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瑤宮,漪蘭殿。
貴妃薛瑤斜倚在榻上,寶藍繡金線宮裝襯得她皮膚白皙細膩,體態豐腴,紅唇鳳眼,顧盼流轉間風流多情,滿頭珠翠瀲灩生光。
大皇子蕭承鉞坐在她下首,“母妃,此次太子和皇後毫發無傷,那些人未免太不中用!”
“急什麽,你這性子何時才能改改,宮裏的日子還長著,沉得住氣方能成事”,薛貴妃抬起保養得宜的雙手,似是很滿意剛剛染就的丹蔻。
蕭承鉞今年已經十五,樣貌在諸皇子中並不算出色,隻是多占了幾分皇家氣度,但野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膨脹,經常叫他難以壓抑自己的脾氣,才能不顯,暴躁有餘。
“母妃教訓的是,兒臣知錯。”
“不過此次我倒是小瞧了華鸞這丫頭,哄得你父皇心甘情願就掏了六萬兩。”
“因著謝氏的原因,父皇原本一直有意打壓華鸞和太子,就是不知這迴怎麽轉了性子。”
薛貴妃嗤笑,“君心難測。”
兩人正說著,同宮人玩得一頭汗的三皇子蕭承銳跑了進來,撲到薛貴妃身邊,“母妃,渴了。”
薛貴妃給他喂了一杯溫水,又抬起他下巴細細用絹帕給他擦臉,“去哪玩了?弄這一副小髒貓樣兒”。
蕭承銳得意到,“今日蹴鞠,他們都比不過我,尤其是老四,還想贏我,我伸伸手就能讓他那個病弱的弟弟爬不起來,哼,最後還不是得乖乖認輸。”原本還有幾分稚氣的臉此時顯得乖戾,不像是個九歲的孩子。
聽了他的話,薛貴妃將他攬在懷裏哄道,“母妃叮囑過你多少次,不許和老四、老五玩兒,他們母親宜嬪李氏是個瘋子,仔細那瘋病過了人。”
長月殿,蕭月卿召見舅舅謝自清離京時留給他的暗衛見霄、向雲。沒記錯的話,今年冬天會有一場雪災,大雪接連下了月餘,南方米糧運不到京都,大邕十六州均有不同程度受災,天寒地凍,百姓無糧,恰逢此時北境告急,八百裏加急進京請求皇帝籌集糧草,支援邊關,舅舅帶領眾將士苦守月餘,最終因糧草不濟潰敗。自此大邕災禍戰亂不斷,民不聊生,亂世伊始。
所以這剛到手的六萬兩可得好好利用起來。
“見霄,你到外城染布巷去尋一名叫張佑則的書生郎,約個可靠地方安排他和我見麵。”
“向雲,你想辦法拿到這一批進宮的內侍名單,看其中有沒有一個叫做崔闌的,如若沒有,務必想辦法盡快找到他。”
“屬下領命。”兩道黑影閃身融進夜色。
第二日正在用早膳的蕭月卿聽到貼身宮女倚梅來稟,“殿下,宮外傳來消息,張佑則找到了,今日未時,清風茶樓。”
蕭月卿用完一碗白玉蓮子粥,擦了擦嘴,心情頗好道,“倚梅、畫竹,收拾收拾,咱們出宮聽說書去。”
清風茶樓,說書先生一出趙氏孤兒正講到程嬰救出趙武,語調抑揚頓挫,情節引人入勝。
頭戴幕籬的蕭月卿施施然上了二樓,見霄、向雲已候在雅間門口。
“人呢?”
“迴殿下,人在隔壁,殿下稍坐,屬下這就喚他過來。”
張佑則進了雅間,就見山水屏風後一抹倩影端坐,戴了幕籬,看不清年紀容貌。俯身一揖,“貴人相邀,不知所為何事?”
蕭月卿開門見山,“我能為你張氏滿門沉冤昭雪,幫你重振張家,如何?”
聽到此話,張佑則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卻又轉瞬即逝,自嘲一笑,“蚍蜉撼樹,談何容易?我張家被定下的罪名是販賣私鹽。”
蕭月卿閑庭信步轉過屏風,摘下幕籬,清淩淩的鳳眸直視張佑則,“往前數十年,他薛家最大的官兒也不過是個從四品的光祿寺少卿,薛太後出身不顯,熬了大半輩子不過小小嬪位,若非先帝子嗣凋零,憑著生了個好兒子才苦熬出頭。如今薛家又出了個做妾妃的女兒,將一族榮辱寄望於女人的裙帶之上,當真還妄想飛上枝頭變鳳凰,改江山為薛姓不成?”
張佑則聽見這話,不由打量起眼前的女子,未著華貴衣飾,瞧著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生的龍章鳳姿,難掩風華。
正在他愣神之際,忽聽得女子身後婢女喝道,“大膽!怎的如此無禮?一直盯著公主殿下瞧。”
張佑則耳根漲紅,連忙下跪叩首,“參見公主殿下,草民無知,還請殿下勿怪。”原來這就是當朝唯一的公主。
蕭月卿見他這副樣子,頗有些玩味道,“如何?如今知曉本宮身份,可能放心談下麵的事了?”
