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又到了放風的時間,這次我故意來晚了一步然後直接朝雙杠器械那邊走,結果人還沒走到呢,那幫人就趕緊把雙杠的位置給讓了出來。
但我這次並沒有去坐上雙杠,而是來到那旁邊的台子上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本身就是想看看這幫人的變化而已。
被我打服的豪哥見我在台子上坐了下來,連忙拿著煙就朝我就走了過來,離近之後笑嗬嗬的對我說:“來哥,抽煙,小弟昨天算是被你給打醒了,昨晚上我可是想了一夜操場邊上的那八個大字,真後悔之前所做的事,今後一定痛改前非!”
我看了他一眼不客氣的把煙給接了過來,連忙擺了擺手說:“你可別叫我哥,看起來你應該比我大,叫我阿生就行,有句話說的好,浪子迴頭金不換!現在醒悟為時不晚。”說完點上了煙抽了起來。
這時候老關頭也走了過來,我忙讓他也坐下來,豪哥趕緊把煙給他也遞了過去點上,老關頭表現的十分激動。
他抽了口煙笑著對我說:“阿生啊,你這一來,可算是拯救了我啊,要不然坐著牢還得給人當牛做馬呢,這下好了,以後就算死了也能做個清閑鬼。”說完呲牙又笑了起來。
我也抽了口煙連忙對他說:“老爺子說的這是哪裏話,看您身體硬朗著呢,撐到出獄沒啥問題,豪哥之前是沒有醒悟,現在醒悟了不會再有人欺負你了。”說完我拍了拍旁邊豪哥的肩膀。
老關頭聽完忙擺了擺手說:“嘿,我是出不去的,我判刑比較重,是無期,沒機會出去了,不過幸好遇到了你,最起碼往後的日子過得不用那麽悲慘。”說完,用力的又吸了一口煙。
我表情凝重的看了看老關頭,一臉疑惑的問他:“老爺子,無期?什麽事情這麽嚴重?”
旁邊的豪哥還是有些眼力,他在旁邊也搭不上話,看我和老關頭聊起來就跟我打了個招唿後識趣的走開了。
老關頭看著走開的豪哥小聲的對我說:“陳年往事了,有機會再聊我的事情,倒是你小子,先給我講講吧,你年紀輕輕的怎麽會做起了盜墓的行當?又是怎麽會被關到這裏的?”
我見老關頭一直認為我是盜墓的,看他的表現並不像是故意接近我的敵人,於是朝他緩緩的點了點頭選擇了信任,把進入墓穴的原因包括為何被關到這裏,同他簡單說了一遍。
但是我跟他重複說明了一點同時也明確表明了立場:我可不是盜墓,我隻是意外進入了墓穴而已。
老關頭朝我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對於我來說意外進入墓穴和盜墓那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而他一直認為我是盜墓的,所以我想對他解釋清楚的態度很明確。
在和老關頭聊到八將地宮的時候,他還問了一些墓穴中的事情,當然,我也毫無保留的講給了他聽。
老關頭坐在旁邊聽的很認真,時不時的會皺起眉頭又緩緩點頭,甚至有些地方表現挺驚訝,尤其是那在墓中遇到冷叔那夥人的時候,他表現的特別不一樣,直到我大概的講完他都未插口說話,隻是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我見他最後歎氣的表現有點不太正常,不免有些疑惑起來,剛想要問他怎麽迴事,還沒等我開口他就略帶遲疑的對我說:“阿生啊,你對我這老頭子確實夠實稱,沒有一點隱瞞的意思,多的我就不做評價了,但是有一點,關於那個叫冷叔的人、、、”,說到這裏,他聲音漸漸又停了下來。
我見狀心裏稍稍“咯噔”了一下,眉頭立即皺了起來心想:“莫非老關頭和在墓中遇到的冷叔倆人相識不成?”
