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行,真不行!
同貴推翻了自己的部分想法,若是讓那紅音做了壓寨夫人,秋華怎麽辦?
秋華可以兼著五當家,做壓寨大夫人,紅音隻能做小了……
“攛掇大家去石岩嶺當山賊是你的主意吧?”
鄭九冷不丁一句話把正想糊塗心思的同貴嚇了一跳。
但看著鄭九清冷的目光,他旋即又撅起了嘴巴,“沒吃的,我就是隨口提了一句……”
“肥羊吃多了,以前的石板蛇下不得嘴了?”鄭九冷笑。
“也不是,可我總覺得要做些事情吧……”
同貴低下了頭,他雖然鬼迷心竅,卻也知道辦錯了事,事情嚴重到大家都差點死在石岩嶺,若不是鄭小子趕來及時,這身肉恐怕都要喂野狼了。
“做事情?當大爺?不錯!”鄭九點點頭,忽然伸手一指下麵草地上正在給一頭野獐子開膛破肚的嘍囉道,“你打得過他麽?”
“他……”同貴看過去,那人名叫蔣東風,是個漢人,據說犯了命案流竄到雙峰要塞,混不下去,跑來當山賊。
此人膀大腰圓,四肢粗壯,是山寨裏有名的大力士,剛到山寨時蔣東風還挺照顧土狼和他,自然是打不過的。
“連他都打不過,你憑什麽做大爺?”
鄭九站起身,並不想太苛責同貴,但這家夥的糊塗心思最多,不敲打是不行的。
“鄭哥兒……”
“去找正山,把我教的拳腳一起練習一遍,其他的以後再說。”
鄭九擺擺手,轉身去另一處山洞,找馮啟東。
土狼和同貴對視一眼,倆人肚子裏憋了半天的猛貨和宏偉大計,可惜一個字兒的正經話都沒說出口,隻能互相翻翻白眼。
馮啟東的傷很重,到現在都在臥床,而其堂弟馮啟運則要好很多,已經可以活動拳腳了。
鄭九每天都要給馮啟東療傷,被白家碎玉掌震傷的髒器,馮啟東可以自行運功治療,但被那玄陰宗妖人的陰煞血氣所傷的經絡隻能靠鄭九的玄陽之氣。
“少俠,又要麻煩您了。”
躺臥在石床上的馮啟東見到鄭九來,連忙掙紮起身。
“不必客氣,給你治療我也有收獲。”
鄭九實話實說,他修習鍛陽術大都靠自己摸索,雖偶有感悟,卻總是艱難,直到遇見馮默聲,才在其提示指點下有了突飛猛進的跨越。
不得不說,係統修習和在黑暗中摸索,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鄭九深有感觸。
是以,在鄭九離開朵雲川的時候,寧可用雪域巨蛤的內丹來換取馮默聲的性命,雖然事不可為,總是一種念想。
盡管馮默聲在陰陽甸裏包藏禍心,鄭九也能理解,人之將死,總要窮極手段活命。
隻是踩著他人的性命往上爬,總是過了,所以,營救馮默聲的事情既不可為,鄭九也不勉強。
冥冥之中,上天似乎總有安排,鄭九沒想到在鳥不拉屎的石岩嶺居然還能再碰到馮家之人。
這馮啟東兄弟雖然修為還不到宗師境界,但對鍛陽術的修習非常正統精純,這是個大好機會。
“在救命恩人麵前,啟東不敢失禮。”
鄭九笑笑,握住馮啟東的右臂,開始渡送玄陽真氣,客氣來客氣去的,總會沒完沒了,太煩。
他已經在馮啟東的提示下,熟練掌握如何渡真元的法門,輕車熟路,說起來簡單,但要靠自己摸索,不但要費把子力氣,還不見得能摸到門檻。
這與天賦無關,在無盡黑暗中,能摸索出前行道路的,執著、韌性和運氣往往占絕對比重,天賦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在馮啟東的提示下,鄭九已經在快速修習《鍛陽術》的第二篇,山海篇,短短幾日便進展神速。
山海篇同樣三十六式,鄭九已經領悟了四成。
