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成長過程總是無憂無慮,一晃眼三年還是四年便已經過去。
節日在瑣碎中流離,重複的日常把人麻痹,再沒人記得應該歡喜。那自然不必多說,這種日子是多麽枯燥至極。
唯一一個大人,日出即走日落才歸,甚至有時隔三差五的不歸,對此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去在意。反正她每次迴來就氣喘籲籲,隻想著休息,那些孩子們湊上去親熱兩句,卻理都不理。
就這樣,久而久之,除了在我眼裏,格蕾絲仿佛已化為空氣。
當然,少部分情況下,她將掙來的錢給我時,我倆多多少少也會聊兩句。
但畢竟一個月就一次兩次,我們之間的談話也再無深意,大致分享下各自的見聞就匆匆別去。
這樣的感覺挺好,一來能減輕自己操持家事的煩惱,二來如今我也隻有這種機會才能和他人正常聊聊。
要說為什麽呢?嗐,當家確實難,特別是當這麽大一個家。起初我想的是和他們平等對話,然而不僅沒用,竟還惹得他們整日與我嘻嘻哈哈。
可對著嬉皮笑臉我也沒有別的辦法,先前就暫且由著他們自己的性子來吧。直到中間有此玩脫了,兩撥孩子就誰更厲害而打架。
一群是矮一點但胖的鮑勃帶頭,一群是高一些卻瘦的傑克帶頭,虧著這倆早兩年還形影不離呢,轉臉卻就在眾孩子的起哄中大打出手。
在我趕過去的時候,倆人麵對麵側躺在地上,鼻青臉腫還撕扯著對方的頭發。所以趕來一照麵,我照著兩人朝外的屁股,狠狠地用腳一人給了兩下。
他們當時肯定不服,齊雙雙把怒火衝向我,於是迎麵而來的兩隻拳頭被我的後腦勺接下,但我忍著痛卻也不迴頭向前走並撂了一句話。
“你倆是長大了,可以離開了。”
記不清他們說的是啥,反正兩個人在院子裏愣了好久,後來我又讓一個孩子帶過去了一句話。
“承認錯誤並保證不再犯,或者盡早走人,二選一。想通了的話,晚上可以告訴他。”
“哦對,還要補充一下,就是隻有這兩種選擇。不要覺得了不起會打架,記住人多力量才更大。”
空談的威脅奏效了,一個當天晚上就消失不見,另一個次日早晨來找我但我沒理他。
畢竟機會過去才知道把握,我都想不通他是憑什麽。於是晾了他將近有半個月吧,傑克在一個起霧的早晨也離開了家。
無所謂,走就走吧,我倒沒感覺有啥,那些孩子們卻慢慢顯露出怕。
怕什麽?肯定是怕我了。全家上上下下二三十人,甭管比我小還是比我大,一個二個見著我就像鬼來了。也就這樣,慢慢地我變得再沒人可說話。
這算孤立嗎?我覺得不算吧,起碼真要有事找他們搭話,絕對是有問有答。可能傑克最後出走的原因,和這一樣吧。
真孤單啊!漸漸地,我學會獨處了,狀態好的時候甚至能伏案一整天,不帶動的。
可有的時候忍不下去了怎麽辦呢?這時候腦子就會蹦出來更多的問題。我能不能去找她呢?突然去會不會打擾到她呢?萬一我倆被人看見說閑話了呢?……這些問題我最後總能得出一個答案,那就是——不管了。
通常我會隔著門,定一會兒再去敲打,也就是等屋裏麵機器沒動靜了。
姑娘每次見我在門前,都會先一驚,繼而展出舒心的笑顏。而她的位置也從來沒變,三年多一直在這小屋的正中間。
相隔幾米遠,交纏著的織線,襯托出她的容顏,恬淡素淨如天仙。好想走近一點,但卻是萬萬不敢,倘若把這裏弄亂,那可是給她找了個大麻煩。也因此,我隻可遠觀,或是遠遠的交談。
對此我卻也沒多大的意見,因為能來見她一麵,就已滿足了心願。
奇了怪了,我每天早中晚,可以說除了深夜,任何時間都有幸得見,怎麽這場景裏的人就還是看不厭?
