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瑤宮,漪蘭殿。
薛貴妃聽著青蘿迴稟從宮外傳迴來的消息。
“娘娘,刺殺公主的人都被擒了,會不會對我們不利?”
薛貴妃扶鬢笑了,“怕什麽,都是些死士,本宮原本也不指望在這上頭能傷了她,不過這一次,還真是叫本宮發現了些有意思的事。”
“娘娘說的是雲國公世子……”
“不,還不止呢。今日陛下要來本宮這裏用膳,你著人好生去準備著……”
果然,到了午膳時分,薛貴妃一邊給泓衍帝布菜,一邊道,“陛下,聽說華鸞最近奉旨賑災,昨日在城外粥棚遇刺了。”
泓衍帝道,“是有這麽迴事,不過好在人沒事,朕也著太醫去公主府診過平安脈了。”
“陛下就這麽一位公主,自是該如珠如寶的捧著疼著,再說華鸞向來是個有主意有能力的,可不比其他皇子差。”薛貴妃可勁的誇。
泓衍帝也聽得舒心,“嗯,華鸞自是個孝順妥帖的。”
薛貴妃就用絲帕掩著嘴笑了,“怪道說孩子都是自家的好,陛下掌上明珠般疼愛,還不知什麽樣的駙馬才能配得上咱們的嫡長公主。不過聽說這幾日城外施粥,雲國公世子倒是日日都要過去呢。臣妾之前宮宴見過,那世子生的芝蘭玉樹,聽說學問也很是不錯,隻待今科春闈下場了。”
泓衍帝臉上已逐漸斂了笑意,薛貴妃卻恍若未覺,給他添了碗湯道,“陛下嚐嚐這道黃芪鯉魚湯,冬日補氣固本最好。”
泓衍帝喝了幾口,午膳後就以還有政事為由迴了文華殿,薛貴妃恭敬送著人出去,知道這就是成了。
果然,泓衍帝迴了文華殿就召來汪昱,傳了口諭著人去查雲國公世子同公主的事。
汪昱自是應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泓衍帝見他這樣,不悅道,“有什麽你就直說,伺候朕這麽多年了,也沒多少長進。”
汪昱自是陪笑,“陛下教訓的是。老奴是想到臘八那日,雲國公及世子奉召入宮,陛下在文華殿賜膳。說是那晚出宮的路上,世子也救過公主一迴。”
“怎麽迴事?你細細說與朕聽。”
“陛下,這事兒是底下幾個抬轎的小猢猻說的,那日老奴也就是聽了一耳朵,也沒太放在心上。現下,不若把人叫來問問不是正好?”
“準了,去叫人來。”
不多時,幾個專司轎輦的宮人就進來了。汪昱先前已吩咐過,其中一個口齒伶俐的就迴了話,把那日半路遇上公主儀駕避讓,給公主抬輦的宮人腳滑險些摔了公主殿下的事說了,還說當日多虧了國公世子,扶了一把公主,才沒釀成大禍。
說完以後,汪昱便揮手叫人退下了。
“當日,華鸞宮裏可有罰了抬輦的人?”泓衍帝又問。
“迴陛下,這倒未曾聽說,許是華鸞殿下體恤底下人,不忍責罰他們呢。”汪昱迴道。
心中卻明白陛下這是已經起了疑心了,畢竟雲國公府也是朝中少有的握有兵權的勳爵之家。究竟是公主殿下體恤下人,還是其中真有什麽,怕這事鬧大了被其他人知曉,總之就有些耐人尋味起來。
長公主府,蕭月卿正準備用晚膳,向雲來了,“殿下,雲妃的人傳了信出來。”
蕭月卿接過紙頁展開,隻見寫著:上疑殿下與國公世子,已著人查粥棚遇刺之事。
幾乎就是一前一後的事,畫竹也進來了,說是皇後娘娘著人傳了口信,遞話的是大宮女雁柳,口信同雲妃傳信的內容一致。
蕭月卿將紙頁投入一旁的炭盆,心道薛貴妃果然是最了解父皇的人,能想到利用這一招對付自己。
轉頭吩咐,“向雲,你拿了長公主府的令牌去一趟雲國公府,將消息告知國公夫人,她是個聰明人,自會有所決斷。記得一定要快。”
“是,殿下。”向雲領命去了。
這事兒隻要雙方有一方矢口否認,豈不是很容易就破了此局?畢竟無論是公主的婚事,還是國公世子的婚事,都不是自己能說了算的。就算貴為天子,公主的婚事也是要權衡利弊,做諸多考慮的,國公府亦是如此。
這樣一來,做局之人費心一場,會就這麽算了?究竟是為的什麽?
