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開始走了,劇烈的抖動,讓我們身心亂顫。既有著身體的不受控製,又有著心情的激動,車廂裏的人全然不顧一路上淩冽的寒風,開始了你一言我一句的閑碎交談。
不到半個小時,車停了,前麵傳來樂器聲,那是村裏的老把兒班——喪樂班子。確有這種稱唿,隻是我不確定這是否是它真正的寫法。
唯一有變,就是少了有兩個木棍的梆子,多了一張需要兩人抬著的大鼓。在笙、鑼、鑔和嗩呐的配合下,不同的聲響組合成了一段震耳的旋律,簡單而又反複循環,很是洗腦。跟著的人禁不住跟著哼哼兩句:當呤當呤當呤當,呤當呤當呤呤當,當當呤,呤呤當……
待到所有人下車到了跟前,樂器戛然而止。一位村裏的老人拿著像聖旨一樣做工的錦卷,麵向我們開始了一段很長很長的發言。離得太遠,我聽不清內容,但隻見從前邊的人們開始,嘩嘩啦啦跪下一片。到了我們這裏,我們也跪了下來,然後所有人都低下頭,沉默不言。
可以看得出這是一種規矩,我們也不敢造次,隻是深覺無聊與寡淡,沒有想象中那般熱鬧非凡。
終於結束,這一條長長的隊伍開始徐徐前行。“怎麽還要走?還沒到嗎?”我好奇發問。旁邊一位大人迴道:“還要走十分鍾呢。最後下來讓你走一走,是展現得更虔誠一點,這樣一會你許的願,祖師爺都會給你實現。”
我聽懂了,原來在這能許願。於是我便轉換了此行湊熱鬧的目的,模仿著他們的樣子,緊跟向前。
到了門前,人群又停下了。在後邊遠遠望去,寺麵的門很大,氣派斐然。高高的門匾上的繁體字我們三人都認不太全,但管他呢,我現在隻想許願,令霄的糾結也被我不解風情的打斷:“別想了霄哥,你學的字不比我多多少,咱們現在要是就能看懂,以後上學還學什麽。馬上要走了,別掉隊,咱快進去許願了。”
確實,令霄他也糾結不出個所以然,但他拉著我們的手離開了隊伍,搶先一步進了廟裏。至於原因,進去了之後他才邊走邊講:“都到這了你還跟著他們幹啥,一會在祖師爺大殿前還要等著麵裏來人迎接香主,然後一群人哄哄的去每個殿還得排隊,時間太長了。咱們先進來拜完,早點出去買甘蔗。”
對此,我隻能說,大一點還是懂得多、想的全。不然一會甘蔗賣完了,那才等於來一趟啥也沒幹。
最敬重莫過於祖師殿,常常聽人說祖師爺怎麽著,今日有幸一見,果然不凡。金衣素裹,大氣凜然。我虔誠的向他老人家三叩首,厚著臉皮許下了自己的心願,因為我沒放錢。
為何沒放錢?一是我沒聽說過拜神這件神聖莊重的事情竟然需要錢,直到我看見令霄、令雯都拿出早已換好的零碎錢投進功德箱,我才知道原來做任何事情都得用到錢。二是雖然我身上有些整數的大錢,但要讓我為了這個小小的心願,我實在是不情不願。
所以,素來臉皮厚的我沒求助令霄、令雯,端著臉無事一般許下了願。畢竟大人們也說過心誠則靈,隻要我夠誠懇,我所拜的這位老人家他一定能看見。
關於心願的內容是就像是現在這樣,一家人平平安安,讓父母離我不近又不遠。確實很簡單,前一句是外公外婆交代我的,後一句我也單純隻想著現在的生活不要再有所改變。但不知是不是缺少了錢的原因,這個願望的實現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
令霄像是看出了我的窘迫,寬慰我道:“沒事的小樸,我之前來看有的大人拜的時候也經常不投錢,人家神仙不會在乎咱們這一點。不過也怪哥哥沒想到給你提前備點,小雯我倆也隻準備了給祖師爺的零碎錢,畢竟是最大的神仙。其他的殿我們也從沒給過,想著要省點是點。走吧,接下來的殿咱們一起給不了錢,拜拜就行了。”
還好我沒問他們張嘴要錢,心裏慶幸自己沒讓他們為難。而這話題一偏,沒投錢這一茬便被我忘在了轉眼之間。
見一個殿我們就進,見一個神像我們就拜,不一會,便走進了最後一個轉運殿。這裏與先前的神殿格外不同,不是說神像、蒲團和功德箱這些大家都有的東西之間存在的細微差別,而是它的構造,很獨特地在神像後修建了一條內部通道。
這條通道入口在神像右邊,出口在神像左邊,裏麵很窄又很短,需要側身貼牆行走,就算很慢也可在半分鍾內轉完一圈迴到起點。