搞不懂,但我明白。喜歡看那就多看,這又不用花錢,且又不違背他人意願。唯一的難點,就是各自有正經事要幹,不然難免會生出些不好聽的流言。
什麽約翰又去找格蕾絲了,什麽他們兩個又在說悄悄話了,還有什麽他倆的眼神都不對勁了……巴拉巴拉的,反正非常多。想來也是,孩子們都大了,也更懂人情世故了,背後議論他人兩句,那倒也再正常不過。
但這能解釋麽?根本無從下手啊,可能還會越描越黑得,索性也就一直這樣擱置著,隻要我們兩人明麵上顧及點影響就好了。
女孩的聲音輕輕,很愛附和我的攀談,但手裏的活不斷。在她跟前一待基本就是半天,可每次我還總是覺得時間太短。不管有話說還是沒話說,不管是站著蹲著坐著,亦或是直接就在地上躺著,都很短,仿佛忽然一下,就把美好給浪費完。
但時間過得快並沒有什麽不好,快一點變老就可以快一點解脫煎熬。
據我暗自謀劃,待到這群孩子們長大,差不多都到了十六七八,我準備告訴他們解散這個家。
至於為什麽呢?原因那可太簡單了,而且想起來就火大。整個家基本全靠兩個叫格蕾絲的女人,老的每次一迴來就累成廢人樣子了,小的天天紮在織布機旁動都不動。其他的人卻一天到晚除了玩再也不會幹別的,真不知道他們是看不見還是裝傻。我猜是裝的吧,又沒人真眼瞎。
曾經我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立些規矩啊製度啊什麽的。可我低估了小孩子的天性潑灑,人在跟前給你裝模作樣幹點啥,人一走又哄作一團該幹啥幹啥。所以沒幾天就不了了之了,後邊我也徹底失望懶得再管了。
而那些洗衣、做飯之類的家務,基本就被我一人包圓,生怕這些小事影響到那倆忙著的。
說實話,心裏不舒服,感覺我這個當家的不公平,拚什麽就這仨幹活剩下的都在玩啊。
但我無力改變什麽,更不願讓情緒衝昏頭腦,便還是陪著另兩位堅持下來了。而且我也有讓自己消氣,或者不那麽生氣的方法,舉個洗衣服的例子。就是把孩子們的衣服,直接揉在一個大木桶裏,隨便胡思亂攪和幾下就當做洗完了。而對於我們三個的,我則換上小木板細細揉搓,幾乎纖塵不染才算作罷。所以相比之下,因為付出的不同,而在我這兒有了反差,出於心理作用倒也感覺好受多了。
麻痹自己,是一味良藥,對症吃更有療效。然而卻不能太過頭,否則自己連自己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而這個度我就能把握好,畢竟眼看又快到下雪的時間,該為這個既反感又喜歡的家做準備咯。
節日在瑣碎中流離,重複的日常把人麻痹,再沒人記得應該歡喜。那自然不必多說,這種日子是多麽枯燥至極。
唯一一個大人,日出即走日落才歸,甚至有時隔三差五的不歸,對此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去在意。反正她每次迴來就氣喘籲籲,隻想著休息,那些孩子們湊上去親熱兩句,卻理都不理。
就這樣,久而久之,除了在我眼裏,格蕾絲仿佛已化為空氣。
當然,少部分情況下,她將掙來的錢給我時,我倆多多少少也會聊兩句。
但畢竟一個月就一次兩次,我們之間的談話也再無深意,大致分享下各自的見聞就匆匆別去。
這樣的感覺挺好,一來能減輕自己操持家事的煩惱,二來如今我也隻有這種機會才能和他人正常聊聊。
要說為什麽呢?嗐,當家確實難,特別是當這麽大一個家。起初我想的是和他們平等對話,然而不僅沒用,竟還惹得他們整日與我嘻嘻哈哈。
可對著嬉皮笑臉我也沒有別的辦法,先前就暫且由著他們自己的性子來吧。直到中間有此玩脫了,兩撥孩子就誰更厲害而打架。
一群是矮一點但胖的鮑勃帶頭,一群是高一些卻瘦的傑克帶頭,虧著這倆早兩年還形影不離呢,轉臉卻就在眾孩子的起哄中大打出手。
在我趕過去的時候,倆人麵對麵側躺在地上,鼻青臉腫還撕扯著對方的頭發。所以趕來一照麵,我照著兩人朝外的屁股,狠狠地用腳一人給了兩下。
他們當時肯定不服,齊雙雙把怒火衝向我,於是迎麵而來的兩隻拳頭被我的後腦勺接下,但我忍著痛卻也不迴頭向前走並撂了一句話。
“你倆是長大了,可以離開了。”
記不清他們說的是啥,反正兩個人在院子裏愣了好久,後來我又讓一個孩子帶過去了一句話。
“承認錯誤並保證不再犯,或者盡早走人,二選一。想通了的話,晚上可以告訴他。”
