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眼裏的光,“噗”地一聲,滅了!


    而趙老爹的眼睛,卻亮了起來,那是仿佛是一種智慧被點燃的“錯覺”。


    趙老爹大手一揮——


    定下新的家規:


    從今日起,趙大的作息時間改了,寅時起,子時熄,從前每隔七日一次,允許他睡到日上三竿,現在如果他再賴床,趙老爹直接抄起棍子,親切的把他喊醒。


    從這天開始,趙大從私塾迴家後,每晚頂著兩隻黑眼圈,熬夜苦讀。


    趙老爹猶嫌不足,竟真的讓管家替少爺準備好繩子和錐子。


    “頭懸梁,錐刺股”。


    趙大內心一萬匹羊駝在奔跑:


    “鄭知南他那麽裝,怎麽活到現在的”


    因為在趙大的印象裏,鄭知南雖然表麵裝得認真上進的模樣,但其實骨子裏懶懶散散,到課堂點卯的時間,也不夠多,甚至出勤率還沒有周家老三。


    話說迴來,我,江南一霸沈藏拙——哪怕在5歲以前,一直張揚跋扈狂得沒邊,被爹爹擰著鼻子嫌棄,被娘親拿著棍子想要狠狠管教一番。


    但,我還是一個頗具同情心的好姑娘,譬如:


    我就一直很同情趙大!


    他和我不一樣,他是真的有萬貫家財要繼承,而且他老子對他的期望,簡直高得離譜。


    很不幸,他偏偏遇到了鄭知南,這麽個缺德到家得玩意兒。


    鄭知南私下這麽形容趙家這一家子的:


    他說,江南有三種鳥。


    一種是笨鳥先飛。


    一種是笨鳥後飛。


    趙家顯然屬於第三種,趙老爹自己懶,於是撅起屁股下了個蛋,讓兒子繼續飛。


    嘖嘖,聽聽他的口氣,我和趙大一直有同樣的疑慮,他這麽缺德,怎麽長這麽大的?而且沒有被人打死。


    而於是從這天起。


    每到太陽還沒升起,天上墜著幾點零星星子時,鄭知南裝模做樣的,慢吞吞地從床上爬起,在書桌旁點了蠟,然後伸著懶腰繼續眯覺。


    而這時,偶爾來查勤的趙老爹,看見鄭知南房間幽幽亮起的燭火,再看看哈氣連天,盯著書本發呆的自家兒子,再度歎了口氣:


    “瞧瞧人家”。


    當夜幕降臨時,當趙大長期睡眠不足,整個人暈乎乎的,偶爾,他會瞧一眼擺在案上,那鋒利的錐子。


    怎麽辦,對自己還是下不去手?


    而鄭知南這狗東西呢?他白天睡得飽飽的,現在倒是神采奕奕,閑得發慌,於是隨手翻閱了起最近江南流行的話本子。


    據說——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十分向往我。


    因為在此之前,他覺得天工造物,就是很討巧,


    有陰就有陽。


    有男就有女。


    有天才就有弱智。


    現實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像趙大趙二那般,平平無奇的人。


    而他是個特例,特別聰明那種。


    我也是個特例,特別……


    他說,自己第一次感覺遣詞困難。


    我是一個用廢物來形容,都算是侮辱了廢物這個詞,嗯,人吧。


    要麽,我是一個浪費米飯,徹頭徹尾的廢物,要麽我是一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天才。


    在他還沒研究出,我究竟屬於前者還是後者時,他就差點掉馬甲了。


    起因是這天,天空掛著一輪大大的太陽,地麵被火烤地焦躁,人到了這時候往往心情特別糟糕,而趙老爹這天,恰好親自監督兒子背書。


    趙大一篇文章,背得磕磕巴巴,通篇下來,錯了三分之一。


    而這篇文章——趙大認認真真、抑揚頓挫地念了整整3天。


    於是,趙老爹拎著他兒子的耳朵,要他親眼觀摩一下,天才同窗是怎麽學習的。


    而鄭知南被熱狠了,於是敞開門窗透透氣,他正看話本子入了迷。


    然後趙老爹和他兒子,一前一後踏進屋子,剛進門就發現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原來這位天才同窗,也會看雜書,躲懶偷閑?


