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餘暉如金色的紗幔,輕柔地披在禦書房的琉璃瓦上,那琉璃瓦像是被鍍上了一層熠熠生輝的金箔,光彩奪目。


    禦書房內,小太監們低著頭,輕手輕腳地穿梭著,生怕驚擾了正在沉思的李啟。


    角落裏有個小太監,身形瘦小,眼睛總是偷偷地瞄向龍案,眼神裏滿是好奇與敬畏,他的手緊張地揪著那件洗得有些發白且打著補丁的衣角,衣角已經被他揉得皺巴巴的,仿佛那是他緊張情緒的宣泄口。


    李啟端坐在龍案之後,他手中把玩著一枚玉扳指,那玉扳指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散發著溫潤的光澤。


    他眼神深邃,像是兩口深不見底的幽潭,仿佛在思索著什麽。


    空氣中,淡淡的龍涎香如同一條若有若無的絲帶,與紙張的墨香纏繞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味道,那味道緩緩鑽進鼻腔,帶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氣息。


    這股氣息彌漫在空氣中,就像李啟此刻複雜的心境,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湧動。


    “陛下,臣以為,義士軍此次立下如此大功,當重賞。”張肅的聲音在禦書房裏沉穩地響起,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那聲音就像平靜湖麵上偶爾泛起的漣漪。


    此時,站在張肅身後的小書童,身形單薄,眼睛亮晶晶的,一臉崇敬地看著張肅,他那有些枯黃的頭發在微弱的光線下顯得更加黯淡,他的手緊緊地抱著一摞書,書的邊角有些磨損,看得出是被經常翻閱的。


    他心中對張肅滿是敬仰,覺得他是最有智慧的大人。


    “不僅要賞賜金銀,更要給予他們應有的地位和榮耀,才能讓他們更加忠心為國。”


    李啟抬起眼簾,目光如炬,那目光仿佛兩道熾熱的火焰,直直地射向張肅,緩緩開口道:“宰相所言極是,朕也正有此意。隻是,如何賞,賞多少,還需要仔細斟酌。”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嗒嗒”聲,一下一下,仿佛敲在人的心坎上,每一下都能讓人感受到他思考時的慎重。


    旁邊的宮女們聽到這聲音,身體微微一僵,眼睛都不敢亂看,隻是靜靜地站著,手中的帕子攥得更緊了。


    她們心裏既害怕李啟突然的怒火,又對未知的局勢感到擔憂。


    張肅聞言,微微頷首,他捋了捋胡須,胡須在手指間滑過,有一種粗糙的觸感。


    他繼續說道:“老臣以為,可設立‘靖邊勳章’,凡是立下戰功者,皆可授予,以表彰其功績。另外,還可根據戰功大小,給予不同的爵位和賞賜,以示公平。”站在一旁的太監聽到這話,眼睛裏閃過一絲羨慕,畢竟這勳章和賞賜是無比榮耀的事情。


    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渴望,卻又很快被身為太監的無奈所掩蓋,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


    李啟聽後,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神情,那神情如同春日暖陽,“宰相的建議甚好,朕甚是滿意。”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此事還需諸位大臣一同商議,盡快拿出具體的方案來。”


    就在此時,福安輕輕地推開了禦書房的門,門軸發出輕微的“吱呀”聲,那聲音在寂靜的禦書房裏顯得格外清晰。


    他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腳下的鞋子與地麵的摩擦聲幾乎不可聞,他的眼睛緊張地掃視著周圍,那眼睛裏透著謹慎和擔憂,手裏拿著一份奏折,麵色有些凝重,那凝重像是一層陰霾籠罩在他的臉上。


    “陛下,奴才在宮中聽到了一些傳言。”


    李啟眉頭微微一皺,那皺起的眉頭就像兩座小山丘,抬手示意福安繼續說下去。


    福安身邊的小太監好奇地探著頭,卻被福安一個嚴厲的眼神給製止住了,小太監像一隻受驚的小兔子,迅速縮了迴去,耳朵都紅了起來,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有些逾矩。


    “奴才聽到,有些大臣對嘉獎義士軍的事情頗有微詞,認為他們不過是一群草莽之輩,不值得朝廷如此大費周章。更有甚者,還說……說他們是想借此邀功,圖謀不軌。”福安的聲音越來越小,似乎是害怕說出什麽不該說的話,那聲音到最後就像一隻膽小的老鼠在牆角的低語。


    李啟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那陰沉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看來,這朝堂之上,還有許多不甘寂寞的人啊。


    他將手中的玉扳指重重地放在桌上,發出清脆的撞擊聲,在寂靜的禦書房裏顯得格外刺耳,那聲音如同尖銳的哨聲,瞬間打破了原有的平靜。


    “傳朕旨意,明日早朝,朕要和他們好好理論一番!”


