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年夏,孫思邈在山上守墓快兩年了。某日,李丁興衝衝的來到太白山,一見孫思邈便笑道:“好消息,天元皇帝病死了,現今一個八歲的小毛孩當皇帝。”


    孫思邈道:“怎麽,你對此有想法?”李丁道:“以前不是有個相士說我能當皇帝,我覺得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孫思邈道:“怎麽,你年年納妾還不滿足,非得弄個後宮佳麗三千?”李丁道:“這不是看東方朔年年換妻,我就來個年年納妾。可恨有個楊堅在那礙手礙腳。”


    孫思邈道:“我勸你,還是安心做好你的刺史,想要當皇帝風險是很大的。”李丁道:“我可不像你,整天無欲無求的,這事我自己會考慮的。這次又給你弄了些吃的用的。還有這本陳延之的《小品方》,我自己寫的《常才讀醫經》,甄謀的《女人心醫解》,這些都留給你。”


    孫思邈道:“常才,你這是來交代後事呢?倒是不像來看望我的。事不可為,你就別強求了。這是我寫的一首《枕上記》,你就帶著時常看看。”


    李丁將帛書接在手上,見上麵寫的是:


    侵晨一碗粥,夜食莫教足。


    撞動景陽鍾,扣齒三十六。


    大寒與大熱,且莫貪色欲。


    醉飽莫行房,五髒皆翻覆。


    坐臥莫當風,頻於暖處浴。


    食飽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莫食無鱗魚,諸般禽獸肉。


    自死禽與獸,食之多命促。


    土木成形象,求之有恩福。


    父精母血生,那忍分南北。


    惜命惜身人,六白光如玉。


    李丁下山走了,孫思邈看著他消失的背影,心中有著隱隱的不安,自己是否勸動了常才,放棄心中的皇帝夢。


    過了月餘,有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匆匆跑來了太白山,見到了孫思邈便叫道:“孫叔叔,你可得救救我。”


    孫思邈曾見過這個少年,有一次李丁帶著他上過山,便道:“叔德,這是怎麽了?”


    李淵道:“我四叔被殺了,全家都被殺了。是我姨父派人幹的,我該怎麽辦,我現在該怎麽辦?”


    孫思邈道:“你先別慌,你好歹是唐國公。你四叔自小就過繼出去了,牽連不到你。”


    李淵道:“我本打算去見姨父姨母,向他們認罪求情,他們不見我。”


    孫思邈道:“叔德,你有什麽罪?又去認什麽罪?你現在最好就是在家裏好好待著。快點迴去吧!那羅延他剛掌大權,不敢濫殺無辜的。”李淵聽後,怱怱帶著幾個護衛迴去了。


    孫思邈此時是既傷心又失落,常才終究還是沒聽自己勸,陷進了自己的皇帝夢中,最終也死在了自己的皇帝夢中。三十多年相交的朋友,親如兄弟的發小,曾經陪伴自己一起經曆過兇險的人,就此失去了。


    李淵剛走了沒兩天,盧賁司武便來到太白山傳旨。孫思邈見他帶著的近百府衛,軍容整肅,臉帶殺氣,應該都是經曆過沙場的老兵。孫思邈也不敢怠慢,將盧賁迎入院中。


    盧賁打開詔書念道:“大周皇帝詔曰:孫融品德端方,才學出眾。後為奸人構陷,遭貶抄家,奸臣宇文護蒙蔽聖聽,武帝不查,未能平反。當今聖上英明,為其平反,複孫融太子洗馬之職,追封太子太傅;其子孫孝冰,仁孝尚德,追封華原縣丞,妻楊氏追封縣丞敕命夫人;孫融之孫,孫思邈,博學多才,醫道精深,人品出眾,征為國子博士,適時進京赴任,欽此。”


    孫思邈接過詔書道:“我痛失雙親,氣血雙虧,早生華發,實在不便入京。等守孝期滿,身體好轉,定當入京。請將軍如實迴稟左大丞相。”


    盧賁道:“本人盧賁,現為司武上士。大丞相曾言,他甚為思念表哥,已有二十七年未見,希望能與你早日相會。今見孫大人確實不便,我定當如實迴稟。”孫思邈客氣的送盧賁下山了,順手還送了一萬錢的路費。


    話說此時的巫山上,靈兒向聖女匯報了最近的一些情報。靈兒道:“稟聖女,李丁已死,全家被滅,隻有長子和次子,不知所蹤,安插在其身邊的五位小妾,已安然迴歸聖教。”


    聖女道:“真是個無用的蠢貨,浪費聖教這麽多心血將其培養起來,才鬥了一個迴合就死了。”


    靈兒道:“真是世事難料,怎知楊堅這個佛禿子,這麽快就執掌了周朝大權。他日後必定大興佛教,這對聖教十分不利。”


    聖女道:“我看獨孤伽羅才是我教大敵,楊堅也是個怕夫人的。獨孤伽羅精明強幹,崇信佛教,得盡早除掉才行。”靈兒道:“好的,屬下會盡快想出對策。”


    孫思邈剛聽聞李丁死訊,又接到楊堅的詔命,正在思量間。忽然孫和跑來了太白山,向孫思邈通知了老孫頭的死訊。


    孫思邈匆忙同孫和迴到了李家塬,推開家門,隻見老孫頭安祥的躺在床上,好像是進入了夢鄉。也許在夢裏他正逗弄著少爺的兒女呢?前不久孫思邈還讓孫和謊稱自己的四名侍妾都懷上了,可把老孫頭激動壞了,竟然又想親自上山看望孫思邈。還好被能說會道的孫和給攔住了。


    老孫頭在送四女上山後,還是有些不放心,便在一個月後又上了一次太白山,見四女都被少爺寵幸過,這才放心下山了。從此之後,他都是安排孫和上山給孫思邈等人送吃的用的。老孫頭則在李家塬安心等著將來抱小少爺。頭一年沒懷上,老孫頭就急了,想要上山看看。孫和那敢讓他上山,便勸老孫頭,俗話說的“皇帝都不急,你太監急啥?”,要他去找村裏的老人問問。結果老孫頭找了幾個年齡和他差不多的老頭一問,這才放心了。因為他們說媳婦娶過來第一年能懷上的很少,但是在三年內一定會懷上。隻有在三年內還是懷不上,才能確認小夫妻倆身體有問題,要去找郎中看一看,給倆人治一治。


    孫思邈親自給老孫頭做了一口上好的棺材,將他也送到太白山上安葬了,就葬在父母的旁邊。孫思邈沒有表現的非常悲傷,他已經學會將悲傷藏在心裏,男兒有淚不輕彈。從此孫家的長輩全部離世,孫思邈成了孫家真正的老爺。他感覺延續孫家香火的壓力撲麵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神醫孫思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金童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金童子並收藏大唐神醫孫思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