就連《鍛陽術》世家嫡傳的馮氏兄弟也驚的瞠目結舌,他們倆分別在八九歲修習《鍛陽術》,在十二歲完全掌握了大荒拳經,用時三年多,在馮家嫡係子嗣中已經算是快的了。
修習山海篇,用時整整七年,風雷篇,已經十年多了,可到現在還沒有完全領悟。
這鄭九簡直變態,不過小叔叔馮默聲的眼力倒是高絕無比,居然能發現此等奇才。
關於與馮默聲的相識和糾葛始末,鄭九並沒有特別詳細去說,隻是泛泛而談,相識於患難,在魔修追殺時各自逃命。
但結局是悲觀的,馮默聲現在在魔修手裏,死多活少。
馮家兄弟就算如何自大,也不敢苛責鄭九去救馮默聲的性命。
自己去?那就更不敢了。
隻能等待和尋找機會。
如此,他們反而認定了鄭九是馮默聲的忘年好友,甚至是衣缽傳人,所以對鄭九十分信服,並禮敬有加。
在提示和指點鄭九時,馮啟東絕不會有絲毫隱瞞,知無不言。
同樣,鄭九對馮家兄弟的感覺也不錯,所以需要盡快治好馮啟東,兩人的戰力水準都接近後天宗師境,日後對魔音穀的幫助很大。
閑聊中,鄭九大致弄明白了馮琦聲臨終之言,以及馮家的遭遇。
早在一年前,馮家就開始秘密遣散嫡係子嗣,到列國各地隱姓埋名生活,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滅頂之災。
“古武之術,源遠流長,門派極多,但能真正繼承其精髓的隻有兩個世家,其一是宋家,被稱為古武太一門,其二便是我們馮家,被稱為古武元門。”
“很多年以來,為了正統之爭,馮宋兩家衝突不斷,你來我往,夾纏不清,因為宋家的主要勢力在廟堂之上,馮家的門人弟子多在民間,所以,總體上宋家占上風。”
“後來,梁國皇帝因貪戀美色駕崩,外戚宋家趁虛而入奪了皇位,改國號為宋,這便是大宋國的由來,也是列國中最年輕的,不過三代帝王,九十餘載。”
“奇怪的是,宋家行這忤逆奪位之事,居然得到了仙家的默許,甚至是支持,此後,馮宋之爭,馮家就變得愈發艱難。”
“一年前,我家老祖宗收到了華陽宗誌清長老的親筆信,要我馮家以宋國大局為重,放棄與宋家的對抗,交出鎮派之寶《鍛陽術》孤本和《元陽吐納術》。”
“華陽宗乃當世七大隱世修行宗門之一,實力雖然隻排在第六,但對我等凡人來說也是難以抗拒的龐然大物,我家老祖宗知道大禍臨頭,一麵複信,虛與委蛇,一麵著手安排馮家後事。”
“現在留守在宋國的馮家隻剩下一個花架子,為了瞞天過海掩人耳目,我的二伯馮化聲甚至犧牲了自己,在武道天榜揭榜前,他隻身前往趙國挑戰宋家高手宋雲濤,並將其殺死。
“孰料,這華陽宗和宋家歹毒,居然在事後下黑手,暗算了我二伯,這也是我父親為了獲取準確消息,寧可冒著上當的風險也要去劫鏢車的原因。”
“如此說,那神火鏢局反倒是你馮家養著的耳目?”鄭九奇怪。
“這事就更複雜了。”馮啟東搖頭苦笑,“原本是我家耳目,誰知道早被白家人給收買了,隻有喚作紅音的父親還算對馮家忠心,尋找機會給我們發出警示,但已經晚了。”
“白家又是怎麽迴事兒?”鄭九聽的實在有些頭昏。
“白家是大魏國武道第一宗門,宋白兩家早就聯手了,魏國的野心極大,不僅想一口吃了東邊的韓國,也對大晉國和趙國虎視眈眈,我父親說魏主早有窺視整個中原的野心。”
原來如此,這便是馮琦聲臨死時說的避禍二字的由來。
鄭九聽了不免唏噓,看來蘇老夫子說的沒錯,這個世界的主宰從古至今都沒變過,便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修行者。
一個華陽宗長老就能讓傳承千年的武道世家樹倒猢猻散,多麽可怕,凡人的處境又是多麽可悲?
