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想去遊曆
被分家後我們家的日子扶搖直上 作者:冰風蕭蕭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趙正財他們從鎮上迴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在看到家裏的楚清風,楚清河兩人趙正財很是高興。
“大哥,二哥,你們來了?雪兒和蕊兒來了嗎?不知道你們今天會過來,不然的話我就多買些菜迴來,明兒個我再去一趟鎮上去割點肉,再買隻雞迴來,”趙正財笑著說。
“不用麻煩的,妹夫,年前不是答應的春兒,過完年後來給她做個車廂嗎?正好你迴來了,咱們商量一下是坐馬車廂還是坐牛車?”楚清峰想到這事兒便開口說道。
“馬車?那得多貴啊!在村子裏弄一個馬車,感覺還是太過招搖了,人家會覺得我們家掙了很多錢,我覺得有個牛車就好了,人家要說什麽?我們還可以說燒酒要買料,用來拉貨方便,也是省吃儉用買下來的,”秋娘說道。
“就按照秋娘說的吧!這樣也成,村子裏大家都過得不好,就我們一家太招謠了難免招人嫉妒,”趙正財的性子也是低調的。
“那行,牛車實用,不出遠門的話買個驢車也可以,驢子腳程快,”楚清河建議。
“這樣吧!改天我們一起去集市上看一下,反正自己如果要擺攤也要用到車,自己有方便,”趙正財一邊放東西一邊說。
“今天總共買了四個缸子用來泡藥酒,還買了一些藥材,”趙正財說著將買好的東西拿了出來。
“王叔呢?他怎麽沒來?”秋娘問道。
“王叔說把家裏的藥材拿過來,他過一會兒就上來,我便一個人先把缸搬上來了,”趙正財說完,走過去給自己倒了一大碗水,咕咚咕咚灌了下去。
“孩子們呢?”趙正財發現自己到家這麽久也沒見幾個孩子,便問道。
“春兒那丫頭不是想養魚嗎?現在幾個孩子正在那搗鼓魚塘呢!”秋娘說完看了一眼屋後方。
“養魚?哪來的魚?河裏抓的嗎?”趙正財疑惑的問。
“還記得我們才搬過來的時候不,你還昏迷著,春兒和如意去挖野菜的時候發現的,”秋娘解釋道。
外麵的如意聽到秋娘提起自己的名字,汪汪的叫了兩聲。
“相公,我看明天不用買雞了,養的野雞不正好可以吃了嗎?直接殺一隻就好了,”秋娘想到養了這麽久的野雞,說道。
“行,不過雞是春兒養的,得問她,不行咱再去買,大哥二哥來了,可不能沒菜招待,”趙正財坐著歇了一會兒,王大夫便來了。
“正財啊!孩子們呢!把他們叫過來,”王大夫人還沒進來,聲音已經傳了進來了。
“好嘞!王叔,”趙正財應聲便去喊春兒他們了。
隻不過最後隻有趙健,春兒和蕊兒來了,雪兒,楚錚,南星三人繼續挖水塘,他們三人對這個又沒興趣,去山上挖草藥也隻是為了能賣錢。
泡藥酒的準備工作不難,王大夫也隻配了幾種基礎的藥酒,農村人常年下地幹活,所以老寒腿,風濕的多,王大夫配了治療這方麵的藥酒。
還有就是幫助男人重振雄風的藥酒,另外兩款是可以治病,也可以美容養顏的藥酒。
“春兒,健兒,蕊丫頭,你們記住了,不光會配藥,還要多研習醫術,等有機會,爺爺帶你們出去見識見識,這村裏培養不出好的大夫來,”王大夫看了看遠處的山,說道。
要治病救人,光村裏看幾個傷風感冒的遠遠不夠,倒不是王大夫盼著村裏人生病,莊稼人,就是生病了也是硬扛,來他這裏看病的也沒幾個。
“真的?爺爺,咱們什麽時候能去呢?”春兒聽到這話第一個高興的蹦了起來。
“等我們藥酒這邊穩定下來,帶你們出去一年,以一年為限,我老頭子精力有限,往後的路就靠你們自己了,”王大夫笑著看了一眼春兒。
“而且這出去遊曆,也是需要銀子的,所以我們還得努力掙錢才是,”王大夫說完,封好壇子站起身。
“以後我會經常過來看看,沒別的事,我就迴去了,”王大夫說完,便往自己家走去。
“這個王大夫,怎麽總往那家跑,他們一起憋著什麽壞呢?”楊氏病了好些天,好不容易緩過來,好了些,在看到王大夫從趙正財家裏出來,不禁嘀咕道。
楊氏現在一個人過,就生病的時候二兒子夫妻每天給她送一碗米湯,相比較以前唐氏在家的日子,她現在過的是真的大不如從前。
就在楊氏納悶兒的時候,肚子傳來了咕咕的叫聲。
“不管了,迴家做點吃的去,”楊氏顫顫巍巍的往廚房走去。
打開家裏的米缸,楊氏歎了一口氣,這糧食是越來越少了,眼見著吃一頓少一點兒,以前唐氏在家的時候,家裏的米缸都是滿的,可是現在?唉!