旁邊的老關頭看我皺眉緊皺,隨即“嗬嗬”的笑了兩聲,然後拍了拍我的肩膀說:“相必你應該有所猜測了,你們在墓中遇到的冷叔,其實與我之前算是老朋友了,後來因為他做事沒有原則加上此人城府極深,於是同他分道揚鑣各謀生路,若是日後你再遇上他,定要小心此人。”
我聽完重重的點了點頭,不由得再次迴想起那冷叔讓我們幾個人前去開棺時的情景,說白了,當時就是想拿我們當槍使,讓我們去替他們送死。
老關頭抽了幾口煙繼續又對我說:“不過有一點,那位冷叔的能力和方法你倒是可以用來借鑒和學習,學人之長,避人之短,另外我有些東西也放不下,舍不得就這樣白白失傳,既然咱們倆有緣,我打算把它傳教於你,日後哪天閉眼我也能安心了。”
對於冷叔那幫人的具體情況老關頭並未過多提及,他所知道的實際可能並不太多,隻是講了他們曾經一起盜過墓,後來因為原則問題逐漸出現了分歧,最後各走各的再無交集。
我本還想再繼續多打聽些關於那冷叔的事,可老關頭說的如此明白便又止住了口,於是我又笑著對他說:“老爺子說的對,不過您的意思是還有什麽事情放不下?您是有什麽需要我幫忙做的?我能幫到的地方一定會盡力去幫你做。”
老關頭聽我說完又用力吸了口煙,煙頭被他吸的“茲拉”作響,然後緩緩搖著頭對我說:“事情倒是沒有需要你幫我去做的,剛剛說的意思隻是有些經驗想分享給你罷了,就是不知道你是否願意聽我這個老頭子嘮叨。”
我聽老關頭這麽說,忙笑著對他說:“怎麽會呢,既然您老都這麽說了,我就安心做一個傾聽和學習者就行了。”
老關頭聽完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好,不過,有些內容除了傾聽之外,你也要必須用心記下來,我相信對你日後有所幫助,一定也會用得到。”
我心想:“這老爺子神神秘秘的,反正在這監獄裏也無事可做,多聽聽老前輩的經驗學習一些東西,也並非壞事。”於是朝他點了點頭。
老關頭看了看周邊,然後讓我示意其他人不要靠近這裏,隻講給我一個人聽,於是我便招唿其他人到別的地方放風,等其他人遠遠散開之後就認真聽他講了起來。
就這樣,連續很多天隻要是放風時間,老關頭都會與我單獨詳聊,除了跟我講一些他所盜過的大墓和遇到的詭異經曆之外,同時把他畢生的盜墓經驗也分享給了我,總結來說就是尋墓所用《三十六道尋墓定穴法》。
古有兵法三十六計,這盜墓竟被老關頭總結出來了三十六道尋墓定穴法,這尋墓三十六道,是經過時代變遷和地殼運動環境改變之後,相對而言最實用的尋墓方法,這算是老關頭的畢生經驗之談。
三十六道尋墓定穴法共分上、中、下、三卷,每一卷都有它的特別之處,上卷尋墓源,中卷定墓位,下卷進墓穴;
上卷尋墓源共分為十二道,主要就是用來篩選尋找墓穴存在信息的方法。
上卷尋墓源的十二道,分四大類。
第一類為大墓源,第二類為漢墓源,第三類為精墓源,第四類為兇墓源,墓穴的大小雖然在概念上來說通常會被理解定義為墓主人的高貴或者富有等級,實則不然。
古有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陋室銘》裏麵說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那麽墓穴來說,也並不完全在於大小,重點是風水穴位是否優良,不是全部以大小來衡量,當然,越是大的墓穴,越代表著權力和財力,小一些的墓穴並非就一定是無權無財。
第一類大墓,何為大墓,大墓主要在於大字,大分為三個概念,一個是指墓穴麵積空間之大,大墓由於空間巨大,一般設置如迷宮般,容易讓人活著走進去,卻活著走不出來。
大的另外一方麵是指墓棺和陪葬品之多,陪葬品行內人在地下稱之為冥器,出土到地麵之後,稱之為明器;
最後一方麵是指墓穴年代之久,年代越久遠的墓穴盜墓者最是喜歡,因為陪葬品保存下來不多,所謂越稀缺越值錢。
第二類漢墓,並不是指漢代的墓,漢的本義通常認為指漢水,古人把天上的銀河看作是天上的漢水,故有“河漢、星漢、霄漢”等說法。
那麽漢墓也是分三個概念,一個是水上或水下之墓,另外一方麵是地表之下墓穴,最後一種是非常規的墓,這類非常規墓穴的定位會相當複雜,故稱之為漢墓,通俗理解就是這類墓的埋葬方式和所有常見的墓葬方式完全不同,所以在定位方麵有一定難度的意思,另外此類墓穴進時難,出時更難。
