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虛驚一場
都當小妾了,誰還守婦德啊 作者:一隻做夢的鹹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原本還為北長煦的婚事發愁,沒想到這次竟然因禍得福,攀上了戶部尚書府的關係。
雖然對方隻是個庶女,但畢竟是尚書府的千金,身份地位擺在那裏,對北長煦來說,也算是一門不錯的親事。
然而,老侯爺和侯爺北長霄卻對此事頗為不滿。
他們覺得北長煦這次的行為實在是丟盡了侯府的臉麵。
尤其是在太子風波剛剛平息的關鍵時刻,北長煦竟然鬧出這樣的醜聞,簡直是不知輕重。
老侯爺氣得直拍桌子,怒斥北長煦不成器,丟盡了侯府的臉麵。
北長煦卻毫不在意,反而笑嘻嘻地說道:“父親,大哥,你們何必這麽生氣?反正我也沒什麽大誌向,娶個媳婦過日子罷了。再說了,戶部尚書府的庶女,也不算太差吧?”
他心裏那叫一個美。
對於戶部尚書家庶女勾引自己的行為,很是美滋滋。
老侯爺氣得胡子直翹,指著北長煦罵道:“你這個不成器的東西!侯府的臉都被你丟盡了!你以為娶了戶部尚書府的庶女就能高枕無憂了?
若是你再這樣胡鬧下去,遲早有一天會惹出大禍!”
北長煦撇了撇嘴,不以為然地說道:“父親,您就別操心了。我自有分寸。”
侯爺北長霄見狀,知道再說什麽也是無用,隻得歎了口氣,轉身離開。
他心裏清楚,二弟這樣的性子,不惹事是不可能的。
婚事很快定了下來,戶部尚書府雖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接受這個結果。
婚禮當天,侯府上下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北長煦穿著一身大紅喜服,臉上掛著得意的笑容,仿佛自己做了什麽了不起的事情一般。
蘇璃站在一旁,冷眼看著這一切。
她心裏清楚,北長煦這樣的紈絝子弟,根本配不上戶部尚書府的庶女。
對於侯府來說,這是個好事。
總比讓二公子娶個青樓女子強。
更何況,夫人都沒反對。
她有什麽好反對的。
婚事依然交給楊氏去操持。
並且匯報給夫人蕭氏聽就行了。
婚禮結束後,北長煦帶著新娘子迴了自己的院子。
陳姨娘笑得合不攏嘴,覺得自己兒子終於有了個好歸宿。
然而,北長煦的新婚生活卻並不如她想象的那般美好。
北長煦依舊不改紈絝本性,整日裏遊手好閑,吃喝玩樂。
新娘子雖然是個庶女,但畢竟是戶部尚書府出身,心高氣傲,哪裏受得了北長煦這樣的丈夫?
兩人很快便爭吵不斷,日子過得雞飛狗跳。
陳姨娘見狀,心中焦急,卻又無可奈何。
她隻能暗自祈禱,希望兒子能早日收心,好好過日子。
然而,北長煦卻依舊我行我素,絲毫沒有改變的意思。
侯府上下對北長煦的行為早已見怪不怪,老侯爺和侯爺北長霄也懶得再管他。
蘇璃對此一點都不意外。
陳姨娘把二公子養成這樣,以後有她苦頭吃。
對於自己的一雙兒女,蘇璃很是滿意。
蘇璃的一雙兒女,北長安和北錦書,自幼便聰慧過人,品行端正,深得老侯爺和夫人蕭氏的喜愛。
尤其是北長安,作為安武侯,不僅在朝中備受重用,更是家中的頂梁柱。
北錦書雖為女子,卻也知書達理,活潑可愛,更是嫁給了太傅家的小兒子,可謂是幸福得很。
蘇璃對兒女的教育極為重視。
她深知,家族的興衰不僅僅依賴於權勢和財富,更在於子孫後代的品行與能力。
因此,她從小就嚴格要求北長安和北錦書,教導他們明辨是非、知恩圖報,絕不可像北長煦那般放縱自己,敗壞家風。
北長安出征後,蘇璃的心始終懸著。
她每日都會在佛堂裏為兒子祈福,祈禱他能平安歸來。
與此同時,她也時刻關注著京城的動向,尤其是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勢力。
她知道,逍遙侯府雖然暫時度過了危機,但太子被廢一事必定會引起朝中其他勢力的忌憚,侯府未來的路依然充滿挑戰。
一日,蘇璃正在院子裏修剪花草,忽然聽到丫鬟急匆匆地跑來稟報:“二夫人,不好了!外麵傳來消息,說安武侯在邊境遭遇敵軍埋伏,情況危急!”
