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宜背著手站在菜園前搖頭晃腦的背著書,太陽打在他身上給他鍍了一圈金邊。
看到這一幕,碧雲覺得自己從謝府出來後飄了,好多天都沒有拿過書了,現在她覺得活著很是茫然,她是一個沒有生活目標的人,看著小宜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是有序一看就是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但是她又有小小得意,這樣帥帥的滿滿書香氣的小少年是她弟弟。
“小宜,迴來吃飯吧,今天你還要去拜訪崔老先生。”米蟲碧雲想不明白隻能按下暫停鍵,先把自己喂飽再思考這樣深奧的人生問題。
“來了,姐姐早食是什麽?”
“飯!”
......
小宜搖了搖頭,女子心海底針。
姐弟倆吃完飯,小宜問她要不要和他一起拜訪崔老先生,碧雲想了想迴絕了,小宜現在是一家之主,她不去也不算失禮。
小宜其實想讓姐姐陪自己去,他在國子學聽過崔老先生給他們講《論語》,老先生說君子就在於胸襟和氣度。有德之人,別人是否知道或理解,無損其德行,不要因為他人的好惡而影響自己的情緒。
聽了後覺得心胸開闊了很多,他希望姐姐也聽聽,可是看姐姐的樣子是不想和自己去上課。
碧雲看著小宜糾結的樣子,不由道:“你想和我說什麽?我們去你的書房。”
“姐姐,你和我一起去上課好不好?”
“為什麽,你在國子學我也沒有跟著你呀。”
......
碧雲看著自己把小宜氣的轉頭不看自己,不由鄭重起來,“小宜你是不是要和我說君子凡事專用力於根本,根本既立則其道自生。所謂孝悌,乃是為仁之本。”
小宜聽著姐姐鄭重的語氣轉過頭來道:“姐姐,我覺得我們無違,我們離開是不希望父親後悔,所以我們不是不孝,這一點我們不怕人說。我隻是希望你像以前那樣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可是來了蓮花村後姐姐卻如同失神了一般,我們不要因為他人的好惡而影響自己的情緒。”
碧雲看著小宜擔心的眼神,心中很是安心,她兩世沒有父母緣,但這一世卻有兄弟,而且是全心全意待她的兄弟。
有時想想,她是很沒有安全感的人,隻要一感覺不對就會把自己縮迴到烏龜殼裏。
書上都說童年的創傷需要用一輩子來治愈,可能因她有前世的記憶,她需要兩輩子來治愈。
前世她不聰慧但是記憶力好,三歲的事她都記得,也有可能是六歲的她不願意忘記那些美好,所以一遍遍迴想,所以記憶深刻。
她其實是一個特別自私又敏感的人,爸爸是全心全意愛她的人,她把放在心裏。
爺爺和奶奶也愛她,但是在他們心裏大伯同樣重要,甚至比她還重要,在大伯做了那樣過分的事情,他們明明知道大伯那樣做是錯的,還是在中間和稀泥,隻會把他們拿出他們自己的錢來給她,她就把他們隔在心外,雖然會賣房給奶奶治病卻不會不眠不休的去照顧她。
她心中的那杆秤告訴自己,錢我出了,照顧有他們那親兒子,我是孫女。無數次的夜晚她都會鄙視自己的自私,可是第二天她還是覺得她沒有錯。
她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個無助的自己,無數次想有人幫她從大伯手裏拿迴爸爸留給她的一切,不,不用一切,隻要大部分就行,那是她的念想,是她的救贖,可是爺爺奶奶卻一直裝糊塗。
那個曾經溫馨的房子,那些爸爸給她買的玩具和衣服......
有時她都覺得在內心深處她是恨他們的,恨他們的不作為。同時她也明白他們沒有錯,那畢竟是他們的親兒子,她隻是她們兒子的女兒,差了一層愛當然也差了一層,這是很正常的。
所以最後她內耗死了她自己!
