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尋墓源已經介紹完,想要得到墓穴準確的方位,必須要結合定墓位的十二道,前後兩者缺一不可。


    中卷定墓位,在上卷尋墓源中能夠確定墓穴存在的基本信息,依靠基本信息最多隻能劃分出墓穴所在片區中的大概區域。


    相當運用了排除法,先畫出一個大圓,在大圓範圍中再圈出小圓,即墓穴的真正方位。


    想要確定一個墓穴的具體方位是最不容易的,前提要懂基本風水並且了解各個朝代曆史階段的墓葬風俗,甚至是在沒找到和沒下墓之前能夠掌握到墓主人的曆史和個人情況,結合尋墓源信息中的墓穴分類和墓穴朝代的喪葬方式,來確定墓的大概位置。


    中卷定墓位的十二道,分別是:


    天道、地道、看道、測道、擺道、算道、收道、活道、聞道、聽道、懼道、無道、


    定墓位,共分為四個層麵:


    第一個層麵,形未動,觀形即可定;以天道、地道、看道來定。


    墓穴所處的片區範圍並沒有經過曆地殼運動或山川河流改變,便可通過天道、地道、看道來斷定墓穴位置。


    天道:所謂天道,風水中的一部分,萬物滄桑終會變,日月星辰永不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天分早中晚,季節不同,時間點不同,則日月星辰來說參照的方位也會有相對不同的變化。


    以日為準,日照是東升西落,大觀風水以天定,分三吉,分別是“吉時,吉位,吉地,”找出三吉,即可圈定墓穴位置。


    天道以光亮為準,劃分為黑天白天,就拿山脈來說,早上看山如迷煙,晚上看山黑連天,風水中早中晚的時間段晨光和霞光最為金貴,總意為紫,紫在五行中屬金,那麽大觀風水看三吉則在這兩個時間段最為準確。


    黑天則為夜晚,當然,天狗食日天象不常見,若遇天狗食日,則非吉時,夜晚則是重觀星象,山川河流全部不做參考,以星象定吉位。


    吉地,通俗來說是好位置,一塊平地也好,一座山林也罷,想要踏入或進入,總會有易和難,鈍和銳之分,風水來說墓葬之吉地,必須要眼觀、耳辨、鼻聞來確定吉地。


    所以天道的核心在於選擇吉時、吉地、吉位。


    地道:本層麵所述“形未動,觀形即可定。”其中地形最為關鍵,開闊之地可直觀,山林之處則需多觀。


    根據地形來說,地道重點運用排除法,來鎖定墓穴位置,古有墓葬三個“十”,分別是:十不葬、十不向、十忌。


    十不葬:


    一不葬深溝險壕之地、二不葬潰穴殘壩之地、三不葬巨石怪石之地、四不葬黃草樹枯之地、五不葬虎頭狗尾之地、六不葬風吹流口之地、七不葬喜聚人居之地、八不葬獨山盲頭之地、九不葬泥塘黑水之地、十不葬神靈鬼咒之地;


    十不向:


    一不向峰橋物擋、二不向水流路口、三不向下坡豎口、四不向匠鑿怪石、五不向縱錯雜亂、六不向死地怪異、七不向佛像人位、八不向丘凹凸起、九不向上壓眾圍、十不向無山無水;


    十忌:


    一忌四水環抱、二忌前無生路、三忌斜山背坡、四忌蛇山勾腳、五忌兩山夾路、六忌蟻穴斷路、七忌後無堅盾、八忌風口水路、九忌兩水合聚、十忌樹折陰霾;


    地道便通過以上三個“十”排除法,來鎖定墓穴位置。


    看道:前麵所述大觀風水以天定,那麽重觀風水以“看”定,此道重點則是風水,形未動,結合上麵兩道,看風水穴位,來鎖定墓穴位置。


    關於風水,在此不過多講解,大穴風水共分為四大類:陽穴、陰穴、活穴、死穴;當然,每類穴位有好即有壞,此段隻講述好的風水穴位。


    陽穴以“龍”為首,風水中,龍代表著山脈,成龍之山脈,定有龍騰虎躍之勢,看似動然而並非動,最好的龍穴稱為龍脈。


    陰穴則以“水”為首,水為大地之母,多有母親河之類名稱可以做簡解,水又可換作水氣,那麽尊穴脈氣多沿水或氣而行,尋龍定穴,可參考水或氣的存在形態、方向、大小做為依據,鎖定墓穴位置。