待我們都磕完了頭,令霄拉著我,我拉著令雯,三人依次鑽了進去。按照事先令霄的交代,他負責大喊:“轉過了沒?”,我和令雯需要及時大聲地迴應:“轉過來了!”通道裏響起來了此起彼伏的聲音,隻此這兩句循環不斷。
或許是裏麵的牆壁被人們磨得太過光滑,沒等盡興便完成了三圈,我還想再進,卻被令霄攔了下來。“隻能三圈小樸,再轉你剛剛轉好的運氣都又沒了,我們先去買甘蔗吧,以後有機會再來玩。”
“好吧。”我勉為其難地接受了這個提議,畢竟我也很怕甘蔗被人買完。
我仨剛走出門去,大人們才開始分散,烏央烏央地湧向各個大殿。看向令霄的眼神更加敬佩,不愧是你,事事都想的這麽周全。
廟門的空地兩邊,賣甘蔗的攤販很多,甚至超過了賣香火的數量,看來大家確實更為認可有實物佐證的平安。
令霄花了五塊錢,挑了兩根最長的甘蔗,一根給了我,一根留給了他和妹妹。
它原本不這麽貴,如果不是在這裏,這兩根甚至用不到三塊錢。但誰讓習俗使然,大家都希望帶一根長長的甘蔗迴去,代表今後的長久平安。但要記住的是,在到家之前,萬不可弄斷,如若甘蔗斷裂,其中所代表的意思則與上邊相反,今年必定多災多難。
其實我也想用自己的壓歲錢來著,可實在拗不過他。也確實,令霄現在手裏同樣攥著前一天得來的壓歲錢,自己能拿得出來,便不斷抗拒著我給他再增加心理負擔。
但我是知道的,這五塊錢已是他的極限,昨天他收到手裏的也就大伯給他的這點。是啊,家裏吃飯都成問題了,他奶奶沒給也情有可原。昨日初一他一分沒花,或許也就是為了今天。
唉,有很多大人都是這樣,明明自己很難,卻不願有所表現,甚至強撐笑顏。為了在意的人,他們可以在沉默中透支自己,如掩耳盜鈴般。殊不知,那些被在意的人對他們的這種自我折磨,都是心照不宣。外公外婆是這樣我不奇怪,可年紀尚小的令霄也如此,讓人屬實無奈。
不過也無所謂,即便換做我來說,總承蒙別人的情誼,也是會很難受的,之後在其他方麵找補迴來就好了。
在外閑轉一會,大人們也陸續出來了,我們趕忙踏上了迴去了路程,這份平安遲一點到家,自己的心裏就愈發焦躁不安。
午飯後,行程照常。心裏時時在想,我好像少許了個願,如若哪天少了這兩位小夥伴,我怕是天都要塌了一般。
不到半個小時,車停了,前麵傳來樂器聲,那是村裏的老把兒班——喪樂班子。確有這種稱唿,隻是我不確定這是否是它真正的寫法。
唯一有變,就是少了有兩個木棍的梆子,多了一張需要兩人抬著的大鼓。在笙、鑼、鑔和嗩呐的配合下,不同的聲響組合成了一段震耳的旋律,簡單而又反複循環,很是洗腦。跟著的人禁不住跟著哼哼兩句:當呤當呤當呤當,呤當呤當呤呤當,當當呤,呤呤當……
待到所有人下車到了跟前,樂器戛然而止。一位村裏的老人拿著像聖旨一樣做工的錦卷,麵向我們開始了一段很長很長的發言。離得太遠,我聽不清內容,但隻見從前邊的人們開始,嘩嘩啦啦跪下一片。到了我們這裏,我們也跪了下來,然後所有人都低下頭,沉默不言。
可以看得出這是一種規矩,我們也不敢造次,隻是深覺無聊與寡淡,沒有想象中那般熱鬧非凡。
終於結束,這一條長長的隊伍開始徐徐前行。“怎麽還要走?還沒到嗎?”我好奇發問。旁邊一位大人迴道:“還要走十分鍾呢。最後下來讓你走一走,是展現得更虔誠一點,這樣一會你許的願,祖師爺都會給你實現。”
我聽懂了,原來在這能許願。於是我便轉換了此行湊熱鬧的目的,模仿著他們的樣子,緊跟向前。
到了門前,人群又停下了。在後邊遠遠望去,寺麵的門很大,氣派斐然。高高的門匾上的繁體字我們三人都認不太全,但管他呢,我現在隻想許願,令霄的糾結也被我不解風情的打斷:“別想了霄哥,你學的字不比我多多少,咱們現在要是就能看懂,以後上學還學什麽。馬上要走了,別掉隊,咱快進去許願了。”
確實,令霄他也糾結不出個所以然,但他拉著我們的手離開了隊伍,搶先一步進了廟裏。至於原因,進去了之後他才邊走邊講:“都到這了你還跟著他們幹啥,一會在祖師爺大殿前還要等著麵裏來人迎接香主,然後一群人哄哄的去每個殿還得排隊,時間太長了。咱們先進來拜完,早點出去買甘蔗。”
對此,我隻能說,大一點還是懂得多、想的全。不然一會甘蔗賣完了,那才等於來一趟啥也沒幹。
