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萬萬沒想到——


    明明昨晚,我們一家三口才提到陳不聞。


    我爹娘鬼迷心竅覺得,陳不聞長得很像一個人,像誰呢?像他們未來的上門女婿。


    於是,我爹麻溜地,就派人把他請上府邸吃茶


    我是中午才迷迷糊糊睡醒的。


    請帖是爹爹昨晚臨時框框寫的的。


    家丁是一大清早就候在陳家門口的。


    於是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


    嗯,這辦事速度,風風火火,不愧是能白手起家的江南巨賈。


    “小姐,您這邊妝畫好了,夫人請您去前廳敘話”。


    “謔”,難怪我一睜眼,娘就送來整整齊齊6件新製的秋衣,款式都是江南最時興的,用紅漆盤子托著——


    沒有那個女人能拒絕新衣裳的魅力。


    於是我興致勃勃擼了個全妝。


    ——原來在這等著我呢。


    “得得得,這就去”。


    “你,就你,把你的手絹給我,擦掉著唇脂”。


    在丫鬟驚疑不定的目光中,我幹脆自己上手,擦掉唇脂,把眉毛擦淡點,又挑了一件最素最尋常的衣服換上,這才施施然出門。


    我總覺得,一個女人盛裝出席,必定是要去見特別想見的人,若我打扮的花蝴蝶一樣,鄭重其事,隆重異常,而陳不聞卻穿著尋常衣袍,與我相見。


    那從一開始,我就矮了他一截兒。


    我這人,麵子能丟,隻是不能在發小麵前丟。


    一進前廳,爹和娘正在大廳上宴客,喊來丫鬟奉茶。


    我噗嗤一聲,險些笑破了功。


    爹和娘,特地挑了一件十分得體的衣裳換上,算是頗為隆重。


    一般來講,我爹娘若是招待同輩,或者長輩,都會穿那套暗金色的常服,表示恭敬謙讓,若是小輩們上門,爹娘則換上顏色鮮豔一些的外袍,省得小輩們拘謹。


    再一看陳不聞,他穿得倒是頗為得體。


    這不是他第一次登沈家的門——


    但卻是長大後,第一次正式登沈家的門。


    陳不聞一身青色,廣袖長袍,是江南流行的款式,頗有些魏晉風骨的味道,這是江南才子們最新潮的打扮,他右手拇指,戴了一枚頗顯富貴的玉扳指。


    瞧得出他從陳家出門前,頗用心裝扮過。


    陳不聞抬著眼睛,一瞧沈家老爺和夫人的裝扮,頗有些心虛,懷疑自己還是打扮太過隨意了,不夠隆重?


    我爹娘倒是瞧著陳不聞,橫看豎看,越看越順眼。


    “賢侄不必拘謹,今日邀請賢侄進沈府一敘,是多日前,就跟你爹打過招唿,那次及笄禮你出言維護小女清譽,還沒來得及感謝,今日就留在府上用飯吧”。


    哦,我說我爹,怎麽那麽不懂禮貌,一封帖子就讓他上門,而不提前邀約?原來是早就邀約過,那時,爹還沒動昨晚的“賊心思”。


    我大大方方進門:


    “爹,娘,我過來了,咦,這不是陳公子嗎”?


    “來”。


    我娘招招手,把我拉過去,格外正式地把我拽到陳不聞跟前。


    “陳公子,這位是小女,前段時間及笄禮上見過的,還得多謝你對小女維護之情”。


    ……


    我抬頭,露出一張大大的笑臉,夾著嗓子嚶嚶道:


    “小女藏拙,感謝陳公子的維護之情,陳公子急公好義,路見不平,小女甚是感動”。


    完了,我編不出新的誇獎他的酸詞了,於是,我趕緊行了個標標準準的淑女禮,結束這段對話。


    在長輩麵前,陳不聞比較拘謹,比較收斂,比較人模狗樣,他端起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客客氣氣道:


    “沈家小姐不必客氣,自古清者自清,不必在意那群小人的流言”。


    我爹表現得和藹極了,像極了親切的長輩:


    “賢侄不必謙虛,說起來,你和小女也算自幼相識,大可像小時候那樣,喊一句沈家妹妹,何須那麽見外”。


    我親眼看見,陳不聞的眉毛狠狠挑了挑,似乎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我強忍著笑意:


    “爹,陳公子和兄長也算是同窗,兄長病了有段日子,不如我帶他去後院,探望探望也好”。


    聽到我忽然提沈藏鋒時,娘冷了臉,但轉念一想,得製造些機會給女兒和陳不聞單獨相處,去後院探望沈藏鋒,恰恰是一個妥當的“借口”,不然,在長輩麵前,陳不聞也拘謹得厲害,哪裏來的時間讓二人培養感情?


