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的天,連風也是慵慵懶懶的,像城南巷子裏的甜糕。
我很多年,沒有這般大肆慶賀生辰了。
送走了陳不聞政鄭知南後,我趴在窗戶上,吹著涼颼颼的風,明明今日滴酒未沾,我腦子卻暈乎乎的,總感覺今晚不太平。
白日裏,外麵熱熱鬧鬧的,晚上,卻靜悄悄的。
人吧,一旦閑下來,待在安靜的環境裏,就容易想東想西。
我沈藏拙這區區十六歲生辰,不可謂不鋪張。
白日裏,江南半數富家子弟,全被我爹這暴發戶喊來吃一杯薄酒,更廣開七日流水席,宴請那些貧苦人家,討人家一聲祝福:
“恭祝沈小姐萬福萬壽,長命百歲”。
為了討這個口彩,他們臨走時,管家還贈送五兩紋銀,三包點心。
僅半年,江南所有人家都知道,我沈藏拙又殺迴來了。
對,江南那群乖孩子的噩夢,又迴來了,比起從前,更加囂張跋扈,更加恃寵而驕。
半年來,這沈藏鋒倒是蟄伏起來,在壽宴上匆匆離場,周老三一連喊了幾聲,他頭都沒迴,路過我院子時,他眼神像淬了毒一般,深深望了我一眼。
他的眼睛,猶如毒蛇吐信子。
我從盤子裏捏了個圓圓的果子,朝他擲過去。
含笑挑釁道:“若是無法一擊致命,最好收起你的狐狸尾巴,對啦,哥哥,大伯父近況如何呀”?
沈藏鋒沒迴答,身影狠狠一晃,眼神收斂了,恢複那溫和慵懶的氣度。
“今日是妹妹的好日子,兄長有事先走一步”。
他清楚,我自然不會留他。
這半年以來,爹爹對他信任不減,照樣把生意上的事交給他打理,這是在這沈府,爹爹對他的態度,變得淡淡的,有些客氣,就像他剛到沈家那會,爹爹教他打算盤那會,與其說爹爹對他的態度像是嚴父,倒不如說是嚴師。
我們一家三口熱熱鬧鬧點戲時,我一個多餘的眼神都不想給他,與其說,我拿他當個仇人,不如說暫且當個透明人,眼下,我還無法一擊致命,我在等待一個機會,等待沈藏鋒親手將沈家送到我手裏的機會。
……。
趴在窗戶上的時間久了,我腿腳發麻。
小福寶把趙二姐姐送到西廂房休息去了。
本想拉著趙二姐姐來個徹夜長談,我爹卻搶先開口,囑咐下人帶趙二姐姐下去休息。
娘說,爹爹給我準備了禮物,讓我先迴房等著,可我等了半晌,等到夜色越發濃厚,也不見禮物的影子。
也罷。
此次生辰,我收到的禮物已經堆山碼海,比起趙二姐姐17歲生辰的禮物還要豐富,眼下,正堆在我的小私庫裏,等著我抽空打開。
我半分興致也無,小福寶堆砌圓圓的笑臉安慰我:
“對小姐而言,那些都是俗物”。
還真別說,我這人就愛俗物,金銀財寶就是我的最愛。
我從來不像趙二姐姐那樣奢華,也不像陳不聞那樣風雅。
我在鄭家的那段時日,每次到了揭不開鍋的時候,我便會從身上摘下一個平安鎖,或者平安鐲,先把屬於自己的名字和生辰融了,然後拿過去典當。
“沈藏拙,女,一世安”。
這幾個字,深深刻在那些平安鎖,平安鐲,平安扣上,那是我爹娘對我的祝福。
從前在沈家,我尚且何不食肉糜,可一旦跌落凡塵才發現,瑪瑙玉佩之類的東西,漂亮是漂亮,可遇到不識貨的鄉野之人,換不到多少米糧,唯獨金子是硬通貨。
那段時間,我像是一隻被薅禿了的羊羔,渾身上下隻剩下個能證明身份的平安鎖,說什麽,鄭知南也不願意讓我換了銀子花。
小福寶自然不知,我鬱悶的,是鄭知南欠我一份生辰禮。
……。
我眼皮子越發重了,困意慢慢襲來,像是掉進黑暗裏。
門,“吱呀”一聲開了。
走進門的,是管家。
“大小姐,老爺吩咐我帶你去院子裏,老爺特意備下了生辰禮”。
不早說。
早說生辰禮在我爹院子裏唄,我腹誹,害我苦等這麽半天。
腳下踩了一陣風般,連管家都沒追上我的速度。
即使一開始便清楚,我爹不會將沈家的鋪子錢莊給我,我搓搓手,還是頗為期待。