最敬重莫過於祖師殿,常常聽人說祖師爺怎麽著,今日有幸一見,果然不凡。金衣素裹,大氣凜然。我虔誠的向他老人家三叩首,厚著臉皮許下了自己的心願,因為我沒放錢。
為何沒放錢?一是我沒聽說過拜神這件神聖莊重的事情竟然需要錢,直到我看見令霄、令雯都拿出早已換好的零碎錢投進功德箱,我才知道原來做任何事情都得用到錢。二是雖然我身上有些整數的大錢,但要讓我為了這個小小的心願,我實在是不情不願。
所以,素來臉皮厚的我沒求助令霄、令雯,端著臉無事一般許下了願。畢竟大人們也說過心誠則靈,隻要我夠誠懇,我所拜的這位老人家他一定能看見。
關於心願的內容是就像是現在這樣,一家人平平安安,讓父母離我不近又不遠。確實很簡單,前一句是外公外婆交代我的,後一句我也單純隻想著現在的生活不要再有所改變。但不知是不是缺少了錢的原因,這個願望的實現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
令霄像是看出了我的窘迫,寬慰我道:“沒事的小樸,我之前來看有的大人拜的時候也經常不投錢,人家神仙不會在乎咱們這一點。不過也怪哥哥沒想到給你提前備點,小雯我倆也隻準備了給祖師爺的零碎錢,畢竟是最大的神仙。其他的殿我們也從沒給過,想著要省點是點。走吧,接下來的殿咱們一起給不了錢,拜拜就行了。”
還好我沒問他們張嘴要錢,心裏慶幸自己沒讓他們為難。而這話題一偏,沒投錢這一茬便被我忘在了轉眼之間。
見一個殿我們就進,見一個神像我們就拜,不一會,便走進了最後一個轉運殿。這裏與先前的神殿格外不同,不是說神像、蒲團和功德箱這些大家都有的東西之間存在的細微差別,而是它的構造,很獨特地在神像後修建了一條內部通道。
這條通道入口在神像右邊,出口在神像左邊,裏麵很窄又很短,需要側身貼牆行走,就算很慢也可在半分鍾內轉完一圈迴到起點。
待我們都磕完了頭,令霄拉著我,我拉著令雯,三人依次鑽了進去。按照事先令霄的交代,他負責大喊:“轉過了沒?”,我和令雯需要及時大聲地迴應:“轉過來了!”通道裏響起來了此起彼伏的聲音,隻此這兩句循環不斷。
或許是裏麵的牆壁被人們磨得太過光滑,沒等盡興便完成了三圈,我還想再進,卻被令霄攔了下來。“隻能三圈小樸,再轉你剛剛轉好的運氣都又沒了,我們先去買甘蔗吧,以後有機會再來玩。”
“好吧。”我勉為其難地接受了這個提議,畢竟我也很怕甘蔗被人買完。
我仨剛走出門去,大人們才開始分散,烏央烏央地湧向各個大殿。看向令霄的眼神更加敬佩,不愧是你,事事都想的這麽周全。
廟門的空地兩邊,賣甘蔗的攤販很多,甚至超過了賣香火的數量,看來大家確實更為認可有實物佐證的平安。
令霄花了五塊錢,挑了兩根最長的甘蔗,一根給了我,一根留給了他和妹妹。
它原本不這麽貴,如果不是在這裏,這兩根甚至用不到三塊錢。但誰讓習俗使然,大家都希望帶一根長長的甘蔗迴去,代表今後的長久平安。但要記住的是,在到家之前,萬不可弄斷,如若甘蔗斷裂,其中所代表的意思則與上邊相反,今年必定多災多難。
其實我也想用自己的壓歲錢來著,可實在拗不過他。也確實,令霄現在手裏同樣攥著前一天得來的壓歲錢,自己能拿得出來,便不斷抗拒著我給他再增加心理負擔。
但我是知道的,這五塊錢已是他的極限,昨天他收到手裏的也就大伯給他的這點。是啊,家裏吃飯都成問題了,他奶奶沒給也情有可原。昨日初一他一分沒花,或許也就是為了今天。
唉,有很多大人都是這樣,明明自己很難,卻不願有所表現,甚至強撐笑顏。為了在意的人,他們可以在沉默中透支自己,如掩耳盜鈴般。殊不知,那些被在意的人對他們的這種自我折磨,都是心照不宣。外公外婆是這樣我不奇怪,可年紀尚小的令霄也如此,讓人屬實無奈。
不過也無所謂,即便換做我來說,總承蒙別人的情誼,也是會很難受的,之後在其他方麵找補迴來就好了。
在外閑轉一會,大人們也陸續出來了,我們趕忙踏上了迴去了路程,這份平安遲一點到家,自己的心裏就愈發焦躁不安。
午飯後,行程照常。心裏時時在想,我好像少許了個願,如若哪天少了這兩位小夥伴,我怕是天都要塌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