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一摔,鄭九的骨頭又斷了,躺在地上唿唿的直喘粗氣,不敢有進一步動作。
老道士反而彈身而起,跛著腳開始忙碌。
東邊撿一塊山石,西邊又在地麵踹下一個深坑,把山石放在坑邊,又跑到南邊開始刨土……
沒法辦,真元靈力耗盡隻能徒手施為。
這是山腳下的一處緩坡,背靠大山,前方霧氣彌漫,根本看不清任何景物,想必就是傳說中的大澤。
鄭九很羞愧,看著老道顛來奔去的忙碌,自己練了數月的鍛陽術,年輕力壯的他居然還不如個跛腳的瞎子老頭。
很快,木華道長忙完,緩緩坐在了鄭九身邊。
如山核桃般的老臉居然光滑如鏡,仿佛一瞬間,這老道就變得年輕了許多,隻是麵色呈很不自然的淡黃色,看著就讓人感覺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病態。
鄭九知道老道士剛才是忙著布陣,隻是看不明白布的什麽陣。
“還能不能起來?”老道問。
“我試試。”鄭九不願在老頭兒麵前示弱,忍著劇痛緩緩的坐起了身子。
“有些突然哈……你可知老道我是誰?”木華道人的開場白居然木訥的有些無厘頭。
“那魔修叫你木華道長。”
“然也然也,貧道道號木華,乃青陽道門第二代不成器的弟子,與你的祖父同輩,呃,對了,你知道你的祖父是誰麽?”
鄭九默然,他自然知道老道是青陽道門的人,也清楚自己的父親乃至祖父都出自青陽一脈,就連收留他的蘇老夫子也是被青陽道門趕出來的逆徒,可是他偏偏對青陽道門四個字不感冒,甚至有種與生俱來的厭惡。
這源自於幼年時他偶爾聽到父母的一次對話,父親居然是叛出了青陽道門的修士。
幼年時的鄭九不知何為修士,但已經開始記恨上了青陽道門。
憑什麽把我老爹逼的跑出來?
遇到蘇老夫子,並偷看了他寫的《青陽舊事》後,鄭九就更厭惡那四個字了。
兜兜轉轉,沒想到在這塞外大漠,鄭九又遇到了眼前這個拚了命救他的老道,居然也是青陽道門的人,特麽的,難道前世與青陽道門犯衝,甩都甩不掉麽?
“你祖父是我道門的大人物,了不起,道號天玄子,天下修士都要尊稱他一聲天玄真人。”
木華老道可不知道鄭九心裏的彎彎繞繞,繼續有滋有味的介紹。
“可惜,為了修行界,也為了天下蒼生,三十年前真人他甘冒奇險,窺天機……”
對待鄭九,木華老道很有耐性,把有關天玄真人的事情,以及為何窺天機,又為何尋找真龍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的給鄭九講了一遍。
目的是為了讓鄭九正視自己的身份,了解這個世界的現狀,老道士知道鄭九自幼喪父,如同野人般浪跡在塞外荒漠,大難不死,實屬幸運。
但此子對修行界、青陽道門乃至中原列國的認知恐怕少的可憐,即便有那姓蘇的道童將鄭九帶在身邊,也不見得能知道幾分真實。
蘇藝早年被逐出山門,或許本身就會有一股子怨氣,也未可知。
老道自己當然也很慚愧,他常年遊走在大周國的西北邊陲,自然知道蘇藝的存在,既是被逐出山門的小道童,他並不當迴事兒。
也沒有去刻意尋找叛出山門的鄭天雄,雖然宗門給他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找到鄭天雄,但老道不願意,出於對天玄真人的遭遇抱打不平的心裏,他不想對其後人再咄咄逼人。
直到方曉來雲台山問卦,木華道人才不得不對鄭天雄的遭遇以及他的後人重新審視,並暗中做了一些調查,不勝唏噓。
苦於方曉坐鎮在雅兒台,老道行事不免縮手縮腳,齷齷齪齪,以至於一直沒找到機會給鄭九一些幫助和補償。
另則,方曉既已聲言收鄭九為徒,老道也不好明著橫插一杠子,但天玄真人的後人總算有個不錯的去向,他便順其自然。
可萬萬沒有想到,老道在趕赴魔淵澗的途中如此近距離的遇到了鄭九,那魔修段延平行事狠辣,出手便要人命,如何使得?
抬手之勞,原本隻為救鄭九一命,未料想神識掃過,這娃娃體內居然有純正的道元符種,老道被驚得一時方寸大亂,一道迷障術打出去也不知道有沒有瞞住段延平。
但天見可憐,我青陽道門勢不該絕!
