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丈夫豈能老死在床榻上
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哄堂大孝 作者:今年不當菜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嗯了一聲,旋即重重的歎了一口氣,他怎麽都沒有想到伴隨著自己的假死,最有可能奪取整個天下的居然會是平時病怏怏沒有任何存在感的朱允熥。
許久後收迴了思緒,他也不廢話,直接開口說道:“朕願意讓出關中及西北之地,讓你完成北方的大一統。”
“想來應有這些地方之後,你的實力能夠跟朱棣一較高下。”
朱允通微微頷首:“那孫兒就謝過皇爺爺了,皇爺爺讓出自己的下轄之地,是有什麽事情讓孫兒去做嗎?”
聽到這話,朱元璋點了點頭。
帶著幾分懇求的語氣說道:“如今允炆已死,高遂也在亂軍之中被殺,朕實在是不願意看到你們手足兄弟繼續自相殘殺下去,不如留住高熾一命,讓他苟延殘喘的活下去,不要讓咱們老朱家的人再在戰爭當中死去了。”
“鎮終究是年紀大了,實在是不忍心再次白發人送黑發人。”
其實在楊洪剛一找到自己的時候,他就已經猜到對方會這樣說了。
於是便當機立斷的說道:“如今天下大事,已然盡在孫兒之手,既然皇爺爺這樣開口了,那孫兒自然可以饒他一命。”
“對於一個毫無用處的人來說,對於孫兒而言可有可無,等到咱整合了關中、西北地區所有的力量便會徹底的揮兵南下,跟咱那個四叔一決雌雄,然後徹底的完成天下一統。”
“趁著孫兒還年輕,還會繼續向南向東進行征戰,覆滅琉球跟日本二國以及南邊諸國,到時候孫兒要打下一個古往今來都沒有的大大疆土,成為千古一帝。”
看著雄心壯誌的朱允熥,朱元璋重重地點了點頭:“如此這般才是我朱家的好兒郎,朕也非常期待能夠看到那一天的到來。”
聞言朱允熥有些俏皮的笑了笑。
在對方的麵前,他終究還是一個孩子。
“孫兒也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希望能夠跟您一起站立在這個世界之巔,把我大明的江山傳至千秋萬代。”
如果說是別人說這話的話,估計朱元璋肯定會一口老痰啐在地上說對方是癡心妄想。
但通過朱允熥這些時日的表現來看,對方或許真的能夠打下偌大的疆域,成為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個王朝。
就在兩個人交談著的時候,沒有再披盔甲的楊洪縱馬狂奔而來。
對於對方的到來,朱元璋忍不住直皺眉頭。
畢竟按照原本的打算,他還想跟皇太孫聊一下如何治理好這個國家。
也算是盡自己這個當爺爺的最後一把氣力了。
未來是年輕人的天下!
楊洪慌慌張張的來到跟前,翻身下馬跪伏在地上。
“皇上,皇太孫,北方傳來戰報,本雅失裏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南下,藍玉將軍所部潰不成軍,常茂將軍那邊也連戰連敗,幾乎是撐不住了。”
這話一出,讓朱允熥跟朱元璋二人微微有些錯愕。
要知道就算是本雅失裏卷土重來也決計不會有這能力才對。
要知道藍玉跟常茂不僅僅是經驗老道的將領,而且手下足足握著幾萬大軍。
就算是本雅失裏其人有著通天之能,也不可能是有如此之勢才對。
想到這裏朱允熥便對著楊洪道:“楊將軍可否說一下本雅失裏究竟是從哪裏搗鼓來的大軍?難道是帖木兒帝國借給他的人馬不成?”
楊洪抱了抱拳道:“皇太孫聖明,確實是帖木兒帝國的大軍,他們來勢洶洶,可謂是銳不可當。”
聞聽此言之後,朱允熥不輕不重的嗯了一聲,如此一來的話,那就能夠說得通了。
他非常清楚在曆史上的帖木兒帝國也是極為的強悍,如今正是最為鼎盛的時候,能夠讓藍玉跟常茂這兩個為大明南征北戰多年的將領吃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朱元璋則是怒火中燒,把僅剩的幾顆牙齒咬得咯吱咯吱的響。
“那北方蠻夷實在是可惡,居然還敢入侵我大明!”