蘇璃聞言,手中的花剪“啪”地一聲掉在地上,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她強壓下心中的慌亂,沉聲問道:“消息可屬實?是誰傳來的?”
丫鬟連忙迴答:“是侯爺派人送來的消息,說是邊境的探子剛剛傳迴的情報,安武侯確實遭遇了埋伏,目前生死未卜。”
蘇璃的心猛地一沉,但她很快鎮定下來,吩咐道:“立刻去請老侯爺和侯爺過來,我要親自問問情況。”
不一會兒,老侯爺和侯爺北長霄匆匆趕來。
老侯爺的臉色也十分凝重,見到蘇璃後。
他沉聲說道:“璃兒,長安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你先別急,我已經派人去邊境打探消息,相信很快就會有確切的消息傳來。”
蘇璃強忍著心中的擔憂,點了點頭:“夫君,長安他……一定不會有事的,對嗎?”
老侯爺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長安那孩子從小就機敏過人,戰場上更是勇猛無比。我相信他一定能化險為夷,平安歸來。”
侯爺北長霄也說道:“二夫人,我已經聯係了邊境的幾位將領,讓他們務必全力支援長安。你放心,我們絕不會讓長安出事的。”
蘇璃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她知道,此刻自己不能慌亂,必須堅強起來,等待兒子的消息。
接下來的幾天,侯府上下都籠罩在一片緊張的氣氛中。
蘇璃每日都在佛堂裏為兒子祈福,心中默默祈禱他能平安歸來。
老侯爺和侯爺北長霄則日夜不停地處理朝中事務,同時密切關注邊境的戰況。
終於,在第五天的傍晚,邊境傳來了好消息。
探子快馬加鞭趕迴京城,帶來了安武侯北長安的消息。
“報!安武侯北長安在邊境成功突圍,不僅擊退了敵軍的埋伏,還反敗為勝,俘虜了敵軍的主將!如今邊境局勢已經穩定,安武侯正在率軍凱旋!”
雖然對方隻是個庶女,但畢竟是尚書府的千金,身份地位擺在那裏,對北長煦來說,也算是一門不錯的親事。
然而,老侯爺和侯爺北長霄卻對此事頗為不滿。
他們覺得北長煦這次的行為實在是丟盡了侯府的臉麵。
尤其是在太子風波剛剛平息的關鍵時刻,北長煦竟然鬧出這樣的醜聞,簡直是不知輕重。
老侯爺氣得直拍桌子,怒斥北長煦不成器,丟盡了侯府的臉麵。
北長煦卻毫不在意,反而笑嘻嘻地說道:“父親,大哥,你們何必這麽生氣?反正我也沒什麽大誌向,娶個媳婦過日子罷了。再說了,戶部尚書府的庶女,也不算太差吧?”
他心裏那叫一個美。
對於戶部尚書家庶女勾引自己的行為,很是美滋滋。
老侯爺氣得胡子直翹,指著北長煦罵道:“你這個不成器的東西!侯府的臉都被你丟盡了!你以為娶了戶部尚書府的庶女就能高枕無憂了?
若是你再這樣胡鬧下去,遲早有一天會惹出大禍!”
北長煦撇了撇嘴,不以為然地說道:“父親,您就別操心了。我自有分寸。”
侯爺北長霄見狀,知道再說什麽也是無用,隻得歎了口氣,轉身離開。
他心裏清楚,二弟這樣的性子,不惹事是不可能的。
婚事很快定了下來,戶部尚書府雖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接受這個結果。
婚禮當天,侯府上下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北長煦穿著一身大紅喜服,臉上掛著得意的笑容,仿佛自己做了什麽了不起的事情一般。
蘇璃站在一旁,冷眼看著這一切。
她心裏清楚,北長煦這樣的紈絝子弟,根本配不上戶部尚書府的庶女。
對於侯府來說,這是個好事。
總比讓二公子娶個青樓女子強。
更何況,夫人都沒反對。
她有什麽好反對的。
婚事依然交給楊氏去操持。
並且匯報給夫人蕭氏聽就行了。
婚禮結束後,北長煦帶著新娘子迴了自己的院子。
陳姨娘笑得合不攏嘴,覺得自己兒子終於有了個好歸宿。
然而,北長煦的新婚生活卻並不如她想象的那般美好。
北長煦依舊不改紈絝本性,整日裏遊手好閑,吃喝玩樂。
新娘子雖然是個庶女,但畢竟是戶部尚書府出身,心高氣傲,哪裏受得了北長煦這樣的丈夫?
