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淩身形出現在略顯雜亂的出租屋內,徑直走向角落,翻找出長孫給的那個盒子。


    打開盒蓋,裏麵幾塊金餅在微光下泛著古樸的光澤。他找來一塊布,仔細地把盒子包裹好,又裝入一個袋子中,這才準備出門。


    自己那輛車之前為了送長孫皇後緊急去醫院,這會兒隻能選擇打車出行。


    本想掏出手機叫個車,手往兜裏一伸,卻摸了個空,這才想起手機被李世民那“老登”給扣下了,他忍不住暗暗罵了一聲。


    而遠在大唐的李世民,此時莫名地打了個噴嚏,還疑惑地揉了揉鼻子。


    張淩無奈,隻好提著袋子快步走到馬路邊。正巧,一輛空出租車駛來,他趕忙伸手攔下。


    待車穩穩停住,張淩迅速坐了進去,對司機說道:“師傅,金街。”


    那司機一聽,手法嫻熟地手掌掛檔,腳猛地一踩油門,車子就如離弦之箭一般彈射起步,風馳電掣地向前衝去,果真是霧都南城獨有的“特色”,把出租車當成法拉利開了。


    沒過多會兒,車就到了金街,張淩下車後來到一家手機店,買了手機補辦了一張電話卡,隨後往金店裏走去。


    店裏的營業員一看是張淩提著袋子來了,立馬熱情地把他往裏麵的會客室帶去,滿臉笑意地說道:“先生稍等,福老馬上就到。”


    話音剛落,上次見過的那位老者,也就是福老,緩緩走了進來,慢慢坐下。


    張淩趕忙把盒子拿出來,遞向福老,說道:“福老,你看看。”


    福老看著張淩,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打趣道:“年輕人,之前就是你拿著檀木盒子過來,怎麽現在又有了呀,還是跟之前一樣呢。”張淩隻是迴應道:“福老,你看看嘛。”


    老者接過盒子,取出裏麵的金餅,又拿著放大鏡對著盒子仔細端詳起來。


    看了好一會兒,才抬起頭說道:“這個東西可是極品沉香木盒子啊,年輕人,你這會兒要是沒事的話,就在這兒等等,我叫幾個人來一起觀摩觀摩,我現在手裏沒這麽多錢收你這寶貝呢。”


    張淩聽聞,客氣地說道:“福老,你也別叫我年輕人了,叫我張淩就好,現在不急,您看著安排就行。”


    福老笑著應道:“好,張淩,那我先打個電話。”說罷,便從兜裏掏出手機,開始撥打電話聯係起來。


    他一手拿著手機,另一隻手輕輕摩挲著那沉香木盒子,嘴裏不停地說道:“老江啊,你可得趕緊過來!這次我這兒有個好物件,極品沉香木盒子,我瞧著是有些年頭的寶貝,你在這方麵有眼力,快過來掌掌眼!”


    說罷,他又迅速撥通了另一個號碼,提高了音量:“老李,放下手頭的事兒,趕緊來我店裏!有個好東西,我一個人拿不準,你快來幫我瞧瞧,晚了可就沒這眼福了!”


    不一會兒,店門被人急匆匆地推開,先進來一位身著唐裝、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的老者,他正是老江。


    老江幾步跨到桌前,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盒子,嘴裏念叨著:“在哪呢?讓我看看。”


    福老笑著把盒子遞過去,老江小心翼翼地接過,從兜裏掏出一副眼鏡戴上,仔細地觀察著盒子的紋理、色澤和工藝,嘴裏不時發出“嘖嘖”的讚歎聲。


    緊接著,老李也風風火火地趕到了,他身材微胖,走路帶風。


    一進門就大聲嚷道:“什麽寶貝這麽著急叫我?”看到老張正在端詳盒子,他也湊了過去。


    三人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時而皺眉,時而點頭,滿屋子都是他們對這件古玩的品鑒之聲,氣氛熱烈而緊張,每個人都沉浸在對這古老物件的探究之中。


    福老目光誠懇地望向張淩,帶著一絲期待與忐忑說道:“我們三人商量好了,這沉香木盒子還有金餅,我們出一千四百萬,稅後的價格,你覺得怎麽樣?”