“哦對,還要補充一下,就是隻有這兩種選擇。不要覺得了不起會打架,記住人多力量才更大。”
空談的威脅奏效了,一個當天晚上就消失不見,另一個次日早晨來找我但我沒理他。
畢竟機會過去才知道把握,我都想不通他是憑什麽。於是晾了他將近有半個月吧,傑克在一個起霧的早晨也離開了家。
無所謂,走就走吧,我倒沒感覺有啥,那些孩子們卻慢慢顯露出怕。
怕什麽?肯定是怕我了。全家上上下下二三十人,甭管比我小還是比我大,一個二個見著我就像鬼來了。也就這樣,慢慢地我變得再沒人可說話。
這算孤立嗎?我覺得不算吧,起碼真要有事找他們搭話,絕對是有問有答。可能傑克最後出走的原因,和這一樣吧。
真孤單啊!漸漸地,我學會獨處了,狀態好的時候甚至能伏案一整天,不帶動的。
可有的時候忍不下去了怎麽辦呢?這時候腦子就會蹦出來更多的問題。我能不能去找她呢?突然去會不會打擾到她呢?萬一我倆被人看見說閑話了呢?……這些問題我最後總能得出一個答案,那就是——不管了。
通常我會隔著門,定一會兒再去敲打,也就是等屋裏麵機器沒動靜了。
姑娘每次見我在門前,都會先一驚,繼而展出舒心的笑顏。而她的位置也從來沒變,三年多一直在這小屋的正中間。
相隔幾米遠,交纏著的織線,襯托出她的容顏,恬淡素淨如天仙。好想走近一點,但卻是萬萬不敢,倘若把這裏弄亂,那可是給她找了個大麻煩。也因此,我隻可遠觀,或是遠遠的交談。
對此我卻也沒多大的意見,因為能來見她一麵,就已滿足了心願。
奇了怪了,我每天早中晚,可以說除了深夜,任何時間都有幸得見,怎麽這場景裏的人就還是看不厭?
搞不懂,但我明白。喜歡看那就多看,這又不用花錢,且又不違背他人意願。唯一的難點,就是各自有正經事要幹,不然難免會生出些不好聽的流言。
什麽約翰又去找格蕾絲了,什麽他們兩個又在說悄悄話了,還有什麽他倆的眼神都不對勁了……巴拉巴拉的,反正非常多。想來也是,孩子們都大了,也更懂人情世故了,背後議論他人兩句,那倒也再正常不過。
但這能解釋麽?根本無從下手啊,可能還會越描越黑得,索性也就一直這樣擱置著,隻要我們兩人明麵上顧及點影響就好了。
女孩的聲音輕輕,很愛附和我的攀談,但手裏的活不斷。在她跟前一待基本就是半天,可每次我還總是覺得時間太短。不管有話說還是沒話說,不管是站著蹲著坐著,亦或是直接就在地上躺著,都很短,仿佛忽然一下,就把美好給浪費完。
但時間過得快並沒有什麽不好,快一點變老就可以快一點解脫煎熬。
據我暗自謀劃,待到這群孩子們長大,差不多都到了十六七八,我準備告訴他們解散這個家。
至於為什麽呢?原因那可太簡單了,而且想起來就火大。整個家基本全靠兩個叫格蕾絲的女人,老的每次一迴來就累成廢人樣子了,小的天天紮在織布機旁動都不動。其他的人卻一天到晚除了玩再也不會幹別的,真不知道他們是看不見還是裝傻。我猜是裝的吧,又沒人真眼瞎。
曾經我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立些規矩啊製度啊什麽的。可我低估了小孩子的天性潑灑,人在跟前給你裝模作樣幹點啥,人一走又哄作一團該幹啥幹啥。所以沒幾天就不了了之了,後邊我也徹底失望懶得再管了。
而那些洗衣、做飯之類的家務,基本就被我一人包圓,生怕這些小事影響到那倆忙著的。
說實話,心裏不舒服,感覺我這個當家的不公平,拚什麽就這仨幹活剩下的都在玩啊。
但我無力改變什麽,更不願讓情緒衝昏頭腦,便還是陪著另兩位堅持下來了。而且我也有讓自己消氣,或者不那麽生氣的方法,舉個洗衣服的例子。就是把孩子們的衣服,直接揉在一個大木桶裏,隨便胡思亂攪和幾下就當做洗完了。而對於我們三個的,我則換上小木板細細揉搓,幾乎纖塵不染才算作罷。所以相比之下,因為付出的不同,而在我這兒有了反差,出於心理作用倒也感覺好受多了。
麻痹自己,是一味良藥,對症吃更有療效。然而卻不能太過頭,否則自己連自己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而這個度我就能把握好,畢竟眼看又快到下雪的時間,該為這個既反感又喜歡的家做準備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