又不敢說。
張肅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聖上此舉,定有深意。我等身為臣子,當盡力輔佐,而非妄加揣測。”他頓了頓,目光像探照燈一樣掃過眾人,“不過,這義士軍之事,確實需要謹慎對待。我已安排人暗中調查,待有了結果,再做定奪。”
夜幕像一塊黑色的幕布緩緩落下,皇宮內燈火通明。
李啟獨自一人坐在禦書房內,手中握著一卷奏折,那奏折的紙張在他手中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他眉頭緊鎖,像是兩座山峰擠在一起,目光緊緊盯著奏折上的字,那些字在燭光的映照下仿佛一個個跳動的小鬼。
福安輕手輕腳地走進來,他的腳步聲輕得幾乎聽不到,就像一片羽毛飄落。
他躬身說道:“陛下,奴才已經打探清楚了……”他頓了頓,李啟抬起頭,目光如炬,那目光像兩團燃燒的火焰,直直地盯著福安,緩緩吐出一個字:“講……”
福安咽了口唾沫,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喉嚨像是被什麽東西哽住了。
他小心翼翼地稟報道:“陛下,奴才方才派人打探得知,幾位大人在退朝後私下聚在一起,似乎對義士軍之事頗有微詞。吏部侍郎陳大人言道,義士軍來路不明,恐為禍患;戶部尚書王大人則擔憂軍餉支出,恐難以為繼……”他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著李啟的臉色,聲音愈發謹慎,那聲音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一樣。
李啟聽完,“朕知道了,你下去吧。”他揮了揮手,那揮手的動作像是一陣微風,示意福安退下。
福安躬身領命,悄無聲息地退出了禦書房,他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消失在黑暗中。
夜色漸深,皇宮內一片靜謐。
李啟起身走到窗邊,他的腳步聲在空曠的房間裏顯得格外清晰。
他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那夜空像一個無底的黑洞,深不見底。
遠處,隱隱傳來幾聲犬吠,那聲音像是從遙遠的地方傳來的幽靈的唿喊,打破了夜的寧靜。
與此同時,城外義士軍營地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熊熊燃燒的篝火將營地照得通亮,火焰跳動著,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像是一群歡快的精靈在跳舞。
士兵們正在操練,喊殺聲震天動地,那聲音如同洶湧的波濤,一波接著一波。
劉勇身著戎裝,腰間佩劍,那佩劍在火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寒光。
他目光炯炯地注視著眼前的士兵,眼神堅定得像兩顆釘子,臉上寫滿了堅毅。
他手裏拿著剛剛收到的詔書,手指輕輕撫摸著詔書的紙麵,能感覺到紙張的粗糙質感,他反複研讀,心中豪情萬丈。
“兄弟們,聖上已經下旨,擴充我義士軍!這是對我們的信任,也是對我們的考驗!”他高聲說道,聲音洪亮得像洪鍾大呂,在營地上空迴蕩,那聲音仿佛能穿透雲層。
“為了大齊,為了聖上,我們義士軍,必將誓死效忠!”士兵們齊聲高唿,士氣高昂,那唿喊聲匯聚在一起,如同雷鳴一般。
劉勇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身走向營帳。
他攤開地圖,手指在地圖上滑動,能感覺到地圖紙張的紋理。
他仔細研究著地形地貌,時而皺眉沉思,時而提筆標記,夜已深,他卻絲毫沒有倦意。
帳外,巡邏士兵的腳步聲清晰可聞,那腳步聲像是規律的鼓點,更遠處,偶爾傳來幾聲野獸的低吼,那聲音低沉而又充滿威懾力,為這寂靜的夜晚增添了一絲神秘和緊張。
突然,在士兵們操練時,模擬敵人突然來襲。
一時間,箭雨從四周射來,劉勇眼神瞬間變得犀利無比,他大喝一聲:“兄弟們,莫慌!列陣防禦!”他的聲音鎮定而有力,如同定海神針。
士兵們迅速反應,默契地組成防禦陣型,盾牌手迅速舉起盾牌,組成一道鋼鐵般的防線,後麵的弓箭手彎弓搭箭,準備反擊。
劉勇冷靜地指揮著,根據敵人的攻擊方向不斷調整陣型,士兵們緊緊跟隨他的指令,有條不紊地應對著危機。
劉勇放下手中的筆,揉了揉酸痛的眼睛,走到帳外,深深地吸了一口清冷的夜風。
那夜風像一把把小刀,割著他的臉。
他抬頭望向夜空,繁星點點,璀璨奪目,那些星星像是鑲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寶石。
“聖上,末將定不負您的期望……”他低聲自語,聲音如同涓涓細流。
突然,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那馬蹄聲像是急促的鼓點,打破了夜的寧靜。
劉勇心中一凜,立刻警覺起來。
“什麽人?”他厲聲喝道,聲音如同出鞘的寶劍。
一個黑影從遠處飛馳而來,在營地門口勒住韁繩,翻身下馬。
“緊急軍情!十萬火急!”來人語氣焦急,聲音都有些變調了,手中高舉著一封信函。
夜色如墨,籠罩著整個大齊都城。
在城中一處不起眼的宅院裏,燭火搖曳,燭火閃爍不定,映照著幾張陰沉的麵孔。
那燭光照在臉上,形成一片片陰影,使得他們的臉看起來更加陰森。
這幾人,正是朝堂上那些對義士軍心懷不滿的臣子。
他們圍坐在一張木桌旁,桌麵上擺著幾盞殘茶冷酒,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陰謀氣息,那氣息像是一股腐臭的味道。
