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來鄭家時,脖子上有一個金項圈,項圈上掛著一塊偌大金鎖。
鎖刻著我的生辰八字和名字。
原本是爹娘給我積福添壽的,後來被我摘下,小心翼翼藏到書房櫃子裏,以備不時之需。
我把金鎖摘下,把厚重的項圈遞給鄭知南:
“金鎖怕招來是非,得融了再去典當,加上這這項圈值,能換不少銀子”。
鄭知南先去換錢——
得抹去那首飾上,屬於沈家小姐的痕跡。
我安撫著馮奶奶,焦急得等鄭知南拿銀子迴來,我們好趕緊去贖人。
“究竟出什麽事了?馮奶奶”
這才幾個月的功夫,祖孫二人,怎麽會走到這一步。
馮奶奶心灰意地講述了這段時間的經曆:
“也就前段時間,我四下尋摸住所,還以為是運氣好,碰到一個老板正在轉讓自己店鋪,我瞧那店鋪地段好,環境也不錯,一樓可以招待客人,二樓可以休息,我和安兒直接搬進去”。
“需要100兩銀子,隻是,我們身上最多隻能拿出30兩”。
“安兒說,他去想辦法弄到剩下的70兩,當時,我沒放在心上,他一個小孩子哪裏有來錢的路子”。
“安兒說,他有朋友在酒樓幫忙,打打雜,偶爾陪客人喝杯酒,安兒到底不是女孩子,覺得不算什麽大事,想賺點快錢”。
“可按下手印後,不知怎麽,那普通的契約,就變成了賣身契,造孽呀,和齊家用30兩騙走了玉觀音套路一樣”。
我忽然想起——
鄭知南有些雜書上寫著,有一種墨水,寫下的痕跡能憑空消失,若簽約者當時隻是按下手印,或者用另一種墨水簽字,等到那特製的墨水字跡消失後,猶如一張白紙。
馮奶奶和長安,著急拿銀子翻身。
卻不好再像親舊開口,這才落入虎口。
我心下一緊:“長安哥哥,進去那地方多久了”?
馮奶奶囁嚅著:“第三天了”
她把頭低得更深了:
“第一天,他們開口要300兩,第二天,他們開口要400兩,今日是第三天,他們,他們開口要500兩,在拖下去,我怕安兒出事”。
我豁地一下,從位置上彈起來。
心裏發緊,臉色慘白起來,想起長安哥哥那軟包子一樣的性格,我忽然感覺唿吸都艱難了,從臥室裏尋摸出那把弓弩,這把弓弩,當初送給他就好了。
鄭知南可以再給我做一個。
可長安哥哥從來都是把人往最好處想。
我咬碎一口銀牙:
“馮奶奶,長安哥哥最近認識了什麽新朋友嗎”?
按他的性情,肯定是被人騙了。
馮奶奶凝神沉思,片刻,痛苦地閉上眼搖搖頭。
“安兒,沒跟我提過”。
我焦急的走來走去,老母雞在我腳下跳來跳去,我一生氣,直接朝它屁股一腳踢過去,沒踢中,倒嚇得老母雞撲騰著翅膀亂飛。
終於,我聽到門口的聲音了,我知道是鄭知南迴來了:
“馮奶奶,我和鄭知南先去贖人,你且在這裏歇歇,等著我們把人帶迴來”。
這幾日,馮奶奶身心俱疲,很需要好好睡一覺,再者我擔心她腳步慢,再者到了南風館,若見到長安出了什麽問題,她一時受了刺激。
我隨手帶了個鬥笠,飛一般跑出去,追上鄭知南的腳步。
等我們來到南風館門口時,我才知道,這是個什麽場所。
南風館,也是風月場所,不過是為了滿足某些特殊癖好的“人群”,他們服務的客人,女眷偏少,更多的還是有斷袖癖之人。
可——
長安哥哥還隻是孩子呀。
我氣得發抖。
鄭知南終於堵到南風館的老板,是一位油膩的中年人,蓄著八字胡,肚子腫的像是在河裏泡了3日漲了一肚子的死屍。
“這是500兩,人還給我”。
那老板摸了摸兩撇胡子,衝鄭知南吹了個口哨:
“喲,這是想通了,來我這上工,放心,爺絕對把你捧成男官兒裏的花魁”。
鄭知南聲音變得極冷,一字一句重複道:
“人呢”。
我戴著鬥笠,執著弓弩對準那老板的喉嚨:
“你可以喊人來,但你覺得是我的箭先射穿你喉嚨,還是你的人先趕來製服我們?我還是個孩子,殺了你,也不是死刑”。
我冷冷嗤笑一聲。
當一個孩子殺人那一刻,他已經是個惡魔了,就該按照成年人法律量刑,偏偏——
但我不敢多說,怕過不了審。
弓弩上的箭,閃爍著鋒利的光,它前些日子剛剛見過血。
那老板慌了,但神色狠厲:
“你敢,這裏可是齊家的產業”。
我的表情,被白色的鬥笠遮住,可聲音得像冰:
“你可以試試,命沒了,就什麽都沒了,我們不妨賭一賭,賭我敢不敢,賭你想不想活”?