……。
一推門,我卻有些哭笑不得。
深夜裏,我爹的院子裏,連夜搭建了一隻戲台,台下,坐著我娘。
周圍,一個丫鬟小廝也沒有,連管家都靜悄悄退場了。
娘一見我,便將我拉進來。
“女兒,來,坐下聽戲”。
這大半夜的,聽戲?我懷疑我娘和我爹替我準備的這份禮物,有些詭異。
……。
更讓我覺得詭異的,是台上那穿著戲服,一句戲文跑調跑到天邊的小老頭,竟是我爹。
……。
我爹身穿蟒袍,臉上塗著厚厚的油彩。
我爹年近不惑,身形卻是挺拔的,下顎常年貼著胡須,為了扮演好這出戲,連帶了十幾年的胡須都摘了。
穿著不合身的戲服,看著既滑稽,又心酸。
這出戲,無人鼓瑟,無人笙歌,在漆黑的夜色下,我爹唱的是一出《負荊請罪》。
“自古道非聖賢孰能無過,人有過勿憚改便是美的,他為公來我為私時我之錯,見識淺量度小羞死廉頗”。
……。
今晚,負荊請罪的不是廉頗,是我爹爹。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娘的眼眶漸漸紅了,我仿佛被重拳擊中,眼眶又酸又澀。
我想起那日在小廚房,被濃煙熏了眼睛,也是如今這般,也眼淚越揉越多。
爹爹向來是個驕傲之人,從他踏入經商一途,便多了幾分讀書人的傲氣,是一個寧折不彎之人,可偏偏在今夜,爹爹不顧形象,遣散眾人。
等賓客散盡後,把我和喊到熟悉的地方。
那一聲聲的台詞,被我爹爹念得調子跑了又跑,拖曳得綿長,嘶啞。
我想起多年前,我們一家三口,就喜歡窩在這小小的院子裏聽戲,吃點心,那時候,娘為了照顧好我這個病秧子,特地退居二線,開始打理後宅,娘頗有些“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失落,於是爹爹忙完生意後,總是著急迴家,陪著自己的妻子女兒。
那時候,還沒有沈藏鋒。
5歲前,我最煩聽戲本子,覺得那咿咿呀呀的唱腔,不知道唱得什麽玩意兒。
於是趴在爹的大腿上,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
“爹”。
“戲”。
“唱”。
“你”。
我娘涼颼颼的聲音傳來:
“你寶貝女兒,要你上台給她唱戲”。
我爹磨著後槽牙:
“你這小混蛋玩意兒,你多大臉,讓你老子我給你唱戲”。
我笑得見牙不見眼。
我爹罵我的聲音,猶如在耳,一晃多年。
我爹真的抹上厚厚的油彩,披上蟒袍,咿咿呀呀的唱起了戲文,我兒時聽不懂的戲文。
好一出《負荊請罪》。
我很多年,沒有這般大肆慶賀生辰了。
送走了陳不聞政鄭知南後,我趴在窗戶上,吹著涼颼颼的風,明明今日滴酒未沾,我腦子卻暈乎乎的,總感覺今晚不太平。
白日裏,外麵熱熱鬧鬧的,晚上,卻靜悄悄的。
人吧,一旦閑下來,待在安靜的環境裏,就容易想東想西。
我沈藏拙這區區十六歲生辰,不可謂不鋪張。
白日裏,江南半數富家子弟,全被我爹這暴發戶喊來吃一杯薄酒,更廣開七日流水席,宴請那些貧苦人家,討人家一聲祝福:
“恭祝沈小姐萬福萬壽,長命百歲”。
為了討這個口彩,他們臨走時,管家還贈送五兩紋銀,三包點心。
僅半年,江南所有人家都知道,我沈藏拙又殺迴來了。
對,江南那群乖孩子的噩夢,又迴來了,比起從前,更加囂張跋扈,更加恃寵而驕。
半年來,這沈藏鋒倒是蟄伏起來,在壽宴上匆匆離場,周老三一連喊了幾聲,他頭都沒迴,路過我院子時,他眼神像淬了毒一般,深深望了我一眼。
他的眼睛,猶如毒蛇吐信子。
我從盤子裏捏了個圓圓的果子,朝他擲過去。
含笑挑釁道:“若是無法一擊致命,最好收起你的狐狸尾巴,對啦,哥哥,大伯父近況如何呀”?