想到這兒楊氏又重重的歎了一口氣,隨即她又怒火中燒,都是唐氏那個死賤人,要不是她生不出兒子,自己也不會攛掇著兒子跟她和離,她要是生了兒子自己就不會像今天這樣慘了,兒子也不會被趕出村子去。
想到自己的兒子他又是老淚縱橫,以前再怎麽樣?找樂子再懶也會出去做點零工補貼一下家裏,她的生活還能過得下去,現如今也隻能去跟著老二他們過了。
想著自己以前對老二他們家也是不錯的,經常將唐氏掙的錢去補貼二房,這兩口子應該不會不管她的,二媳婦還是她娘家侄女兒呢,想到這兒,楊氏顫顫巍巍的往老二家走去。
“杏花兒呀!吃了沒?老二呢?做工還沒迴來呀?”楊氏對著自己的侄女兒說話又是另一副口吻。
“娘,我們還沒吃呢!你吃了嗎?”小楊氏見到楊氏來了,眼神裏閃過一絲嫌惡,但臉上還是堆著笑問道。
“杏花兒呀!娘過來是有事兒和你們商量的,你看娘現在也老了,你大哥也不在家,家裏就剩下娘一個人了,娘想著以後就和你們一起過,幫你們看著孩子,你也能去村裏找點活兒幹,”楊氏說道。
“奶,你為什麽要跟著我們一起過?你自己不是還能做飯嗎?我娘不出去做活兒,我娘要在家裏陪著我,我爹出去掙錢就可以了,”楊氏的小孫子看著她說道。
見自己才五歲的孫子,用這樣的眼神看著自己,楊氏就氣不打一處來,自己這麽偏疼他,沒想到他是這樣對自己的。
在看到家裏的楚清風,楚清河兩人趙正財很是高興。
“大哥,二哥,你們來了?雪兒和蕊兒來了嗎?不知道你們今天會過來,不然的話我就多買些菜迴來,明兒個我再去一趟鎮上去割點肉,再買隻雞迴來,”趙正財笑著說。
“不用麻煩的,妹夫,年前不是答應的春兒,過完年後來給她做個車廂嗎?正好你迴來了,咱們商量一下是坐馬車廂還是坐牛車?”楚清峰想到這事兒便開口說道。
“馬車?那得多貴啊!在村子裏弄一個馬車,感覺還是太過招搖了,人家會覺得我們家掙了很多錢,我覺得有個牛車就好了,人家要說什麽?我們還可以說燒酒要買料,用來拉貨方便,也是省吃儉用買下來的,”秋娘說道。
“就按照秋娘說的吧!這樣也成,村子裏大家都過得不好,就我們一家太招謠了難免招人嫉妒,”趙正財的性子也是低調的。
“那行,牛車實用,不出遠門的話買個驢車也可以,驢子腳程快,”楚清河建議。
“這樣吧!改天我們一起去集市上看一下,反正自己如果要擺攤也要用到車,自己有方便,”趙正財一邊放東西一邊說。
“今天總共買了四個缸子用來泡藥酒,還買了一些藥材,”趙正財說著將買好的東西拿了出來。
“王叔呢?他怎麽沒來?”秋娘問道。
“王叔說把家裏的藥材拿過來,他過一會兒就上來,我便一個人先把缸搬上來了,”趙正財說完,走過去給自己倒了一大碗水,咕咚咕咚灌了下去。
“孩子們呢?”趙正財發現自己到家這麽久也沒見幾個孩子,便問道。
“春兒那丫頭不是想養魚嗎?現在幾個孩子正在那搗鼓魚塘呢!”秋娘說完看了一眼屋後方。
“養魚?哪來的魚?河裏抓的嗎?”趙正財疑惑的問。
“還記得我們才搬過來的時候不,你還昏迷著,春兒和如意去挖野菜的時候發現的,”秋娘解釋道。
外麵的如意聽到秋娘提起自己的名字,汪汪的叫了兩聲。
“相公,我看明天不用買雞了,養的野雞不正好可以吃了嗎?直接殺一隻就好了,”秋娘想到養了這麽久的野雞,說道。
“行,不過雞是春兒養的,得問她,不行咱再去買,大哥二哥來了,可不能沒菜招待,”趙正財坐著歇了一會兒,王大夫便來了。
