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的馬車剛到自家府宅門口,吳媽媽同管家就麵帶焦急之色迎了上來,匆匆扶著她進了府,還吩咐門房關了崔府大門。
一路進了正堂,看府裏上下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薛氏問道,“可是出了什麽事?怎麽不見老爺,可擺過晚膳了?”
吳媽媽看她坐下才道,“夫人,今日您進宮後不久,老爺就被人帶走了。”
薛氏憤憤拍了下紫檀木幾,“什麽?!太子未免也太過分了些!可問清楚了是都察院的人還是大理寺的人?”
吳媽媽麵露難色,似是不知道從何說起。
還是一旁的管家接過話頭,“迴夫人,都不是這兩處的官差,是崔闌。”
薛氏聽了他的話,隻覺一陣心悸頭暈,嘴裏也有些發苦,還好扶著椅子才沒跌到地上,“竟然是那個小畜生,如今他一朝得勢,倒是作賤到你我頭上了。”
管家聞言道,“夫人,眼下當務之急是要確保老爺平安無事啊,不然咱們這偌大的崔府可就要亂了。”
吳媽媽也在一旁勸道,“正是呢,夫人。今日您進宮參加華鸞公主的賞梅宴,可有見到薛妃娘娘,打聽到什麽消息?”
薛氏捏著帕子道,“別提了,我那好妹妹不知在忙什麽,並未出席賞梅宴,不過妃子娘娘,也不是我等想見就見的。莫不是真如其他人說的那樣,自從大皇子一事之後,她竟誠心懺悔,一心隻隨太後姑母禮佛了。”
自從端午宮宴發生那事後,自家女兒如今都未尋到蹤跡,薛氏心裏何嚐沒有過怨恨,是以同自己胞妹的關係早已不複從前了。
吳媽媽聽了這話,神色凝重起來,薛妃並未出現在賞梅宴上,是否說明她已經知道這次的事不能善了,所以有心避其風頭?亦或是宮裏太後娘娘已經表態?想到這兒,吳媽媽心頭一震,趕緊問道,“夫人,華鸞殿下沒在賞梅宴上說其他嗎?”
“倒也是說了的。”薛氏將公主讓各府為北境將士募捐一事細細說了。
吳媽媽當即抓住重點,隻讓管家著人去外麵留心打聽,今夜有沒有哪家大人被放出來的。
此時,薛氏也明白了其中關竅,趕緊依著他的話讓管家去辦事了。
慈恩宮,小佛堂裏燃著盤香,香煙嫋嫋纏繞升起,薛太後跪在蒲團上默誦佛經。
楊嬤嬤輕聲上前稟告,“太後,薛妃來了。”
直到誦完眼前的這一篇佛經,太後才道,“扶哀家起來吧。”
薛瑤約莫在偏殿坐了一盞茶的功夫,才見太後被楊嬤嬤扶著出來。
太後一身褚褐色金線繡鳳宮裙,外罩鬆花綠萬壽紋漳絨氅衣,發髻間飾以碧綠貓眼兒鏤金華勝,手腕上還垂著一掛紫檀佛珠,泛著烏潤光澤。
薛瑤起身行禮,“參見姑母。”
“不必多禮,坐吧。這蜜棗蓮子茶不錯,你也嚐嚐。”
薛瑤見太後這副不慌不忙的樣子,話到嘴邊也隻能先按下不提,靜坐下來喝了幾口茶,心裏倒是平靜了不少。
太後看她的樣子,知道是冷靜下來了,可以好好說話了,才道,“你不必擔憂,哀家能保崔侍郎無性命之憂。”
薛瑤聽了這話,起身行禮道,“如此臣妾代姐姐一家先謝過姑母了。”
太後放下茶盞,“你姐姐若是能有你一半通透就好了,當年那女人帶著孩子找來,不過府中多一口飯的事兒,關起門來還不是她這個當家主母說的算,如今倒好,折騰一番終究是養虎為患。”說這話時,太後一貫寧靜慈祥的麵上現出兩道八字紋,顯得有些刻薄陰沉。
薛瑤低眉順眼,“姑母教訓得是。”
就聽太後又發話,“還有你也是,皇帝冷待你多日,你就沒想過複寵嗎?需知這恩寵於後宮的女人而言,是最好的養分,哀家可不願見你就這麽衰敗下去。薛氏年輕一茬的女兒都長起來了,想進宮的可大有人在。”
薛瑤再次起身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姑母的意思臣妾明白,必不敢叫姑母失望。”
“行了,你也不必每日來陪哀家這半截兒身子入土的抄經念佛,早日脫困才是正事,銳兒已經沒了大哥,宮中上下多是慣會見風使舵的,你這做母妃的更要替他做臉。”
對於太後的教誨,薛瑤亦是敬受了。
再說崔互這邊,晚膳沒用就被人帶到了西苑,本來路上還欲掙紮辯駁一番,奈何來拿人的個個油鹽不進,問什麽都是板著臉來一句,“西苑奉命辦事,大人有什麽到了地方自有機會辯白。”
一路雖無什麽太過分的舉動,但腰間那雪亮的橫刀卻晃得人眼暈,算了算了,自己一介文官兒,犯不著和這些魯莽武夫較勁。
崔闌最近不知道在忙什麽,沒有差事的時候也老往宮外去,前日還問了鄭英,打聽盛京城中做首飾頭麵手藝好的老字號都有哪些,鄭英當時嘿嘿笑著說自己光棍兒一條哪裏曉得。如今想來,大人莫不是有了相好的,要給人家買東西?雖說大人文武雙全,又生得一副好相貌,可是他都“那樣了”,人姑娘能願意嗎?