第三類精墓,精有很多解釋,這裏所講的精是與墓穴有關的,那麽精墓而言不僅風水位置好,修建墓室的工匠也要足夠優秀,以及墓體的整體規劃和布局,最重要的是防盜手段的高低,同時也會涉及到墓穴內部的機關暗器。
這類涉及機關暗器的墓穴危險性比較高,一旦外人進入,隨時隨地都可能命殞於內。
第四類兇墓,前麵所提到過,時代變遷和地殼運動及環境改變,這些變化不僅會隱藏部分墓穴的位置,還極有可能把一個風水好的墓穴位置演變成為一塊風水極差的兇地。
如果兇地一旦形成,那裏麵的墓主人或陪葬者及活物,將可能演變成為僵屍或者活屍,同時會出現毒氣毒瘴之類的有害氣體;故稱之為兇墓。
尋墓,不是所有的墓穴都會去尋,重點是尋找年代久遠的大型墓穴,具有曆史或研究價值的墓穴,不過,不管是盜墓賊還是考古發掘,所做事情雖意義不同,但結果都一樣,挖人祖墳,掘人墳墓;
兩者唯一不同的是,一個目的為了盜寶發財,另一個目的為了考古護寶曆史研究。
那麽尋墓源的十二道分別是:
人道、官道、醫道、文道、書道、史道、說道、名道、宗道、怪道、信道、觀道;
第一道人道;所謂人道,兵書上有句話叫做“天時、地利、人和”,那麽天時是成功之路的伯樂、時機和機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環境、條件;人和則是成功之路的綜合實力,也是成功的關鍵部分,通俗點講這個關鍵就是人脈。
人脈有兩個重點,一個是人脈廣,另一個是人脈要好,信息才能做到四通八達,對尋墓者來說是個首要重點。
第二道官道;所謂官道,無論處於什麽發展時期,明為官,暗為匪的匪是最猖獗的,也就會相對應的造就出為官的不斷成長和強大,黑白通吃在哪個年代相對都是比較難做到的,所以官道是信息源的一個重要部分,大事小事,都能隨時及時知曉。
第三道醫道;所謂醫道,對於地表下的空間,尤其是墓下的事情是也是千變萬化的,人隻要在沒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去接觸這些,總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現象和結果,改革開放之後,條件都變好了,有病、痛、癢、或其它不適,基本都有條件及時投醫問藥,最起碼可以了解病情,所以醫道也便成了信息源的重要部分。
第四道文道;所謂文道,便是文化的意思,華夏文明五千年,中國地大物博人文曆史悠久,並且在地方文化方麵都各有千秋,不管黑白喜事,辦事的風俗也有所不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時也能體現出當地文化的不同之處,在尋墓方麵來說,也是一個具有信息源的方麵。
第五道書道;所謂書道,就通俗易懂了,文案或書字形式記錄,甚至圖畫方麵,從中獲取想要知道的信息,因為有很多東西是有線索的,古書籍中都有可能記載到關於尋找大型墓穴的蛛絲馬跡,比如:古詩集類、古醫學藥材類、民間傳說故事類、個人遊曆記實,相當於個人日記、等等。
第六道史道;所謂史道,一聽就能夠明白,在古代有一種官職稱史官, 中國曆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曆史的官職,統稱史官。
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曆史。
以上所說主要是針對皇家,那麽對於一些有名望的家族或高官、將領、貴族之類,也會有相對應的家族史或族傳,以便後人了解,側麵來說,信息源量也是非常之大。
第七道說道;所謂說道,用一個詞語可以代替,“侃大山”,也有另外一個名詞叫“撿舌漏”,言外之意就是通過打聽、閑談、旁聽、來獲取想要的信息,這種方式一般在北方地區運用較為方便,在北方地區的早上或傍晚時分,大部分農村人都喜歡蹲牆角侃大山,側麵就可以聽到當地的一些奇聞異事。
