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這日,正是華鸞公主下帖邀請各府家眷進宮賞梅的日子,未時剛過不久,各府馬車便絡繹不絕的來了。
及至宮門前,車馬不能再進,需換乘小轎再一路去往此次賞梅設宴的香雪海梅苑。
路盡隱香處,翩然雪海間。眾人進了梅苑隻覺幽香撲鼻,今年雖還未落雪,但眼前白梅盛開,高低錯落有致,如雲似雪,襯著湛藍天色,很是賞心悅目。
眾家眷誥命被宮人內侍引著前往擺宴的雲光閣落座,這處閣樓建於梅苑正中,無論從哪一麵看出去,風光都極好。
不多時,便見公主殿下一行來了,為首的華鸞公主一身晴山色暖緞宮裙,披著雪狐披肩,脖頸修長,烏發雪膚,發間戴了兩支玉髓鑲銀的簪子,幾朵素雅小巧珠花,叫人不由想起兩句詩:晴山如黛水如藍,波淨天澄翠滿潭。
後邊兒還有幾位像是宮中嬪妃打扮的,簇擁在公主周圍,有說有笑的,落後幾步一起緩緩朝雲光閣走來。
眾人紛紛起身,依例向公主見禮,蕭月卿受了禮,又向眾人引見隨她來參加此次賞梅宴的幾位後宮嬪妃。其他幾位倒也罷了,待說到雲嬪時,聽說曾經後宮如日中天的薛貴妃也不如她如今得寵,於是俱都細細打量起這位陛下的後宮新寵來。
隻見雲嬪一身淥波色軟緞宮裙,外罩霜色繡折枝花比甲,容貌自然是美的,但這後宮的女人哪個不美,她身上卻自有一股弱質纖纖的味道,很是讓人憐惜,在這繁花似錦、美人如雲的後宮,倒如雨後抽芽的枝條般韻致動人。
待眾人依次就坐,立刻有宮婢內侍奉了鮮果、幹果、蜜餞各四品,另有各式茶點上來。
雲國公夫人捏了個點心用手帕托著細細瞧,梅花狀的酥皮點心做得十分精致小巧,“殿下,這點心做的可真巧,都見叫人有些不舍得下口了。”
還未等蕭月卿說話,清和郡主雲靜姝早已嚐了兩個,在一旁歎道,“居然每個口味都不一樣?”
一旁忠義侯家的小姐也接話道,“我這個吃著是芋泥牛乳的,靜姝你的呢?”
雲靜姝道,“一個是梅花蜜糖,一個像是山楂棗泥的。”
國公夫人佯怒訓自家女兒到,“當著公主殿下的麵兒,還有沒有點兒規矩了。”
蕭月卿見狀笑道,“無妨無妨,郡主也是率真可愛。這點心不過是討個巧思,套了模子做成梅花形狀應景罷了,若是喜歡,待散席著人給各府包些帶迴去便是。”
眾人聞言起身謝過公主。
“今日既是本宮做東,邀大家同來賞梅,各位務必盡興才好,不用太過拘束。”
家中沒有牽涉此次軍餉貪墨案的自是怡然自得,或聚在一處吃茶說話,或是聚在一處出了雲光閣去賞梅。牽涉其中的那些可就免不了內心焦急,見公主殿下遲遲沒有下文,難不成真是閑著沒事,專程叫這許多人來陪她賞梅宴飲。禮部侍郎府的薛氏就是其中一個,今日自己胞妹薛妃也未出現在賞梅宴上,她想打聽個消息都不成,隻能耐著性子挨時間。
眾人玩賞一番,及至酉時,再次迴到席上。宮人內侍就端了底下置了炭爐的小鍋子上來,一人一鍋,鍋裏盛著鮮香高湯,旁邊放著片成薄片的香蕈、口蘑、筍片、冬瓜、火腿、裏脊、羊肉等,加上嫩生的豆苗,配上一雙長竹筷,自己動手燙著吃再好不過。
雲嬪夾了一筷子豆苗,“可別瞧這豆苗不起眼,冬日天寒,豆苗也是要在點了炭盆的棚子裏才養得出來的。”
忠義侯夫人聽了附和道,“誰不知道冬日菜蔬金貴,華鸞殿下這是用心招待了。”
話頭都起好了,蕭月卿放下筷子,歎了口氣道,“咱們在京裏吃著炭火催養出的豆苗,北境將士卻連冬衣都沒有著落。”
雲嬪捏著帕子壓了壓嘴角,“這鍋子雖是殿下的一番心意,但嬪妾實在食不知味,還請殿下勿怪。近來陛下也為此事憂心不已,隻恨自己不能立刻做些什麽,以解陛下煩憂。”
這一番話下來,眾人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互相看看後都悻悻放下了筷子。
蕭月卿坐在上首道,“我等雖為女眷,但也並非什麽都做不了,不如替北境將士募捐,也算盡了一番心意,不知各位夫人意下如何?”