    活穴以“動”為首,舉例春夏秋冬的樹木,春天發芽,夏天生長,秋天落葉,冬天枯枝。


    墓穴是死物,但隨著時間、季節、氣候等變換,會在墓穴範圍中呈現出不同的風水景象,以此來鎖定墓穴位置。


    死穴以“靜”為首,死穴是活穴的演變,形未動卻風水動,當風水不對的情況下,死穴是相對難鎖定位置的,最常用的方法是羅盤定位。


    結合上述其它兩道方法,鎖定墓穴位置。


    第二個層麵,形微動,觀形不可用,重塑之形方可定;


    意思就是墓穴位置經過時間推移,地殼運動使得整體山川河流等發生部分變動或變化,那麽以天象或風水基本上確定不了墓穴具體位置,可以靠測道、擺道、算道來鎖定墓穴位置。


    測道:形微動,可查痕,山川河流發生變化一定會留下痕跡,尋著痕跡經測後,可以還原其原始的地態地貌,微動的情況下,還原起來並不困難。


    一般采用對比測、丈量測兩種方式進行遐想式和繪圖式還原,原貌還原之後,便可運用第一層麵的天道、地道、看道,來鎖定墓穴位置。


    擺道:此擺道,重點在於“擺”字,從古至今兵家最擅長於戰防布局和沙盤推演,但凡出兵必先做好地標,以觀地勢或標明兵塞要地,再依據地形進行兵力推演。


    那麽定墓位來說,形微動的情況下,若地形遼闊或複雜不易完全現場實勘,便可采用複位方式進行擺列還原,大大縮小現場比例,一般用沙土堆積作模型,再運用第一層麵的天道、地道、看道,來鎖墓穴位置。


    算道:所謂算道,是繼測道和擺道之後的一種方式,古有觀星象測卦的方法,後至延續出了很多種打卦法,包括算吉兇、算運勢、算命等等;


    此算道沒有那麽懸乎,在形微動的情況下,算是兼得了測道和擺道前麵兩種方法。


    算,顧名思義即是核算,計算、計數的意思,但是,此算道並沒有準確之概,隻能由大約、粗略為主,來核算墓穴的基本位置。


    重點以目觀、手比兩種方法同時進行,舉例來說,舉起右手大拇指,用左眼和右眼交替觀察目測物和右眼觀察目測物,通過目測的兩點距離乘以十倍,便是目標的大概距離。


    手指及目測一般距離為兩公裏至四公裏,並且要有已知的參考物做為參考,比如樹木、房屋等已知的物體。


    這項技能多用於行軍或炮兵居多,不過做為野戰軍的我,此項技能算是比較熟悉,雖是熟悉也仍然有一定的誤差,最多誤差在兩百米左右,一公裏之內的誤差不會超過五十米。


    所以算道之上再運用天道、地道、看道一起,即可鎖定墓穴位置。


    第三個層麵,形巨動,無可塑,麵寬變窄即可定;


    定墓位,前兩個層麵相對而言是比較簡單些,重點就是後麵的這兩個層麵。


    形巨動,意味著原始環境已變,墓穴中大概率會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流出地表或是土地被顛覆,重塑之形便無可用。


