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傍晚,暮色遮天。
漸漸地,我變得不安。原因倒很簡單,這一車滿滿的都是小孩,互相之間也不怎麽交談。而且他們不論男女,都長著帶顏色的頭發和五彩斑斕雙眼,規規整整坐著打量我這個與眾不同的新夥伴。
會不會那老家夥是人販子,或者要去的地方是血汗工廠。我渾身上下隻披著剛才那條毛毯,想到這裏不由得生出一身冷汗。
然則又轉念一想,單從那老頭的麵相上來看,似乎也不像是會這般不堪。
此時恰好車停了,便換一種思路。自己瞎琢磨再多,也不如實際看看。倘若真的被騙,我隻管撒腿就跑,那老人肯定追不上的。
下車先迴頭看,不遠處閃著燈火,似乎那一片有人煙。心中默默盤算,以此規劃出逃跑路線。
再轉身正視前方,這才發現我們竟來到一所教堂。可能也稱不上,因為它太矮太破了,與以往在照片上看到不一樣。
幾個小孩從門口探出腦袋,確認之後便走了出來。
“父親,現在是八點,你迴來得好晚。”
先行說話的是位列其中帶頭的姑娘,且一身穿著類似於電影裏見到過的修女裝。倘若不是其胸前和頭頂有一抹白和身後的孩子舉著光亮,我真找不到不到黑夜離得她身處何方。
“路上發生了一些狀況,稍後我再與你們細講。先來介紹一下,有新孩子來了。”
老人和她的對話語速太快,我還未全部反應過來。所以自己在被輕輕拉著到人群中間去時,整得我著急忙慌以至於糾結要不要跑。
不過還好,沒做出動作之前,我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恢複鎮定開口說道:“大家好,我是新來的,以後一起工作請多關照。”
這裏我用的是take care for,它所會引有的歧義也並未事先意識到。
“小心你!為什麽?你不會得了……吧?”
姑娘的話中有個名詞我不知其含義,隻覺得這種反問挺不客氣。
“我不知道你想問什麽,我的個人介紹已經說完了。”
“你的名字呢?你來自哪裏啊?你是怎麽讓我父親接受你的?”
“我不知道,我的過去全忘了,而且你可以說慢點嗎?我的英語水平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意思。”
微弱的光照下,少女滿臉不可思議,轉頭向其稱為父親的老人問去。
“我的父親,你怎麽迴事?我們已經有著很大的壓力,為什麽還要讓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孩子來這裏。而且他看起來和我們不一樣,有可能是患病的人,危險不能放在家裏。”
她下意識地放慢了語速,所以這句話讓我聽懂了。於是聯想到其先前問的,原來她是在但這個啊。
我搶答:“誰生病了,我很健康的,你不要把猜測當做事實,可以嗎?”
她撇嘴:“為什麽你剛才不迴答?那些說謊的人才總是這樣的。”
小姑娘家的,怎麽說話這麽難聽,於是慍怒之氣油然而生。
思來想去,我準備予以還擊。但是還沒構思好說什麽,便被在場的唯一一個大人打斷了。
“格蕾絲(音譯grace),請放心,他是一個聰明的小男孩,我相信他可以融入這裏,而且我們需要新的力量不是嗎?”
“但是他可以做什麽?他說他記不起來任何事情,我們怎麽能得到他的幫助呢?”
“你可以慢慢地教他啊,就像過去對其他孩子那樣。好了,我的女兒,我們很累了,需要吃飯和休息,那麽一切還請麻煩你。”
“可是他連語言都……”
“請。”
老人最後僅用一句please,徹底中斷了少女口中的話題。隨後對麵的孩子們敞開大門,將大家連同我一起迎了進去。
整個院子不大,與外公外婆家大差不差。但是這裏到處充滿著宗教和異域元素,所以風格上的迥異也可令我這個外來人微張嘴巴,,
隻不過外麵太黑,直至進入了室內,才有人注意到我的驚訝。
“你怎麽了?不舒服嗎?”
為了不展現出自己沒見過世麵的樣子,我匆忙找個正當理由搪塞過去。
“不是的,我一天沒吃飯,所以感覺有些餓了。”
聞言,老人又是道歉,又是催著女兒那邊快一點,更甚之的是還找來自己衣服給我穿。盡管樸素且不合身,起碼心意卻能看得見。這一下子搞得我羞紅了臉,感謝的話一直沒辦法間斷。
耗時不短,終於準備開飯,好一桌質樸大餐。有的孩子應該是吃罷了,就靜靜地待在桌子的對麵。他們用雙手捧著腦袋,圓圓睜起那個階段才有的稚嫩雙眼。一半看我,一半看我身邊。
真是粗糙的做法,粗糧麵包加粗糧粥,細看之下裏麵還有麩糠摻雜,難不成充足的食物就是指這個啊。新人到此不做歡迎就算了,怎麽待客之道也草率至此呢。
而且曾幾何時我聽說過,這兒的人餐食以土豆為主,想必那應該還能更容易接受一點。再轉眼瞧瞧如今桌上擺滿的,連一個帶味道的都沒有,實屬是太過寡淡。我光看看就覺得難以下咽,便停留在無動於衷之上予以表現。
鄰座的老人家,不明所以,問道:“你在等什麽?快點嚐嚐吧,熱的食物才是美味的。”
旁側的我犯傻,愁眉苦臉,迴答:“我從沒見過這種食物,不知道該怎麽吃是對的。”
“什麽?你之前都吃些啥?是如何長到這麽大?”
