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蕭承昭突然問起禮部這迴登基大典相比之前的節省了多少銀子。
禮部尚書曹勉之年近六旬,明年就是致仕之年,吭哧半晌沒說出話來。
蕭承昭道,“聽聞前段時日曹尚書因病告假月餘,未參與此次登基大典具體事宜安排,有所不知也能想見,是朕今日問得唐突了。”
曹勉之躬著年邁的身子行了個揖禮道,“是老臣失職,多謝陛下寬宏。”
蕭承昭接著問,“此次登基大典是由禮部哪位大人主理?”
禮部侍郎崔互聞言後背一涼,但還是不得不出列道,“迴稟陛下,是臣主理。”
“嗯,那你來說說,都節省出多少銀錢?”
“這……這,實是前朝登基大典時,微臣未曾參與,其中花銷比對還需查閱記檔,再與戶部核算,方能得出花費銀兩幾何,節省了多少。”說到最後,崔互聲音都不自覺低了下去,告罪道,“還請陛下恕罪。”
“嗯,也算情有可原,朕命你散朝後速速核算,於明日申時前上報,如此,可還有難處?”
“臣謝陛下寬宏,定然盡快呈報上來。”崔互隻覺汗都要滴下來了,但又怕殿前失儀,不敢抬手去擦。
就在此時,忽然聽得隊伍最前頭的長公主說話,“陛下,臣有本啟奏。關於大行皇帝後宮眾人安置一事,含出宮撫恤、宮室改造、供養月例等項,皆已與戶部核算完畢,現將奏疏呈於陛下。”
蕭月卿說完,自有近身伺候蕭承昭的內侍下來接了奏本,恭敬遞到他手裏。
蕭承昭打開看了道,“皇姐辛苦,戶部此次做的不錯。”
王敬因罪伏誅,時下戶部一應事宜暫由侍郎郭玄代之。
聞言郭玄出列道,“謝陛下誇獎,實是長公主同太後娘娘在此事上十分盡心,擬定的章程詳盡,條目明晰,戶部核算起來才事半功倍,臣等不敢居功。”
“好就是好,郭卿不必推辭,若朝中官員皆如這般盡心,朕也可安心了。”蕭承昭道。
這話一出,崔互一張臉白了又紅,紅了又白。
但這事兒還不算完,眾臣隻聽長公主道,“陛下仁厚,既如此,惡人就由本宮來做。在其位,謀其政,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忠君之士,當盡君事。諸位大人飽讀聖賢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都懂,如王敬之流的屍位素餐之輩是何下場,大家有目共睹,還望諸位大人共勉!”
蕭月卿一席話說完,金鑾殿上登時鴉雀無聲,除了一幹問心無愧的清流老臣,仍舊老神在在的樣子,其餘人等個個縮頭如鵪鶉。
蕭承昭適時開口道,“皇姐一番話當真振聾發聵,雖說得直白了些,但也一心為公,還請諸位大人多多包涵。”
此話一出,列位臣工哪裏還敢有二話,隻暗自感歎長公主如今之氣焰,就連剛繼位的陛下都有避其鋒芒之意,他們哪敢說什麽。
於是眾臣皆低眉順眼道:“臣等不敢,敬受長公主教誨。”
散朝後,遠遠綴在朝臣隊伍後頭的崔互,剛一出金鑾殿門,就聽到旁邊有人開口說話。
“崔侍郎請留步。”
崔互迴頭一看,崔闌頭戴烏紗煙墩帽,一身縹碧色寶相紋曳撒,腰挎橫刀,正立於合抱粗的廊柱下頭,一副看好戲的模樣。
哼了一聲,崔互冷臉道,“崔提督有何指教?”