同貴推翻了自己的部分想法,若是讓那紅音做了壓寨夫人,秋華怎麽辦?
秋華可以兼著五當家,做壓寨大夫人,紅音隻能做小了……
“攛掇大家去石岩嶺當山賊是你的主意吧?”
鄭九冷不丁一句話把正想糊塗心思的同貴嚇了一跳。
但看著鄭九清冷的目光,他旋即又撅起了嘴巴,“沒吃的,我就是隨口提了一句……”
“肥羊吃多了,以前的石板蛇下不得嘴了?”鄭九冷笑。
“也不是,可我總覺得要做些事情吧……”
同貴低下了頭,他雖然鬼迷心竅,卻也知道辦錯了事,事情嚴重到大家都差點死在石岩嶺,若不是鄭小子趕來及時,這身肉恐怕都要喂野狼了。
“做事情?當大爺?不錯!”鄭九點點頭,忽然伸手一指下麵草地上正在給一頭野獐子開膛破肚的嘍囉道,“你打得過他麽?”
“他……”同貴看過去,那人名叫蔣東風,是個漢人,據說犯了命案流竄到雙峰要塞,混不下去,跑來當山賊。
此人膀大腰圓,四肢粗壯,是山寨裏有名的大力士,剛到山寨時蔣東風還挺照顧土狼和他,自然是打不過的。
“連他都打不過,你憑什麽做大爺?”
鄭九站起身,並不想太苛責同貴,但這家夥的糊塗心思最多,不敲打是不行的。
“鄭哥兒……”
“去找正山,把我教的拳腳一起練習一遍,其他的以後再說。”
鄭九擺擺手,轉身去另一處山洞,找馮啟東。
土狼和同貴對視一眼,倆人肚子裏憋了半天的猛貨和宏偉大計,可惜一個字兒的正經話都沒說出口,隻能互相翻翻白眼。
馮啟東的傷很重,到現在都在臥床,而其堂弟馮啟運則要好很多,已經可以活動拳腳了。
鄭九每天都要給馮啟東療傷,被白家碎玉掌震傷的髒器,馮啟東可以自行運功治療,但被那玄陰宗妖人的陰煞血氣所傷的經絡隻能靠鄭九的玄陽之氣。
“少俠,又要麻煩您了。”
躺臥在石床上的馮啟東見到鄭九來,連忙掙紮起身。
“不必客氣,給你治療我也有收獲。”
鄭九實話實說,他修習鍛陽術大都靠自己摸索,雖偶有感悟,卻總是艱難,直到遇見馮默聲,才在其提示指點下有了突飛猛進的跨越。
不得不說,係統修習和在黑暗中摸索,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鄭九深有感觸。
是以,在鄭九離開朵雲川的時候,寧可用雪域巨蛤的內丹來換取馮默聲的性命,雖然事不可為,總是一種念想。
盡管馮默聲在陰陽甸裏包藏禍心,鄭九也能理解,人之將死,總要窮極手段活命。
隻是踩著他人的性命往上爬,總是過了,所以,營救馮默聲的事情既不可為,鄭九也不勉強。
冥冥之中,上天似乎總有安排,鄭九沒想到在鳥不拉屎的石岩嶺居然還能再碰到馮家之人。
這馮啟東兄弟雖然修為還不到宗師境界,但對鍛陽術的修習非常正統精純,這是個大好機會。
“在救命恩人麵前,啟東不敢失禮。”
鄭九笑笑,握住馮啟東的右臂,開始渡送玄陽真氣,客氣來客氣去的,總會沒完沒了,太煩。
他已經在馮啟東的提示下,熟練掌握如何渡真元的法門,輕車熟路,說起來簡單,但要靠自己摸索,不但要費把子力氣,還不見得能摸到門檻。
這與天賦無關,在無盡黑暗中,能摸索出前行道路的,執著、韌性和運氣往往占絕對比重,天賦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在馮啟東的提示下,鄭九已經在快速修習《鍛陽術》的第二篇,山海篇,短短幾日便進展神速。
山海篇同樣三十六式,鄭九已經領悟了四成。
就連《鍛陽術》世家嫡傳的馮氏兄弟也驚的瞠目結舌,他們倆分別在八九歲修習《鍛陽術》,在十二歲完全掌握了大荒拳經,用時三年多,在馮家嫡係子嗣中已經算是快的了。
