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她們在河邊坐上了小漁船,碧雲看著這樣古典的漁船還是很開心的,她可是從來沒有坐過,但是走了小半個時辰碧雲的心就提了起來,本來遊刃有餘的船老大,現在雙眼緊緊盯著河道,表情有多了幾分凝重,手上的動作多了幾分慎重,同時船的擺動也多了起來。
這下她相信蓮花村很安全了。
小宜說敢走能走這條線最好的船把式都是蓮花村的人,今天給他們走船的這位羅大叔是這幾人中把式最好的。
等她們一行的雙腳站到地上,眾人同時深深吸了一口氣後唿出去,就如同把一路的驚嚇唿了出去。
蓮花村的氣溫比外麵高幾度,可能是四周的山阻擋了寒風,也算是世外桃源了。
站在渡口首先進入眼簾就是半山腰的蓮花庵,她們這一次的目的地之一。
山腰的庵堂,杏黃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隻剩枝幹的參天古樹,全都沐浴在晨光之中。
看到庵門口微笑著的女尼,碧雲突然覺得安心了不少。
這位身穿灰色緇衣,手拿佛珠女尼,站在那裏就如同一幅畫一般,這人的身世不一般。
孫嬤嬤聲音略有些哽咽,“這是大姑奶奶身邊的管事姑……管事師傅。”
碧雲看了眼孫嬤嬤,哎,看來老嬤嬤也是心力疲憊了。
無為師太紅紅的眼眶,激動的表情在努力壓抑下有點象便秘的感覺。
大姨母?娘親的姐姐,那個侯府的禁忌,一個和她長得很像的人。
這還是她很小的時候聽侯府的丫鬟和婆子私下偷偷說的,她們以為她小聽不懂,沒想到她是一個披著嬰兒皮囊的成年人。那個時候她常能聽到各種八卦並以其為樂,但是這些八卦多數聽不全,常常聽不了幾分鍾就生理性睡著了。
“碧雲(軒宜)見過師傅。”
“老尼無為見過二位小施主,二位小施主隨老尼來。”無為避過一邊受了半禮。
雙方見禮後,大家跟著無為師傅往這個怪異的庵裏走。
這也太敷衍了,聽不到廟裏的木魚聲,聞不到香燭味,反而有種淡淡的花香。
碰到的師傅沒有一個和她們念叨過“阿彌陀佛”,也沒行過佛禮,反而和現代人一般點頭微笑打招唿。
這是一個沒有一點庵堂樣子的庵堂。
也不知道姨母是看淡生死還是對自己的實力相當自信。
看不透,這位姨母可是有輔佐帝王之才的,如何是她這種普通人能看懂的,她從來不覺得她穿到古代就變成高人。
可能她的見識比古人強,可是對人性的認識那可差遠了。她在現代時也是以專業能力吃飯的,人際關係一般她都是一劍破萬法。
能做到那個位置,和能力有關,也和爸爸留給她的人脈有關,如果沒有董事長一家的信任,就她這種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個性能走到那個位置很難,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能力強的人。
想到那兩位老人,她有著深深的遺憾,是她失信了,說好要陪伴老人的,結果她走在他們前麵。
那個老人親手遞給她的筆記本,滿滿都是爸爸囑咐的筆記本,沒有一個擔心的字眼但卻滿滿都是不放心,一個隨時準備馬革裹屍軍人對年幼女兒的不放心。
可能當時他們接過爸爸所有囑咐的筆記本時就是對爸爸做出了承諾。
孫嬤嬤輕輕的碰觸拉迴了她的飄遠的思緒。
看著眼前這個美人,既在她的意料之中又在她的意料之外,她知道姨母一定是一個美女,外祖一家就沒有一個醜的,姨母一定也是個美人。姨母能被前帝選中,一定不隻是智商高,如果一個醜女再高的智商一定不會被選中。
可是她沒有想到美成這樣,隻是靜靜坐在那裏就美成那樣。
剛才自認為見識廣的碧雲馬上被打臉,她看美人看得忘記行禮問好,見識淺的小宜輕推她上前一起行禮。