“小宜,老天爺讓我們挑著兩個籮筐來到人世間,前麵的籮筐裝的是別人的缺點過失,後麵的籮筐裝著的是我們自己的缺點過失,所以我們看不清自己的缺點過失,姐姐知道了,你讓姐姐好好想想。”碧雲拍了拍小宜的手起身離開,雙胎的心靈感應有時真不是好事,她才剛剛感覺到自己過的茫然......
碧雲迴到屋裏,今天不想看帳了,以前看帳能讓自己平靜,可是今天她不想自己平靜,她應該好好想想。
如果沒有小宜的提醒,她可以很平靜的生活,可是現在她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無所適從。
孫嬤嬤看看一會兒功夫從自己麵前走過三次的姑娘:“姑娘,去庵裏看看姨夫人去吧。”
聽嬤嬤提到庵裏,她才想起來她還有一個大坑沒有填呢。
“嬤嬤,那我去庵裏轉轉去。”碧雲說完去柴房背了籮筐出發,“我頭上有犄角,身後有尾巴,誰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我頭上有犄角,身後有尾巴,誰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
孫嬤嬤聽著姑娘又唱起那奇奇怪怪歌越來越遠,起身去看看二少爺,今天二少爺去拜訪崔老先生,昨天她和姑娘已把禮物都準備好了。
碧雲隔著老遠就聽到庵裏傳來鍾聲,悠揚又有穿透力,樹林裏鳥兒用清脆的叫聲應和,寧靜祥和。
今天來的早趕上了庵裏做早課,庵門大開,碧雲輕手輕腳走到殿前,就看到殿前樹下靜靜站著一人,她出神的望向天外,不由想到一句話:一襲青衣,染就一樹芳華,兩袖清風,訴說絕世風雅。
不知是自己的唿吸聲還是風吹過的聲音驚醒了這幅美麗的畫卷。
“碧雲有事。”如果姨母的聲音再柔和點,看著自己背後的籮筐沒有皺眉,她一定會把那句話分享給她。
她沒有說話搖了搖頭,並給了她一個大大的笑臉,然後沿著牆根向後山走去,快要穿過前殿時又聽到:“看好你們姑娘。”
然後又聽到夏柳恭敬的應道:“是,奴婢一定看好姑娘。”
碧雲又緊走幾步,終於來到後殿,芳華看不到我了,我也看不到芳華了,在心裏給自己點了一個大大讚,並輕輕哼唱:“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夏柳如同沒有聽到一般,她對這樣的姑娘太熟悉了。
碧雲輕手輕腳向後門而去,老遠就看到門上掛了一個大鎖,不死心的又往前走,並用手拉了拉確定是真鎖上了。
想了想,決定還是從庵外上後山看看吧,一定是姨母庵裏的人發現那塊石頭不見了。
碧雲帶著夏柳折騰的時候,無為帶著小宜正拜訪崔老先生,小宜行完禮站了起來,微微躬著身子恭敬聽崔老先生提問,崔老先生先是問他學習進度,又從《大學》、《論語》找了幾句話考校他,他都認真做了迴答,崔老先生大體上還算滿意,十二歲的少年有他這樣沉穩的不多,雖然看著迴答的中規中矩,但是每次都有一兩句點晴之筆,不失為可造之材。
無為看著雙方還算滿意,就放心的留下束修和小宜,離開了崔宅,說是崔宅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四合院,正房是老倆口住,正房有東西耳房分別給了孫子和孫女住,東廂房做了書房。
小宜跟著崔老先生進到書房就看到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正專心練字,男孩和他年齡差不多,小女孩看著就八九歲的樣子,崔老先生一直等到倆孩子寫完字才給他們介紹,三個小人團團見禮畢重新入座,崔老先生開始講課。
崔老先生其實是有點遺憾的,他本來以為軒宜的姐姐也要一起來上課的,他想看看孫家姑娘教養出來的姑娘是個什麽樣。
碧雲連著去了兩天蓮花庵的後山,除了柴火什麽也沒有撿迴來,她覺得她的手都被石頭冰透了,也沒有找到空間需要的石頭。
她這兩天每次路過那個大坑都特別到坑底看看,第一天時她還圍著大坑轉了一圈,還和夏柳研究做成陷井行不行,樣子做完本想離開結果仔細一看兩米深的坑底還是石頭,就想著是不是也可以讓空間再次升級,最後理智戰勝灰溜溜的迴了家。
碧雲看到小宜邊走邊研究手裏的東西,她忽然生出童心,拉著夏柳躲在門垛後並把籮筐放下,聽著他的腳步聲漸漸走近,她猛得衝出“啊......”的一聲大叫,小宜如同沒有聽到優雅的往迴走道:“姐姐真幼稚,都這大以為自己還是6歲呢。”
“什麽呀,怎麽會嚇不到呢。”
“你應該躲到門那邊,那樣太陽就不會照出影子了,姐姐你還是多吃點核桃吧。”
碧雲看看太陽,再看看自己和夏柳的影子,不由嘟起嘴,“隻是百疏一漏,怎會和聰明不聰明有關呢,我們是一胞雙胎好不好智力差不多。”
“龍生九子......”