募捐?一時之間眾人麵麵相覷,有那腦子轉的快的,當即明白了這恐怕才是華鸞公主今日設宴的真正目的。
禮部侍郎夫人薛氏斟酌著問道,“不知這募捐的數目……”
“本宮也不欲讓大家為難,至於募捐數額,各府盡到心意便是,也不必急於一時,這樣吧,從今日起為期三日,各位夫人也好迴去與家中有個商量。既然這事兒是本宮起的頭,自當做好表率,本宮捐一萬兩吧。”
雲嬪也在一旁道,“嬪妾在後宮資曆尚淺,手頭也不富餘,但平日吃住都有宮內份例,願意將體己銀子三千兩都捐了,略盡綿薄之力。”
雲國公府、忠義侯府等幾家都當場表明願意募捐,隻待散席後就迴府點齊銀子送來。
見此情形,眾人也都坐不住了,紛紛向公主殿下請辭,表示要迴府清點賬上銀錢,也好商量募捐數額,蕭月卿自是準了。
待人都走了,看著那些沒動過的鍋子和菜,對倚梅道,“那些菜都撤了,賞了今日負責這賞梅宴的宮人內侍吧,天冷了,也好叫底下人吃些暖暖身子。”
倚梅屈膝行禮笑道,“奴婢替他們謝殿下賞。”
“你同畫竹安排好也快些迴長月殿,給你倆也留了一桌的。”
倚梅再次謝過公主,心裏暖暖的,她同畫竹有幸做了殿下的貼身侍婢,未曾苛待半分,吃食衣物上更是從未短過她倆。
別處的宮女內侍可就沒那麽好的待遇了,按例睡的是大通鋪,擠擠攘攘一屋子人,吃則是在膳堂吃的大鍋菜大鍋飯,一年到頭少有油水,若非遇到宮中節日慶典,主子賞賜等,平日也沒什麽加菜的機會,都是不容易的。
雲嬪在一旁看著,幽幽歎到,“殿下當真好心腸,這宮裏的貴人主子若是都如殿下一般就好了,可惜多是表裏不一、口蜜腹劍之輩,偏偏還要在人前裝的一副慈悲心腸,人麵獸心當真令人作嘔。”
蕭月卿不知她為何發出這樣的感慨,隻能道,“行事做人,但求問心無愧,宮女內侍也是有爹娘的,誰又比誰高貴呢?”
“殿下懷瑾握瑜,嬪妾自愧不如。”雲嬪一副受教的模樣。
及至宮門前,車馬不能再進,需換乘小轎再一路去往此次賞梅設宴的香雪海梅苑。
路盡隱香處,翩然雪海間。眾人進了梅苑隻覺幽香撲鼻,今年雖還未落雪,但眼前白梅盛開,高低錯落有致,如雲似雪,襯著湛藍天色,很是賞心悅目。
眾家眷誥命被宮人內侍引著前往擺宴的雲光閣落座,這處閣樓建於梅苑正中,無論從哪一麵看出去,風光都極好。
不多時,便見公主殿下一行來了,為首的華鸞公主一身晴山色暖緞宮裙,披著雪狐披肩,脖頸修長,烏發雪膚,發間戴了兩支玉髓鑲銀的簪子,幾朵素雅小巧珠花,叫人不由想起兩句詩:晴山如黛水如藍,波淨天澄翠滿潭。
後邊兒還有幾位像是宮中嬪妃打扮的,簇擁在公主周圍,有說有笑的,落後幾步一起緩緩朝雲光閣走來。
眾人紛紛起身,依例向公主見禮,蕭月卿受了禮,又向眾人引見隨她來參加此次賞梅宴的幾位後宮嬪妃。其他幾位倒也罷了,待說到雲嬪時,聽說曾經後宮如日中天的薛貴妃也不如她如今得寵,於是俱都細細打量起這位陛下的後宮新寵來。
隻見雲嬪一身淥波色軟緞宮裙,外罩霜色繡折枝花比甲,容貌自然是美的,但這後宮的女人哪個不美,她身上卻自有一股弱質纖纖的味道,很是讓人憐惜,在這繁花似錦、美人如雲的後宮,倒如雨後抽芽的枝條般韻致動人。
待眾人依次就坐,立刻有宮婢內侍奉了鮮果、幹果、蜜餞各四品,另有各式茶點上來。
雲國公夫人捏了個點心用手帕托著細細瞧,梅花狀的酥皮點心做得十分精致小巧,“殿下,這點心做的可真巧,都見叫人有些不舍得下口了。”
還未等蕭月卿說話,清和郡主雲靜姝早已嚐了兩個,在一旁歎道,“居然每個口味都不一樣?”
一旁忠義侯家的小姐也接話道,“我這個吃著是芋泥牛乳的,靜姝你的呢?”