就在鄭英思維止不住發散的時候,一名小旗匆匆跑進來稟,說是崔闌迴來了。
崔闌一進西苑的門就問,“人帶來了沒有?”
“大人,已將人帶來在正廳晾了半晌午。您要不要先喝口茶,歇歇腳再過去?”
“不用,想必崔大人已是迫不及待要見我了。”崔闌嘴角露出個冷笑,鄭英趕緊跟上他的步伐。
崔互見了崔闌,當即起身甩袖喝道,“好你個小兔崽子,將我弄來這裏作甚?莫要以為如今你手裏有點權柄就能為所欲為,再怎麽說我也是正三品的禮部侍郎,豈是你說抓就抓的?還不速速送我迴去!”
崔闌看著他這副作態,不明白阿娘當初怎麽會看上這樣一個人,除卻這副皮囊,簡直一無是處。
“看來崔侍郎還是不知道該怎麽說話,鄭英,帶去刑房,我晚些時候過來。”
“是,大人。”鄭英領命拖著氣到原地跳腳的崔互下去。
崔闌迴房,從懷裏小心掏出個裹了幾層絨布的物什,拉開櫃子上的小抽屜仔細放了進去。
一路進了正堂,看府裏上下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薛氏問道,“可是出了什麽事?怎麽不見老爺,可擺過晚膳了?”
吳媽媽看她坐下才道,“夫人,今日您進宮後不久,老爺就被人帶走了。”
薛氏憤憤拍了下紫檀木幾,“什麽?!太子未免也太過分了些!可問清楚了是都察院的人還是大理寺的人?”
吳媽媽麵露難色,似是不知道從何說起。
還是一旁的管家接過話頭,“迴夫人,都不是這兩處的官差,是崔闌。”
薛氏聽了他的話,隻覺一陣心悸頭暈,嘴裏也有些發苦,還好扶著椅子才沒跌到地上,“竟然是那個小畜生,如今他一朝得勢,倒是作賤到你我頭上了。”
管家聞言道,“夫人,眼下當務之急是要確保老爺平安無事啊,不然咱們這偌大的崔府可就要亂了。”
吳媽媽也在一旁勸道,“正是呢,夫人。今日您進宮參加華鸞公主的賞梅宴,可有見到薛妃娘娘,打聽到什麽消息?”
薛氏捏著帕子道,“別提了,我那好妹妹不知在忙什麽,並未出席賞梅宴,不過妃子娘娘,也不是我等想見就見的。莫不是真如其他人說的那樣,自從大皇子一事之後,她竟誠心懺悔,一心隻隨太後姑母禮佛了。”
自從端午宮宴發生那事後,自家女兒如今都未尋到蹤跡,薛氏心裏何嚐沒有過怨恨,是以同自己胞妹的關係早已不複從前了。
吳媽媽聽了這話,神色凝重起來,薛妃並未出現在賞梅宴上,是否說明她已經知道這次的事不能善了,所以有心避其風頭?亦或是宮裏太後娘娘已經表態?想到這兒,吳媽媽心頭一震,趕緊問道,“夫人,華鸞殿下沒在賞梅宴上說其他嗎?”