碧雲拿過夏柳手裏的帕子抽向小宜,他快走幾步迴身開心對著姐姐做了個鬼臉,嘴裏輕喊:“嬤嬤快來救救我,姐姐打我。”
姐弟倆你追我跑開心的留下一串串笑聲。
春桃扶著孫嬤嬤從屋裏出來,看著姐弟倆開心的樣子,也嗬嗬樂了起來。她們都發現離開府裏後,兩位小主子開朗了好多。
孫嬤嬤拍了拍碧雲的胳膊道:“下午可是不能出去了,明天就是冬至了,姑娘的九九消寒圖畫好了嗎?”
碧雲這兩天都玩瘋了,早忘記冬至了。
在大楚朝,人們對冬至很是重視,都說“冬至大如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吃餃子,並從這天開始計時,每天畫一瓣梅花,九天一朵,一共九朵,八十一天。
最最重要的是冬至這天要給娘親“送寒衣”,在謝府時碧雲和孫嬤嬤就把給娘親的十二套寒衣做好了,她走的急沒有拿上,孫嬤嬤後來都收拾上了。
“下午就畫,嬤嬤真好,什麽都幫我記著。”碧雲獻媚道。
軒宜看到姐姐吃癟的樣子,很是歡樂,“沒事,嬤嬤我已經幫姐姐畫好了,我畫了三個,給姐姐和嬤嬤一人一個。”
碧雲看著小弟落井下石的小人樣,“哼。”
“嘿嘿,二少爺小心姑娘不給您做您最喜歡的餃子。”夏柳看著小宜誌得意滿的樣子,好心提醒道。
......
“姐姐,這九九消寒圖你看你喜歡哪幅?如果都不喜歡我重新畫,姐姐......姐姐......”軒宜覺得他是男子漢大丈夫要能屈能伸。
哈哈哈......