“任憑殿下差遣。”
“這第一件事,便是要你組建一支商隊,南下做生意。南方多富商豪紳,你一路南下也可以淘換些別處沒有的物件沿途販賣,本錢六萬量銀,隻看你能給本宮賺迴多少錢。賺迴的錢以盡可能低的價格在南方收糧,有多少收多少,沿水路運到梆州,在梆州建立糧鋪。”
“殿下,梆州並不富庶,非要說有什麽優點,不過是南來北往運河便利,為何不將糧鋪設在富庶一些的州府?”
“梆州是不富庶,但取道與之相鄰的淩州嶸崖郡隻需三日便可抵達肅州都督府,供給北境大軍,以備不時之需。”時任肅州都督正是蕭月卿舅舅謝自清。
張佑則一點即通,“殿下深謀遠慮。”
“你張家世代經商,可要拿出些本事給本宮瞧瞧,這是本宮暗衛見霄,此前你們已經見過,此次南下便由他輔助你辦事。”見霄向前一步抱拳見禮,露出個憨厚老實的笑。
“殿下放心,屬下必不辱命。”看著眼前充滿幹勁的年輕人,蕭月卿內心感歎還是太年輕,完全不像前世做公主府總管時期的張佑則,已過而立之年,跛著腳身殘誌堅,將公主府內外打理的井井有條,哦,那時他自己改名叫張旭了,外麵人都稱得一聲“旭公”。
這樣一個人,硬是臥薪嚐膽蟄伏十數年,拿到了釘死薛家的賬冊,給初登基的蕭承昭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處置了薛氏一黨,為全族報仇雪恨。
“對了,你的身份可有不妥?”
“殿下,屬下少時便外出求學,自張氏一族出事並未迴過內城,染布巷居住的都是京都的下九流,魚龍混雜,並不引人注目。隻是這名字,為了日後在外行走穩妥,不宜再用此名,還請殿下賜名。”
兜兜轉轉,原來在這等著,蕭月卿假做思索,“前路光明,如朝陽初升,就取一旭字可好?”
張旭伏地叩首,“謝殿下賜名。”
蕭月卿擺手,“見霄,帶張旭置辦置辦,盡早動身南下吧。”
“屬下遵命。”
貴妃薛瑤斜倚在榻上,寶藍繡金線宮裝襯得她皮膚白皙細膩,體態豐腴,紅唇鳳眼,顧盼流轉間風流多情,滿頭珠翠瀲灩生光。
大皇子蕭承鉞坐在她下首,“母妃,此次太子和皇後毫發無傷,那些人未免太不中用!”
“急什麽,你這性子何時才能改改,宮裏的日子還長著,沉得住氣方能成事”,薛貴妃抬起保養得宜的雙手,似是很滿意剛剛染就的丹蔻。
蕭承鉞今年已經十五,樣貌在諸皇子中並不算出色,隻是多占了幾分皇家氣度,但野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膨脹,經常叫他難以壓抑自己的脾氣,才能不顯,暴躁有餘。
“母妃教訓的是,兒臣知錯。”
“不過此次我倒是小瞧了華鸞這丫頭,哄得你父皇心甘情願就掏了六萬兩。”
“因著謝氏的原因,父皇原本一直有意打壓華鸞和太子,就是不知這迴怎麽轉了性子。”
薛貴妃嗤笑,“君心難測。”
兩人正說著,同宮人玩得一頭汗的三皇子蕭承銳跑了進來,撲到薛貴妃身邊,“母妃,渴了。”
薛貴妃給他喂了一杯溫水,又抬起他下巴細細用絹帕給他擦臉,“去哪玩了?弄這一副小髒貓樣兒”。
蕭承銳得意到,“今日蹴鞠,他們都比不過我,尤其是老四,還想贏我,我伸伸手就能讓他那個病弱的弟弟爬不起來,哼,最後還不是得乖乖認輸。”原本還有幾分稚氣的臉此時顯得乖戾,不像是個九歲的孩子。
聽了他的話,薛貴妃將他攬在懷裏哄道,“母妃叮囑過你多少次,不許和老四、老五玩兒,他們母親宜嬪李氏是個瘋子,仔細那瘋病過了人。”
長月殿,蕭月卿召見舅舅謝自清離京時留給他的暗衛見霄、向雲。沒記錯的話,今年冬天會有一場雪災,大雪接連下了月餘,南方米糧運不到京都,大邕十六州均有不同程度受災,天寒地凍,百姓無糧,恰逢此時北境告急,八百裏加急進京請求皇帝籌集糧草,支援邊關,舅舅帶領眾將士苦守月餘,最終因糧草不濟潰敗。自此大邕災禍戰亂不斷,民不聊生,亂世伊始。
所以這剛到手的六萬兩可得好好利用起來。
“見霄,你到外城染布巷去尋一名叫張佑則的書生郎,約個可靠地方安排他和我見麵。”
“向雲,你想辦法拿到這一批進宮的內侍名單,看其中有沒有一個叫做崔闌的,如若沒有,務必想辦法盡快找到他。”
“屬下領命。”兩道黑影閃身融進夜色。
第二日正在用早膳的蕭月卿聽到貼身宮女倚梅來稟,“殿下,宮外傳來消息,張佑則找到了,今日未時,清風茶樓。”
蕭月卿用完一碗白玉蓮子粥,擦了擦嘴,心情頗好道,“倚梅、畫竹,收拾收拾,咱們出宮聽說書去。”
清風茶樓,說書先生一出趙氏孤兒正講到程嬰救出趙武,語調抑揚頓挫,情節引人入勝。
頭戴幕籬的蕭月卿施施然上了二樓,見霄、向雲已候在雅間門口。
“人呢?”