“正財啊!孩子們呢!把他們叫過來,”王大夫人還沒進來,聲音已經傳了進來了。
“好嘞!王叔,”趙正財應聲便去喊春兒他們了。
隻不過最後隻有趙健,春兒和蕊兒來了,雪兒,楚錚,南星三人繼續挖水塘,他們三人對這個又沒興趣,去山上挖草藥也隻是為了能賣錢。
泡藥酒的準備工作不難,王大夫也隻配了幾種基礎的藥酒,農村人常年下地幹活,所以老寒腿,風濕的多,王大夫配了治療這方麵的藥酒。
還有就是幫助男人重振雄風的藥酒,另外兩款是可以治病,也可以美容養顏的藥酒。
“春兒,健兒,蕊丫頭,你們記住了,不光會配藥,還要多研習醫術,等有機會,爺爺帶你們出去見識見識,這村裏培養不出好的大夫來,”王大夫看了看遠處的山,說道。
要治病救人,光村裏看幾個傷風感冒的遠遠不夠,倒不是王大夫盼著村裏人生病,莊稼人,就是生病了也是硬扛,來他這裏看病的也沒幾個。
“真的?爺爺,咱們什麽時候能去呢?”春兒聽到這話第一個高興的蹦了起來。
“等我們藥酒這邊穩定下來,帶你們出去一年,以一年為限,我老頭子精力有限,往後的路就靠你們自己了,”王大夫笑著看了一眼春兒。
“而且這出去遊曆,也是需要銀子的,所以我們還得努力掙錢才是,”王大夫說完,封好壇子站起身。
“以後我會經常過來看看,沒別的事,我就迴去了,”王大夫說完,便往自己家走去。
“這個王大夫,怎麽總往那家跑,他們一起憋著什麽壞呢?”楊氏病了好些天,好不容易緩過來,好了些,在看到王大夫從趙正財家裏出來,不禁嘀咕道。
楊氏現在一個人過,就生病的時候二兒子夫妻每天給她送一碗米湯,相比較以前唐氏在家的日子,她現在過的是真的大不如從前。
就在楊氏納悶兒的時候,肚子傳來了咕咕的叫聲。
“不管了,迴家做點吃的去,”楊氏顫顫巍巍的往廚房走去。
打開家裏的米缸,楊氏歎了一口氣,這糧食是越來越少了,眼見著吃一頓少一點兒,以前唐氏在家的時候,家裏的米缸都是滿的,可是現在?唉!
想到這兒楊氏又重重的歎了一口氣,隨即她又怒火中燒,都是唐氏那個死賤人,要不是她生不出兒子,自己也不會攛掇著兒子跟她和離,她要是生了兒子自己就不會像今天這樣慘了,兒子也不會被趕出村子去。
想到自己的兒子他又是老淚縱橫,以前再怎麽樣?找樂子再懶也會出去做點零工補貼一下家裏,她的生活還能過得下去,現如今也隻能去跟著老二他們過了。
想著自己以前對老二他們家也是不錯的,經常將唐氏掙的錢去補貼二房,這兩口子應該不會不管她的,二媳婦還是她娘家侄女兒呢,想到這兒,楊氏顫顫巍巍的往老二家走去。
“杏花兒呀!吃了沒?老二呢?做工還沒迴來呀?”楊氏對著自己的侄女兒說話又是另一副口吻。
“娘,我們還沒吃呢!你吃了嗎?”小楊氏見到楊氏來了,眼神裏閃過一絲嫌惡,但臉上還是堆著笑問道。
“杏花兒呀!娘過來是有事兒和你們商量的,你看娘現在也老了,你大哥也不在家,家裏就剩下娘一個人了,娘想著以後就和你們一起過,幫你們看著孩子,你也能去村裏找點活兒幹,”楊氏說道。
“奶,你為什麽要跟著我們一起過?你自己不是還能做飯嗎?我娘不出去做活兒,我娘要在家裏陪著我,我爹出去掙錢就可以了,”楊氏的小孫子看著她說道。
見自己才五歲的孫子,用這樣的眼神看著自己,楊氏就氣不打一處來,自己這麽偏疼他,沒想到他是這樣對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