    福安和張肅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擔憂,那擔憂如同兩條無形的繩索,緊緊地纏繞在他們的心頭。


    福安身後的小太監不明所以,但是看到福安的表情,也跟著緊張起來,身體微微發抖,他的眼睛裏滿是驚恐,仿佛大難即將臨頭。


    他們知道,這看似平靜的朝堂之下,早已暗流湧動。


    夜色漸漸深沉,黑暗如同一塊巨大的幕布,緩緩地將天空遮蓋。


    禦花園裏,守夜的小侍衛們縮著脖子,互相依靠著,時不時地搓搓手來取暖。


    遠處的宮殿在夜色中顯得有些陰森,偶爾傳來的幾聲鴉啼,讓這夜晚更加靜謐得可怕。


    那鴉啼聲仿佛是黑暗中的低語,訴說著未知的恐懼,這讓小侍衛們的心裏更加不安,他們緊緊地靠在一起,眼睛不安地掃視著四周。


    李啟望著窗外濃重的夜色,那夜色像濃稠的墨汁,他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喃喃自語道:“好戲,要開始了……”


    晨曦透過薄霧,那薄霧像一層輕紗,灑在義士軍營地。


    營地周圍的草叢裏,有幾個小哨兵正警惕地注視著四周,他們的眼睛因為長時間的站崗而有些發紅,眼神中透著疲憊與堅定,身上的盔甲在晨曦下泛著寒光,那寒光如同他們的決心,堅定而冷酷。


    劉勇站在高台上,手中拿著從京城送來的密信,信箋上隱隱透著墨香,那墨香混合著清晨的露水氣息,內容卻讓他熱血沸騰,他感覺自己的血液在身體裏如同奔騰的河流,洶湧澎湃。


    台下的將士們也都翹首以盼,他們中間有個年輕的小兵,臉上帶著幾道傷疤,那是戰鬥留下的痕跡,他的眼睛緊緊地盯著劉勇,眼神裏充滿了期待。


    那幾道傷疤在陽光下顯得有些猙獰,卻也增添了他幾分硬漢的氣質。


    他深吸一口氣,那清新的空氣充滿鼻腔,然後朗聲宣布:“將士們,朝廷傳來消息,陛下感念我軍戰功,即將給予重賞!”


    歡唿聲如山唿海嘯般席卷了整個營地,那聲音如同洶湧的潮水,震耳欲聾。


    將士們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兵器在空氣中劃過發出“唿唿”的聲響,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其中兩個士兵激動地抱在一起,互相捶打著對方的後背,嘴裏還喊著“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自豪,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那是多年來的付出得到認可後的欣慰。


    他們披荊斬棘,浴血奮戰,為的就是守護家園,建功立業。


    如今,他們的付出終於得到了認可,這無疑是對他們最大的鼓舞。


    劉勇看著眼前激昂的士氣,心中升騰起一股豪邁之情,“弟兄們,建功立業就在此時,讓我們繼續奮勇殺敵,為大齊開疆拓土!”


    與此同時,大齊皇宮的金鑾殿上,氣氛卻截然不同。


    金碧輝煌的殿內,群臣分列兩旁,竊竊私語,那低語聲如同無數隻蒼蠅在嗡嗡作響,一股緊張的氛圍彌漫開來。


    殿內的燭火搖曳不定,光影在大臣們的臉上晃來晃去,使得他們的表情更加難以捉摸。


    那忽明忽暗的燭光就像此刻大臣們搖擺不定的心思,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義士軍受賞這件事。


    早朝還未開始,一些官員便聚集在一起,低聲商議著什麽。


    旁邊有個小宮女在添茶,她的手有些微微顫抖,茶水差點灑出來,她害怕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引起這些大官的不滿。


    她的臉漲得通紅,眼睛裏滿是緊張,心裏不停地祈禱著不要出什麽差錯。


    林正捋著胡須,那胡須粗糙的觸感在他手指間遊走,神情嚴肅,“陛下如此重賞義士軍,恐怕會養虎為患啊。”他的聲音在寂靜的氛圍中突然響起,如同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麵。


    站在他身後的小跟班趕緊點頭稱是,眼睛裏帶著討好的神色,他那矮小的身材在林正高大的身影後顯得更加卑微,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


    “是啊,這義士軍來曆不明,萬一他們心懷不軌,後果不堪設想。”另一位官員附和道,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安,那不安就像一片陰影籠罩著他。