一定還有什麽是自己忽略了的,蕭月卿靜下心來,仔細思忖。
糟了!是崔闌!這廝幾次三番救了自己,眾目睽睽之下,定是別有用心之人已經發現了什麽。薛貴妃此次發難,表麵把矛頭指向國公府,實則真正要對付的,是自己和崔闌!真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
蕭月卿握緊拳頭,強迫自己鎮定下來,眼下若是自亂陣腳,豈不是正中敵人下懷?
這事壞就壞在,哪怕已經察覺了背後之人的險惡用心,既不能讓人去給崔闌遞消息,因為一旦被人抓住,落下把柄,就再也說不清了。也不能巴巴的先進宮去父皇麵前解釋澄清,這樣隻會讓父皇更加生疑。一方麵自己人在宮外,是何處得來的消息,給她傳消息的人也會有暴露的危險,另一方麵就是坐實自己心虛,急於與崔闌撇清關係。就是要讓她知道解法也奈何不得,當真狠毒!
蕭月卿稍稍用了些晚膳,又吩咐倚梅畫竹給她梳洗穿戴,特意找了身厚些的衣裙,畢竟今晚進宮還能不能出來都要另說了,想來是場硬仗。
而後,便是耐著性子等著被傳召入宮了。
現下,蕭月卿唯一擔心的便是崔闌那邊。重活一世,泓衍帝這人她是了解的,生性多疑,又最在意權柄,眼下自己心腹同最受寵愛的女兒攪在一起,可真是犯了他的大忌。
隻盼崔闌那頭,也能有所準備,可別叫人搜出些不該有的東西來。事實也果然不出蕭月卿所料,泓衍帝手裏的暗樁也不是吃素的,很快迴了消息說公主遇刺時雖國公世子在場,但人卻是崔闌救下的,兩人當日還一同進了普濟寺,約摸半個時辰才一同歸來。
泓衍帝當即命人前往西苑去搜,嚴令不得走漏消息,不得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汪昱自是不會放過這個有可能把崔闌踩在腳下的機會,親自帶人往西苑去了。
薛貴妃聽著青蘿迴稟從宮外傳迴來的消息。
“娘娘,刺殺公主的人都被擒了,會不會對我們不利?”
薛貴妃扶鬢笑了,“怕什麽,都是些死士,本宮原本也不指望在這上頭能傷了她,不過這一次,還真是叫本宮發現了些有意思的事。”
“娘娘說的是雲國公世子……”
“不,還不止呢。今日陛下要來本宮這裏用膳,你著人好生去準備著……”
果然,到了午膳時分,薛貴妃一邊給泓衍帝布菜,一邊道,“陛下,聽說華鸞最近奉旨賑災,昨日在城外粥棚遇刺了。”
泓衍帝道,“是有這麽迴事,不過好在人沒事,朕也著太醫去公主府診過平安脈了。”
“陛下就這麽一位公主,自是該如珠如寶的捧著疼著,再說華鸞向來是個有主意有能力的,可不比其他皇子差。”薛貴妃可勁的誇。
泓衍帝也聽得舒心,“嗯,華鸞自是個孝順妥帖的。”
薛貴妃就用絲帕掩著嘴笑了,“怪道說孩子都是自家的好,陛下掌上明珠般疼愛,還不知什麽樣的駙馬才能配得上咱們的嫡長公主。不過聽說這幾日城外施粥,雲國公世子倒是日日都要過去呢。臣妾之前宮宴見過,那世子生的芝蘭玉樹,聽說學問也很是不錯,隻待今科春闈下場了。”
泓衍帝臉上已逐漸斂了笑意,薛貴妃卻恍若未覺,給他添了碗湯道,“陛下嚐嚐這道黃芪鯉魚湯,冬日補氣固本最好。”
泓衍帝喝了幾口,午膳後就以還有政事為由迴了文華殿,薛貴妃恭敬送著人出去,知道這就是成了。
果然,泓衍帝迴了文華殿就召來汪昱,傳了口諭著人去查雲國公世子同公主的事。
汪昱自是應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泓衍帝見他這樣,不悅道,“有什麽你就直說,伺候朕這麽多年了,也沒多少長進。”
汪昱自是陪笑,“陛下教訓的是。老奴是想到臘八那日,雲國公及世子奉召入宮,陛下在文華殿賜膳。說是那晚出宮的路上,世子也救過公主一迴。”
“怎麽迴事?你細細說與朕聽。”
“陛下,這事兒是底下幾個抬轎的小猢猻說的,那日老奴也就是聽了一耳朵,也沒太放在心上。現下,不若把人叫來問問不是正好?”