真是農家日子歡樂多。
碧雲喜歡吃有餡兒的吃食,包子餃子餡兒餅......各種各樣有餡的都是她的最愛,作為她雙胎弟弟的謝軒宜最喜歡吃的就是碧雲做的大肉餡兒餃子,而且是特喜歡吃的那種,同樣是餃子如果不是碧雲調的餡兒,他吃一個就是極餡。
下午碧雲安安分分在家調餃子餡,她有點累了,這兩天每天往山裏跑,雖然她這多年一直練瑜珈身體素質比閨閣女子好了很多但是還是很弱,如果她身體素質強點就不會讓人逼著灌毒藥卻一點辦法都沒有,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她才明白自己弱爆了,如果她自己強些那些個魑魅魍魎一定會躲著她,所以她來了蓮花村後經常上山鍛煉身體,後來又增加了一個目的,幫空間升級。
碧雲調餃子餡,夏柳是主力,夏柳把肉、蔥、白菜、粉條切成餡兒並把白菜控水就功成身退,謝大姑娘先炒肉餡,放蔥拌勻放雞蛋鎖水,接著放白菜和粉條,最後調味。如果有韭菜就更好了,放點韭菜才是美味,在謝府時,她每到冬天都會在東廂房生火屋裏種點韭菜、小白菜,小宜每次休沐迴來吃到鮮嫩的綠葉菜都能多吃半碗飯。
調好餡,夏柳的麵也和好,放半個小時,大家就可以開始包餃子了,碧雲這個手藝是和奶奶學的,在老家春節從初一到十五每天早上都要吃餃子,一吃十五天再好吃的東西都沒有味道了,奶奶看到她早上不吃飯都會逼著她吃幾個,那個時候覺得真下不了嘴,等到奶奶去世後,特別想念奶奶做的餃子,為了那一口味道她開始給自己做餃子,卻怎麽也找不到記憶中的味道。
爺爺是一個挑剔的人,除了奶奶別人做的飯都不對他的胃口,奶奶做飯的手藝真是不錯,她的這個天賦應該是得至奶奶吧。
她看著調好的肉餡,思緒翻飛,也許她是真錯了,為了她多吃一口絞盡腦汁想配方的心意,她得到過,那個時候的愛是全心全意的。
“嬤嬤,肉餡好了,是不是要給姨母調點素餡?”看著忙得很是優雅的孫嬤嬤道,她有時就想孫家是一個怎樣的家族,一個奶嬤嬤都這樣優雅,能把日常家務做的如此優雅的奶嬤嬤孫家是如何培養的,為何這樣一個家族能在短短時間裏讓人感覺不到他的存在。
“好,春桃昨天和溝裏二牛家定了豆腐,明天早上二牛送來,姑娘迴屋去吧,這裏不用姑娘了。”孫嬤嬤滿是慈愛的看著碧雲,好象在心裏狂讚,多麽懂禮孝順的姑娘呀......(此處省略500字,孫嬤嬤對自己家姑娘的讚美那是可以不停頓的說上半個小時的)
看到這一幕,碧雲覺得自己從謝府出來後飄了,好多天都沒有拿過書了,現在她覺得活著很是茫然,她是一個沒有生活目標的人,看著小宜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是有序一看就是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但是她又有小小得意,這樣帥帥的滿滿書香氣的小少年是她弟弟。
“小宜,迴來吃飯吧,今天你還要去拜訪崔老先生。”米蟲碧雲想不明白隻能按下暫停鍵,先把自己喂飽再思考這樣深奧的人生問題。
“來了,姐姐早食是什麽?”
“飯!”
......
小宜搖了搖頭,女子心海底針。
姐弟倆吃完飯,小宜問她要不要和他一起拜訪崔老先生,碧雲想了想迴絕了,小宜現在是一家之主,她不去也不算失禮。
小宜其實想讓姐姐陪自己去,他在國子學聽過崔老先生給他們講《論語》,老先生說君子就在於胸襟和氣度。有德之人,別人是否知道或理解,無損其德行,不要因為他人的好惡而影響自己的情緒。
聽了後覺得心胸開闊了很多,他希望姐姐也聽聽,可是看姐姐的樣子是不想和自己去上課。
碧雲看著小宜糾結的樣子,不由道:“你想和我說什麽?我們去你的書房。”
“姐姐,你和我一起去上課好不好?”
“為什麽,你在國子學我也沒有跟著你呀。”
......