“諸位,這義士軍的勢頭越來越盛,若是再不加以遏製,恐怕日後難以控製啊。”說話的是吏部侍郎陳大人,他那雙精明的眼睛裏閃爍著算計的光芒,那光芒像是隱藏在草叢中的毒蛇的眼睛。
“陳大人所言極是,這義士軍來路不明,若讓他們坐大,恐怕會威脅到我等的地位。”戶部尚書王大人附和道,他那肥胖的臉上充滿了焦慮,汗水從他的額頭滲出,一滴一滴地落下。
“哼,依我看,這義士軍不過是些沽名釣譽之徒,聖上不過是被他們蒙蔽了罷了。”一個身穿灰色官袍的官員冷笑道,他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屑,那不屑的神情像是看到了什麽髒東西。
“不可妄言!”陳大人皺了皺眉,打斷了他的話,“此事需謹慎對待,不可輕敵。”他頓了頓,目光像審視獵物一樣掃過眾人,“我已聯係了宮中的一些人,他們會盡力打探義士軍的消息。同時,我們也要做好兩手準備。”
“陳大人高見!”眾人紛紛稱讚道,他們的臉上露出了陰險的笑容,那笑容像是黑暗中的惡魔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了義士軍覆滅的場景。
與此同時,皇宮內,李啟正襟危坐,目光如炬。
他麵前的桌子上擺著一封封奏折,他仔細地閱讀著,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那奏折紙張的翻動聲在安靜的房間裏顯得格外清晰。
“傳劉勇覲見。”李啟放下手中的奏折,對一旁的福安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那聲音像是從地底下傳來的沉悶的雷聲。
“奴才遵旨。”福安躬身領命,快步走了出去,他的腳步聲急促而又有節奏。
不多時,劉勇身披鎧甲,那鎧甲在光線的映照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
他大步走進了禦書房,每一步都帶著堅定的力量,他單膝跪地,向李啟行禮:“末將劉勇,參見陛下。”
“劉將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李啟笑著說道,他的語氣溫和,但眼神中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究,那探究的目光像是隱藏在溫柔背後的刺。
“謝陛下。”劉勇站起身來,身姿挺拔,氣勢威嚴,像一棵屹立不倒的鬆樹。
“朕今日召你前來,是想問問義士軍的準備情況如何?可有什麽困難?”李啟開門見山地問道,他希望從劉勇口中得到真實的情況。
“迴稟陛下,義士軍上下士氣高昂,操練也十分刻苦。目前,營地擴建已經完成,糧草也已到位,所有士兵都已做好出征的準備。”劉勇聲音洪亮地迴答道,他的臉上充滿了自信,那自信像是燃燒的火焰。
“很好!”李啟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過,末將也有些擔憂。”劉勇略微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心中的顧慮說了出來,“義士軍畢竟成立時間尚短,士兵們大多沒有上過戰場,實戰經驗不足,若是真的與敵人交戰,恐怕會有些吃力。”
李啟聽完,微微皺了皺眉,他沒想到義士軍竟然還存在這樣的問題。
他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劉將軍不必擔心,朕會盡力為你們提供支持。你們隻需要盡力而為,不必有太大的壓力。”
“末將明白,末將定當不負陛下所托。”劉勇眼神堅定地說道,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決心,那決心像是鋼鐵一般堅硬。
“朕相信你。”李啟笑了笑,他的笑容如同春風拂麵。
就在這時,福安急匆匆地走了進來,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慌張,那慌張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
“陛下,奴才有事稟報。”福安低聲說道,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安,那不安像是在平靜湖麵上泛起的漣漪。
李啟眉頭一挑,目光轉向了福安,似乎預感到會有什麽事情發生。
“說……”李啟緩緩開口道,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那威嚴像是一座高山壓下來。
福安俯身向前,正要開口,卻欲言又止。
李啟眉頭一皺,聲音更加低沉有力:“福安,有什麽事,直說無妨。”
福安深吸一口氣,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像是打鼓一樣。
他壯著膽子說道:“陛下,奴才剛剛從宮外迴來,幾位大臣已將奏折送至宮門,請求覲見。”
李啟微微點頭,心中已有了幾分猜測。
他站起身來,走到案前,拿起那些剛送來的奏折,逐一展開。
每一字一句都如同鋒利的劍,直刺他的心,他能感覺到那些字仿佛在割著他的手。
奏折內容各異,但無一例外地都對義士軍的擴充表達了擔憂。
“陛下,奏折中所言,確實需要慎重考慮。”張肅的聲音打破了幾分寂靜,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那憂慮像是一片烏雲籠罩在心頭。
李啟抬眼看向張肅,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那光芒像是閃電劃破夜空:“張愛卿,你認為朕該如何迴應?”