“準了,去叫人來。”
不多時,幾個專司轎輦的宮人就進來了。汪昱先前已吩咐過,其中一個口齒伶俐的就迴了話,把那日半路遇上公主儀駕避讓,給公主抬輦的宮人腳滑險些摔了公主殿下的事說了,還說當日多虧了國公世子,扶了一把公主,才沒釀成大禍。
說完以後,汪昱便揮手叫人退下了。
“當日,華鸞宮裏可有罰了抬輦的人?”泓衍帝又問。
“迴陛下,這倒未曾聽說,許是華鸞殿下體恤底下人,不忍責罰他們呢。”汪昱迴道。
心中卻明白陛下這是已經起了疑心了,畢竟雲國公府也是朝中少有的握有兵權的勳爵之家。究竟是公主殿下體恤下人,還是其中真有什麽,怕這事鬧大了被其他人知曉,總之就有些耐人尋味起來。
長公主府,蕭月卿正準備用晚膳,向雲來了,“殿下,雲妃的人傳了信出來。”
蕭月卿接過紙頁展開,隻見寫著:上疑殿下與國公世子,已著人查粥棚遇刺之事。
幾乎就是一前一後的事,畫竹也進來了,說是皇後娘娘著人傳了口信,遞話的是大宮女雁柳,口信同雲妃傳信的內容一致。
蕭月卿將紙頁投入一旁的炭盆,心道薛貴妃果然是最了解父皇的人,能想到利用這一招對付自己。
轉頭吩咐,“向雲,你拿了長公主府的令牌去一趟雲國公府,將消息告知國公夫人,她是個聰明人,自會有所決斷。記得一定要快。”
“是,殿下。”向雲領命去了。
這事兒隻要雙方有一方矢口否認,豈不是很容易就破了此局?畢竟無論是公主的婚事,還是國公世子的婚事,都不是自己能說了算的。就算貴為天子,公主的婚事也是要權衡利弊,做諸多考慮的,國公府亦是如此。
這樣一來,做局之人費心一場,會就這麽算了?究竟是為的什麽?
一定還有什麽是自己忽略了的,蕭月卿靜下心來,仔細思忖。
糟了!是崔闌!這廝幾次三番救了自己,眾目睽睽之下,定是別有用心之人已經發現了什麽。薛貴妃此次發難,表麵把矛頭指向國公府,實則真正要對付的,是自己和崔闌!真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
蕭月卿握緊拳頭,強迫自己鎮定下來,眼下若是自亂陣腳,豈不是正中敵人下懷?
這事壞就壞在,哪怕已經察覺了背後之人的險惡用心,既不能讓人去給崔闌遞消息,因為一旦被人抓住,落下把柄,就再也說不清了。也不能巴巴的先進宮去父皇麵前解釋澄清,這樣隻會讓父皇更加生疑。一方麵自己人在宮外,是何處得來的消息,給她傳消息的人也會有暴露的危險,另一方麵就是坐實自己心虛,急於與崔闌撇清關係。就是要讓她知道解法也奈何不得,當真狠毒!
蕭月卿稍稍用了些晚膳,又吩咐倚梅畫竹給她梳洗穿戴,特意找了身厚些的衣裙,畢竟今晚進宮還能不能出來都要另說了,想來是場硬仗。
而後,便是耐著性子等著被傳召入宮了。
現下,蕭月卿唯一擔心的便是崔闌那邊。重活一世,泓衍帝這人她是了解的,生性多疑,又最在意權柄,眼下自己心腹同最受寵愛的女兒攪在一起,可真是犯了他的大忌。
隻盼崔闌那頭,也能有所準備,可別叫人搜出些不該有的東西來。事實也果然不出蕭月卿所料,泓衍帝手裏的暗樁也不是吃素的,很快迴了消息說公主遇刺時雖國公世子在場,但人卻是崔闌救下的,兩人當日還一同進了普濟寺,約摸半個時辰才一同歸來。
泓衍帝當即命人前往西苑去搜,嚴令不得走漏消息,不得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汪昱自是不會放過這個有可能把崔闌踩在腳下的機會,親自帶人往西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