    張淩聽到這個數字,不禁愣了愣神,心中快速盤算一番後,覺得價格也算合理,便點頭表示認可:“行,福老,就按這個價吧。”


    福老見張淩應允,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隨即拿出手機,熟練地操作著轉賬事宜。


    完成轉賬後,福老又熱情地添加了張淩的微信,說道:“以後要是還有好東西,可別忘了來找我。”


    張淩看著手機銀行裏那一串長長的到賬數字,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喜悅。


    他離開金店後,徑直走向附近的商場。在手機專櫃挑選了三台性能優良的智能手機,又在兒童電子產品區選了兩個精致的電話手表。


    之後,他來到通訊運營商處辦理了幾張電話卡,將一切準備妥當。


    張淩提著裝有這些物品的袋子,匆匆打車前往醫院。


    一路上,他的心情既因收獲一筆財富而愉悅,又因牽掛著長孫皇後和孩子們在醫院的情況而有些焦急。


    張淩抵達醫院附近,付了車錢後下車。他先是在一家熟悉的菜館精心打包了幾份飯菜,而後提著飯菜穩步走向醫院。


    輕輕推開病房的門,他看到長孫皇後正安靜地閉眼休息,長樂與兩小隻乖巧地坐在一旁的沙發上,眼神始終未離開長孫皇後。


    聽到開門聲,長樂迅速站起身來,輕聲問道:“小郎君,你迴來了。阿爺怎麽樣?”


    張淩放下手中的飯菜,看著長樂,微笑著說:“陛下看完視頻後心情稍微好了一點點。”


    接著,他從袋子裏拿出新買的手機遞給長樂,又將電話手表分給兩小隻。


    兩小隻收到禮物後,眼睛瞬間亮了起來,盡管內心欣喜若狂,但顧忌著不能吵醒阿娘,隻能壓抑著興奮,通過手舞足蹈來表達內心的歡愉。


    長樂接過手機,眼中滿是好奇與期待。張淩則開始耐心地手把手教她如何使用:“來,長樂,先把通信卡插在這裏,然後長按這個鍵開機……”


    張淩一步步地演示著,從互相打電話、保存聯係人,到下載微信、注冊登錄並互相添加好友,詳細地講解著如何發信息、打視頻、語音通話。


    同時不忘提醒道:“打字的話,你現在可能還不太熟練,先學會這些基本操作就好。”


    最後,他還幫長樂下載了小視頻軟件,並說道:“無聊時刷刷視頻,也能解解悶兒。”


    長樂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按照張淩的指導小心地操作著手機,逐漸掌握了這些新奇的技能。


    兩小隻眼巴巴地看著張淩教長樂擺弄手機,手裏緊緊攥著電話手表,懂事地沒有出聲打擾。


    突然,一陣肉菜的香味飄來,小兕子那圓滾滾的小肚子立馬“咕咕咕”地叫了起來。


    小兕子邁著小短腿,快速跑到張淩身邊,拽了拽他的衣角,奶聲奶氣地說:“小郎君,兕子餓了,什麽時候能開飯呀?”