“無事,不過是來看看崔侍郎被禦前斥責的狼狽模樣罷了。”崔闌抱著手臂一副漫不經心的玩味模樣。
“你!……你這豎子懂什麽?!”崔互急赤白臉道。
“我是不懂,不過看到你過得不好,我就歡喜得很。”崔闌挑眉。
為了避免自己被活活氣死,崔互甩袖匆匆走了。
期間張旭迴了盛京,帶迴瓦剌人已於近期休兵的消息和謝自清手書一封,以及各色珠翠寶石十好幾箱。照例由蕭月卿先挑過一番,餘下的送往頌雅閣,給能工巧匠們雕琢加工。
宋雅閣如今每季根據時節推出應季衣裳首飾,生意照舊興隆,客似雲來,財源滾滾。
張旭這趟前往北境,又周轉了一批米糧鹽糖之物送到謝自清軍中。
謝自清手書上恭賀蕭承昭榮登大寶,還讓張旭的商隊帶迴了一匹小馬駒,正是之前蕭承昭在信上說的請舅舅得空幫尋的好馬。
而後同蕭月卿說了近來北境局勢,與瓦剌人是暫時打不起來了,今冬雪災大邕十餘州縣均有受災,北境更甚,瓦剌人以遊牧為生,凍死的牛羊不計其數,甚至有為節省口糧,被族人拋棄的老弱婦孺,活活凍死餓死。
冬日剛開始時,瓦剌還有餘力同鎮北軍打上幾場,後雪災日益嚴重,瓦剌大王子束特阿速也曾領兵多次主戰,妄圖能突破鎮北軍防線,從大邕邊境城池掠奪些物資。
得益於蕭月卿的重生,這一世早有準備,北境大軍米糧充足,吃得飽穿得暖,後勤軍備就占了優勢,戰場之上自是無往不利,瓦剌未能從謝自清手裏討到好,才有了偃旗息鼓之意。
無論如何,隻要能休戰,都是好的,無論任何時代,打仗苦得都是百姓,戰亂之下,民不聊生。就算是謝自清所在的肅州,軍糧不濟時,百姓也要省出口糧先供給軍中,畢竟吃飽了,將士們才能更好的戍衛邊境,隻有瓦剌人打不進來,百姓才有安生日子過。
蕭月卿忙完,看了看外頭天色,這都快至戌時了,也不見崔闌蹤影,這廝此次迴京就三五不時的消失,也不知背地裏在忙什麽。
消失的崔闌,此時正在城東看宅子,見天色不早了,決定看完這一處便先迴公主府,餘下的的明日再看,再不迴去,殿下該等著急了。
(蕭月卿:並沒有呢。)
蕭月卿剛吃了半碗糖蒸酥酪,崔闌就從外頭進來了。
崔闌瞧著公主殿下專心致誌吃酥酪,根本不關心他在外頭做什麽的樣子,莫名就覺得有些不得勁兒。
巴巴湊過去道,“殿下也不問問微臣去哪了?”
“問你做什麽?”蕭月卿又吃了一勺,“難不成你還敢背著我做些不該做的事?”
“自然是不敢的。”崔闌道。
“那不就結了,男子漢大丈夫是該有自己的事做,我倒也不是那等事無巨細都要過問的操心勞碌命。”
崔闌無法,從懷裏掏出個長條狀的盒子,遞給蕭月卿討好道,“殿下看看。”
蕭月卿打開看了,紅色漳絨托底的盒子,裏頭放著一支玉簪,簪頭雕成百合花的模樣,通體雪白瑩潤,應當是一整塊兒的羊脂白玉雕成的。
“你這幾日時常不見蹤影,就是去做這個了?”蕭月卿問。
“做簪子隻是其一,但旁的事微臣現下還不能說。”
蕭月卿:……
禮部尚書曹勉之年近六旬,明年就是致仕之年,吭哧半晌沒說出話來。
蕭承昭道,“聽聞前段時日曹尚書因病告假月餘,未參與此次登基大典具體事宜安排,有所不知也能想見,是朕今日問得唐突了。”
曹勉之躬著年邁的身子行了個揖禮道,“是老臣失職,多謝陛下寬宏。”
蕭承昭接著問,“此次登基大典是由禮部哪位大人主理?”
禮部侍郎崔互聞言後背一涼,但還是不得不出列道,“迴稟陛下,是臣主理。”
“嗯,那你來說說,都節省出多少銀錢?”
“這……這,實是前朝登基大典時,微臣未曾參與,其中花銷比對還需查閱記檔,再與戶部核算,方能得出花費銀兩幾何,節省了多少。”說到最後,崔互聲音都不自覺低了下去,告罪道,“還請陛下恕罪。”
“嗯,也算情有可原,朕命你散朝後速速核算,於明日申時前上報,如此,可還有難處?”
“臣謝陛下寬宏,定然盡快呈報上來。”崔互隻覺汗都要滴下來了,但又怕殿前失儀,不敢抬手去擦。
就在此時,忽然聽得隊伍最前頭的長公主說話,“陛下,臣有本啟奏。關於大行皇帝後宮眾人安置一事,含出宮撫恤、宮室改造、供養月例等項,皆已與戶部核算完畢,現將奏疏呈於陛下。”
蕭月卿說完,自有近身伺候蕭承昭的內侍下來接了奏本,恭敬遞到他手裏。
蕭承昭打開看了道,“皇姐辛苦,戶部此次做的不錯。”
王敬因罪伏誅,時下戶部一應事宜暫由侍郎郭玄代之。
聞言郭玄出列道,“謝陛下誇獎,實是長公主同太後娘娘在此事上十分盡心,擬定的章程詳盡,條目明晰,戶部核算起來才事半功倍,臣等不敢居功。”
“好就是好,郭卿不必推辭,若朝中官員皆如這般盡心,朕也可安心了。”蕭承昭道。
這話一出,崔互一張臉白了又紅,紅了又白。
但這事兒還不算完,眾臣隻聽長公主道,“陛下仁厚,既如此,惡人就由本宮來做。在其位,謀其政,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忠君之士,當盡君事。諸位大人飽讀聖賢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都懂,如王敬之流的屍位素餐之輩是何下場,大家有目共睹,還望諸位大人共勉!”