噗嗤……
“好了,好了,孩子們來讓姨母好好看看。”
碧雲看著姨母一笑頓時對當今天子佩服不已,他是有怎樣的定力才能看不到如此美人,她雖然沒有見過齊貴妃真人,但是見過她的畫像,和姨母一比不在一個級別上。
姨母這個美和容貌、氣質無關,怎麽形容都覺得差點,坐在那裏如同一幅畫,讓人忽略她的容貌和年齡,她全身上下所有細胞都在散發一種魅力讓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自覺的去欣賞她,不敢帶有一點褻瀆。
見禮完畢各自落座,
她們這位姨母是一位很溫柔的女性,說話很慢但是卻很讓人信服,讓人忘記這人是位美人,而是一位智者。
等從姨母房中出來,進去一個時辰,沒有關注房中的擺設,沒有關注母姨的衣著,想想都覺得自己白活了這多年,這幾天的經曆還是讓她知道她把自己高估了,看到的想到的都是自以為的。
她們會談很官方,談小宜的學業,談她如何做生意,怎麽想到的方子,沒有談到娘親和侯府眾人。
無為師傅帶著她們姐弟一行剛出了庵門,碧雲轉身勸無為師太不用陪她們了,姨母身邊不能沒人。
沒想到無為師傅還是一個固執的人,一定要送她們到目的地。
等碧雲她們離開,站在屋角的一個三十多歲女尼,忙從裏屋拿出毯子給庵子蓋在腿上,這時一個小女尼拿著一個熱水囊進來遞給剛才站在屋角的女尼。
“主子,奴婢給您熱熱腿。”
“阿福,如果不是我支持小妹,也許小妹現在還活得好好的,這兩孩子也不會受這樣的苦……”
“主子,誰也想不到謝閣老會早逝。”
“是呀,我當時想著謝老夫人就是再勢利有謝閣老在上麵壓著,謝大爺風光霽月,謝大夫人品性也不錯,一對小兒女又兩情相悅……”
“主子,天意弄人。”
“阿福,是我的錯,我自視太高,祖母當時就說把小妹嫁迴北地比嫁在京城好,祖母常說姑娘家中庸些好,我卻覺得生兒為人就要有淩雲誌,這是我最大的錯。我都沒有聽她老人家的話,所以步步錯……”
阿福靜靜聽著主子絮叨,她不知道如何安慰,因為當時她也覺得主子說的對。如果不是主子才名在外,也不會讓先皇注意到,嫁給那樣一個人,從而把侯府拖到泥譚裏,二姑娘更是……
她到現在也不覺得主子有錯,隻是錯估了當今龍椅上那位。
那年殿下一出生她就應該一包藥絕了他的子嗣,真要說罪人是她才對,每每午夜她總是問自己她那時是心軟還是害怕了?
一行人靜默著在司劍帶領下到了靠山而建的農家,院門大開,院子分上下兩院,上麵是窯洞六間,下院各有三間東西廂房,從下院到上院需要上十多台階。
下院用小石了鋪十字形路把上院和東西廂房、大門連接起來,來到上院,右手邊還有一個小門通向後院,後院是一片菜地和雞窩和一個很透亮的小屋子,看樣子也是養殖用的。
很普通的農家小院,收拾的很是幹淨利落。
站在上院視野很是開闊,能看到隔壁村長的院子,他們家也是分為上下院,兩邊中間那堵牆上開著一個門,門上麵掛著一個鎖。看來村長很用心,把鎖子鎖在她們這邊。
村長的院子沒有這邊整齊,那邊沿著山勢修了半圈窯洞,下院也是窯洞,下院的窯洞的房頂正好是上院的院子,很有黃土高原的特色。
在她能看到的下院裏有好些雞走來走去,還時不時“咕咕咕……”叫著。
春桃看著比府裏下人房都不如的房子,擔心的看著自家姑娘,結果就看到自家姑娘很有興致看來看去。
碧雲可是不知道春桃的擔心,她太喜歡這窯洞了,她前世也是出生在這片黃土地上,這裏和她前世的老家很像,聽奶奶說她第一次迴老家的時候,那時候她們還是住在窯洞,後來才從溝裏搬到村子上麵的蓋的房子。
每次迴老家爸爸都喜歡帶她到老院子裏轉轉看看,不過窯洞已經不能居住了。後來她每每想爸爸的時候就會迴爸爸居住過的這些窯洞去看看,無數次想能住住就好了。
今天她終於實現這個願望了!