修習山海篇,用時整整七年,風雷篇,已經十年多了,可到現在還沒有完全領悟。
這鄭九簡直變態,不過小叔叔馮默聲的眼力倒是高絕無比,居然能發現此等奇才。
關於與馮默聲的相識和糾葛始末,鄭九並沒有特別詳細去說,隻是泛泛而談,相識於患難,在魔修追殺時各自逃命。
但結局是悲觀的,馮默聲現在在魔修手裏,死多活少。
馮家兄弟就算如何自大,也不敢苛責鄭九去救馮默聲的性命。
自己去?那就更不敢了。
隻能等待和尋找機會。
如此,他們反而認定了鄭九是馮默聲的忘年好友,甚至是衣缽傳人,所以對鄭九十分信服,並禮敬有加。
在提示和指點鄭九時,馮啟東絕不會有絲毫隱瞞,知無不言。
同樣,鄭九對馮家兄弟的感覺也不錯,所以需要盡快治好馮啟東,兩人的戰力水準都接近後天宗師境,日後對魔音穀的幫助很大。
閑聊中,鄭九大致弄明白了馮琦聲臨終之言,以及馮家的遭遇。
早在一年前,馮家就開始秘密遣散嫡係子嗣,到列國各地隱姓埋名生活,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滅頂之災。
“古武之術,源遠流長,門派極多,但能真正繼承其精髓的隻有兩個世家,其一是宋家,被稱為古武太一門,其二便是我們馮家,被稱為古武元門。”
“很多年以來,為了正統之爭,馮宋兩家衝突不斷,你來我往,夾纏不清,因為宋家的主要勢力在廟堂之上,馮家的門人弟子多在民間,所以,總體上宋家占上風。”
“後來,梁國皇帝因貪戀美色駕崩,外戚宋家趁虛而入奪了皇位,改國號為宋,這便是大宋國的由來,也是列國中最年輕的,不過三代帝王,九十餘載。”
“奇怪的是,宋家行這忤逆奪位之事,居然得到了仙家的默許,甚至是支持,此後,馮宋之爭,馮家就變得愈發艱難。”
“一年前,我家老祖宗收到了華陽宗誌清長老的親筆信,要我馮家以宋國大局為重,放棄與宋家的對抗,交出鎮派之寶《鍛陽術》孤本和《元陽吐納術》。”
“華陽宗乃當世七大隱世修行宗門之一,實力雖然隻排在第六,但對我等凡人來說也是難以抗拒的龐然大物,我家老祖宗知道大禍臨頭,一麵複信,虛與委蛇,一麵著手安排馮家後事。”
“現在留守在宋國的馮家隻剩下一個花架子,為了瞞天過海掩人耳目,我的二伯馮化聲甚至犧牲了自己,在武道天榜揭榜前,他隻身前往趙國挑戰宋家高手宋雲濤,並將其殺死。
“孰料,這華陽宗和宋家歹毒,居然在事後下黑手,暗算了我二伯,這也是我父親為了獲取準確消息,寧可冒著上當的風險也要去劫鏢車的原因。”
“如此說,那神火鏢局反倒是你馮家養著的耳目?”鄭九奇怪。
“這事就更複雜了。”馮啟東搖頭苦笑,“原本是我家耳目,誰知道早被白家人給收買了,隻有喚作紅音的父親還算對馮家忠心,尋找機會給我們發出警示,但已經晚了。”
“白家又是怎麽迴事兒?”鄭九聽的實在有些頭昏。
“白家是大魏國武道第一宗門,宋白兩家早就聯手了,魏國的野心極大,不僅想一口吃了東邊的韓國,也對大晉國和趙國虎視眈眈,我父親說魏主早有窺視整個中原的野心。”
原來如此,這便是馮琦聲臨死時說的避禍二字的由來。
鄭九聽了不免唏噓,看來蘇老夫子說的沒錯,這個世界的主宰從古至今都沒變過,便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修行者。
一個華陽宗長老就能讓傳承千年的武道世家樹倒猢猻散,多麽可怕,凡人的處境又是多麽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