蕭月卿一席話說完,金鑾殿上登時鴉雀無聲,除了一幹問心無愧的清流老臣,仍舊老神在在的樣子,其餘人等個個縮頭如鵪鶉。
蕭承昭適時開口道,“皇姐一番話當真振聾發聵,雖說得直白了些,但也一心為公,還請諸位大人多多包涵。”
此話一出,列位臣工哪裏還敢有二話,隻暗自感歎長公主如今之氣焰,就連剛繼位的陛下都有避其鋒芒之意,他們哪敢說什麽。
於是眾臣皆低眉順眼道:“臣等不敢,敬受長公主教誨。”
散朝後,遠遠綴在朝臣隊伍後頭的崔互,剛一出金鑾殿門,就聽到旁邊有人開口說話。
“崔侍郎請留步。”
崔互迴頭一看,崔闌頭戴烏紗煙墩帽,一身縹碧色寶相紋曳撒,腰挎橫刀,正立於合抱粗的廊柱下頭,一副看好戲的模樣。
哼了一聲,崔互冷臉道,“崔提督有何指教?”
“無事,不過是來看看崔侍郎被禦前斥責的狼狽模樣罷了。”崔闌抱著手臂一副漫不經心的玩味模樣。
“你!……你這豎子懂什麽?!”崔互急赤白臉道。
“我是不懂,不過看到你過得不好,我就歡喜得很。”崔闌挑眉。
為了避免自己被活活氣死,崔互甩袖匆匆走了。
期間張旭迴了盛京,帶迴瓦剌人已於近期休兵的消息和謝自清手書一封,以及各色珠翠寶石十好幾箱。照例由蕭月卿先挑過一番,餘下的送往頌雅閣,給能工巧匠們雕琢加工。
宋雅閣如今每季根據時節推出應季衣裳首飾,生意照舊興隆,客似雲來,財源滾滾。
張旭這趟前往北境,又周轉了一批米糧鹽糖之物送到謝自清軍中。
謝自清手書上恭賀蕭承昭榮登大寶,還讓張旭的商隊帶迴了一匹小馬駒,正是之前蕭承昭在信上說的請舅舅得空幫尋的好馬。
而後同蕭月卿說了近來北境局勢,與瓦剌人是暫時打不起來了,今冬雪災大邕十餘州縣均有受災,北境更甚,瓦剌人以遊牧為生,凍死的牛羊不計其數,甚至有為節省口糧,被族人拋棄的老弱婦孺,活活凍死餓死。
冬日剛開始時,瓦剌還有餘力同鎮北軍打上幾場,後雪災日益嚴重,瓦剌大王子束特阿速也曾領兵多次主戰,妄圖能突破鎮北軍防線,從大邕邊境城池掠奪些物資。
得益於蕭月卿的重生,這一世早有準備,北境大軍米糧充足,吃得飽穿得暖,後勤軍備就占了優勢,戰場之上自是無往不利,瓦剌未能從謝自清手裏討到好,才有了偃旗息鼓之意。
無論如何,隻要能休戰,都是好的,無論任何時代,打仗苦得都是百姓,戰亂之下,民不聊生。就算是謝自清所在的肅州,軍糧不濟時,百姓也要省出口糧先供給軍中,畢竟吃飽了,將士們才能更好的戍衛邊境,隻有瓦剌人打不進來,百姓才有安生日子過。
蕭月卿忙完,看了看外頭天色,這都快至戌時了,也不見崔闌蹤影,這廝此次迴京就三五不時的消失,也不知背地裏在忙什麽。
消失的崔闌,此時正在城東看宅子,見天色不早了,決定看完這一處便先迴公主府,餘下的的明日再看,再不迴去,殿下該等著急了。
(蕭月卿:並沒有呢。)
蕭月卿剛吃了半碗糖蒸酥酪,崔闌就從外頭進來了。
崔闌瞧著公主殿下專心致誌吃酥酪,根本不關心他在外頭做什麽的樣子,莫名就覺得有些不得勁兒。
巴巴湊過去道,“殿下也不問問微臣去哪了?”
“問你做什麽?”蕭月卿又吃了一勺,“難不成你還敢背著我做些不該做的事?”
“自然是不敢的。”崔闌道。
“那不就結了,男子漢大丈夫是該有自己的事做,我倒也不是那等事無巨細都要過問的操心勞碌命。”
崔闌無法,從懷裏掏出個長條狀的盒子,遞給蕭月卿討好道,“殿下看看。”
蕭月卿打開看了,紅色漳絨托底的盒子,裏頭放著一支玉簪,簪頭雕成百合花的模樣,通體雪白瑩潤,應當是一整塊兒的羊脂白玉雕成的。
“你這幾日時常不見蹤影,就是去做這個了?”蕭月卿問。
“做簪子隻是其一,但旁的事微臣現下還不能說。”
蕭月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