屋子打掃的很是幹淨,春桃她們把車上的被褥和日常用品拿進來就可以入住的屋還能有什麽不滿意的呢。
她在這個世界生活了十二年了,還是有好多不習慣的地方,在現代提倡簡約生活,人活得都很隨性,而這個時代如同中國的古代,繁文縟節太多,約束太多,特別是對女子。
碧雲等春桃收拾出來她睡覺的地方,什麽也不管就先休息了,隻要她休息了,孫嬤嬤和春桃她們也才能歇歇,她準備明天什麽也不做還是休息,出外應酬的事都交給謝二少來做,她是小女子。
翌日一早準備好好休息的碧雲卻怎麽也睡不著了,最開始是一聲接一聲的雞鳴聲,緊接著就是此起彼伏的狗吠聲,然後是鄰家老者的咳嗽聲孩童哭鬧聲開門聲說話聲,聲聲入耳無法再睡。
昨天很安靜的隔壁院子,今天一早好像打開的音量開關。聽著生活氣息濃鬱的鄉村聲音,有一種來到這個世界少有的安心感。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圍繞著吃飯的,她的今天就從做早飯開始吧,先看看廚房有什麽吃食。
“姑娘要起了嗎?您穿棉布衣服嗎?淺粉碎花那身行嗎?春桃打開昨晚收拾好的衣櫃問道。
“拿那套淺藍草邊的,那個舊點,我今天想做點活。”碧雲邊迴答邊把被子疊好,她這幾年已經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米蟲進化成了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
別覺得這容易,這是經過無數次的努力才從孫嬤嬤處爭取來的福利,孫嬤嬤可能是可憐她小小年紀就挖空心思想著如何在謝府生存想讓她順心點;當然還有可能是孫嬤嬤不想聽她唐僧念了。
王氏剛當家那會她的日子還行,謝碧珠有的她大概也有,隻是好點和差點的區別,過了半年不到,一月二套衣服成了二月一套有點還是碧珠穿過的,碧珠比她小一歲又比她胖一圈,所以這一套也是有名無實,後來有一次給的布料有點怪怪的味道,孫嬤嬤就再也不敢讓她吃用王氏送來的東西。
可能王氏第一招不管用,又開始找她母親陪房的事,她一看不對就把府裏母親的陪房能送走的,都送到了母親陪嫁廠房胡同的院子裏,她身邊就隻留了孫嬤嬤和春桃夏柳三人。那會自己本想讓孫嬤嬤也離開府裏,她的賣身契在母親去世前就還給了她,並幫她在官府落了戶籍,但是孫嬤嬤說什麽也不願意,說她幫不了別的卻能幫她盯著點,不讓她暗虧,女子在後院比男人在前朝還要危險。
王氏看著她把人都打發走,就讓她交出這些人和賣身契不然就要到京兆尹告個逃奴。
她和王氏說那些是母親的陪嫁,王氏想插手母親的陪嫁那她陪王氏找京兆尹說說女人陪嫁的主權問題。
王氏再一次敗北後,又在她和小宜的吃食上動手腳,她就讓小宜和父親說,要在國子監住宿省了路上的時間來讀書,小宜的小廝是母親在時選的,一個是謝大管家的小兒子,另一個是大舅送的司墨。
王氏看到這也拿捏不住她們姐弟,就管製她和身邊人的出行,她想著府裏不給吃食,又不讓從外麵帶進來,過不了幾天她就會妥協,結果她沒想到有錢沒有辦不成的事,當時她的生意利潤還是不錯的,陪房在廠房胡同的院子裏做香皂,然後放到鋪子裏銷售,京城周邊都有她的產品,那個作坊外邊是孫明管著,作坊生產是孫嬤嬤兒媳管著,孫明是原來威北候大管家的小兒子,跟著母親陪嫁過來,母親管家時是謝府的二管家,母親去世前把她陪房裏管著謝府重要崗位這些人都外放到了莊子和鋪子裏,讓他們好好守著兄妹三人最後的倚仗,剩下留在府裏的不是嫁給謝府家生子就是不起眼崗位上的人。
王氏不知道二門和後角門都有她的人,不對,準確的說是她母親留給她們兄妹的人,再加上銀子開路,隔幾天晚上都會有新鮮菜蔬米麵糧油熟食送到風亭院來。
