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延熹五年(公元162年)七月十日辰時。
前套平原,雲中郡治雲中縣的上空,前一刻還晴空萬裏,霎那間大風席卷在草原上,伴隨大顆大顆的雨滴和隱約的雷鳴中,有一道神光射入城中。
西門裏王氏院內,柳氏斜臥在榻上,腹部明顯隆起,睡夢中隱約見一背生雙翼的斑斕巨虎昂首邁步進入前院,施施然走入堂屋,低頭看著柳氏肚腹,繞榻而行三圈,刹那間,一道電閃過後,有一神人現身前院,張手舉弓欲射,隻聽“轟隆隆”一聲雷鳴過後,柳氏驟然驚醒,隻覺腹中傳出陣痛,急喚堂外侍婢近前。
婢女慌亂的跑了出來,焦急地對著王安喊道:“夫人羊水破了,家主,夫人快要生了。”
院中納涼的王安從榻上跳了下來,帶翻了麵前的案幾,“趙伯快去請接生婆。”說罷光著腳就往屋內衝,身旁的婢女撿起絲履亦快步跟進屋內。
隨侍的眾人一時間也人忙手亂,路過院角時驚起雞塒內一陣騷動,馬廄裏的幾匹健馬望著堂屋也不安的踏動著雙蹄。
少頃,“咿呀咿呀,咿呀咿呀。”
震天的哭喊打破院內沉寂等待的氣氛,前時還風緊雨急的天象漸漸停息,隱約泛晴中一縷微光照入屋內。
接生婆拿細布包著一個皺巴巴的嬰兒緩步走出,“恭喜家主,夫人平安誕下公子,這段時間需要多多滋補,好生靜養一陣子”。懷中稚兒的也不哭鬧,一雙靈動的大眼在悄悄左右顧盼著。
院內踱步的王安臉上由憂轉喜,伸手從接生婆懷中接過稚兒,快步走進屋內。
看著及笄不過兩三年的柳氏臥在榻上,汗水浸透了鬢角的發絲,幾次想起身時帶動了下身的劇痛,眉目微蹙,隻能作罷,對著自己勉強打起了一絲笑意。王安落下的心一下子又懸了起來,低頭看著懷中稚兒歎息道:“辛苦夫人了,此孽子,真是把你母好生折騰了一番。”
隨即轉頭對堂中等候的趙伯說:“趙伯,去西市上沽兩壇酒,再牽條狗迴來,叫廚房殺兩隻羊。今日饗宴,家中仆從賞錢百,縑一匹。”
刺耳的說話聲和唿喊讓靜靜打量周邊的王蒼愈發煩躁,聽著一些奇怪的腔調,腦海中有些混沌。
我這是在哪,麵前這個高冠博帶的大胡子是誰?
我不過是上班看了會兒老三國視頻眯了一下,這就穿越了?
屋內,王安一手抱著懷裏的稚兒,一手興奮的握著柳氏的手說道:“我這一脈王氏庶支從光武年間因度田之故從祁縣徙往雲中至今已百餘年,一直人丁不興,到我這一代終於也是後繼有人了。”
柳氏經過剛剛分娩的疼痛有些昏昏入睡,但還是強打起精神,側頭看向身旁的王安問道:“夫君,該給稚子起什麽名好。”
王安腦海裏隨即迴憶起初見柳氏時的畫麵。
前歲迴祁縣老家拜訪族中長輩時,行至縣郊,隻覺風景頗為秀麗,岸邊楊柳剛剛發出新芽,河水旁搖曳的蘆葦叢中隱約傳出歌聲。
王安打馬上前,眼簾中慢慢出現一道婀娜的人影,手上端著剛剛浣洗的衣物,發絲帶汗,麵若芙蓉,峨眉臻首,好一嬌俏的女子。
哼著詩歌的柳氏看著岸上有人微微一驚,眼神略帶羞澀,左右顧盼了一眼,發現四野再無他人,稍稍鬆了一口氣,瞪了一眼陌生的男子,羞惱地跺了跺腳,快步往近處的裏聚小跑而去。
騎在馬上的王安遠遠地看著少女玲瓏的身影快速拐進裏門,頗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打馬跟上了前麵的車隊,那一抹倩影竟讓年輕人心中泛起了些許波瀾。
不久,行至城外十裏亭舍前,一高冠博帶,寬服大袖的青年儒士帶著幾個同樣打扮的年輕士子恭謹地侍立在道旁,遠處望去個個如同神仙中人一般。