老頭兒的腦袋瓜立刻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必然要把鄭九收入門下,傳授衣缽,哪怕與方曉撕破臉打一架也在所不惜。
當然,木華老道是打不過方曉的,但不妨礙他有拚死的決心。
老道士喋喋不休的講了很多,鄭九一直沉默著傾聽,直到老道士講的口幹舌燥也未發一言。
“老頭兒我肚裏的貨都掏完了,本欲收你為徒,奈何沒有這個福分,隻有幾條建言,你若能記在心裏便不枉我千裏奔忙一場……”
“道長,你……要不少說一些,先休息一會兒。”
鄭九預感到了什麽,盡管他有很多話想說,有很多問題要問,但此刻,他隻希望老頭兒能歇一歇,緩一緩。
“你……嘿嘿,你這娃娃,來不及了,且讓我說完可好?”
鄭九想了想,抓住了老道士的手,想渡些真元給對方。
“沒用的……”老道搖搖頭,並未掙脫鄭九的手,心中感念少年人的一片好意,“抓緊時間,其一,青陽道門不壞,盡管現在渾人當道,但整個宗門一直是正道領袖,日後你若有所成,可除惡,卻不能與之為敵;
“其二,是拜方曉為師,還是迴歸青陽,你可自行選擇;
“其三,無論如何選擇,記住走正道,閱人間疾苦,不要總以為修士不凡,而去俯視眾生,偏頗的眼界並不利於參悟大道,這是我個人心得,被同門嘲笑至今,你也僅做個參考;
“其四,若他日青陽道門有難,望你能施以援手。”
言畢,木華老道總算舒舒服服的喘了口氣,又顫顫巍巍的從懷裏掏出一枚白玉扳指,“這是一件空間法器,裏麵有點寒酸的家私都贈予你,其中一樣,我道門的心法口訣對你大有裨益……開啟此物也簡單,神識一掃,默誦忘字訣便可。”
就算鄭九自小未學規矩,不懂章法禮儀,可此刻也誠惶誠恐,他能切實感受到老道士的體恤愛憐之意,伸出雙手接過。
“切記,在此處待滿兩月,或待靈台抽出第二片綠葉後方可離開,一定要隱藏好自己,切記切記隻有修得道果,才有海闊天空之時……”
老道得話未說完便已氣絕,傷勢極重,真元耗盡,能撐如此之久也是為了給鄭九把事情交待清楚。
“師父……”鄭九鼻子一酸,對著老道的遺體重重的磕了三個頭。
萍水相逢,卻得如此厚愛,鄭九感覺這份情誼沉重如山,以他倔強的性格,直到蘇老頭死去都不曾喊過一聲師父,或者別的什麽。
但麵對老道的離去,鄭九情不自禁。
隻可惜,木華道人再也聽不到鄭九喊他一聲師父了。
(本卷終)
老道士反而彈身而起,跛著腳開始忙碌。
東邊撿一塊山石,西邊又在地麵踹下一個深坑,把山石放在坑邊,又跑到南邊開始刨土……
沒法辦,真元靈力耗盡隻能徒手施為。
這是山腳下的一處緩坡,背靠大山,前方霧氣彌漫,根本看不清任何景物,想必就是傳說中的大澤。
鄭九很羞愧,看著老道顛來奔去的忙碌,自己練了數月的鍛陽術,年輕力壯的他居然還不如個跛腳的瞎子老頭。
很快,木華道長忙完,緩緩坐在了鄭九身邊。
如山核桃般的老臉居然光滑如鏡,仿佛一瞬間,這老道就變得年輕了許多,隻是麵色呈很不自然的淡黃色,看著就讓人感覺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病態。
鄭九知道老道士剛才是忙著布陣,隻是看不明白布的什麽陣。
“還能不能起來?”老道問。
“我試試。”鄭九不願在老頭兒麵前示弱,忍著劇痛緩緩的坐起了身子。
“有些突然哈……你可知老道我是誰?”木華道人的開場白居然木訥的有些無厘頭。
“那魔修叫你木華道長。”
“然也然也,貧道道號木華,乃青陽道門第二代不成器的弟子,與你的祖父同輩,呃,對了,你知道你的祖父是誰麽?”
鄭九默然,他自然知道老道是青陽道門的人,也清楚自己的父親乃至祖父都出自青陽一脈,就連收留他的蘇老夫子也是被青陽道門趕出來的逆徒,可是他偏偏對青陽道門四個字不感冒,甚至有種與生俱來的厭惡。
這源自於幼年時他偶爾聽到父母的一次對話,父親居然是叛出了青陽道門的修士。
幼年時的鄭九不知何為修士,但已經開始記恨上了青陽道門。
憑什麽把我老爹逼的跑出來?
遇到蘇老夫子,並偷看了他寫的《青陽舊事》後,鄭九就更厭惡那四個字了。
兜兜轉轉,沒想到在這塞外大漠,鄭九又遇到了眼前這個拚了命救他的老道,居然也是青陽道門的人,特麽的,難道前世與青陽道門犯衝,甩都甩不掉麽?
