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靜的環境總能讓人心安,時間很快就來到下一個冬日。
臨時拚湊的一家五口已經在此生活了整整一年,不再有打擾,更不再有煩惱。盡管平淡地過著每一天,我們也自覺這種日子很是幸福美滿。
林芩常生在無憂無慮中成長,閑暇時我偶爾也會幫幫忙。比方說教些生理常識,講些人生故事。至於其餘他們不愛學的,我也不再像以往那般強求,生怕他們學去了我的固執。
雖說我算不得好老師,但林芩常生稱得上好學生。因為隻要是他們願意學的,不論我教的水平如何,兩人的成績都非常理想。拿唱歌來說,頂著語言習慣的差異,他倆也能一學就會。而且在掌握了我能教的全部歌曲後,無聊的時間裏他們竟可以自創一些好聽的旋律。
其中有一首我很是鍾意,它的韻腳有點類似於在我所教的歌曲中林芩常生最喜歡的《春天在哪裏》。
【雨聲淅瀝瀝,鳥兒叫啼啼,我們一同住在花園裏。
青草在土裏,魚兒在水裏,這裏的風景可真美麗。
你也在這裏,她也在這裏,我最喜歡的人兒都在這裏。】
我時常覺得驚奇,他們在這方麵是否是天才。我也總會感歎,倆人身懷絕技卻沒有遇到伯樂的好運氣。
想法再多終歸是不切實際的東西,所以在平日裏我更偏向於支持和鼓勵。倘若他們聽我的把這當做業餘愛好,未來也就不存在失意的話題。
在這一年裏,這隻算一個小插曲,其實我重點關注的另有別的東西。
一是社會問題。如今戰線推移至附近,周遭很多地方已然被硝煙波及。如果不幸再碰到我軍撤退,大概率還要被洗劫一番。因此人們紛紛選擇逃離這個是非之地。聽得大娘說,再過兩天買菜做飯怕是都要成為難題。
為什麽我們沒走呢?帶著三個孩子,不僅走不到多遠的地方去,路上還有可能再生變故。大娘和尚恬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我們才一直在此寸步未離。
而且應是有著相同的境遇,現在留下的基本上都是些老弱病殘。所以每個人心中都在盼望著同樣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要讓禍亂降臨到自己這裏。
二是個人問題。剛來新家沒多久,尚恬便迫不得已幹起了與大娘一樣的生計。出於本心來講,我不認同這是一種好的選擇,甚至曾經萌生過阻攔她倆從事此番行當的心意。但是苦於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最後慢慢地亦不了了之。
當然,我還是會為她們擔憂。畢竟青春過後此計便不能長久,淪落紅塵更意味著全憑別人掌握命運。眼下時局動蕩,看不到未來隻會讓人更加彷徨。暗地裏我下定決心,日後自己有了養家的能力,定要讓一切都稱心如意。
但是時間越長,我發現在某些方麵其實也有好處。她們每日早出晚歸,掙得多休息得少,在家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睡覺。由此一家五口不用再愁吃喝,我們三個小孩也不用再憂心自由。
所以直到這漫長的冬日來臨,我們才有了更多時間團聚。其實天冷時本來就應該休息,再加上生意也並不景氣。
原本我以為大人在家我們這些孩子會減少很多樂趣,但事實並不如此。大娘與尚恬會架篝火、織新衣,我們僅僅圍在她們身邊就能覺的欣喜。
此時我也有所感悟,普通人追求的幸福看著很難,實則非常簡單,最低標準隻需一家人在一起便能實現。
然而我心中仍隱隱地有些慌亂,覺得有些禍患隱藏了起來沒有浮現。並不是我想得太多,從喧鬧到歸於平淡,這中間有好多人和事並沒有了結完,換做是誰都會不安。
想好事往往不如意,想壞事恰恰準如迷。日後的事實證明,我這種直覺簡直對得離奇。
春日後,大娘、尚恬兩人便恢複了往日的作息,剩下的三個小孩則留守在了家裏。