    此層麵重點為大麵排除法和縮小法及對比法,重點運用收道、活道、聞道,來鎖定墓穴位置。


    收道:為什麽收道不在尋墓源中呢,因為年代不同,八十年代之後基本上此法已無太大效果,後期基本上家中有物有寶不外露,所以收道的方法可重點用於定墓位。


    收道的角色分為三種:一是散收,二是大收,三是官收,重點要以當地條件為基礎。


    散收:在農村來說,相對較多,小時候可能很多人都遇到過,村頭路口吆喝或者登門收寶,這種方式範圍太大,不易快速獲取信息,但若遇山村偏野之地,此法可行。


    大收:進行搭台獻藝方式,聚攏人群,再籠絡收寶,此法要有人配合,提前找好配合人員,附合搭台收寶者,有配合人員的假動作,才能讓真正有寶之人放下戒心。


    官收:以政府或村幹部引頭為平台,用有償上繳及補償上繳的方法,倡導有寶人員獻寶。


    那麽收道,重點是見寶,以寶為線牽出其出寶原因、從而探知方位、地點,縮小範圍,即可定墓位。


    活道:形巨動,天不翻,則地覆,地下墓穴封閉太久則會產生封閉氣體,包括土壤也會因此受到變化,周邊動植物的生長及生死變化。


    比如墓穴土地的翻動,土層結構不同造成周圍無蟲無蟻,反之則蟲蟻巨毒之物;綠樹植物叢陰茂盛或黃萎枯爛等不同尋常的跡象,通過相互對比必成鮮明,那麽墓穴位置必在其之下。


    聞道:上述形巨動,天不翻,則地覆,土地翻動,地下的陰晦土壤會翻至土地表層,或墓穴中的石塊翻出,常年累積的陰晦之味有其特殊。


    盜墓也好,考古也罷,通常所用掘土工具以平鏟、工兵鏟、洛陽鏟、撅鋤、齒耙,等等,其中洛陽鏟最為出名,此鏟呈半筒圓形類似於瓦筒狀,便於鑽土取樣。


    墓穴因地形而翻動,那麽土層變化基本為翻動式,墓穴的土質除了有土層變化可詳查之外,更有淡淡的陰晦腐臭之味或是淡淡肥田之氣,分別取土樣進行嚐、聞分辨對比,即可辨別墓穴位置。


    第四個層麵,已無形,看無痕,辯無貌,觀死聽笑便知曉;


    墓穴表層無貌無形無痕無參考,此層麵亦難亦簡,最起碼已是經曆過形巨動的層麵,無太多參考信息,簡單來說墓穴了無痕跡的深埋於地下。


    前麵所述甚多,墓穴處於地下,也可理解為地下有一處空蕩無人之地,且空間巨大,以此尋法,可通過聽道、懼道、無道,來鎖定墓穴位置。


    聽道:此聽道,重點在於聽,此聽非打聽,小原理隔板敲打和板後貼牆敲打聲音會因為一麵為空一麵為實而發出不同的聲音,一則空蕩輕沉,另一則實響脆剛。


    墓穴埋藏於地下,因其空蕩大小給於聲響或撞擊必會產生不同聲響迴應,當然,不是用手或石砸大地來辨別墓穴方位,巧妙利用大自然或人工方可。


    雷雨天氣,產生的雷聲或人工爆炸聲來讓墓穴自已進行迴應,貼耳於地聽“迴蕩聲音”來鎖定墓穴位置,相信有很多人聽說過聽雷,所謂的聽雷即是如此,同樣聽雷對於耳力要求極高。


    懼道:上述墓穴為地下空蕩之地,聲震或地震都會引來共震,從而引發次聲災害。


    一片區域,若因天氣變化原因,動物或其他牲畜非正常原因大量逃亡或死亡,人力並不能做到,自然與特殊天氣有關。


    如若在定墓位過程中遇到動物群逃、群傷、群死現象或當地居民告誡某地雷雨或其他特殊天氣恐懼不可進入,必然有其原因,待恢複平靜之後,方可鎖定墓穴位置。


    無道:北宋王安石在詩《石榴》中曾有一句:“萬綠叢中一點紅”,意思是大片綠葉中一朵紅花非常醒目,同樣也是形容人群中有一位美女十分醒目。


    在墓穴定位中,無形的地貌有另外一種現象,離地表越近的情況下,墓穴上方可能會出現寸草不生,甚至皆為黃土雜石,再或者毫無生機。此處便為墓穴方位。


    另一層麵來說,則是“無道勝有道”,佛家講究的是佛緣,尋墓也是一樣,會有一定的墓緣。


    就像有時候一直想尋找的東西,卻不一定能夠找到,反而當你淡然處之,卻會讓你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它。


    中卷定墓位,是三十六道尋墓定穴法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當然,進墓穴同樣非常重要,墓穴進入的簡、易、吉、兇,都直接決定墓穴進入和發掘的順利安全與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墓神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陸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陸捌並收藏尋墓神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