“倒也是說了的。”薛氏將公主讓各府為北境將士募捐一事細細說了。
吳媽媽當即抓住重點,隻讓管家著人去外麵留心打聽,今夜有沒有哪家大人被放出來的。
此時,薛氏也明白了其中關竅,趕緊依著他的話讓管家去辦事了。
慈恩宮,小佛堂裏燃著盤香,香煙嫋嫋纏繞升起,薛太後跪在蒲團上默誦佛經。
楊嬤嬤輕聲上前稟告,“太後,薛妃來了。”
直到誦完眼前的這一篇佛經,太後才道,“扶哀家起來吧。”
薛瑤約莫在偏殿坐了一盞茶的功夫,才見太後被楊嬤嬤扶著出來。
太後一身褚褐色金線繡鳳宮裙,外罩鬆花綠萬壽紋漳絨氅衣,發髻間飾以碧綠貓眼兒鏤金華勝,手腕上還垂著一掛紫檀佛珠,泛著烏潤光澤。
薛瑤起身行禮,“參見姑母。”
“不必多禮,坐吧。這蜜棗蓮子茶不錯,你也嚐嚐。”
薛瑤見太後這副不慌不忙的樣子,話到嘴邊也隻能先按下不提,靜坐下來喝了幾口茶,心裏倒是平靜了不少。
太後看她的樣子,知道是冷靜下來了,可以好好說話了,才道,“你不必擔憂,哀家能保崔侍郎無性命之憂。”
薛瑤聽了這話,起身行禮道,“如此臣妾代姐姐一家先謝過姑母了。”
太後放下茶盞,“你姐姐若是能有你一半通透就好了,當年那女人帶著孩子找來,不過府中多一口飯的事兒,關起門來還不是她這個當家主母說的算,如今倒好,折騰一番終究是養虎為患。”說這話時,太後一貫寧靜慈祥的麵上現出兩道八字紋,顯得有些刻薄陰沉。
薛瑤低眉順眼,“姑母教訓得是。”
就聽太後又發話,“還有你也是,皇帝冷待你多日,你就沒想過複寵嗎?需知這恩寵於後宮的女人而言,是最好的養分,哀家可不願見你就這麽衰敗下去。薛氏年輕一茬的女兒都長起來了,想進宮的可大有人在。”
薛瑤再次起身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姑母的意思臣妾明白,必不敢叫姑母失望。”
“行了,你也不必每日來陪哀家這半截兒身子入土的抄經念佛,早日脫困才是正事,銳兒已經沒了大哥,宮中上下多是慣會見風使舵的,你這做母妃的更要替他做臉。”
對於太後的教誨,薛瑤亦是敬受了。
再說崔互這邊,晚膳沒用就被人帶到了西苑,本來路上還欲掙紮辯駁一番,奈何來拿人的個個油鹽不進,問什麽都是板著臉來一句,“西苑奉命辦事,大人有什麽到了地方自有機會辯白。”
一路雖無什麽太過分的舉動,但腰間那雪亮的橫刀卻晃得人眼暈,算了算了,自己一介文官兒,犯不著和這些魯莽武夫較勁。
崔闌最近不知道在忙什麽,沒有差事的時候也老往宮外去,前日還問了鄭英,打聽盛京城中做首飾頭麵手藝好的老字號都有哪些,鄭英當時嘿嘿笑著說自己光棍兒一條哪裏曉得。如今想來,大人莫不是有了相好的,要給人家買東西?雖說大人文武雙全,又生得一副好相貌,可是他都“那樣了”,人姑娘能願意嗎?
就在鄭英思維止不住發散的時候,一名小旗匆匆跑進來稟,說是崔闌迴來了。
崔闌一進西苑的門就問,“人帶來了沒有?”
“大人,已將人帶來在正廳晾了半晌午。您要不要先喝口茶,歇歇腳再過去?”
“不用,想必崔大人已是迫不及待要見我了。”崔闌嘴角露出個冷笑,鄭英趕緊跟上他的步伐。
崔互見了崔闌,當即起身甩袖喝道,“好你個小兔崽子,將我弄來這裏作甚?莫要以為如今你手裏有點權柄就能為所欲為,再怎麽說我也是正三品的禮部侍郎,豈是你說抓就抓的?還不速速送我迴去!”
崔闌看著他這副作態,不明白阿娘當初怎麽會看上這樣一個人,除卻這副皮囊,簡直一無是處。
“看來崔侍郎還是不知道該怎麽說話,鄭英,帶去刑房,我晚些時候過來。”
“是,大人。”鄭英領命拖著氣到原地跳腳的崔互下去。
崔闌迴房,從懷裏小心掏出個裹了幾層絨布的物什,拉開櫃子上的小抽屜仔細放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