王允遠遠地看見車架,起身一絲不苟地整理好衣物迎了上來,下拜說道:“子師拜見族父。”
王安和其他族兄弟也早就看到王允,皆下馬牽馬步行,王謙端坐在車上,精神矍鑠,長須打理的整整齊齊,衣袍略顯褪色但打理的幹淨整潔,目帶欣賞地看著王允說道:“子師,且上車來。”
王安與其他族兄弟對王允做揖下拜說道:“見過族兄,請兄登車。”
王允也不推辭,略微整理了一下衣物,對著車後的眾人點頭一笑,大步上了軺車後,正直的跪坐在王謙對麵。
車隊在筆直寬闊的官道上徐徐而行,道旁高大的樹木枝葉翠綠,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擺動,路邊野花已然盛開。農夫、田奴在田間往來耕作,婦女簞食壺漿立於官道旁高大的行道樹蔭下,幾個七八歲的孩童或騎著竹馬、或手拿枯枝在地裏田間往來嬉戲。
王謙與王允坐而論道,王安隨侍在車旁,邊走邊聽,時而發出爭論,時而相對大笑,在這慢慢滾動的車軸和時光中,車隊晃晃悠悠進入了城中。
真可謂: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雲中王氏乃是祁縣王氏庶支,祁縣王氏和晉陽王氏百餘年前同屬於太原王氏,後分為兩支,皆為郡望,兩家又共尊兩漢之際隱士王霸為祖,雲中王氏先祖本為祁縣王氏庶子,在百餘年前因奪田被光武帝徙往邊郡,在雲中郡安家落戶。
在拜訪完族長及諸位長輩後,王安找到身為郡府主簿的族兄王允幫忙尋訪那日的女子,王允手掂胡須笑著說道:“子固且寬下心來,大兄此時在弘農為二千石,現今族中小輩裏我是輩分最大之人,此事交由兄來給你操辦便是了。”
不消幾日已知為何家女,城外西鄉陽亭柳裏裏正嫡女也。
之後便是納采,聞名,納征,請期,親迎...等諸項禮儀,王允專門和郡府告了個假,幫王安前前後後操持著,這番舉動,讓身為庶支子弟的王安大為感激,深深地感受到了宗族和血脈間的聯係。
雲中太遠,就臨時借用族中的場地,王允家比較大,是個四進的院子,用來辦禮綽綽有餘,於是就借用了王允家中的前院來招待賓客。
合巹禮上,自那日起王安就再未見過柳氏,看著身前朝思暮想的人兒站到身前,王安手足無措的把藏在心裏許久的話說了出來:“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蘋兒,那日河邊,我就認定了,你就是我的伊人啊。”
新婚之日,頭上披著紅紗羅,耳戴明月鐺,口含丹朱,身著黑紅相間的繡紋夾裙,足穿躡絲履的柳氏紅著雙頰,低聲蚊嚶道:“夫君亦是。”
卻道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王安仔細緬懷了一番說道:“既然如此,我兒那就叫王蒼吧。”拿手抹去眼角的淚,目帶柔光看著柳氏。
柳氏聽罷,莞爾一笑後便歪頭沉沉地睡了過去。
“名字都一模一樣,這就是錯位時空嗎?雲中,不會穿越到漢朝了吧,是漢武帝時期,還是東漢,希望不要是另一個穿越者王莽那個時候。”
王蒼被抱在懷裏不住地竊竊私語,但在王安看來,自己的稚兒一直吧嗒吧嗒嘴,不時有泡泡從口中吐出然後破裂,王安忍不住發出一陣大笑,惹得王蒼大為惱火,嘴裏又開始咿呀咿呀大哭起來,看著眼前的這個大胡子安撫自己,又是哄又是逗的,王蒼忍不住由淚轉喜,笑出聲來。