沈藏鋒沒迴答,身影狠狠一晃,眼神收斂了,恢複那溫和慵懶的氣度。
“今日是妹妹的好日子,兄長有事先走一步”。
他清楚,我自然不會留他。
這半年以來,爹爹對他信任不減,照樣把生意上的事交給他打理,這是在這沈府,爹爹對他的態度,變得淡淡的,有些客氣,就像他剛到沈家那會,爹爹教他打算盤那會,與其說爹爹對他的態度像是嚴父,倒不如說是嚴師。
我們一家三口熱熱鬧鬧點戲時,我一個多餘的眼神都不想給他,與其說,我拿他當個仇人,不如說暫且當個透明人,眼下,我還無法一擊致命,我在等待一個機會,等待沈藏鋒親手將沈家送到我手裏的機會。
……。
趴在窗戶上的時間久了,我腿腳發麻。
小福寶把趙二姐姐送到西廂房休息去了。
本想拉著趙二姐姐來個徹夜長談,我爹卻搶先開口,囑咐下人帶趙二姐姐下去休息。
娘說,爹爹給我準備了禮物,讓我先迴房等著,可我等了半晌,等到夜色越發濃厚,也不見禮物的影子。
也罷。
此次生辰,我收到的禮物已經堆山碼海,比起趙二姐姐17歲生辰的禮物還要豐富,眼下,正堆在我的小私庫裏,等著我抽空打開。
我半分興致也無,小福寶堆砌圓圓的笑臉安慰我:
“對小姐而言,那些都是俗物”。
還真別說,我這人就愛俗物,金銀財寶就是我的最愛。
我從來不像趙二姐姐那樣奢華,也不像陳不聞那樣風雅。
我在鄭家的那段時日,每次到了揭不開鍋的時候,我便會從身上摘下一個平安鎖,或者平安鐲,先把屬於自己的名字和生辰融了,然後拿過去典當。
“沈藏拙,女,一世安”。
這幾個字,深深刻在那些平安鎖,平安鐲,平安扣上,那是我爹娘對我的祝福。
從前在沈家,我尚且何不食肉糜,可一旦跌落凡塵才發現,瑪瑙玉佩之類的東西,漂亮是漂亮,可遇到不識貨的鄉野之人,換不到多少米糧,唯獨金子是硬通貨。
那段時間,我像是一隻被薅禿了的羊羔,渾身上下隻剩下個能證明身份的平安鎖,說什麽,鄭知南也不願意讓我換了銀子花。
小福寶自然不知,我鬱悶的,是鄭知南欠我一份生辰禮。
……。
我眼皮子越發重了,困意慢慢襲來,像是掉進黑暗裏。
門,“吱呀”一聲開了。
走進門的,是管家。
“大小姐,老爺吩咐我帶你去院子裏,老爺特意備下了生辰禮”。
不早說。
早說生辰禮在我爹院子裏唄,我腹誹,害我苦等這麽半天。
腳下踩了一陣風般,連管家都沒追上我的速度。
即使一開始便清楚,我爹不會將沈家的鋪子錢莊給我,我搓搓手,還是頗為期待。
……。
一推門,我卻有些哭笑不得。
深夜裏,我爹的院子裏,連夜搭建了一隻戲台,台下,坐著我娘。
周圍,一個丫鬟小廝也沒有,連管家都靜悄悄退場了。
娘一見我,便將我拉進來。
“女兒,來,坐下聽戲”。
這大半夜的,聽戲?我懷疑我娘和我爹替我準備的這份禮物,有些詭異。
……。
更讓我覺得詭異的,是台上那穿著戲服,一句戲文跑調跑到天邊的小老頭,竟是我爹。
……。
我爹身穿蟒袍,臉上塗著厚厚的油彩。
我爹年近不惑,身形卻是挺拔的,下顎常年貼著胡須,為了扮演好這出戲,連帶了十幾年的胡須都摘了。
穿著不合身的戲服,看著既滑稽,又心酸。
這出戲,無人鼓瑟,無人笙歌,在漆黑的夜色下,我爹唱的是一出《負荊請罪》。
“自古道非聖賢孰能無過,人有過勿憚改便是美的,他為公來我為私時我之錯,見識淺量度小羞死廉頗”。
……。
今晚,負荊請罪的不是廉頗,是我爹爹。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娘的眼眶漸漸紅了,我仿佛被重拳擊中,眼眶又酸又澀。
我想起那日在小廚房,被濃煙熏了眼睛,也是如今這般,也眼淚越揉越多。
爹爹向來是個驕傲之人,從他踏入經商一途,便多了幾分讀書人的傲氣,是一個寧折不彎之人,可偏偏在今夜,爹爹不顧形象,遣散眾人。
等賓客散盡後,把我和喊到熟悉的地方。
那一聲聲的台詞,被我爹爹念得調子跑了又跑,拖曳得綿長,嘶啞。
我想起多年前,我們一家三口,就喜歡窩在這小小的院子裏聽戲,吃點心,那時候,娘為了照顧好我這個病秧子,特地退居二線,開始打理後宅,娘頗有些“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失落,於是爹爹忙完生意後,總是著急迴家,陪著自己的妻子女兒。
那時候,還沒有沈藏鋒。
5歲前,我最煩聽戲本子,覺得那咿咿呀呀的唱腔,不知道唱得什麽玩意兒。
於是趴在爹的大腿上,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
“爹”。
“戲”。
“唱”。
“你”。
我娘涼颼颼的聲音傳來:
“你寶貝女兒,要你上台給她唱戲”。
我爹磨著後槽牙:
“你這小混蛋玩意兒,你多大臉,讓你老子我給你唱戲”。
我笑得見牙不見眼。
我爹罵我的聲音,猶如在耳,一晃多年。
我爹真的抹上厚厚的油彩,披上蟒袍,咿咿呀呀的唱起了戲文,我兒時聽不懂的戲文。
好一出《負荊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