碧雲看著自己把小宜氣的轉頭不看自己,不由鄭重起來,“小宜你是不是要和我說君子凡事專用力於根本,根本既立則其道自生。所謂孝悌,乃是為仁之本。”
小宜聽著姐姐鄭重的語氣轉過頭來道:“姐姐,我覺得我們無違,我們離開是不希望父親後悔,所以我們不是不孝,這一點我們不怕人說。我隻是希望你像以前那樣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可是來了蓮花村後姐姐卻如同失神了一般,我們不要因為他人的好惡而影響自己的情緒。”
碧雲看著小宜擔心的眼神,心中很是安心,她兩世沒有父母緣,但這一世卻有兄弟,而且是全心全意待她的兄弟。
有時想想,她是很沒有安全感的人,隻要一感覺不對就會把自己縮迴到烏龜殼裏。
書上都說童年的創傷需要用一輩子來治愈,可能因她有前世的記憶,她需要兩輩子來治愈。
前世她不聰慧但是記憶力好,三歲的事她都記得,也有可能是六歲的她不願意忘記那些美好,所以一遍遍迴想,所以記憶深刻。
她其實是一個特別自私又敏感的人,爸爸是全心全意愛她的人,她把放在心裏。
爺爺和奶奶也愛她,但是在他們心裏大伯同樣重要,甚至比她還重要,在大伯做了那樣過分的事情,他們明明知道大伯那樣做是錯的,還是在中間和稀泥,隻會把他們拿出他們自己的錢來給她,她就把他們隔在心外,雖然會賣房給奶奶治病卻不會不眠不休的去照顧她。
她心中的那杆秤告訴自己,錢我出了,照顧有他們那親兒子,我是孫女。無數次的夜晚她都會鄙視自己的自私,可是第二天她還是覺得她沒有錯。
她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個無助的自己,無數次想有人幫她從大伯手裏拿迴爸爸留給她的一切,不,不用一切,隻要大部分就行,那是她的念想,是她的救贖,可是爺爺奶奶卻一直裝糊塗。
那個曾經溫馨的房子,那些爸爸給她買的玩具和衣服......
有時她都覺得在內心深處她是恨他們的,恨他們的不作為。同時她也明白他們沒有錯,那畢竟是他們的親兒子,她隻是她們兒子的女兒,差了一層愛當然也差了一層,這是很正常的。
所以最後她內耗死了她自己!
“小宜,老天爺讓我們挑著兩個籮筐來到人世間,前麵的籮筐裝的是別人的缺點過失,後麵的籮筐裝著的是我們自己的缺點過失,所以我們看不清自己的缺點過失,姐姐知道了,你讓姐姐好好想想。”碧雲拍了拍小宜的手起身離開,雙胎的心靈感應有時真不是好事,她才剛剛感覺到自己過的茫然......
碧雲迴到屋裏,今天不想看帳了,以前看帳能讓自己平靜,可是今天她不想自己平靜,她應該好好想想。
如果沒有小宜的提醒,她可以很平靜的生活,可是現在她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無所適從。
孫嬤嬤看看一會兒功夫從自己麵前走過三次的姑娘:“姑娘,去庵裏看看姨夫人去吧。”
聽嬤嬤提到庵裏,她才想起來她還有一個大坑沒有填呢。
“嬤嬤,那我去庵裏轉轉去。”碧雲說完去柴房背了籮筐出發,“我頭上有犄角,身後有尾巴,誰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我頭上有犄角,身後有尾巴,誰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
孫嬤嬤聽著姑娘又唱起那奇奇怪怪歌越來越遠,起身去看看二少爺,今天二少爺去拜訪崔老先生,昨天她和姑娘已把禮物都準備好了。
碧雲隔著老遠就聽到庵裏傳來鍾聲,悠揚又有穿透力,樹林裏鳥兒用清脆的叫聲應和,寧靜祥和。