前套平原,雲中郡治雲中縣的上空,前一刻還晴空萬裏,霎那間大風席卷在草原上,伴隨大顆大顆的雨滴和隱約的雷鳴中,有一道神光射入城中。
西門裏王氏院內,柳氏斜臥在榻上,腹部明顯隆起,睡夢中隱約見一背生雙翼的斑斕巨虎昂首邁步進入前院,施施然走入堂屋,低頭看著柳氏肚腹,繞榻而行三圈,刹那間,一道電閃過後,有一神人現身前院,張手舉弓欲射,隻聽“轟隆隆”一聲雷鳴過後,柳氏驟然驚醒,隻覺腹中傳出陣痛,急喚堂外侍婢近前。
婢女慌亂的跑了出來,焦急地對著王安喊道:“夫人羊水破了,家主,夫人快要生了。”
院中納涼的王安從榻上跳了下來,帶翻了麵前的案幾,“趙伯快去請接生婆。”說罷光著腳就往屋內衝,身旁的婢女撿起絲履亦快步跟進屋內。
隨侍的眾人一時間也人忙手亂,路過院角時驚起雞塒內一陣騷動,馬廄裏的幾匹健馬望著堂屋也不安的踏動著雙蹄。
少頃,“咿呀咿呀,咿呀咿呀。”
震天的哭喊打破院內沉寂等待的氣氛,前時還風緊雨急的天象漸漸停息,隱約泛晴中一縷微光照入屋內。
接生婆拿細布包著一個皺巴巴的嬰兒緩步走出,“恭喜家主,夫人平安誕下公子,這段時間需要多多滋補,好生靜養一陣子”。懷中稚兒的也不哭鬧,一雙靈動的大眼在悄悄左右顧盼著。
院內踱步的王安臉上由憂轉喜,伸手從接生婆懷中接過稚兒,快步走進屋內。
看著及笄不過兩三年的柳氏臥在榻上,汗水浸透了鬢角的發絲,幾次想起身時帶動了下身的劇痛,眉目微蹙,隻能作罷,對著自己勉強打起了一絲笑意。王安落下的心一下子又懸了起來,低頭看著懷中稚兒歎息道:“辛苦夫人了,此孽子,真是把你母好生折騰了一番。”
隨即轉頭對堂中等候的趙伯說:“趙伯,去西市上沽兩壇酒,再牽條狗迴來,叫廚房殺兩隻羊。今日饗宴,家中仆從賞錢百,縑一匹。”
刺耳的說話聲和唿喊讓靜靜打量周邊的王蒼愈發煩躁,聽著一些奇怪的腔調,腦海中有些混沌。
我這是在哪,麵前這個高冠博帶的大胡子是誰?
我不過是上班看了會兒老三國視頻眯了一下,這就穿越了?
屋內,王安一手抱著懷裏的稚兒,一手興奮的握著柳氏的手說道:“我這一脈王氏庶支從光武年間因度田之故從祁縣徙往雲中至今已百餘年,一直人丁不興,到我這一代終於也是後繼有人了。”
柳氏經過剛剛分娩的疼痛有些昏昏入睡,但還是強打起精神,側頭看向身旁的王安問道:“夫君,該給稚子起什麽名好。”
王安腦海裏隨即迴憶起初見柳氏時的畫麵。
前歲迴祁縣老家拜訪族中長輩時,行至縣郊,隻覺風景頗為秀麗,岸邊楊柳剛剛發出新芽,河水旁搖曳的蘆葦叢中隱約傳出歌聲。
王安打馬上前,眼簾中慢慢出現一道婀娜的人影,手上端著剛剛浣洗的衣物,發絲帶汗,麵若芙蓉,峨眉臻首,好一嬌俏的女子。
哼著詩歌的柳氏看著岸上有人微微一驚,眼神略帶羞澀,左右顧盼了一眼,發現四野再無他人,稍稍鬆了一口氣,瞪了一眼陌生的男子,羞惱地跺了跺腳,快步往近處的裏聚小跑而去。
騎在馬上的王安遠遠地看著少女玲瓏的身影快速拐進裏門,頗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打馬跟上了前麵的車隊,那一抹倩影竟讓年輕人心中泛起了些許波瀾。
不久,行至城外十裏亭舍前,一高冠博帶,寬服大袖的青年儒士帶著幾個同樣打扮的年輕士子恭謹地侍立在道旁,遠處望去個個如同神仙中人一般。
王允遠遠地看見車架,起身一絲不苟地整理好衣物迎了上來,下拜說道:“子師拜見族父。”