    張淩聽到這稚嫩的聲音,猛地一拍腦袋,滿心自責:“哎呀,光顧著給長樂講手機了,把吃飯這茬兒給忘了。”


    他連忙彎腰抱起小兕子,在她粉嫩的小臉蛋上“吧唧”親了好幾口,愧疚地說道:“小兕子對不起啊,哥哥忘了。”


    張淩看了看還休息著的長孫輕聲對長樂說:“麗質,你帶著兩小隻吃飯吧,我在這裏看著就好。”


    張淩卻不由分說地把袋子塞到長樂手裏,催促道:“長樂,兩小隻都餓了,你帶著他們去吧,等會我來收拾餐具。”


    長樂見張淩堅持,便帶著兩小隻提著袋子出去了。


    沒過一會兒,長樂就帶著兩小隻迴來了。長樂對張淩說:“小郎君,你去吃吧。”


    小兕子則一下子跑到張淩身邊,拉著他的手說:“小郎君,兕子給你留了好多好多的肉肉呢。”


    城陽也在一旁用力點頭:“嗯呢嗯呢。”


    張淩笑著捏了捏兩小隻的臉,溫柔地問:“那你們吃飽了嗎?還吃點肉肉嗎?”


    小兕子眨著水汪汪的大眼睛,伸出小手比劃著:“兕子還可以吃一點點。”


    那模樣可愛極了,讓人忍俊不禁。


    長樂在一旁忍不住拆穿:“兕子,剛剛給你夾碗裏的肉你可是說你吃不下了,怎麽現在又能吃了?”


    小兕子笑嘻嘻地看著長樂,奶聲奶氣地說:“跟阿姐吃不下了,但是跟小郎君還可以吃一點點,嘻嘻。”


    城陽也跟著點頭:“嗯呢嗯呢。”


    張淩看著長樂臉色變得不太好看,眼看就要發火,趕緊牽著兩小隻往外走,邊走邊說:“麗質,有事打電話啊。”


    長樂深吸一口氣,慢慢恢複平靜,輕聲應道:“知道了,你就寵著兕子城陽吧,小郎君。”


    張淩帶著兩小隻來到病房外的小桌子旁,坐下開始吃飯,兩小隻在旁邊吃得滿嘴油漬。


    小兕子嘴裏鼓鼓的:“阿姐真討厭,吃個飯都要生氣,哼。”


    城陽在一旁點頭:“嗯呢嗯呢附和著。”


    張淩時不時給他們擦擦嘴,病房外洋溢著溫馨的氣息。


    兩小隻吃得小肚子圓滾滾的,心滿意足地放下碗筷。


    張淩見此,也加快了吃飯的速度,三兩下吃完後,仔細地收拾好殘餘垃圾,穩穩地將其扔到垃圾桶裏。


    隨後牽著兩小隻的小手,輕輕推開病房門走了進去。


    此時,長孫皇後已經蘇醒過來,臉色依舊蒼白如紙,嘴唇也略顯幹裂,但她的眼神卻透著溫和與感激。


    她微微側頭,看向張淩,聲音虛弱卻滿含真誠:“張淩,謝謝你救了我。剛剛聽長樂說,救治時醫生問起,你說我是你小姨,這稱唿挺好,以後你就叫我小姨吧。”


    張淩趕忙走到床邊,看著長孫皇後尚未恢複的病容,輕聲說道:“小姨,您現在身子還虛,得多注意休息,其他的都先別操心。


    長孫皇後輕輕牽動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雖淺,以此表示對張淩的認可。


    張淩的目光落在長孫氏的唇上,因長時間未進水而幹裂起皮。


    張淩按下病房裏唿叫護士站的專用電話,輕聲說道:“護士姑娘,煩請拿一些醫用唇刷來。”掛斷了電話


    不多時,護士便將醫用唇刷遞到張淩手中。張淩迴到床邊,將唇刷遞給長樂。


    輕聲叮囑道:“麗質,小姨嘴唇幹裂得厲害,你用這唇刷蘸些溫水,輕輕地為小姨擦拭,動作一定要輕柔。”


    長樂乖巧地點點頭,接過唇刷,小心翼翼地蘸取了適量溫水,然後輕輕觸碰著長孫氏的嘴唇,一下又一下,動作輕柔得生怕弄疼了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茄雞蛋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茄雞蛋渝並收藏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