“你祖父是我道門的大人物,了不起,道號天玄子,天下修士都要尊稱他一聲天玄真人。”
木華老道可不知道鄭九心裏的彎彎繞繞,繼續有滋有味的介紹。
“可惜,為了修行界,也為了天下蒼生,三十年前真人他甘冒奇險,窺天機……”
對待鄭九,木華老道很有耐性,把有關天玄真人的事情,以及為何窺天機,又為何尋找真龍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的給鄭九講了一遍。
目的是為了讓鄭九正視自己的身份,了解這個世界的現狀,老道士知道鄭九自幼喪父,如同野人般浪跡在塞外荒漠,大難不死,實屬幸運。
但此子對修行界、青陽道門乃至中原列國的認知恐怕少的可憐,即便有那姓蘇的道童將鄭九帶在身邊,也不見得能知道幾分真實。
蘇藝早年被逐出山門,或許本身就會有一股子怨氣,也未可知。
老道自己當然也很慚愧,他常年遊走在大周國的西北邊陲,自然知道蘇藝的存在,既是被逐出山門的小道童,他並不當迴事兒。
也沒有去刻意尋找叛出山門的鄭天雄,雖然宗門給他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找到鄭天雄,但老道不願意,出於對天玄真人的遭遇抱打不平的心裏,他不想對其後人再咄咄逼人。
直到方曉來雲台山問卦,木華道人才不得不對鄭天雄的遭遇以及他的後人重新審視,並暗中做了一些調查,不勝唏噓。
苦於方曉坐鎮在雅兒台,老道行事不免縮手縮腳,齷齷齪齪,以至於一直沒找到機會給鄭九一些幫助和補償。
另則,方曉既已聲言收鄭九為徒,老道也不好明著橫插一杠子,但天玄真人的後人總算有個不錯的去向,他便順其自然。
可萬萬沒有想到,老道在趕赴魔淵澗的途中如此近距離的遇到了鄭九,那魔修段延平行事狠辣,出手便要人命,如何使得?
抬手之勞,原本隻為救鄭九一命,未料想神識掃過,這娃娃體內居然有純正的道元符種,老道被驚得一時方寸大亂,一道迷障術打出去也不知道有沒有瞞住段延平。
但天見可憐,我青陽道門勢不該絕!
老頭兒的腦袋瓜立刻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必然要把鄭九收入門下,傳授衣缽,哪怕與方曉撕破臉打一架也在所不惜。
當然,木華老道是打不過方曉的,但不妨礙他有拚死的決心。
老道士喋喋不休的講了很多,鄭九一直沉默著傾聽,直到老道士講的口幹舌燥也未發一言。
“老頭兒我肚裏的貨都掏完了,本欲收你為徒,奈何沒有這個福分,隻有幾條建言,你若能記在心裏便不枉我千裏奔忙一場……”
“道長,你……要不少說一些,先休息一會兒。”
鄭九預感到了什麽,盡管他有很多話想說,有很多問題要問,但此刻,他隻希望老頭兒能歇一歇,緩一緩。
“你……嘿嘿,你這娃娃,來不及了,且讓我說完可好?”
鄭九想了想,抓住了老道士的手,想渡些真元給對方。
“沒用的……”老道搖搖頭,並未掙脫鄭九的手,心中感念少年人的一片好意,“抓緊時間,其一,青陽道門不壞,盡管現在渾人當道,但整個宗門一直是正道領袖,日後你若有所成,可除惡,卻不能與之為敵;
“其二,是拜方曉為師,還是迴歸青陽,你可自行選擇;
“其三,無論如何選擇,記住走正道,閱人間疾苦,不要總以為修士不凡,而去俯視眾生,偏頗的眼界並不利於參悟大道,這是我個人心得,被同門嘲笑至今,你也僅做個參考;
“其四,若他日青陽道門有難,望你能施以援手。”
言畢,木華老道總算舒舒服服的喘了口氣,又顫顫巍巍的從懷裏掏出一枚白玉扳指,“這是一件空間法器,裏麵有點寒酸的家私都贈予你,其中一樣,我道門的心法口訣對你大有裨益……開啟此物也簡單,神識一掃,默誦忘字訣便可。”
就算鄭九自小未學規矩,不懂章法禮儀,可此刻也誠惶誠恐,他能切實感受到老道士的體恤愛憐之意,伸出雙手接過。
“切記,在此處待滿兩月,或待靈台抽出第二片綠葉後方可離開,一定要隱藏好自己,切記切記隻有修得道果,才有海闊天空之時……”
老道得話未說完便已氣絕,傷勢極重,真元耗盡,能撐如此之久也是為了給鄭九把事情交待清楚。
“師父……”鄭九鼻子一酸,對著老道的遺體重重的磕了三個頭。
萍水相逢,卻得如此厚愛,鄭九感覺這份情誼沉重如山,以他倔強的性格,直到蘇老頭死去都不曾喊過一聲師父,或者別的什麽。
但麵對老道的離去,鄭九情不自禁。
隻可惜,木華道人再也聽不到鄭九喊他一聲師父了。
(本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