王氏可能以為她的銀子堅持不了多久,她知道孫家出事後母親拿出好多嫁妝典當後換成銀子給孫家應急,母親去世後,留下的銀子可能也通過父親的手落到她的手裏,她個破落戶家姑娘怎麽可能知道威北候孫家的嫡姑娘沒有在嫁妝單子裏的銀子夠她好吃好喝幾十年。她看重的金銀在孫家眼裏是最不重要的。
辦法總是比困難多,又有銀子開路,在白軍的包圍下,保住了風亭院這塊根據地,那段日子她過的日子真是心力交瘁,但是很有成就感。
她常常在晚上能夢到王氏跳著腳罵她卻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每到這個時候她就會笑醒,也算給她無聊的生活增加好多笑料。
那個時候她特別希望渣爹能站出來,讓王氏有點顧忌,但是她失望了,過後又會在心裏說渣爹這樣做也許是為了保護她們,直到那碗毒藥端到麵前她才明白,自己騙自己有多可笑,那個時候心裏才明白,以力破萬法的真諦,成就感什麽的就是一個寂寞。
“姑娘,姑娘,您看是這件嗎?”春桃找出衣服看著出神的姑娘,輕輕推了推她道。她特別不喜歡姑娘出神的樣子,姑娘出了屋什麽時候都是開開心心的,萬事不愁,可是剩下她們主仆幾個時,姑娘就常常這樣出神。誰又能想到堂堂‘崔謝堂前燕’中的謝家嫡姑娘過的這樣不容易,別的閨閣姑娘不是繡花、讀書就是遊園、賞花、撲蝶,她們家姑娘卻在殫精竭慮想著怎麽生存,不過她家姑娘是真聰明,8歲以後都是自學,會畫畫還可以和二少爺談論詩文。
“對,就這件,春桃今天我來做早飯,你給我打個下手燒個火。”碧雲換完衣服轉了個圈兒臭美了下,就是少了一麵大鏡子。
“姑娘,別轉了,頭發還沒梳呢。”春桃調侃道。
“哈哈哈,不梳也是美女,大美女!”
“那是,不看看是誰家姑娘。”
這下她相信蓮花村很安全了。
小宜說敢走能走這條線最好的船把式都是蓮花村的人,今天給他們走船的這位羅大叔是這幾人中把式最好的。
等她們一行的雙腳站到地上,眾人同時深深吸了一口氣後唿出去,就如同把一路的驚嚇唿了出去。
蓮花村的氣溫比外麵高幾度,可能是四周的山阻擋了寒風,也算是世外桃源了。
站在渡口首先進入眼簾就是半山腰的蓮花庵,她們這一次的目的地之一。
山腰的庵堂,杏黃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隻剩枝幹的參天古樹,全都沐浴在晨光之中。
看到庵門口微笑著的女尼,碧雲突然覺得安心了不少。
這位身穿灰色緇衣,手拿佛珠女尼,站在那裏就如同一幅畫一般,這人的身世不一般。
孫嬤嬤聲音略有些哽咽,“這是大姑奶奶身邊的管事姑……管事師傅。”
碧雲看了眼孫嬤嬤,哎,看來老嬤嬤也是心力疲憊了。
無為師太紅紅的眼眶,激動的表情在努力壓抑下有點象便秘的感覺。
大姨母?娘親的姐姐,那個侯府的禁忌,一個和她長得很像的人。
這還是她很小的時候聽侯府的丫鬟和婆子私下偷偷說的,她們以為她小聽不懂,沒想到她是一個披著嬰兒皮囊的成年人。那個時候她常能聽到各種八卦並以其為樂,但是這些八卦多數聽不全,常常聽不了幾分鍾就生理性睡著了。
“碧雲(軒宜)見過師傅。”
“老尼無為見過二位小施主,二位小施主隨老尼來。”無為避過一邊受了半禮。
雙方見禮後,大家跟著無為師傅往這個怪異的庵裏走。
這也太敷衍了,聽不到廟裏的木魚聲,聞不到香燭味,反而有種淡淡的花香。
碰到的師傅沒有一個和她們念叨過“阿彌陀佛”,也沒行過佛禮,反而和現代人一般點頭微笑打招唿。
這是一個沒有一點庵堂樣子的庵堂。
也不知道姨母是看淡生死還是對自己的實力相當自信。
看不透,這位姨母可是有輔佐帝王之才的,如何是她這種普通人能看懂的,她從來不覺得她穿到古代就變成高人。