兩人很快便爭吵不斷,日子過得雞飛狗跳。
陳姨娘見狀,心中焦急,卻又無可奈何。
她隻能暗自祈禱,希望兒子能早日收心,好好過日子。
然而,北長煦卻依舊我行我素,絲毫沒有改變的意思。
侯府上下對北長煦的行為早已見怪不怪,老侯爺和侯爺北長霄也懶得再管他。
蘇璃對此一點都不意外。
陳姨娘把二公子養成這樣,以後有她苦頭吃。
對於自己的一雙兒女,蘇璃很是滿意。
蘇璃的一雙兒女,北長安和北錦書,自幼便聰慧過人,品行端正,深得老侯爺和夫人蕭氏的喜愛。
尤其是北長安,作為安武侯,不僅在朝中備受重用,更是家中的頂梁柱。
北錦書雖為女子,卻也知書達理,活潑可愛,更是嫁給了太傅家的小兒子,可謂是幸福得很。
蘇璃對兒女的教育極為重視。
她深知,家族的興衰不僅僅依賴於權勢和財富,更在於子孫後代的品行與能力。
因此,她從小就嚴格要求北長安和北錦書,教導他們明辨是非、知恩圖報,絕不可像北長煦那般放縱自己,敗壞家風。
北長安出征後,蘇璃的心始終懸著。
她每日都會在佛堂裏為兒子祈福,祈禱他能平安歸來。
與此同時,她也時刻關注著京城的動向,尤其是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勢力。
她知道,逍遙侯府雖然暫時度過了危機,但太子被廢一事必定會引起朝中其他勢力的忌憚,侯府未來的路依然充滿挑戰。
一日,蘇璃正在院子裏修剪花草,忽然聽到丫鬟急匆匆地跑來稟報:“二夫人,不好了!外麵傳來消息,說安武侯在邊境遭遇敵軍埋伏,情況危急!”
蘇璃聞言,手中的花剪“啪”地一聲掉在地上,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她強壓下心中的慌亂,沉聲問道:“消息可屬實?是誰傳來的?”
丫鬟連忙迴答:“是侯爺派人送來的消息,說是邊境的探子剛剛傳迴的情報,安武侯確實遭遇了埋伏,目前生死未卜。”
蘇璃的心猛地一沉,但她很快鎮定下來,吩咐道:“立刻去請老侯爺和侯爺過來,我要親自問問情況。”
不一會兒,老侯爺和侯爺北長霄匆匆趕來。
老侯爺的臉色也十分凝重,見到蘇璃後。
他沉聲說道:“璃兒,長安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你先別急,我已經派人去邊境打探消息,相信很快就會有確切的消息傳來。”
蘇璃強忍著心中的擔憂,點了點頭:“夫君,長安他……一定不會有事的,對嗎?”
老侯爺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長安那孩子從小就機敏過人,戰場上更是勇猛無比。我相信他一定能化險為夷,平安歸來。”
侯爺北長霄也說道:“二夫人,我已經聯係了邊境的幾位將領,讓他們務必全力支援長安。你放心,我們絕不會讓長安出事的。”
蘇璃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她知道,此刻自己不能慌亂,必須堅強起來,等待兒子的消息。
接下來的幾天,侯府上下都籠罩在一片緊張的氣氛中。
蘇璃每日都在佛堂裏為兒子祈福,心中默默祈禱他能平安歸來。
老侯爺和侯爺北長霄則日夜不停地處理朝中事務,同時密切關注邊境的戰況。
終於,在第五天的傍晚,邊境傳來了好消息。
探子快馬加鞭趕迴京城,帶來了安武侯北長安的消息。
“報!安武侯北長安在邊境成功突圍,不僅擊退了敵軍的埋伏,還反敗為勝,俘虜了敵軍的主將!如今邊境局勢已經穩定,安武侯正在率軍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