“麵條或者米飯,當然還有很多可口的菜品。”
“對不起,這些我們做不到。”
“那很便宜的,為什麽不可以啊。”
“這裏的孩子太多,我隻能盡力讓他們吃飽就好。”
確實我沒意識到,自己竟強人所難了。畢竟一個孩子就是一張嘴啊,而且這兒看上去也並不是個富裕的家。
“沒關係,我隻是不習慣而已。如果給我足夠時間,適應過來不成問題。”
“謝謝你,可以的話,我幫你切開它吧,那麽你就隻需將其放在嘴裏。”
搞不懂他為啥要謝我,估計是有些思想上的差異。
“這是不對的,應該是我要感謝你。你是一個慷慨的好人,給予我吃的食物和住的地方。還沒請問,你的名字是?”
他已經開始幫我為麵包撕碎,專注於手上之事導致隻迴複淺淺的一句:“勞倫斯(音urence),你呢?”
話音剛落,他意識到口誤,於是趕忙找補。
“對不起,我忘了你不記得任何東西。”
真服了,怎麽又道歉起來,臉皮薄的人怕是早都待不住。再對上他難為情的眼神,我真深覺於心不忍,於是脫口而出:“你不必總說對不起,這種情況沒有對錯。而且我明白的,有個名字方便很多,所以我也已經想好了,就叫我john(譯名約翰)吧。”
“真的?我沒聽錯?約翰是個好名字,希望你的到來和它的寓意一樣,可能我們這裏終於要迎來上帝的恩賜了。”
簡單的一句應承,沒想到這老人突然大喜起來。真是一點都不穩重啊,這讓我都不好意思告訴他,英文名字我就隻聽說過幾個,而john也隻是自己隨意想來的。
漸漸地,我變得不安。原因倒很簡單,這一車滿滿的都是小孩,互相之間也不怎麽交談。而且他們不論男女,都長著帶顏色的頭發和五彩斑斕雙眼,規規整整坐著打量我這個與眾不同的新夥伴。
會不會那老家夥是人販子,或者要去的地方是血汗工廠。我渾身上下隻披著剛才那條毛毯,想到這裏不由得生出一身冷汗。
然則又轉念一想,單從那老頭的麵相上來看,似乎也不像是會這般不堪。
此時恰好車停了,便換一種思路。自己瞎琢磨再多,也不如實際看看。倘若真的被騙,我隻管撒腿就跑,那老人肯定追不上的。
下車先迴頭看,不遠處閃著燈火,似乎那一片有人煙。心中默默盤算,以此規劃出逃跑路線。
再轉身正視前方,這才發現我們竟來到一所教堂。可能也稱不上,因為它太矮太破了,與以往在照片上看到不一樣。
幾個小孩從門口探出腦袋,確認之後便走了出來。
“父親,現在是八點,你迴來得好晚。”
先行說話的是位列其中帶頭的姑娘,且一身穿著類似於電影裏見到過的修女裝。倘若不是其胸前和頭頂有一抹白和身後的孩子舉著光亮,我真找不到不到黑夜離得她身處何方。
“路上發生了一些狀況,稍後我再與你們細講。先來介紹一下,有新孩子來了。”
老人和她的對話語速太快,我還未全部反應過來。所以自己在被輕輕拉著到人群中間去時,整得我著急忙慌以至於糾結要不要跑。
不過還好,沒做出動作之前,我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恢複鎮定開口說道:“大家好,我是新來的,以後一起工作請多關照。”
這裏我用的是take care for,它所會引有的歧義也並未事先意識到。
“小心你!為什麽?你不會得了……吧?”
姑娘的話中有個名詞我不知其含義,隻覺得這種反問挺不客氣。
“我不知道你想問什麽,我的個人介紹已經說完了。”
“你的名字呢?你來自哪裏啊?你是怎麽讓我父親接受你的?”