“別,別激動,鄭,鄭少爺管好你家小孩,你們要找誰,我馬上給你們找”?
我剛想罵他明知故問。
忽然,一道極陰冷的聲音,從樓上傳來:
“誰敢在我齊家鬧事”?
這聲音,明明是從個少年口中傳出,卻不知為何,極具震懾力,一旁的老板和男官兒齊齊抖了抖。
兩撇胡子的老板趕緊賠笑:“大公子好,都是這兩個該死的下人,驚擾到大公子的雅興了”。
原來是齊家的大公子。
他比鄭知南年長一兩歲,麵冠如玉,明明是個生意人,偏偏打扮得十分儒雅,像個書生。
他居高臨下,俯視著我跟鄭知南:
“小丫頭片子,管好你的弓弩,萬一不小心射傷了我樓中任何一人,我就把鄭家人的眼睛挖出來賠罪”。
他雖是笑得儒雅,可威脅力,讓我脊背一僵。
鄭知南和伯母還在天香坊上工,他們不宜起衝突,我忽然意識到自己有個優勢——
一個天真無邪,卻胡攪蠻纏的孩子,來贖自己的哥哥,很合理吧。
“你就是這家酒樓的當家嗎,把我長安哥哥還給我,錢我們帶來了”。
果然——
在這位齊大公子眼裏,我威脅少了幾分。
他今日似乎心情頗好,撐著欄杆,瞧著底下的鄭知南,從前的天之驕子,如今淪落成奴籍,在他酒樓裏賺那三瓜兩棗,蹉跎混日子,他自然是高興,越看越歡喜。
“這南風館,有自己的規矩,你們要贖那長安是吧”。
說話間,齊大公子忽然斜著眼,瞧了一眼八字胡的掌櫃,衝他道:
“去,你們把那長安喊出來,我看看品相,放不放人,再說吧”。
那掌櫃哆哆嗦嗦,仿佛十分畏懼這位少主子:
“大公子,那長安,他不在我們這了”。
我和鄭知南,心一下子沉入穀底。
鎖刻著我的生辰八字和名字。
原本是爹娘給我積福添壽的,後來被我摘下,小心翼翼藏到書房櫃子裏,以備不時之需。
我把金鎖摘下,把厚重的項圈遞給鄭知南:
“金鎖怕招來是非,得融了再去典當,加上這這項圈值,能換不少銀子”。
鄭知南先去換錢——
得抹去那首飾上,屬於沈家小姐的痕跡。
我安撫著馮奶奶,焦急得等鄭知南拿銀子迴來,我們好趕緊去贖人。
“究竟出什麽事了?馮奶奶”
這才幾個月的功夫,祖孫二人,怎麽會走到這一步。
馮奶奶心灰意地講述了這段時間的經曆:
“也就前段時間,我四下尋摸住所,還以為是運氣好,碰到一個老板正在轉讓自己店鋪,我瞧那店鋪地段好,環境也不錯,一樓可以招待客人,二樓可以休息,我和安兒直接搬進去”。
“需要100兩銀子,隻是,我們身上最多隻能拿出30兩”。
“安兒說,他去想辦法弄到剩下的70兩,當時,我沒放在心上,他一個小孩子哪裏有來錢的路子”。
“安兒說,他有朋友在酒樓幫忙,打打雜,偶爾陪客人喝杯酒,安兒到底不是女孩子,覺得不算什麽大事,想賺點快錢”。
“可按下手印後,不知怎麽,那普通的契約,就變成了賣身契,造孽呀,和齊家用30兩騙走了玉觀音套路一樣”。
我忽然想起——
鄭知南有些雜書上寫著,有一種墨水,寫下的痕跡能憑空消失,若簽約者當時隻是按下手印,或者用另一種墨水簽字,等到那特製的墨水字跡消失後,猶如一張白紙。
馮奶奶和長安,著急拿銀子翻身。
卻不好再像親舊開口,這才落入虎口。
我心下一緊:“長安哥哥,進去那地方多久了”?
馮奶奶囁嚅著:“第三天了”
她把頭低得更深了:
“第一天,他們開口要300兩,第二天,他們開口要400兩,今日是第三天,他們,他們開口要500兩,在拖下去,我怕安兒出事”。
我豁地一下,從位置上彈起來。
心裏發緊,臉色慘白起來,想起長安哥哥那軟包子一樣的性格,我忽然感覺唿吸都艱難了,從臥室裏尋摸出那把弓弩,這把弓弩,當初送給他就好了。
鄭知南可以再給我做一個。
可長安哥哥從來都是把人往最好處想。
我咬碎一口銀牙:
“馮奶奶,長安哥哥最近認識了什麽新朋友嗎”?