第八道名道;所謂名道,更容易理解,名山、名水、名地、名人、名事、名物等等,在當時的通訊條件下,能夠一名傳千裏的山、水、地、人或事等等,那絕對是有其獨特之處,那麽這些名處,也會給尋墓人帶來些許的蛛絲馬跡。
第九道宗道;所謂宗道,說到這個宗字,最容易理解成為兩個概念,一個是家族的列祖列宗,另一個就是不同的宗係派別,不過這裏宗道指的不是列祖列宗,不然和上麵所講的史道便是有衝突的。
那麽宗道,重點講的也不是宗係派別,那是什麽呢?簡單說明吧,所有與死人打交道的手藝人,基本都屬同一宗道,比如:棺材鋪掌櫃的、地方義堂看屍人、墓藏修墓人(俗稱工匠或地下手藝人)、抬屍人、趕屍人、守陵人、為死人做法或超渡的法師或道人,等等,不過基本宗道都是以上所例為主了。
宗道確實是相當關鍵的一部分,各行有各行的規矩,若是想從這些人嘴裏知道墓穴的信息,肯定有一定的難度,這得看自已的本事。
第十道怪道;所謂怪道,重點有三怪,怪人、怪事、怪物。
怪人則分為真怪和假怪兩種,不過真怪亦假怪,假怪亦真怪,是很難分辯的,有些怪人是受刺激講胡話,但有些怪人是見怪事講真話,信則有,不信則無。
另外,有句俗話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壞事也可以叫做怪事,頻繁或定期發生的怪事,一定會有其原因,也同樣會產生線索。
怪物,同樣分兩種,活物和死物,地下的活物一般很少會到地方上來,不過也有一定的機率,比如遇到自然的塌方、地震等等,再或者被盜墓者挖掘並未迴填。
死物就很容易理解了,平常不多見到的稀奇東西,或者年代不符的物件。
第十一道信道;所謂信道,便是人的信仰。
人類最原始的信仰分為兩種,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信道所說的不是祖先信仰有關,否則與前麵所述的史道同樣會有衝突。
天地信仰,天地又等同於萬物,如果你到過的地方夠多,你會發現,越是偏僻的地方,那裏的人會對某種實物的信仰越是強烈,大到一條河、一座山,小到一棵樹、一塊石;這種信仰的源頭如果能夠了解到,那麽也會有機會是尋墓中的重要信息。
第十二道觀道;所謂觀道,此觀非彼“官”,有句話大家都知道“好山、好水、好風光”,除了景觀之外,就是俗稱的風水,普通人喪葬很少講究風水,所以,有權有勢的達官顯貴必須會選擇好的風水位做為墓穴,那麽好的風水位一旦有墓穴的話,那墓穴基本上都是大墓,觀道即是尋風水及觀風水。
但我這次並沒有去坐上雙杠,而是來到那旁邊的台子上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本身就是想看看這幫人的變化而已。
被我打服的豪哥見我在台子上坐了下來,連忙拿著煙就朝我就走了過來,離近之後笑嗬嗬的對我說:“來哥,抽煙,小弟昨天算是被你給打醒了,昨晚上我可是想了一夜操場邊上的那八個大字,真後悔之前所做的事,今後一定痛改前非!”
我看了他一眼不客氣的把煙給接了過來,連忙擺了擺手說:“你可別叫我哥,看起來你應該比我大,叫我阿生就行,有句話說的好,浪子迴頭金不換!現在醒悟為時不晚。”說完點上了煙抽了起來。
這時候老關頭也走了過來,我忙讓他也坐下來,豪哥趕緊把煙給他也遞了過去點上,老關頭表現的十分激動。
他抽了口煙笑著對我說:“阿生啊,你這一來,可算是拯救了我啊,要不然坐著牢還得給人當牛做馬呢,這下好了,以後就算死了也能做個清閑鬼。”說完呲牙又笑了起來。
我也抽了口煙連忙對他說:“老爺子說的這是哪裏話,看您身體硬朗著呢,撐到出獄沒啥問題,豪哥之前是沒有醒悟,現在醒悟了不會再有人欺負你了。”說完我拍了拍旁邊豪哥的肩膀。
老關頭聽完忙擺了擺手說:“嘿,我是出不去的,我判刑比較重,是無期,沒機會出去了,不過幸好遇到了你,最起碼往後的日子過得不用那麽悲慘。”說完,用力的又吸了一口煙。
我表情凝重的看了看老關頭,一臉疑惑的問他:“老爺子,無期?什麽事情這麽嚴重?”
旁邊的豪哥還是有些眼力,他在旁邊也搭不上話,看我和老關頭聊起來就跟我打了個招唿後識趣的走開了。
老關頭看著走開的豪哥小聲的對我說:“陳年往事了,有機會再聊我的事情,倒是你小子,先給我講講吧,你年紀輕輕的怎麽會做起了盜墓的行當?又是怎麽會被關到這裏的?”
