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蓉瞧著大家夥搶泡芙吃的樣子有些好笑,“阿怡,咱們去灶房吧。”


    “好!”秦怡點頭,乖乖跟在秦蓉的身後。


    灶房裏什麽都有,除了烤爐,。冬天的席麵其實不好做,因著白老爺的客人文人居多,秦蓉在兼顧口味的同時更注重了擺盤,讓菜品平添幾分意境。


    玉米粒、胡蘿卜丁、蝦仁焯水後拌上甜麵醬包在雕花的黃瓜裏,名為“迎春”;鹵牛肉擺放在圓盤中,盤邊配胡蘿卜雕花兔子,名為“望月”;蝦球裹上粉幹炸,配煉乳點綴,名為“報喜”;白菜包上肉醬裹成卷,名為“納福”……


    秦蓉上一道菜,報一道菜名,倒叫李淳安有些吃驚,梨花鎮這地方……臥虎藏龍啊,一個未及笄的小娘子竟然能做出這麽多好吃的東西,關鍵是還好看,名字也好聽,了不得,難怪白漸之成天念叨梨花鎮人傑地靈。


    今天最稀罕的菜是幹炸帶魚,幹炸帶魚味道要好,食材是關鍵。這帶魚是秦蓉在東市瞧見的,正是因為這帶魚肉質細嫩,刺又少,個頭還大,關鍵是還新鮮。


    秦蓉先去帶魚身上的銀粉,摘掉內髒和黑膜,剪掉魚鰭,過水清洗兩遍,翻麵再洗一遍,接著切段,大小要正好。


    接著秦蓉在切好的帶魚段中加入蔥、薑、鹽、黃酒拌勻醃製。帶魚段醃製好瀝幹水分後,再裹上薄薄的一層麵粉,放入熱油中炸,炸至兩麵金黃後瀝油撈出擺盤。


    “這是幹炸帶魚,名為節節高,趁熱吃最是美味。”秦蓉笑著把菜遞給了白福,今天由白福來傳菜。


    上菜後,盧昊迫不及待地伸手去夾,卻被白老爺一筷子拍了迴去,“尊老愛幼,尊師重道!”


    白老爺招唿著老友一塊先嚐了一塊,外酥裏嫩,鹹香非常。


    這一頓飯賓主盡歡,白老爺十分的高興,他捋著胡子想,留在梨花鎮可真是一個好主意啊!


    李淳安也是感慨萬千,本以為老友來梨花鎮是來吃苦來了,誰知道……竟是來飽口福的,真是有些羨慕……


    秦蓉迴去時,白老爺讓白福去結的銀錢,這一頓席麵白老爺一共給了秦蓉十八兩銀子,湊了個好兆頭。


    秦蓉挺高興的,剛離開就聽見後頭有人在喊:“秦蓉、秦蓉!”


    “盧公子,有何事?”秦蓉見盧昊這個緊張的樣子有些擔心,壞了,莫不是看上她了吧……這可不行,這才多大一點啊,而且身份也不合適。


    “秦蓉,我……我有話要說!”


    秦蓉見盧昊這副樣子,心裏更擔心了,“要是為難……其實不說也沒什麽?”


    “不,我要說!”


    秦蓉還來不及阻止,盧昊已經一口氣把要說的話說完了,“秦蓉我給你帶了好多好多食材,但是你能不能做來吃的時候分我一點不收我錢啊,我先生又把我身上的銀錢搜走了!”


    秦蓉鬆了一口氣,還以為是什麽事呢……


    “沒問題!”


    “那就好,那咱們可說好了啊,我讓鬆柏把食材都送去你家裏!”盧昊說完轉身就跑,生怕秦蓉反悔。


    秦蓉看著盧昊跑得飛快的背影,有些莞爾,是她想多了,還好還好。


    ……


    再過兩日就是花燈節了,東西兩市也漸漸熱鬧起來,秦蓉的食肆也打算重新營業。秦蓉早早地去同於大嫂說了一聲,又去和陳樹柏打了個招唿,這日晌午,幾人齊齊到了食肆把食肆裏裏外外打掃了一番。


    第二日,於家食肆開門啦!


    開門的時候,於小山應景的也買了一掛鞭炮來放,“劈裏啪啦”的熱鬧了一通,大家夥都知道於家食肆開門了。


    第一日,秦蓉隻做了些點心、甜品、鹵菜賣,早早賣完,早早關門。


    “阿蓉,咱們什麽時候恢複正常賣火鍋和麻辣燙啊?”於大嫂問道。


    秦蓉笑道:“舅母,今兒個早收工也是有原因的,明天就是上元花燈節了,我合計想做些湯圓去東市賣。”


    於大嫂很是詫異,“明日鋪子裏是不營業嗎?”


    “對,我前兩日去了一趟東市,東市的繁華不是西市可比的,咱們這鋪子開在這,現在也就是在學子中有些名聲,我想著趁上元節的燈會,去東西兩市賣湯圓,叫咱們做的湯圓揚揚名,也是替我們的食肆宣傳。”


    秦蓉其實考慮這個問題已經許久了,她的食肆生意雖然還過得去,但是知道的人還是太少了,就是找她做席麵的人都比知道她食肆的人多。


    梨花鎮的燈會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秦蓉想著做些湯圓去東西兩市擺攤,叫更多的人知道她的手藝和於家食肆的名聲。


    於大嫂仔細想了想,覺得秦蓉說得有理,“阿蓉,你有章程了沒?”


    秦蓉點頭,“我都盤算好了,食材也都備好了,明日咱們就隻賣各種口味的湯圓,時間緊,所以咱們明天鋪子就先不開了。”


    “好,那我早些過來鋪子。”於大嫂道。


    “我們也來!”於小山和陳樹柏齊聲道。


    “好!”


    上元節,卯時初,外頭的天還沒亮,於家食肆已是燈火通明。於大嫂剛到食肆,相熟的小販已經在門口等著了,“於嫂子,秦小娘子要的食材我這都有,就都給送過來了,你瞧瞧。”


    於大嫂一一查過各種食材沒什麽問題,便結了賬讓小販把食材都送進後廚。


    於小山怕一會手忙腳亂的,先過來把柴劈好,把灶燒上。


    陳樹柏聽說去東西兩市賣湯圓是為了打響於家食肆的名頭,於是也帶了幌子、菜牌、筆墨紙硯早早地來了食肆。


    秦蓉為了早做準備也特意起了個大早,幾個人都以為自己是最早的,到了食肆裏才發現,大家竟然都是一樣的想法。


    秦蓉笑著道:“咱們心往一處去,勁往一處使,咱們的食肆必定越來越紅火!”


    “蒸蒸日上!”陳樹柏笑著接話。


    “蒸蒸日上!”大家齊齊喊道,然後相視一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梨花鎮小飯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莓果氣泡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莓果氣泡水並收藏梨花鎮小飯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