“我不知道,我的過去全忘了,而且你可以說慢點嗎?我的英語水平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意思。”
微弱的光照下,少女滿臉不可思議,轉頭向其稱為父親的老人問去。
“我的父親,你怎麽迴事?我們已經有著很大的壓力,為什麽還要讓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孩子來這裏。而且他看起來和我們不一樣,有可能是患病的人,危險不能放在家裏。”
她下意識地放慢了語速,所以這句話讓我聽懂了。於是聯想到其先前問的,原來她是在但這個啊。
我搶答:“誰生病了,我很健康的,你不要把猜測當做事實,可以嗎?”
她撇嘴:“為什麽你剛才不迴答?那些說謊的人才總是這樣的。”
小姑娘家的,怎麽說話這麽難聽,於是慍怒之氣油然而生。
思來想去,我準備予以還擊。但是還沒構思好說什麽,便被在場的唯一一個大人打斷了。
“格蕾絲(音譯grace),請放心,他是一個聰明的小男孩,我相信他可以融入這裏,而且我們需要新的力量不是嗎?”
“但是他可以做什麽?他說他記不起來任何事情,我們怎麽能得到他的幫助呢?”
“你可以慢慢地教他啊,就像過去對其他孩子那樣。好了,我的女兒,我們很累了,需要吃飯和休息,那麽一切還請麻煩你。”
“可是他連語言都……”
“請。”
老人最後僅用一句please,徹底中斷了少女口中的話題。隨後對麵的孩子們敞開大門,將大家連同我一起迎了進去。
整個院子不大,與外公外婆家大差不差。但是這裏到處充滿著宗教和異域元素,所以風格上的迥異也可令我這個外來人微張嘴巴,,
隻不過外麵太黑,直至進入了室內,才有人注意到我的驚訝。
“你怎麽了?不舒服嗎?”
為了不展現出自己沒見過世麵的樣子,我匆忙找個正當理由搪塞過去。
“不是的,我一天沒吃飯,所以感覺有些餓了。”
聞言,老人又是道歉,又是催著女兒那邊快一點,更甚之的是還找來自己衣服給我穿。盡管樸素且不合身,起碼心意卻能看得見。這一下子搞得我羞紅了臉,感謝的話一直沒辦法間斷。
耗時不短,終於準備開飯,好一桌質樸大餐。有的孩子應該是吃罷了,就靜靜地待在桌子的對麵。他們用雙手捧著腦袋,圓圓睜起那個階段才有的稚嫩雙眼。一半看我,一半看我身邊。
真是粗糙的做法,粗糧麵包加粗糧粥,細看之下裏麵還有麩糠摻雜,難不成充足的食物就是指這個啊。新人到此不做歡迎就算了,怎麽待客之道也草率至此呢。
而且曾幾何時我聽說過,這兒的人餐食以土豆為主,想必那應該還能更容易接受一點。再轉眼瞧瞧如今桌上擺滿的,連一個帶味道的都沒有,實屬是太過寡淡。我光看看就覺得難以下咽,便停留在無動於衷之上予以表現。
鄰座的老人家,不明所以,問道:“你在等什麽?快點嚐嚐吧,熱的食物才是美味的。”
旁側的我犯傻,愁眉苦臉,迴答:“我從沒見過這種食物,不知道該怎麽吃是對的。”
“什麽?你之前都吃些啥?是如何長到這麽大?”
“麵條或者米飯,當然還有很多可口的菜品。”
“對不起,這些我們做不到。”
“那很便宜的,為什麽不可以啊。”
“這裏的孩子太多,我隻能盡力讓他們吃飽就好。”
確實我沒意識到,自己竟強人所難了。畢竟一個孩子就是一張嘴啊,而且這兒看上去也並不是個富裕的家。
“沒關係,我隻是不習慣而已。如果給我足夠時間,適應過來不成問題。”
“謝謝你,可以的話,我幫你切開它吧,那麽你就隻需將其放在嘴裏。”
搞不懂他為啥要謝我,估計是有些思想上的差異。
“這是不對的,應該是我要感謝你。你是一個慷慨的好人,給予我吃的食物和住的地方。還沒請問,你的名字是?”
他已經開始幫我為麵包撕碎,專注於手上之事導致隻迴複淺淺的一句:“勞倫斯(音urence),你呢?”
話音剛落,他意識到口誤,於是趕忙找補。
“對不起,我忘了你不記得任何東西。”
真服了,怎麽又道歉起來,臉皮薄的人怕是早都待不住。再對上他難為情的眼神,我真深覺於心不忍,於是脫口而出:“你不必總說對不起,這種情況沒有對錯。而且我明白的,有個名字方便很多,所以我也已經想好了,就叫我john(譯名約翰)吧。”
“真的?我沒聽錯?約翰是個好名字,希望你的到來和它的寓意一樣,可能我們這裏終於要迎來上帝的恩賜了。”
簡單的一句應承,沒想到這老人突然大喜起來。真是一點都不穩重啊,這讓我都不好意思告訴他,英文名字我就隻聽說過幾個,而john也隻是自己隨意想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