我見老關頭一直認為我是盜墓的,看他的表現並不像是故意接近我的敵人,於是朝他緩緩的點了點頭選擇了信任,把進入墓穴的原因包括為何被關到這裏,同他簡單說了一遍。
但是我跟他重複說明了一點同時也明確表明了立場:我可不是盜墓,我隻是意外進入了墓穴而已。
老關頭朝我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對於我來說意外進入墓穴和盜墓那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而他一直認為我是盜墓的,所以我想對他解釋清楚的態度很明確。
在和老關頭聊到八將地宮的時候,他還問了一些墓穴中的事情,當然,我也毫無保留的講給了他聽。
老關頭坐在旁邊聽的很認真,時不時的會皺起眉頭又緩緩點頭,甚至有些地方表現挺驚訝,尤其是那在墓中遇到冷叔那夥人的時候,他表現的特別不一樣,直到我大概的講完他都未插口說話,隻是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我見他最後歎氣的表現有點不太正常,不免有些疑惑起來,剛想要問他怎麽迴事,還沒等我開口他就略帶遲疑的對我說:“阿生啊,你對我這老頭子確實夠實稱,沒有一點隱瞞的意思,多的我就不做評價了,但是有一點,關於那個叫冷叔的人、、、”,說到這裏,他聲音漸漸又停了下來。
我見狀心裏稍稍“咯噔”了一下,眉頭立即皺了起來心想:“莫非老關頭和在墓中遇到的冷叔倆人相識不成?”
旁邊的老關頭看我皺眉緊皺,隨即“嗬嗬”的笑了兩聲,然後拍了拍我的肩膀說:“相必你應該有所猜測了,你們在墓中遇到的冷叔,其實與我之前算是老朋友了,後來因為他做事沒有原則加上此人城府極深,於是同他分道揚鑣各謀生路,若是日後你再遇上他,定要小心此人。”
我聽完重重的點了點頭,不由得再次迴想起那冷叔讓我們幾個人前去開棺時的情景,說白了,當時就是想拿我們當槍使,讓我們去替他們送死。
老關頭抽了幾口煙繼續又對我說:“不過有一點,那位冷叔的能力和方法你倒是可以用來借鑒和學習,學人之長,避人之短,另外我有些東西也放不下,舍不得就這樣白白失傳,既然咱們倆有緣,我打算把它傳教於你,日後哪天閉眼我也能安心了。”
對於冷叔那幫人的具體情況老關頭並未過多提及,他所知道的實際可能並不太多,隻是講了他們曾經一起盜過墓,後來因為原則問題逐漸出現了分歧,最後各走各的再無交集。
我本還想再繼續多打聽些關於那冷叔的事,可老關頭說的如此明白便又止住了口,於是我又笑著對他說:“老爺子說的對,不過您的意思是還有什麽事情放不下?您是有什麽需要我幫忙做的?我能幫到的地方一定會盡力去幫你做。”
老關頭聽我說完又用力吸了口煙,煙頭被他吸的“茲拉”作響,然後緩緩搖著頭對我說:“事情倒是沒有需要你幫我去做的,剛剛說的意思隻是有些經驗想分享給你罷了,就是不知道你是否願意聽我這個老頭子嘮叨。”
我聽老關頭這麽說,忙笑著對他說:“怎麽會呢,既然您老都這麽說了,我就安心做一個傾聽和學習者就行了。”
老關頭聽完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好,不過,有些內容除了傾聽之外,你也要必須用心記下來,我相信對你日後有所幫助,一定也會用得到。”
我心想:“這老爺子神神秘秘的,反正在這監獄裏也無事可做,多聽聽老前輩的經驗學習一些東西,也並非壞事。”於是朝他點了點頭。
老關頭看了看周邊,然後讓我示意其他人不要靠近這裏,隻講給我一個人聽,於是我便招唿其他人到別的地方放風,等其他人遠遠散開之後就認真聽他講了起來。
就這樣,連續很多天隻要是放風時間,老關頭都會與我單獨詳聊,除了跟我講一些他所盜過的大墓和遇到的詭異經曆之外,同時把他畢生的盜墓經驗也分享給了我,總結來說就是尋墓所用《三十六道尋墓定穴法》。
古有兵法三十六計,這盜墓竟被老關頭總結出來了三十六道尋墓定穴法,這尋墓三十六道,是經過時代變遷和地殼運動環境改變之後,相對而言最實用的尋墓方法,這算是老關頭的畢生經驗之談。
三十六道尋墓定穴法共分上、中、下、三卷,每一卷都有它的特別之處,上卷尋墓源,中卷定墓位,下卷進墓穴;