王安和其他族兄弟也早就看到王允,皆下馬牽馬步行,王謙端坐在車上,精神矍鑠,長須打理的整整齊齊,衣袍略顯褪色但打理的幹淨整潔,目帶欣賞地看著王允說道:“子師,且上車來。”
王安與其他族兄弟對王允做揖下拜說道:“見過族兄,請兄登車。”
王允也不推辭,略微整理了一下衣物,對著車後的眾人點頭一笑,大步上了軺車後,正直的跪坐在王謙對麵。
車隊在筆直寬闊的官道上徐徐而行,道旁高大的樹木枝葉翠綠,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擺動,路邊野花已然盛開。農夫、田奴在田間往來耕作,婦女簞食壺漿立於官道旁高大的行道樹蔭下,幾個七八歲的孩童或騎著竹馬、或手拿枯枝在地裏田間往來嬉戲。
王謙與王允坐而論道,王安隨侍在車旁,邊走邊聽,時而發出爭論,時而相對大笑,在這慢慢滾動的車軸和時光中,車隊晃晃悠悠進入了城中。
真可謂: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雲中王氏乃是祁縣王氏庶支,祁縣王氏和晉陽王氏百餘年前同屬於太原王氏,後分為兩支,皆為郡望,兩家又共尊兩漢之際隱士王霸為祖,雲中王氏先祖本為祁縣王氏庶子,在百餘年前因奪田被光武帝徙往邊郡,在雲中郡安家落戶。
在拜訪完族長及諸位長輩後,王安找到身為郡府主簿的族兄王允幫忙尋訪那日的女子,王允手掂胡須笑著說道:“子固且寬下心來,大兄此時在弘農為二千石,現今族中小輩裏我是輩分最大之人,此事交由兄來給你操辦便是了。”
不消幾日已知為何家女,城外西鄉陽亭柳裏裏正嫡女也。
之後便是納采,聞名,納征,請期,親迎...等諸項禮儀,王允專門和郡府告了個假,幫王安前前後後操持著,這番舉動,讓身為庶支子弟的王安大為感激,深深地感受到了宗族和血脈間的聯係。
雲中太遠,就臨時借用族中的場地,王允家比較大,是個四進的院子,用來辦禮綽綽有餘,於是就借用了王允家中的前院來招待賓客。
合巹禮上,自那日起王安就再未見過柳氏,看著身前朝思暮想的人兒站到身前,王安手足無措的把藏在心裏許久的話說了出來:“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蘋兒,那日河邊,我就認定了,你就是我的伊人啊。”
新婚之日,頭上披著紅紗羅,耳戴明月鐺,口含丹朱,身著黑紅相間的繡紋夾裙,足穿躡絲履的柳氏紅著雙頰,低聲蚊嚶道:“夫君亦是。”
卻道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王安仔細緬懷了一番說道:“既然如此,我兒那就叫王蒼吧。”拿手抹去眼角的淚,目帶柔光看著柳氏。
柳氏聽罷,莞爾一笑後便歪頭沉沉地睡了過去。
“名字都一模一樣,這就是錯位時空嗎?雲中,不會穿越到漢朝了吧,是漢武帝時期,還是東漢,希望不要是另一個穿越者王莽那個時候。”
王蒼被抱在懷裏不住地竊竊私語,但在王安看來,自己的稚兒一直吧嗒吧嗒嘴,不時有泡泡從口中吐出然後破裂,王安忍不住發出一陣大笑,惹得王蒼大為惱火,嘴裏又開始咿呀咿呀大哭起來,看著眼前的這個大胡子安撫自己,又是哄又是逗的,王蒼忍不住由淚轉喜,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