今天來的早趕上了庵裏做早課,庵門大開,碧雲輕手輕腳走到殿前,就看到殿前樹下靜靜站著一人,她出神的望向天外,不由想到一句話:一襲青衣,染就一樹芳華,兩袖清風,訴說絕世風雅。
不知是自己的唿吸聲還是風吹過的聲音驚醒了這幅美麗的畫卷。
“碧雲有事。”如果姨母的聲音再柔和點,看著自己背後的籮筐沒有皺眉,她一定會把那句話分享給她。
她沒有說話搖了搖頭,並給了她一個大大的笑臉,然後沿著牆根向後山走去,快要穿過前殿時又聽到:“看好你們姑娘。”
然後又聽到夏柳恭敬的應道:“是,奴婢一定看好姑娘。”
碧雲又緊走幾步,終於來到後殿,芳華看不到我了,我也看不到芳華了,在心裏給自己點了一個大大讚,並輕輕哼唱:“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夏柳如同沒有聽到一般,她對這樣的姑娘太熟悉了。
碧雲輕手輕腳向後門而去,老遠就看到門上掛了一個大鎖,不死心的又往前走,並用手拉了拉確定是真鎖上了。
想了想,決定還是從庵外上後山看看吧,一定是姨母庵裏的人發現那塊石頭不見了。
碧雲帶著夏柳折騰的時候,無為帶著小宜正拜訪崔老先生,小宜行完禮站了起來,微微躬著身子恭敬聽崔老先生提問,崔老先生先是問他學習進度,又從《大學》、《論語》找了幾句話考校他,他都認真做了迴答,崔老先生大體上還算滿意,十二歲的少年有他這樣沉穩的不多,雖然看著迴答的中規中矩,但是每次都有一兩句點晴之筆,不失為可造之材。
無為看著雙方還算滿意,就放心的留下束修和小宜,離開了崔宅,說是崔宅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四合院,正房是老倆口住,正房有東西耳房分別給了孫子和孫女住,東廂房做了書房。
小宜跟著崔老先生進到書房就看到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正專心練字,男孩和他年齡差不多,小女孩看著就八九歲的樣子,崔老先生一直等到倆孩子寫完字才給他們介紹,三個小人團團見禮畢重新入座,崔老先生開始講課。
崔老先生其實是有點遺憾的,他本來以為軒宜的姐姐也要一起來上課的,他想看看孫家姑娘教養出來的姑娘是個什麽樣。
碧雲連著去了兩天蓮花庵的後山,除了柴火什麽也沒有撿迴來,她覺得她的手都被石頭冰透了,也沒有找到空間需要的石頭。
她這兩天每次路過那個大坑都特別到坑底看看,第一天時她還圍著大坑轉了一圈,還和夏柳研究做成陷井行不行,樣子做完本想離開結果仔細一看兩米深的坑底還是石頭,就想著是不是也可以讓空間再次升級,最後理智戰勝灰溜溜的迴了家。
碧雲看到小宜邊走邊研究手裏的東西,她忽然生出童心,拉著夏柳躲在門垛後並把籮筐放下,聽著他的腳步聲漸漸走近,她猛得衝出“啊......”的一聲大叫,小宜如同沒有聽到優雅的往迴走道:“姐姐真幼稚,都這大以為自己還是6歲呢。”
“什麽呀,怎麽會嚇不到呢。”
“你應該躲到門那邊,那樣太陽就不會照出影子了,姐姐你還是多吃點核桃吧。”
碧雲看看太陽,再看看自己和夏柳的影子,不由嘟起嘴,“隻是百疏一漏,怎會和聰明不聰明有關呢,我們是一胞雙胎好不好智力差不多。”
“龍生九子......”
碧雲拿過夏柳手裏的帕子抽向小宜,他快走幾步迴身開心對著姐姐做了個鬼臉,嘴裏輕喊:“嬤嬤快來救救我,姐姐打我。”
姐弟倆你追我跑開心的留下一串串笑聲。
春桃扶著孫嬤嬤從屋裏出來,看著姐弟倆開心的樣子,也嗬嗬樂了起來。她們都發現離開府裏後,兩位小主子開朗了好多。
孫嬤嬤拍了拍碧雲的胳膊道:“下午可是不能出去了,明天就是冬至了,姑娘的九九消寒圖畫好了嗎?”