上卷尋墓源共分為十二道,主要就是用來篩選尋找墓穴存在信息的方法。
上卷尋墓源的十二道,分四大類。
第一類為大墓源,第二類為漢墓源,第三類為精墓源,第四類為兇墓源,墓穴的大小雖然在概念上來說通常會被理解定義為墓主人的高貴或者富有等級,實則不然。
古有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陋室銘》裏麵說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那麽墓穴來說,也並不完全在於大小,重點是風水穴位是否優良,不是全部以大小來衡量,當然,越是大的墓穴,越代表著權力和財力,小一些的墓穴並非就一定是無權無財。
第一類大墓,何為大墓,大墓主要在於大字,大分為三個概念,一個是指墓穴麵積空間之大,大墓由於空間巨大,一般設置如迷宮般,容易讓人活著走進去,卻活著走不出來。
大的另外一方麵是指墓棺和陪葬品之多,陪葬品行內人在地下稱之為冥器,出土到地麵之後,稱之為明器;
最後一方麵是指墓穴年代之久,年代越久遠的墓穴盜墓者最是喜歡,因為陪葬品保存下來不多,所謂越稀缺越值錢。
第二類漢墓,並不是指漢代的墓,漢的本義通常認為指漢水,古人把天上的銀河看作是天上的漢水,故有“河漢、星漢、霄漢”等說法。
那麽漢墓也是分三個概念,一個是水上或水下之墓,另外一方麵是地表之下墓穴,最後一種是非常規的墓,這類非常規墓穴的定位會相當複雜,故稱之為漢墓,通俗理解就是這類墓的埋葬方式和所有常見的墓葬方式完全不同,所以在定位方麵有一定難度的意思,另外此類墓穴進時難,出時更難。
第三類精墓,精有很多解釋,這裏所講的精是與墓穴有關的,那麽精墓而言不僅風水位置好,修建墓室的工匠也要足夠優秀,以及墓體的整體規劃和布局,最重要的是防盜手段的高低,同時也會涉及到墓穴內部的機關暗器。
這類涉及機關暗器的墓穴危險性比較高,一旦外人進入,隨時隨地都可能命殞於內。
第四類兇墓,前麵所提到過,時代變遷和地殼運動及環境改變,這些變化不僅會隱藏部分墓穴的位置,還極有可能把一個風水好的墓穴位置演變成為一塊風水極差的兇地。
如果兇地一旦形成,那裏麵的墓主人或陪葬者及活物,將可能演變成為僵屍或者活屍,同時會出現毒氣毒瘴之類的有害氣體;故稱之為兇墓。
尋墓,不是所有的墓穴都會去尋,重點是尋找年代久遠的大型墓穴,具有曆史或研究價值的墓穴,不過,不管是盜墓賊還是考古發掘,所做事情雖意義不同,但結果都一樣,挖人祖墳,掘人墳墓;
兩者唯一不同的是,一個目的為了盜寶發財,另一個目的為了考古護寶曆史研究。
那麽尋墓源的十二道分別是:
人道、官道、醫道、文道、書道、史道、說道、名道、宗道、怪道、信道、觀道;
第一道人道;所謂人道,兵書上有句話叫做“天時、地利、人和”,那麽天時是成功之路的伯樂、時機和機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環境、條件;人和則是成功之路的綜合實力,也是成功的關鍵部分,通俗點講這個關鍵就是人脈。
人脈有兩個重點,一個是人脈廣,另一個是人脈要好,信息才能做到四通八達,對尋墓者來說是個首要重點。
第二道官道;所謂官道,無論處於什麽發展時期,明為官,暗為匪的匪是最猖獗的,也就會相對應的造就出為官的不斷成長和強大,黑白通吃在哪個年代相對都是比較難做到的,所以官道是信息源的一個重要部分,大事小事,都能隨時及時知曉。
第三道醫道;所謂醫道,對於地表下的空間,尤其是墓下的事情是也是千變萬化的,人隻要在沒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去接觸這些,總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現象和結果,改革開放之後,條件都變好了,有病、痛、癢、或其它不適,基本都有條件及時投醫問藥,最起碼可以了解病情,所以醫道也便成了信息源的重要部分。