剛開始倒沒什麽問題,直至夏天的處暑節氣。
我總感覺身上不自然,仿佛附近有雙眼睛時刻在觀察著我們一家。
那人既不分晝夜,亦不知疲憊。我又害怕又好奇,來人到底是什麽目的。後來留意了很久,雖未當場抓獲,卻找到了一絲痕跡。
院子外側一處堆放有以前收拾房屋遺棄的殘磚斷瓦,生日那天我引來林芩常生在與之隔牆的裏邊,說要給他們一個驚喜。
弟弟是一把刀,妹妹是一盤棋,都是我隨大人出門買菜順路撿來的。至於為什麽這麽做?曾經家境優渥時,我的生日禮物總是很多,所以順手會給他們一些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久而久之成了習慣,我想這次也不能有免。
正當倆人謝我的時候,情況出現了。一陣磚瓦斷裂的聲音傳來得很是清晰,我奪過常生手中的刀便追了出去。
遠遠望去沒見人,迴頭看向大路,竟有倆人在瘋狂逃竄。一個在前跑了很遠,一個在後拚命追趕。
後麵的那人速度慢得不是一點半點,衝動之下本想跟上去問問他是何來意。但轉念一想,我還有弟弟妹妹呢,如果打起來又該怎麽收場。
第一次有了顧慮,我站在原地躊躇起來。再一轉眼,那兩人便消失得渺無蹤跡。
常生問我怎麽了,看到他倆安然無恙,我竟能告訴他們沒事,做起了安撫。想來自己應該是有所成熟,我為做出清醒決定感到慶幸,卻不為此次懦弱之舉感到羞怒。
迴到院裏,我把刀還給了弟弟,又緊緊反鎖了大門。
目的很簡單,起碼在大娘和尚恬迴來之前,一定要確保他倆的安全。
隨後支開兩人,任其自顧自地玩。其實我在與不在,他們都不會有怨言,長久以來林芩常生都是如此作伴,可見他倆的關係已似膠般粘。
剩餘的半天悠長時間裏,我一直在琢磨那兩個陌生人的動機。條條羅列出來太多,簡單截說就是我家隻有小孩和婦女,看樣子容易人盡可欺。而且匆匆的一麵,也似乎覺得他們的背影很熟悉。歸根結底,我判斷其中必定不懷好意。
臨時拚湊的一家五口已經在此生活了整整一年,不再有打擾,更不再有煩惱。盡管平淡地過著每一天,我們也自覺這種日子很是幸福美滿。
林芩常生在無憂無慮中成長,閑暇時我偶爾也會幫幫忙。比方說教些生理常識,講些人生故事。至於其餘他們不愛學的,我也不再像以往那般強求,生怕他們學去了我的固執。
雖說我算不得好老師,但林芩常生稱得上好學生。因為隻要是他們願意學的,不論我教的水平如何,兩人的成績都非常理想。拿唱歌來說,頂著語言習慣的差異,他倆也能一學就會。而且在掌握了我能教的全部歌曲後,無聊的時間裏他們竟可以自創一些好聽的旋律。
其中有一首我很是鍾意,它的韻腳有點類似於在我所教的歌曲中林芩常生最喜歡的《春天在哪裏》。
【雨聲淅瀝瀝,鳥兒叫啼啼,我們一同住在花園裏。
青草在土裏,魚兒在水裏,這裏的風景可真美麗。
你也在這裏,她也在這裏,我最喜歡的人兒都在這裏。】
我時常覺得驚奇,他們在這方麵是否是天才。我也總會感歎,倆人身懷絕技卻沒有遇到伯樂的好運氣。
想法再多終歸是不切實際的東西,所以在平日裏我更偏向於支持和鼓勵。倘若他們聽我的把這當做業餘愛好,未來也就不存在失意的話題。
在這一年裏,這隻算一個小插曲,其實我重點關注的另有別的東西。
一是社會問題。如今戰線推移至附近,周遭很多地方已然被硝煙波及。如果不幸再碰到我軍撤退,大概率還要被洗劫一番。因此人們紛紛選擇逃離這個是非之地。聽得大娘說,再過兩天買菜做飯怕是都要成為難題。
為什麽我們沒走呢?帶著三個孩子,不僅走不到多遠的地方去,路上還有可能再生變故。大娘和尚恬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我們才一直在此寸步未離。