    於是,我娘點點頭,和陳不聞寒暄了兩句,就帶著我爹撤離現場。


    我帶著陳不聞往後院趕,丫鬟在後頭,遠遠跟著。


    我看陳不聞的眉頭越皺越緊,似是被我爹那句:“不必拘謹,喊沈家妹妹就好”給嚇到了。


    我想逗逗他:


    “陳不聞,你眉頭都能夾死蒼蠅了,想什麽呢”?


    陳不聞忽然鬆了口氣:


    “謝天謝地,沈藏拙,你說話聲音終於正常了”。


    謔,原來不是被我爹嚇到了,是被我嚇到了。


    這,多冒昧呀~


    ……。


    陳不聞越走越慢,看得出來,他一點也不想去探望沈藏鋒,隻想找個由頭,離開沈家長輩的審視目光罷了。


    他試探著問:


    “沈藏拙,你家今日這飯能吃嗎?看著有點像鴻門宴”。


    我頓住,習慣性學鄭伯母,雙手叉腰:


    “你,你怎麽能對我爹娘一點信任感都沒有呢”?


    他一挑眉:


    “從前,是有的”。


    作為那些年,被我爹娘“坑借”迴家的小朋友之一,陳不聞年歲最大,心智頗為成熟,他頗有些傲氣,怎麽會像其他小朋友一樣,乖乖進府被我拿捏呢?


    所謂,事出無常必有妖——


    當年,陳不聞在私塾,可以稱得上是錦心繡口,辭藻風流,所有先生提起他,無不交口稱讚。


    但他有一塊心病。


    在私塾裏,他被同窗賦予了一個極其難聽的稱號:萬年老二。


    為何摘掉這個帽子,陳不聞恨不得頭懸梁,錐刺股,鉚足了精神要跟鄭知南一較高下。


    偏偏——


    禮


    樂


    射


    禦


    書


    數


    六藝皆輸,鄭知南的優秀,壓得陳不聞快喘不上氣了。


    少年人,總是心比天高,越是比不過越是處處拿他當參照物,那段時間,鄭知南被趙老爹以100兩銀子,請進趙家當貴客。


    於是,在我爹花大功夫找優秀的小朋友,進沈家來熏陶熏陶這塊頑石時,陳不聞才點了點高貴的頭顱。


    隻是後來,我和他都鬧得有點子不大愉快。


    陳不聞迴到家後——


    他老爹心疼兒子,實在氣狠了,於是我和鄭知南的罵名,就被添油加醋地傳開了。


    瞧瞧:


    我和鄭知南,打小就不是什麽好東西,這倒是真的。


    想到這裏,我難得地良心發作了一番,對小丫鬟們吩咐道:


    “你們去一趟衡楓院,告訴沈藏鋒院子裏的人一聲,說陳不聞陳公子本來要過去探望他,不巧,半路被我截胡了”。


    我可太體貼了,裏子麵子都留給了陳不聞。


    陳不聞終於領悟到了我一番善意,問:


    “現在呢?去哪,飯是不著急吃了”。


    我攤開手。


    “不知道,要不去靜嫿台下棋吧,你不知道,家裏隻有沈藏鋒這麽隻臭棋簍子,他不愛跟我玩,太無聊了”。


    陳不聞沉默了一下,頗有些咬牙,提醒我:


    “臭棋簍子?我記得沈兄的棋藝,是伯父,你爹教的,在書院對弈時,名次沒跌出過前五”。


    我想了想,試圖理解一下陳不聞的意思,點點頭先表示肯定他的想法:


    “哦,你們書院的人太遜了”。


    接著,我又趕緊補充了句:


    “嗯,不包括你哈,你別往心裏去”。


    陳不聞:


    “……”。


    陳不聞忍了忍,沒忍住,譏諷道:


    “沈藏拙,我怎麽記得你5歲前,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利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傳說中的沈藏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下有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下有瑜並收藏傳說中的沈藏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