第四道文道;所謂文道,便是文化的意思,華夏文明五千年,中國地大物博人文曆史悠久,並且在地方文化方麵都各有千秋,不管黑白喜事,辦事的風俗也有所不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時也能體現出當地文化的不同之處,在尋墓方麵來說,也是一個具有信息源的方麵。
第五道書道;所謂書道,就通俗易懂了,文案或書字形式記錄,甚至圖畫方麵,從中獲取想要知道的信息,因為有很多東西是有線索的,古書籍中都有可能記載到關於尋找大型墓穴的蛛絲馬跡,比如:古詩集類、古醫學藥材類、民間傳說故事類、個人遊曆記實,相當於個人日記、等等。
第六道史道;所謂史道,一聽就能夠明白,在古代有一種官職稱史官, 中國曆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曆史的官職,統稱史官。
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曆史。
以上所說主要是針對皇家,那麽對於一些有名望的家族或高官、將領、貴族之類,也會有相對應的家族史或族傳,以便後人了解,側麵來說,信息源量也是非常之大。
第七道說道;所謂說道,用一個詞語可以代替,“侃大山”,也有另外一個名詞叫“撿舌漏”,言外之意就是通過打聽、閑談、旁聽、來獲取想要的信息,這種方式一般在北方地區運用較為方便,在北方地區的早上或傍晚時分,大部分農村人都喜歡蹲牆角侃大山,側麵就可以聽到當地的一些奇聞異事。
第八道名道;所謂名道,更容易理解,名山、名水、名地、名人、名事、名物等等,在當時的通訊條件下,能夠一名傳千裏的山、水、地、人或事等等,那絕對是有其獨特之處,那麽這些名處,也會給尋墓人帶來些許的蛛絲馬跡。
第九道宗道;所謂宗道,說到這個宗字,最容易理解成為兩個概念,一個是家族的列祖列宗,另一個就是不同的宗係派別,不過這裏宗道指的不是列祖列宗,不然和上麵所講的史道便是有衝突的。
那麽宗道,重點講的也不是宗係派別,那是什麽呢?簡單說明吧,所有與死人打交道的手藝人,基本都屬同一宗道,比如:棺材鋪掌櫃的、地方義堂看屍人、墓藏修墓人(俗稱工匠或地下手藝人)、抬屍人、趕屍人、守陵人、為死人做法或超渡的法師或道人,等等,不過基本宗道都是以上所例為主了。
宗道確實是相當關鍵的一部分,各行有各行的規矩,若是想從這些人嘴裏知道墓穴的信息,肯定有一定的難度,這得看自已的本事。
第十道怪道;所謂怪道,重點有三怪,怪人、怪事、怪物。
怪人則分為真怪和假怪兩種,不過真怪亦假怪,假怪亦真怪,是很難分辯的,有些怪人是受刺激講胡話,但有些怪人是見怪事講真話,信則有,不信則無。
另外,有句俗話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壞事也可以叫做怪事,頻繁或定期發生的怪事,一定會有其原因,也同樣會產生線索。
怪物,同樣分兩種,活物和死物,地下的活物一般很少會到地方上來,不過也有一定的機率,比如遇到自然的塌方、地震等等,再或者被盜墓者挖掘並未迴填。
死物就很容易理解了,平常不多見到的稀奇東西,或者年代不符的物件。
第十一道信道;所謂信道,便是人的信仰。
人類最原始的信仰分為兩種,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信道所說的不是祖先信仰有關,否則與前麵所述的史道同樣會有衝突。
天地信仰,天地又等同於萬物,如果你到過的地方夠多,你會發現,越是偏僻的地方,那裏的人會對某種實物的信仰越是強烈,大到一條河、一座山,小到一棵樹、一塊石;這種信仰的源頭如果能夠了解到,那麽也會有機會是尋墓中的重要信息。
第十二道觀道;所謂觀道,此觀非彼“官”,有句話大家都知道“好山、好水、好風光”,除了景觀之外,就是俗稱的風水,普通人喪葬很少講究風水,所以,有權有勢的達官顯貴必須會選擇好的風水位做為墓穴,那麽好的風水位一旦有墓穴的話,那墓穴基本上都是大墓,觀道即是尋風水及觀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