按他的性情,肯定是被人騙了。
馮奶奶凝神沉思,片刻,痛苦地閉上眼搖搖頭。
“安兒,沒跟我提過”。
我焦急的走來走去,老母雞在我腳下跳來跳去,我一生氣,直接朝它屁股一腳踢過去,沒踢中,倒嚇得老母雞撲騰著翅膀亂飛。
終於,我聽到門口的聲音了,我知道是鄭知南迴來了:
“馮奶奶,我和鄭知南先去贖人,你且在這裏歇歇,等著我們把人帶迴來”。
這幾日,馮奶奶身心俱疲,很需要好好睡一覺,再者我擔心她腳步慢,再者到了南風館,若見到長安出了什麽問題,她一時受了刺激。
我隨手帶了個鬥笠,飛一般跑出去,追上鄭知南的腳步。
等我們來到南風館門口時,我才知道,這是個什麽場所。
南風館,也是風月場所,不過是為了滿足某些特殊癖好的“人群”,他們服務的客人,女眷偏少,更多的還是有斷袖癖之人。
可——
長安哥哥還隻是孩子呀。
我氣得發抖。
鄭知南終於堵到南風館的老板,是一位油膩的中年人,蓄著八字胡,肚子腫的像是在河裏泡了3日漲了一肚子的死屍。
“這是500兩,人還給我”。
那老板摸了摸兩撇胡子,衝鄭知南吹了個口哨:
“喲,這是想通了,來我這上工,放心,爺絕對把你捧成男官兒裏的花魁”。
鄭知南聲音變得極冷,一字一句重複道:
“人呢”。
我戴著鬥笠,執著弓弩對準那老板的喉嚨:
“你可以喊人來,但你覺得是我的箭先射穿你喉嚨,還是你的人先趕來製服我們?我還是個孩子,殺了你,也不是死刑”。
我冷冷嗤笑一聲。
當一個孩子殺人那一刻,他已經是個惡魔了,就該按照成年人法律量刑,偏偏——
但我不敢多說,怕過不了審。
弓弩上的箭,閃爍著鋒利的光,它前些日子剛剛見過血。
那老板慌了,但神色狠厲:
“你敢,這裏可是齊家的產業”。
我的表情,被白色的鬥笠遮住,可聲音得像冰:
“你可以試試,命沒了,就什麽都沒了,我們不妨賭一賭,賭我敢不敢,賭你想不想活”?
“別,別激動,鄭,鄭少爺管好你家小孩,你們要找誰,我馬上給你們找”?
我剛想罵他明知故問。
忽然,一道極陰冷的聲音,從樓上傳來:
“誰敢在我齊家鬧事”?
這聲音,明明是從個少年口中傳出,卻不知為何,極具震懾力,一旁的老板和男官兒齊齊抖了抖。
兩撇胡子的老板趕緊賠笑:“大公子好,都是這兩個該死的下人,驚擾到大公子的雅興了”。
原來是齊家的大公子。
他比鄭知南年長一兩歲,麵冠如玉,明明是個生意人,偏偏打扮得十分儒雅,像個書生。
他居高臨下,俯視著我跟鄭知南:
“小丫頭片子,管好你的弓弩,萬一不小心射傷了我樓中任何一人,我就把鄭家人的眼睛挖出來賠罪”。
他雖是笑得儒雅,可威脅力,讓我脊背一僵。
鄭知南和伯母還在天香坊上工,他們不宜起衝突,我忽然意識到自己有個優勢——
一個天真無邪,卻胡攪蠻纏的孩子,來贖自己的哥哥,很合理吧。
“你就是這家酒樓的當家嗎,把我長安哥哥還給我,錢我們帶來了”。
果然——
在這位齊大公子眼裏,我威脅少了幾分。
他今日似乎心情頗好,撐著欄杆,瞧著底下的鄭知南,從前的天之驕子,如今淪落成奴籍,在他酒樓裏賺那三瓜兩棗,蹉跎混日子,他自然是高興,越看越歡喜。
“這南風館,有自己的規矩,你們要贖那長安是吧”。
說話間,齊大公子忽然斜著眼,瞧了一眼八字胡的掌櫃,衝他道:
“去,你們把那長安喊出來,我看看品相,放不放人,再說吧”。
那掌櫃哆哆嗦嗦,仿佛十分畏懼這位少主子:
“大公子,那長安,他不在我們這了”。
我和鄭知南,心一下子沉入穀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