碧雲這兩天都玩瘋了,早忘記冬至了。
在大楚朝,人們對冬至很是重視,都說“冬至大如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吃餃子,並從這天開始計時,每天畫一瓣梅花,九天一朵,一共九朵,八十一天。
最最重要的是冬至這天要給娘親“送寒衣”,在謝府時碧雲和孫嬤嬤就把給娘親的十二套寒衣做好了,她走的急沒有拿上,孫嬤嬤後來都收拾上了。
“下午就畫,嬤嬤真好,什麽都幫我記著。”碧雲獻媚道。
軒宜看到姐姐吃癟的樣子,很是歡樂,“沒事,嬤嬤我已經幫姐姐畫好了,我畫了三個,給姐姐和嬤嬤一人一個。”
碧雲看著小弟落井下石的小人樣,“哼。”
“嘿嘿,二少爺小心姑娘不給您做您最喜歡的餃子。”夏柳看著小宜誌得意滿的樣子,好心提醒道。
......
“姐姐,這九九消寒圖你看你喜歡哪幅?如果都不喜歡我重新畫,姐姐......姐姐......”軒宜覺得他是男子漢大丈夫要能屈能伸。
哈哈哈......
真是農家日子歡樂多。
碧雲喜歡吃有餡兒的吃食,包子餃子餡兒餅......各種各樣有餡的都是她的最愛,作為她雙胎弟弟的謝軒宜最喜歡吃的就是碧雲做的大肉餡兒餃子,而且是特喜歡吃的那種,同樣是餃子如果不是碧雲調的餡兒,他吃一個就是極餡。
下午碧雲安安分分在家調餃子餡,她有點累了,這兩天每天往山裏跑,雖然她這多年一直練瑜珈身體素質比閨閣女子好了很多但是還是很弱,如果她身體素質強點就不會讓人逼著灌毒藥卻一點辦法都沒有,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她才明白自己弱爆了,如果她自己強些那些個魑魅魍魎一定會躲著她,所以她來了蓮花村後經常上山鍛煉身體,後來又增加了一個目的,幫空間升級。
碧雲調餃子餡,夏柳是主力,夏柳把肉、蔥、白菜、粉條切成餡兒並把白菜控水就功成身退,謝大姑娘先炒肉餡,放蔥拌勻放雞蛋鎖水,接著放白菜和粉條,最後調味。如果有韭菜就更好了,放點韭菜才是美味,在謝府時,她每到冬天都會在東廂房生火屋裏種點韭菜、小白菜,小宜每次休沐迴來吃到鮮嫩的綠葉菜都能多吃半碗飯。
調好餡,夏柳的麵也和好,放半個小時,大家就可以開始包餃子了,碧雲這個手藝是和奶奶學的,在老家春節從初一到十五每天早上都要吃餃子,一吃十五天再好吃的東西都沒有味道了,奶奶看到她早上不吃飯都會逼著她吃幾個,那個時候覺得真下不了嘴,等到奶奶去世後,特別想念奶奶做的餃子,為了那一口味道她開始給自己做餃子,卻怎麽也找不到記憶中的味道。
爺爺是一個挑剔的人,除了奶奶別人做的飯都不對他的胃口,奶奶做飯的手藝真是不錯,她的這個天賦應該是得至奶奶吧。
她看著調好的肉餡,思緒翻飛,也許她是真錯了,為了她多吃一口絞盡腦汁想配方的心意,她得到過,那個時候的愛是全心全意的。
“嬤嬤,肉餡好了,是不是要給姨母調點素餡?”看著忙得很是優雅的孫嬤嬤道,她有時就想孫家是一個怎樣的家族,一個奶嬤嬤都這樣優雅,能把日常家務做的如此優雅的奶嬤嬤孫家是如何培養的,為何這樣一個家族能在短短時間裏讓人感覺不到他的存在。
“好,春桃昨天和溝裏二牛家定了豆腐,明天早上二牛送來,姑娘迴屋去吧,這裏不用姑娘了。”孫嬤嬤滿是慈愛的看著碧雲,好象在心裏狂讚,多麽懂禮孝順的姑娘呀......(此處省略500字,孫嬤嬤對自己家姑娘的讚美那是可以不停頓的說上半個小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