“迴殿下,人在隔壁,殿下稍坐,屬下這就喚他過來。”
張佑則進了雅間,就見山水屏風後一抹倩影端坐,戴了幕籬,看不清年紀容貌。俯身一揖,“貴人相邀,不知所為何事?”
蕭月卿開門見山,“我能為你張氏滿門沉冤昭雪,幫你重振張家,如何?”
聽到此話,張佑則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卻又轉瞬即逝,自嘲一笑,“蚍蜉撼樹,談何容易?我張家被定下的罪名是販賣私鹽。”
蕭月卿閑庭信步轉過屏風,摘下幕籬,清淩淩的鳳眸直視張佑則,“往前數十年,他薛家最大的官兒也不過是個從四品的光祿寺少卿,薛太後出身不顯,熬了大半輩子不過小小嬪位,若非先帝子嗣凋零,憑著生了個好兒子才苦熬出頭。如今薛家又出了個做妾妃的女兒,將一族榮辱寄望於女人的裙帶之上,當真還妄想飛上枝頭變鳳凰,改江山為薛姓不成?”
張佑則聽見這話,不由打量起眼前的女子,未著華貴衣飾,瞧著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生的龍章鳳姿,難掩風華。
正在他愣神之際,忽聽得女子身後婢女喝道,“大膽!怎的如此無禮?一直盯著公主殿下瞧。”
張佑則耳根漲紅,連忙下跪叩首,“參見公主殿下,草民無知,還請殿下勿怪。”原來這就是當朝唯一的公主。
蕭月卿見他這副樣子,頗有些玩味道,“如何?如今知曉本宮身份,可能放心談下麵的事了?”
“任憑殿下差遣。”
“這第一件事,便是要你組建一支商隊,南下做生意。南方多富商豪紳,你一路南下也可以淘換些別處沒有的物件沿途販賣,本錢六萬量銀,隻看你能給本宮賺迴多少錢。賺迴的錢以盡可能低的價格在南方收糧,有多少收多少,沿水路運到梆州,在梆州建立糧鋪。”
“殿下,梆州並不富庶,非要說有什麽優點,不過是南來北往運河便利,為何不將糧鋪設在富庶一些的州府?”
“梆州是不富庶,但取道與之相鄰的淩州嶸崖郡隻需三日便可抵達肅州都督府,供給北境大軍,以備不時之需。”時任肅州都督正是蕭月卿舅舅謝自清。
張佑則一點即通,“殿下深謀遠慮。”
“你張家世代經商,可要拿出些本事給本宮瞧瞧,這是本宮暗衛見霄,此前你們已經見過,此次南下便由他輔助你辦事。”見霄向前一步抱拳見禮,露出個憨厚老實的笑。
“殿下放心,屬下必不辱命。”看著眼前充滿幹勁的年輕人,蕭月卿內心感歎還是太年輕,完全不像前世做公主府總管時期的張佑則,已過而立之年,跛著腳身殘誌堅,將公主府內外打理的井井有條,哦,那時他自己改名叫張旭了,外麵人都稱得一聲“旭公”。
這樣一個人,硬是臥薪嚐膽蟄伏十數年,拿到了釘死薛家的賬冊,給初登基的蕭承昭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處置了薛氏一黨,為全族報仇雪恨。
“對了,你的身份可有不妥?”
“殿下,屬下少時便外出求學,自張氏一族出事並未迴過內城,染布巷居住的都是京都的下九流,魚龍混雜,並不引人注目。隻是這名字,為了日後在外行走穩妥,不宜再用此名,還請殿下賜名。”
兜兜轉轉,原來在這等著,蕭月卿假做思索,“前路光明,如朝陽初升,就取一旭字可好?”
張旭伏地叩首,“謝殿下賜名。”
蕭月卿擺手,“見霄,帶張旭置辦置辦,盡早動身南下吧。”
“屬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