而且應是有著相同的境遇,現在留下的基本上都是些老弱病殘。所以每個人心中都在盼望著同樣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要讓禍亂降臨到自己這裏。
二是個人問題。剛來新家沒多久,尚恬便迫不得已幹起了與大娘一樣的生計。出於本心來講,我不認同這是一種好的選擇,甚至曾經萌生過阻攔她倆從事此番行當的心意。但是苦於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最後慢慢地亦不了了之。
當然,我還是會為她們擔憂。畢竟青春過後此計便不能長久,淪落紅塵更意味著全憑別人掌握命運。眼下時局動蕩,看不到未來隻會讓人更加彷徨。暗地裏我下定決心,日後自己有了養家的能力,定要讓一切都稱心如意。
但是時間越長,我發現在某些方麵其實也有好處。她們每日早出晚歸,掙得多休息得少,在家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睡覺。由此一家五口不用再愁吃喝,我們三個小孩也不用再憂心自由。
所以直到這漫長的冬日來臨,我們才有了更多時間團聚。其實天冷時本來就應該休息,再加上生意也並不景氣。
原本我以為大人在家我們這些孩子會減少很多樂趣,但事實並不如此。大娘與尚恬會架篝火、織新衣,我們僅僅圍在她們身邊就能覺的欣喜。
此時我也有所感悟,普通人追求的幸福看著很難,實則非常簡單,最低標準隻需一家人在一起便能實現。
然而我心中仍隱隱地有些慌亂,覺得有些禍患隱藏了起來沒有浮現。並不是我想得太多,從喧鬧到歸於平淡,這中間有好多人和事並沒有了結完,換做是誰都會不安。
想好事往往不如意,想壞事恰恰準如迷。日後的事實證明,我這種直覺簡直對得離奇。
春日後,大娘、尚恬兩人便恢複了往日的作息,剩下的三個小孩則留守在了家裏。
剛開始倒沒什麽問題,直至夏天的處暑節氣。
我總感覺身上不自然,仿佛附近有雙眼睛時刻在觀察著我們一家。
那人既不分晝夜,亦不知疲憊。我又害怕又好奇,來人到底是什麽目的。後來留意了很久,雖未當場抓獲,卻找到了一絲痕跡。
院子外側一處堆放有以前收拾房屋遺棄的殘磚斷瓦,生日那天我引來林芩常生在與之隔牆的裏邊,說要給他們一個驚喜。
弟弟是一把刀,妹妹是一盤棋,都是我隨大人出門買菜順路撿來的。至於為什麽這麽做?曾經家境優渥時,我的生日禮物總是很多,所以順手會給他們一些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久而久之成了習慣,我想這次也不能有免。
正當倆人謝我的時候,情況出現了。一陣磚瓦斷裂的聲音傳來得很是清晰,我奪過常生手中的刀便追了出去。
遠遠望去沒見人,迴頭看向大路,竟有倆人在瘋狂逃竄。一個在前跑了很遠,一個在後拚命追趕。
後麵的那人速度慢得不是一點半點,衝動之下本想跟上去問問他是何來意。但轉念一想,我還有弟弟妹妹呢,如果打起來又該怎麽收場。
第一次有了顧慮,我站在原地躊躇起來。再一轉眼,那兩人便消失得渺無蹤跡。
常生問我怎麽了,看到他倆安然無恙,我竟能告訴他們沒事,做起了安撫。想來自己應該是有所成熟,我為做出清醒決定感到慶幸,卻不為此次懦弱之舉感到羞怒。
迴到院裏,我把刀還給了弟弟,又緊緊反鎖了大門。
目的很簡單,起碼在大娘和尚恬迴來之前,一定要確保他倆的安全。
隨後支開兩人,任其自顧自地玩。其實我在與不在,他們都不會有怨言,長久以來林芩常生都是如此作伴,可見他倆的關係已似膠般粘。
剩餘的半天悠長時間裏,我一直在琢磨那兩個陌生人的動機。條條羅列出來太多,簡單截說就是我家隻有小孩和婦女,看樣子容易人盡可欺。而且匆匆的一麵,也似乎覺得他們的背影很熟悉。歸根結底,我判斷其中必定不懷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