可能她的見識比古人強,可是對人性的認識那可差遠了。她在現代時也是以專業能力吃飯的,人際關係一般她都是一劍破萬法。
能做到那個位置,和能力有關,也和爸爸留給她的人脈有關,如果沒有董事長一家的信任,就她這種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個性能走到那個位置很難,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能力強的人。
想到那兩位老人,她有著深深的遺憾,是她失信了,說好要陪伴老人的,結果她走在他們前麵。
那個老人親手遞給她的筆記本,滿滿都是爸爸囑咐的筆記本,沒有一個擔心的字眼但卻滿滿都是不放心,一個隨時準備馬革裹屍軍人對年幼女兒的不放心。
可能當時他們接過爸爸所有囑咐的筆記本時就是對爸爸做出了承諾。
孫嬤嬤輕輕的碰觸拉迴了她的飄遠的思緒。
看著眼前這個美人,既在她的意料之中又在她的意料之外,她知道姨母一定是一個美女,外祖一家就沒有一個醜的,姨母一定也是個美人。姨母能被前帝選中,一定不隻是智商高,如果一個醜女再高的智商一定不會被選中。
可是她沒有想到美成這樣,隻是靜靜坐在那裏就美成那樣。
剛才自認為見識廣的碧雲馬上被打臉,她看美人看得忘記行禮問好,見識淺的小宜輕推她上前一起行禮。
噗嗤……
“好了,好了,孩子們來讓姨母好好看看。”
碧雲看著姨母一笑頓時對當今天子佩服不已,他是有怎樣的定力才能看不到如此美人,她雖然沒有見過齊貴妃真人,但是見過她的畫像,和姨母一比不在一個級別上。
姨母這個美和容貌、氣質無關,怎麽形容都覺得差點,坐在那裏如同一幅畫,讓人忽略她的容貌和年齡,她全身上下所有細胞都在散發一種魅力讓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自覺的去欣賞她,不敢帶有一點褻瀆。
見禮完畢各自落座,
她們這位姨母是一位很溫柔的女性,說話很慢但是卻很讓人信服,讓人忘記這人是位美人,而是一位智者。
等從姨母房中出來,進去一個時辰,沒有關注房中的擺設,沒有關注母姨的衣著,想想都覺得自己白活了這多年,這幾天的經曆還是讓她知道她把自己高估了,看到的想到的都是自以為的。
她們會談很官方,談小宜的學業,談她如何做生意,怎麽想到的方子,沒有談到娘親和侯府眾人。
無為師傅帶著她們姐弟一行剛出了庵門,碧雲轉身勸無為師太不用陪她們了,姨母身邊不能沒人。
沒想到無為師傅還是一個固執的人,一定要送她們到目的地。
等碧雲她們離開,站在屋角的一個三十多歲女尼,忙從裏屋拿出毯子給庵子蓋在腿上,這時一個小女尼拿著一個熱水囊進來遞給剛才站在屋角的女尼。
“主子,奴婢給您熱熱腿。”
“阿福,如果不是我支持小妹,也許小妹現在還活得好好的,這兩孩子也不會受這樣的苦……”
“主子,誰也想不到謝閣老會早逝。”
“是呀,我當時想著謝老夫人就是再勢利有謝閣老在上麵壓著,謝大爺風光霽月,謝大夫人品性也不錯,一對小兒女又兩情相悅……”
“主子,天意弄人。”
“阿福,是我的錯,我自視太高,祖母當時就說把小妹嫁迴北地比嫁在京城好,祖母常說姑娘家中庸些好,我卻覺得生兒為人就要有淩雲誌,這是我最大的錯。我都沒有聽她老人家的話,所以步步錯……”
阿福靜靜聽著主子絮叨,她不知道如何安慰,因為當時她也覺得主子說的對。如果不是主子才名在外,也不會讓先皇注意到,嫁給那樣一個人,從而把侯府拖到泥譚裏,二姑娘更是……
她到現在也不覺得主子有錯,隻是錯估了當今龍椅上那位。
那年殿下一出生她就應該一包藥絕了他的子嗣,真要說罪人是她才對,每每午夜她總是問自己她那時是心軟還是害怕了?
