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七章:總要豁然


    日子恍恍惚惚地過,萬物徹底更迭,依舊保持原貌的隻有景色。


    隔天上午,軍營裏來人上門。按照其所說,凡是家中能賣錢的東西均需折現出來,此乃於公和將軍之間的許諾,任何原因亦差池不得。


    他們又是犒勞頓,又是充軍費,各式各樣的用錢途徑光聽上去就有很多。知道這是想多要一點的借口,我們卻也隻能照做。


    可奈何傾盡所有,人家還是自顧自地說,再想想,切莫作假,肯定有剩的。


    那我們還能拿得出什麽?難道這間宅子也能拱手讓得?我是不願,覺得這些人未免太過火。但娘親卻未多加思索,隻要是他們要的,哪怕說自己的命能值錢也會給得。


    於是,才過三天我們便被攆出門外,以往人們口中那個富甲一方的於門由此徹底墜入了破落。


    而在這短暫的時日裏,不僅物已盡失,人也該走的都走了。是啊,如今我們自己活著都難,如何再負擔得起雜役們的著落。


    所以到最後一無所有的時候,除了我和娘親與娘親之外,剩下的人隻有許爺、常生和尚恬他們三個,其中那位老者還是傻的。


    不知是不是年紀太大,受的刺激過多,許爺從那日起就一直神神叨叨,一邊不停狂喊天啊命啊什麽的,一邊仰著頭在地上半蹲半坐。


    至於尚恬母子和大娘,眼下她仨正在為我們尋求住所。如今當真窮困潦倒,甚至連吃喝都要靠兩位婦道人家來張羅。而且她們擔心常生留在我們身邊惹事生禍,便也帶著走了。


    此時無所事事的,就剩下了娘親、妹妹、許爺與我。四人呆呆地站在自家院門前,各自都在低頭想著些什麽。


    我所想的很簡單,都是陳年舊事。為什麽隻有已經發生的?實際上關於未來我也考慮過,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也就不用再提了。


    正是往日記憶不斷飄過,我終於認識到到自己犯下的錯。其實一直以來自己也曾不少次的在事後做過反思,但是每迴卻隻能管著那幾天可記得。


    誠然來講,不是以前態度不夠深刻,隻是每當衝動之下容易給忘了。在我的印象裏,都已算不太清這種事發生過幾次了,可仍未長出記性來。


    久而久之,我竟不自覺地已將全部原因歸結於身體還是小孩嘛,天性就愛頭腦發熱。大人們確實常會這麽說,盡管不想承認,但我得說此前自己對這種身份的好用之處也頗為心滿意得。


    如今情況變了,現在我隻覺那是一種虛偽與懦弱。十八歲的人怎能還厚著臉皮自詡孩童?漸漸地,自責升格成了厭惡與痛恨,而兩種情緒討伐的對象依舊是我自己。


    希望還有改過的機會,這次我是真的認清了自己的過錯。


    時間匆匆流失,娘親與我、許爺與常生四人已被在這裏待了半晌。到了中午這會我又渴又餓,隨即轉而盼望著大娘和尚恬能快些迴來,解救我們於水火。


    不負所托,沒多大一會兒她們便相互攙扶著走入了我的視線。也不得不說,兩人的確能幹。我本以為今日將要有一番住大街的別樣體驗,誰知剛一同坐下,便聽到她們帶迴來的好消息。附近郊村有處農家小院,隻需花很少的錢。


    應是欣喜之事,娘親卻仍處於憂慮,她知道自己拿不出來那點錢。


    大娘眼尖,瞬間就覺察到了娘親的異樣,隨即寬慰道:“夫人不用多慮,那裏一個月的租費確實不多,無非就是過去家裏兩三天的飯錢。你們安心住即可,其餘的我來承擔。”


    聞言母親謝了又謝,模樣像極了路邊那些乞丐要到了飯。


    再看尚恬,她靜靜坐著未發一言,神情上似乎流露出傷感,我知道應該還有事沒講完。


    果不其然,接下來就是壞消息。她告訴我們,父親昨夜死於風寒。


    娘親承受不住打擊暈厥過去,眾人頓時圍作一團,邊掐其人中,邊大哭大喊。


    人若求死,那便救不活。想必娘親就是如此,醒來又昏,昏來又醒,反反複複最終墮進無盡的安眠。


    草草了葬,一行五人走在了去往新家的路上。這世道實在讓人失望,想要一個改正的機會都這麽難。這裏我才開始明白,人若沒有遠見,事後醒悟過來也是枉然。


    許爺沒有一起,他現在已經無法正常交流,每個人都叫了很久,卻也不跟我們走。到了最後,大家一致認為還是不能強求。倘若真的帶上他出了什麽事,那可沒人能承受。


    大概五裏地的行程,我們隻用了一刻鍾。因為大家都沉默不語,所以走的很快。


    見到小院的第一眼,我很是驚訝。房屋窄小殘舊,院中雜草叢生,舉目望去滿是破敗。


    大娘準備找在村子另一處的戶主談租住事宜,臨行前招唿我和尚恬收拾一下這裏。


    對於我來說,理應擔起這份責任,指望尚恬一人確實忙不過來,萬不能如過去麵對煩惱時隻顧徒自傷感。


    但我的乳娘仍保持一貫作風,她不忍心讓細皮嫩肉的我幹這些髒活累活。


    或許在她眼裏,我仍是主,她仍是仆。也可能是因為我還小,力氣不足的因素。但看到她準備叫六歲的常生來幫忙時,我才知道她的出發點是前者。


    知道了緣由,那就好辦了。我先是佯裝起怒,斥責她的偏心。怎麽外人可以坐著享福,反而親生兒子要受苦。後又舉例論述,闡明她的錯誤。如若按這種思路,豈不是告誡我自己的娘親不如乳母。


    語言的優勢被我竭力發揮出來,一擊便戳到了尚恬的痛處。因此我如願以償地和她一同幹起了活,甚至還特意交代別打擾弟弟妹妹,畢竟我和她一樣見不得小孩子受苦。


    林芩常生兩人背靠背坐在前門的石階上,諸多禍亂已令得他們疲憊不堪,看上去甚是可憐。


    不隻他倆,其實我為所有人感到心酸。如若沒有我,他們或許還能活地悠悠然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又是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或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或煙並收藏又是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