雲靜姝道,“一個是梅花蜜糖,一個像是山楂棗泥的。”
國公夫人佯怒訓自家女兒到,“當著公主殿下的麵兒,還有沒有點兒規矩了。”
蕭月卿見狀笑道,“無妨無妨,郡主也是率真可愛。這點心不過是討個巧思,套了模子做成梅花形狀應景罷了,若是喜歡,待散席著人給各府包些帶迴去便是。”
眾人聞言起身謝過公主。
“今日既是本宮做東,邀大家同來賞梅,各位務必盡興才好,不用太過拘束。”
家中沒有牽涉此次軍餉貪墨案的自是怡然自得,或聚在一處吃茶說話,或是聚在一處出了雲光閣去賞梅。牽涉其中的那些可就免不了內心焦急,見公主殿下遲遲沒有下文,難不成真是閑著沒事,專程叫這許多人來陪她賞梅宴飲。禮部侍郎府的薛氏就是其中一個,今日自己胞妹薛妃也未出現在賞梅宴上,她想打聽個消息都不成,隻能耐著性子挨時間。
眾人玩賞一番,及至酉時,再次迴到席上。宮人內侍就端了底下置了炭爐的小鍋子上來,一人一鍋,鍋裏盛著鮮香高湯,旁邊放著片成薄片的香蕈、口蘑、筍片、冬瓜、火腿、裏脊、羊肉等,加上嫩生的豆苗,配上一雙長竹筷,自己動手燙著吃再好不過。
雲嬪夾了一筷子豆苗,“可別瞧這豆苗不起眼,冬日天寒,豆苗也是要在點了炭盆的棚子裏才養得出來的。”
忠義侯夫人聽了附和道,“誰不知道冬日菜蔬金貴,華鸞殿下這是用心招待了。”
話頭都起好了,蕭月卿放下筷子,歎了口氣道,“咱們在京裏吃著炭火催養出的豆苗,北境將士卻連冬衣都沒有著落。”
雲嬪捏著帕子壓了壓嘴角,“這鍋子雖是殿下的一番心意,但嬪妾實在食不知味,還請殿下勿怪。近來陛下也為此事憂心不已,隻恨自己不能立刻做些什麽,以解陛下煩憂。”
這一番話下來,眾人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互相看看後都悻悻放下了筷子。
蕭月卿坐在上首道,“我等雖為女眷,但也並非什麽都做不了,不如替北境將士募捐,也算盡了一番心意,不知各位夫人意下如何?”
募捐?一時之間眾人麵麵相覷,有那腦子轉的快的,當即明白了這恐怕才是華鸞公主今日設宴的真正目的。
禮部侍郎夫人薛氏斟酌著問道,“不知這募捐的數目……”
“本宮也不欲讓大家為難,至於募捐數額,各府盡到心意便是,也不必急於一時,這樣吧,從今日起為期三日,各位夫人也好迴去與家中有個商量。既然這事兒是本宮起的頭,自當做好表率,本宮捐一萬兩吧。”
雲嬪也在一旁道,“嬪妾在後宮資曆尚淺,手頭也不富餘,但平日吃住都有宮內份例,願意將體己銀子三千兩都捐了,略盡綿薄之力。”
雲國公府、忠義侯府等幾家都當場表明願意募捐,隻待散席後就迴府點齊銀子送來。
見此情形,眾人也都坐不住了,紛紛向公主殿下請辭,表示要迴府清點賬上銀錢,也好商量募捐數額,蕭月卿自是準了。
待人都走了,看著那些沒動過的鍋子和菜,對倚梅道,“那些菜都撤了,賞了今日負責這賞梅宴的宮人內侍吧,天冷了,也好叫底下人吃些暖暖身子。”
倚梅屈膝行禮笑道,“奴婢替他們謝殿下賞。”
“你同畫竹安排好也快些迴長月殿,給你倆也留了一桌的。”
倚梅再次謝過公主,心裏暖暖的,她同畫竹有幸做了殿下的貼身侍婢,未曾苛待半分,吃食衣物上更是從未短過她倆。
別處的宮女內侍可就沒那麽好的待遇了,按例睡的是大通鋪,擠擠攘攘一屋子人,吃則是在膳堂吃的大鍋菜大鍋飯,一年到頭少有油水,若非遇到宮中節日慶典,主子賞賜等,平日也沒什麽加菜的機會,都是不容易的。
雲嬪在一旁看著,幽幽歎到,“殿下當真好心腸,這宮裏的貴人主子若是都如殿下一般就好了,可惜多是表裏不一、口蜜腹劍之輩,偏偏還要在人前裝的一副慈悲心腸,人麵獸心當真令人作嘔。”
蕭月卿不知她為何發出這樣的感慨,隻能道,“行事做人,但求問心無愧,宮女內侍也是有爹娘的,誰又比誰高貴呢?”
“殿下懷瑾握瑜,嬪妾自愧不如。”雲嬪一副受教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