一行人靜默著在司劍帶領下到了靠山而建的農家,院門大開,院子分上下兩院,上麵是窯洞六間,下院各有三間東西廂房,從下院到上院需要上十多台階。
下院用小石了鋪十字形路把上院和東西廂房、大門連接起來,來到上院,右手邊還有一個小門通向後院,後院是一片菜地和雞窩和一個很透亮的小屋子,看樣子也是養殖用的。
很普通的農家小院,收拾的很是幹淨利落。
站在上院視野很是開闊,能看到隔壁村長的院子,他們家也是分為上下院,兩邊中間那堵牆上開著一個門,門上麵掛著一個鎖。看來村長很用心,把鎖子鎖在她們這邊。
村長的院子沒有這邊整齊,那邊沿著山勢修了半圈窯洞,下院也是窯洞,下院的窯洞的房頂正好是上院的院子,很有黃土高原的特色。
在她能看到的下院裏有好些雞走來走去,還時不時“咕咕咕……”叫著。
春桃看著比府裏下人房都不如的房子,擔心的看著自家姑娘,結果就看到自家姑娘很有興致看來看去。
碧雲可是不知道春桃的擔心,她太喜歡這窯洞了,她前世也是出生在這片黃土地上,這裏和她前世的老家很像,聽奶奶說她第一次迴老家的時候,那時候她們還是住在窯洞,後來才從溝裏搬到村子上麵的蓋的房子。
每次迴老家爸爸都喜歡帶她到老院子裏轉轉看看,不過窯洞已經不能居住了。後來她每每想爸爸的時候就會迴爸爸居住過的這些窯洞去看看,無數次想能住住就好了。
今天她終於實現這個願望了!
屋子打掃的很是幹淨,春桃她們把車上的被褥和日常用品拿進來就可以入住的屋還能有什麽不滿意的呢。
她在這個世界生活了十二年了,還是有好多不習慣的地方,在現代提倡簡約生活,人活得都很隨性,而這個時代如同中國的古代,繁文縟節太多,約束太多,特別是對女子。
碧雲等春桃收拾出來她睡覺的地方,什麽也不管就先休息了,隻要她休息了,孫嬤嬤和春桃她們也才能歇歇,她準備明天什麽也不做還是休息,出外應酬的事都交給謝二少來做,她是小女子。
翌日一早準備好好休息的碧雲卻怎麽也睡不著了,最開始是一聲接一聲的雞鳴聲,緊接著就是此起彼伏的狗吠聲,然後是鄰家老者的咳嗽聲孩童哭鬧聲開門聲說話聲,聲聲入耳無法再睡。
昨天很安靜的隔壁院子,今天一早好像打開的音量開關。聽著生活氣息濃鬱的鄉村聲音,有一種來到這個世界少有的安心感。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圍繞著吃飯的,她的今天就從做早飯開始吧,先看看廚房有什麽吃食。
“姑娘要起了嗎?您穿棉布衣服嗎?淺粉碎花那身行嗎?春桃打開昨晚收拾好的衣櫃問道。
“拿那套淺藍草邊的,那個舊點,我今天想做點活。”碧雲邊迴答邊把被子疊好,她這幾年已經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米蟲進化成了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
別覺得這容易,這是經過無數次的努力才從孫嬤嬤處爭取來的福利,孫嬤嬤可能是可憐她小小年紀就挖空心思想著如何在謝府生存想讓她順心點;當然還有可能是孫嬤嬤不想聽她唐僧念了。
王氏剛當家那會她的日子還行,謝碧珠有的她大概也有,隻是好點和差點的區別,過了半年不到,一月二套衣服成了二月一套有點還是碧珠穿過的,碧珠比她小一歲又比她胖一圈,所以這一套也是有名無實,後來有一次給的布料有點怪怪的味道,孫嬤嬤就再也不敢讓她吃用王氏送來的東西。