    他身邊的官員們互相交換著眼神,眼神裏有擔憂,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算計。


    他們的眼神交匯時仿佛有電流通過,每個人都在揣摩著對方的心思。


    “依我看,不如趁此機會,削弱義士軍的勢力,將他們收編到朝廷的軍隊中,這樣才能真正掌控他們。”趙雲宇語氣陰冷,那語氣就像寒冷的北風,吹得人心裏發顫。


    他說話的時候,眼睛微微眯起,掃了一眼周圍的人,似乎在觀察大家的反應。


    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狡黠,嘴角微微上揚,像是已經看到了自己的計劃得逞後的場景。


    “此計甚妙!”幾人紛紛點頭讚同,眼中閃爍著算計的光芒,那光芒如同暗夜中的鬼火,讓人不寒而栗。


    他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小團體,試圖影響李啟的決策。


    其中一個官員悄悄地拉了拉另一個官員的衣角,小聲說“咱們可得小心點,要是被陛下發現了……”,聲音裏帶著一絲恐懼,另一個官員則拍了拍他的手,示意他不要擔心,那動作像是在安慰,可他自己的眼神裏也透著不安。


    金鑾殿外,張肅看著這一幕,眉頭緊鎖,心中隱隱感到不安,那不安如同一隻無形的手,緊緊地揪住他的心。


    他快步走向禦書房,腳步踩在地麵上發出“咚咚”的聲響,想要將此事稟告李啟。


    他路過一個掃地的小太監,小太監被他嚇了一跳,掃帚都差點掉了,小太監那驚恐的眼神看著張肅,就像看到了什麽可怕的怪物,身體不自覺地往後縮。


    然而,就在他即將踏入禦書房的那一刻,他聽到裏麵傳來李啟和福安的對話。


    “陛下,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了。”福安的聲音恭敬而低沉,如同涓涓細流。


    “好,就讓他們先得意一會兒……”李啟的聲音帶著一絲冷意,戛然而止,那冷意如同冰刀,讓人感覺刺骨。


    張肅快步走到禦書房門外,神色凝重,他微微整理了一下朝服,那朝服的布料在手中有厚實的觸感,深吸了一口氣,推開門,走進了禦書房。


    屋內,李啟正背對著他,目光透過窗戶,投向遠方的天際,臉上帶著難以捉摸的笑意,那笑意如同隱藏在雲霧中的山峰,若隱若現。


    福安則恭立一旁,低聲稟報著什麽,那聲音低低地鑽進耳朵,如同蚊子的嗡嗡聲。


    “陛下,老臣有要事稟告。”張肅的聲音打破了室內的寧靜,他迅速走向李啟,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那急切如同即將爆發的火山。


    李啟轉身,眉頭微微一挑,似乎已經預料到張肅的來意,“宰相有何事?”他的聲音沉穩,卻帶著一絲威嚴,那威嚴如同巍峨的高山,讓人敬畏。


    張肅深吸一口氣,說道:“陛下,老臣發現,朝堂之上,有些大臣已經開始結黨營私,他們似乎對嘉獎義士軍的事情心存不滿,甚至試圖影響陛下的決策。”


    李啟的臉色瞬間變得嚴肅,


    周圍的小太監和宮女們聽到這聲音,都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他們的身體微微顫抖,仿佛那敲擊聲是敲在他們的心頭。


    “他們具體都說了些什麽?又有哪些人牽涉其中?”


    張肅沉聲道:“老臣在金鑾殿外親眼見到,林正、趙雲宇等大臣聚在一起,商議如何削弱義士軍的勢力。他們認為,義士軍來曆不明,若不加以控製,可能會成為朝廷的隱患。”


    李啟的臉色更陰沉了幾分,他沉思片刻,突然抬頭,眼神如鋒利的刀刃一般,那眼神仿佛能將一切都切割開來。


    “宰相,你認為朕應該如何應對?”


    張肅微微躬身,認真答道:“老臣以為,陛下應當明察秋毫,既要表彰義士軍的功績,也要防備朝堂上的結黨之風。與其被動應對,不如主動出擊,將這些人的圖謀扼殺在萌芽之中。”


    李啟點了點頭,嘴角露出一絲若隱若現的笑意,“宰相所言極是。福安,”他轉頭對福安說道,“你去秘密調查這些結黨臣子的背後關係,務必查清他們的動機。”


    福安躬身應道:“老臣遵命。”


    李啟的目光重新投向遠方,聲音低沉卻堅定,那聲音如同沉悶的雷聲,“這些人心懷鬼胎,朕決不允許他們動搖大齊的根基。”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仿佛在敲擊著那些妄圖攪弄風雲的心機叵測之人。


    張肅和福安對視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堅定與決心。


    他們知道,一場新的風暴即將來臨,而李啟已然做好了準備,迎接這場較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齊之君上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韻詩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韻詩涵並收藏大齊之君上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