    說好的頭懸梁錐刺股呢?


    趙大一下子挺直了脊梁骨,覺得能在老爹麵前,難得地揚眉吐氣一次。


    別看趙老爹雖然平時,張嘴閉嘴羨慕人家兒子好,但這時候,心態難得和趙大同步。


    原來他不是一直那麽優秀到令人發指呀,他也有老虎打盹的一麵呀,這樣想想,父子二人原本燥熱的心情,忽然平複了一丟丟。


    趙老爹臉色變得無比和藹道:“小鄭呀,偶爾放鬆放鬆也好,你喜歡看什麽類型的話本子呀?伯伯待會命人給你搜集過來”。


    然而——


    鄭知南客客氣氣,用一種十足欠扁的語氣道:


    “趙伯父見笑了,晚生正在訓練自己一心二用的能力”。


    哦~


    趙老爹第一次覺得,鄭知南這小子,有點“裝”。


    不過,隻是小輩的自尊心還是要顧及一下的。


    但,沒想到,接下來鄭知南就完整流暢地,抑揚頓挫地,把趙大3天沒背下的文章,一字不差,甚至,隨便挑出哪一句,他引經據典,旁證博弈,能胡說八道到令人拍手叫絕。


    趙大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開了醬油鋪似的,十分精彩。


    趙老爹忽然體會了一把他兒子的絕望——原來在天才麵前,揠苗助長是沒有效果的。


    鄭知南愛裝又怎麽呢?誰讓他有資本裝呢。


    哪怕這幾天鄭知南天天開小差,睡懶覺,但偶爾聽一耳聽趙大念那篇文章。


    隻兩遍——他就記住了。


    不過好在,他“裝”過了頭——


    趙老爹再也不逼自己兒子頭懸梁錐刺股了。


    而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讓趙老爹是徹底動了,想把鄭知南這尊大佛請出家門的心思呢?


    同樣是一個燥熱的午後。


    趙大起了厭學的心思,一個9歲的男孩,都已經半大的個頭,卻抱著柱子狼嚎一樣哭。


    “這篇文章字數太多了,我就是背不出,我就是沒有念書的天賦,你打死我好了。”


    趙老爹擼起袖子準備開揍。


    鄭知南11歲,個頭不算高,卻像個幽魂一樣突然閃到父子倆麵前,很臭屁地抬起頭。


    加上一個很欠揍的口吻。


    “讓趙伯父見笑了,這篇文章,是晚生的拙作,稱不上一個難字”。


    嗯,他摸了摸鼻子,重複道:


    “其實,蠻簡單的”。


    沒錯——這篇文章是鄭知南7歲時,即興揮毫的作品,被先生當成範文,要求所有學子都得全文背誦,觀摩他遣詞造句的華麗。


    趙老爹一下子停了手,紅了臉。


    看了看鄭知南,又看了看自家兒子,於是默默低下了頭。


    把兒子往屋裏一扔。


    “砰”地一聲關門。


    這是傷自尊了。


    後來呀:


    他這個天之驕子,從高台摔下,摔得粉身碎骨。


    我這個豪門貴女,從黃粱夢醒,落得貽笑大方。


    我和他相依為命的那幾年,鄭知南偶爾說說心裏話,他說:


    “其實在趙家借宿的那段時間,他不知道多羨慕同窗趙大,不是因為他家有錢,而是趙大有一個替他操碎了心的爹”。


    瞧瞧,鄭知南就是這麽又裝又賤又缺德——明明骨子裏是羨慕的,卻老是要去礙人家父子的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傳說中的沈藏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下有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下有瑜並收藏傳說中的沈藏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