可能王氏第一招不管用,又開始找她母親陪房的事,她一看不對就把府裏母親的陪房能送走的,都送到了母親陪嫁廠房胡同的院子裏,她身邊就隻留了孫嬤嬤和春桃夏柳三人。那會自己本想讓孫嬤嬤也離開府裏,她的賣身契在母親去世前就還給了她,並幫她在官府落了戶籍,但是孫嬤嬤說什麽也不願意,說她幫不了別的卻能幫她盯著點,不讓她暗虧,女子在後院比男人在前朝還要危險。
王氏看著她把人都打發走,就讓她交出這些人和賣身契不然就要到京兆尹告個逃奴。
她和王氏說那些是母親的陪嫁,王氏想插手母親的陪嫁那她陪王氏找京兆尹說說女人陪嫁的主權問題。
王氏再一次敗北後,又在她和小宜的吃食上動手腳,她就讓小宜和父親說,要在國子監住宿省了路上的時間來讀書,小宜的小廝是母親在時選的,一個是謝大管家的小兒子,另一個是大舅送的司墨。
王氏看到這也拿捏不住她們姐弟,就管製她和身邊人的出行,她想著府裏不給吃食,又不讓從外麵帶進來,過不了幾天她就會妥協,結果她沒想到有錢沒有辦不成的事,當時她的生意利潤還是不錯的,陪房在廠房胡同的院子裏做香皂,然後放到鋪子裏銷售,京城周邊都有她的產品,那個作坊外邊是孫明管著,作坊生產是孫嬤嬤兒媳管著,孫明是原來威北候大管家的小兒子,跟著母親陪嫁過來,母親管家時是謝府的二管家,母親去世前把她陪房裏管著謝府重要崗位這些人都外放到了莊子和鋪子裏,讓他們好好守著兄妹三人最後的倚仗,剩下留在府裏的不是嫁給謝府家生子就是不起眼崗位上的人。
王氏不知道二門和後角門都有她的人,不對,準確的說是她母親留給她們兄妹的人,再加上銀子開路,隔幾天晚上都會有新鮮菜蔬米麵糧油熟食送到風亭院來。
王氏可能以為她的銀子堅持不了多久,她知道孫家出事後母親拿出好多嫁妝典當後換成銀子給孫家應急,母親去世後,留下的銀子可能也通過父親的手落到她的手裏,她個破落戶家姑娘怎麽可能知道威北候孫家的嫡姑娘沒有在嫁妝單子裏的銀子夠她好吃好喝幾十年。她看重的金銀在孫家眼裏是最不重要的。
辦法總是比困難多,又有銀子開路,在白軍的包圍下,保住了風亭院這塊根據地,那段日子她過的日子真是心力交瘁,但是很有成就感。
她常常在晚上能夢到王氏跳著腳罵她卻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每到這個時候她就會笑醒,也算給她無聊的生活增加好多笑料。
那個時候她特別希望渣爹能站出來,讓王氏有點顧忌,但是她失望了,過後又會在心裏說渣爹這樣做也許是為了保護她們,直到那碗毒藥端到麵前她才明白,自己騙自己有多可笑,那個時候心裏才明白,以力破萬法的真諦,成就感什麽的就是一個寂寞。
“姑娘,姑娘,您看是這件嗎?”春桃找出衣服看著出神的姑娘,輕輕推了推她道。她特別不喜歡姑娘出神的樣子,姑娘出了屋什麽時候都是開開心心的,萬事不愁,可是剩下她們主仆幾個時,姑娘就常常這樣出神。誰又能想到堂堂‘崔謝堂前燕’中的謝家嫡姑娘過的這樣不容易,別的閨閣姑娘不是繡花、讀書就是遊園、賞花、撲蝶,她們家姑娘卻在殫精竭慮想著怎麽生存,不過她家姑娘是真聰明,8歲以後都是自學,會畫畫還可以和二少爺談論詩文。
“對,就這件,春桃今天我來做早飯,你給我打個下手燒個火。”碧雲換完衣服轉了個圈兒臭美了下,就是少了一麵大鏡子。
“姑娘,別轉了,頭發還沒梳呢。”春桃調侃道。
“哈哈哈,不梳也是美女,大美女!”
“那是,不看看是誰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