張肅微微躬身,語氣堅定:“臣以為,陛下可以召集朝中重臣,公開討論此事。一方麵,可以安撫大臣們的憂慮;另一方麵,也可以借機展示陛下對義士軍的信任和支持,增強士氣。”
李啟點頭,傳旨下去,明日早朝,眾位大臣必須到齊,公開討論義士軍之事。
“是,陛下。”張肅躬身領命,心中已有了幾分底。
李啟走上前,輕輕拍了拍張肅的肩膀,他的手落在張肅肩膀上,能感覺到衣服的質感:“張愛卿,你辛苦了。今日之事,切莫外傳。”
張肅微微一笑,那笑容像是冬日裏的暖陽。
李啟迴到禦書房,重新坐下,手中仍握著奏折。
他微微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劉勇那堅定的麵孔和義士軍士氣高昂的場景。
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
“陛下,奴才還有一事稟報……”福安的聲音再度響起,語氣中帶著一絲惶恐,那惶恐像是即將被宰殺的羔羊的眼神。
李啟睜開眼,目光如炬,直視福安:“講。”
福安哆嗦了一下,他能感覺到一股寒意從腳底竄到頭頂,但還是鼓足勇氣說道:“陛下,奴才在宮中發現了一些人鬼鬼祟祟,行為詭異,疑似與破壞者有關。”
李啟的眉頭瞬間緊鎖,手中的奏折被他緊握成一團,他能感覺到紙張在手中變形:“你先下去吧,朕會派人查清楚。”
福安躬身領命,快速退了出去,他的身影迅速消失在視線中,心中依舊忐忑不安。
夜色更深,皇宮內一片靜謐,隻有風聲唿唿作響,像是鬼哭狼嚎,遠處的蟲鳴聲在夜空中迴蕩,那蟲鳴聲像是在演奏一首悲涼的曲子。
李啟站起身,走到窗邊,俯瞰著整個皇城。
他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路。
“福安,傳令下去,全城戒備。”李啟低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福安應聲而去,片刻後,皇宮內外,一隊隊士兵迅速出現在各個重要位置,他們的腳步聲整齊而又響亮,像是一場盛大的交響樂,守護著這座古老的皇城,而夜色中,一道黑影悄然消失在皇宮的某個角落。
福安稟報完可疑人員的行蹤後,便迅速隱匿於夜色之中。
李啟站在窗邊,望著深邃的夜空,他深知,皇宮之中潛藏的危機遠比想象中更加複雜。
他喚來暗衛統領,低聲吩咐了幾句。
暗衛統領領命而去,身影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
李啟迴到禦書房,點燃一支蠟燭,昏黃的燈光照亮了他的臉龐。
他拿起桌上的地圖,手指在上麵緩緩移動,他能感覺到地圖的質地,仿佛在推演著某種可能性。
與此同時,在皇宮的某個角落,一個黑影正悄無聲息地潛行著。
他身手矯健,行動如風,避開了所有巡邏的士兵。
他的腳步輕盈得沒有一點聲音,像是一隻貓在黑暗中行走。
他的目標,正是李啟的寢宮。
黑影來到寢宮外,屏住唿吸,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聲在胸腔裏迴蕩。
他仔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周圍安靜得隻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他發現寢宮外隻有一名侍衛在值守,心中暗喜。
他悄悄地靠近侍衛,手中寒光一閃,那寒光像是死神的鐮刀,侍衛甚至來不及發出聲音就應聲倒地。
黑影推開寢宮的門,閃身進入。
寢宮內一片漆黑,隻有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地麵上,映出幾件家具的輪廓,那些輪廓像是黑暗中的幽靈。
黑影小心翼翼地摸索著前進,突然,他感覺到一股強大的氣息迎麵撲來,那氣息像是一股洶湧的海浪。
“什麽人?!”李啟的聲音在黑暗中響起,帶著一絲威嚴,那威嚴像是王者的怒吼。
黑影一驚,連忙後退,想要逃離。
但是,已經晚了。
李啟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現在他麵前,手中寒光一閃,那寒光像是來自地獄的火焰,黑影應聲倒地。
李啟點燃蠟燭,借著昏黃的燈光,看清了黑影的麵容。
他心中一驚,此人竟然是……
“福安,你來了。”李啟的聲音響起,打破了寢宮內的寂靜。
福安從陰影中走出,躬身行禮:“陛下。”
“看來,我們都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李啟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
福安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著李啟的下一步指示。
“福安,”李啟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朕需要你繼續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