說完這話之後,他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熥。
“允熥,你把心放寬,皇爺爺親自出馬,幫助你把北方平定了,朕相信將來的你一定會是一個功耀千秋的聖君明主。”
看著對方堅定的目光,朱允熥的內心深處不由得有些心疼起來。
對方這個年紀,如果再次騎上戰馬上陣殺敵,或許就會有去無還。
想到這裏,朱允熥便打算開口勸說一下對方。
就算是本雅失裏卷土重來也完全可以由他領兵出戰。
不至於讓已然暮年的朱元璋以身犯險。
似乎是知道自己這個皇孫作何感想,朱元璋豪爽的笑了笑。
“允熥,朕意已決,就讓朕以暮年之姿發動第八次永清沙漠之爭好了。”
“朕要學著當年的成吉思汗,將大明之鞭揮向塞外,朕知道你心中的憂慮是什麽,不過朕作為一個馬上皇帝,應當戰死沙場,絕不能苟活於世。”
“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豈能夠老死於床榻之間。”
見到對方如此這般的言語。加上朱允熥非常清楚老爺子屬於那種一旦做了決定,就算是有八匹馬都未必能夠拉的迴來的性子。
也隻能是朝著對方抱了抱拳。
“既然皇爺爺做了決定,那孫兒就不再去多說些什麽了,在此孫兒預祝皇爺爺早日凱旋歸來,咱們爺倆一同接受萬國朝賀。”
說完這些,朱允熥又把自己的目光看向了楊洪跟蔣瓛二人。
“楊將軍,蔣大人,皇爺爺的安危就托付給你們了,一定要盡心竭力的把皇爺爺保護好,千萬不能夠讓他有什麽閃失。”
蔣瓛跟楊洪二人對視一眼之後皆是齊聲應承下來。
“皇太孫放心,那北方蠻夷想要動皇上一根汗毛,必須得從末將們的身上踏過去才行。”
聽到這話朱允熥朝著二人抱了抱拳,沒有再多說些什麽,一切盡在不言中!
朱元璋這邊則是十分果斷的調轉馬頭在蔣瓛跟楊洪的護衛之下縱馬狂奔,迴到了鄴城當中。
許久後收迴了思緒,他也不廢話,直接開口說道:“朕願意讓出關中及西北之地,讓你完成北方的大一統。”
“想來應有這些地方之後,你的實力能夠跟朱棣一較高下。”
朱允通微微頷首:“那孫兒就謝過皇爺爺了,皇爺爺讓出自己的下轄之地,是有什麽事情讓孫兒去做嗎?”
聽到這話,朱元璋點了點頭。
帶著幾分懇求的語氣說道:“如今允炆已死,高遂也在亂軍之中被殺,朕實在是不願意看到你們手足兄弟繼續自相殘殺下去,不如留住高熾一命,讓他苟延殘喘的活下去,不要讓咱們老朱家的人再在戰爭當中死去了。”
“鎮終究是年紀大了,實在是不忍心再次白發人送黑發人。”
其實在楊洪剛一找到自己的時候,他就已經猜到對方會這樣說了。
於是便當機立斷的說道:“如今天下大事,已然盡在孫兒之手,既然皇爺爺這樣開口了,那孫兒自然可以饒他一命。”
“對於一個毫無用處的人來說,對於孫兒而言可有可無,等到咱整合了關中、西北地區所有的力量便會徹底的揮兵南下,跟咱那個四叔一決雌雄,然後徹底的完成天下一統。”
“趁著孫兒還年輕,還會繼續向南向東進行征戰,覆滅琉球跟日本二國以及南邊諸國,到時候孫兒要打下一個古往今來都沒有的大大疆土,成為千古一帝。”
看著雄心壯誌的朱允熥,朱元璋重重地點了點頭:“如此這般才是我朱家的好兒郎,朕也非常期待能夠看到那一天的到來。”
聞言朱允熥有些俏皮的笑了笑。
在對方的麵前,他終究還是一個孩子。
“孫兒也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希望能夠跟您一起站立在這個世界之巔,把我大明的江山傳至千秋萬代。”
如果說是別人說這話的話,估計朱元璋肯定會一口老痰啐在地上說對方是癡心妄想。
但通過朱允熥這些時日的表現來看,對方或許真的能夠打下偌大的疆域,成為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個王朝。
就在兩個人交談著的時候,沒有再披盔甲的楊洪縱馬狂奔而來。
對於對方的到來,朱元璋忍不住直皺眉頭。
畢竟按照原本的打算,他還想跟皇太孫聊一下如何治理好這個國家。
也算是盡自己這個當爺爺的最後一把氣力了。
未來是年輕人的天下!
楊洪慌慌張張的來到跟前,翻身下馬跪伏在地上。
“皇上,皇太孫,北方傳來戰報,本雅失裏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南下,藍玉將軍所部潰不成軍,常茂將軍那邊也連戰連敗,幾乎是撐不住了。”
這話一出,讓朱允熥跟朱元璋二人微微有些錯愕。
要知道就算是本雅失裏卷土重來也決計不會有這能力才對。
要知道藍玉跟常茂不僅僅是經驗老道的將領,而且手下足足握著幾萬大軍。
就算是本雅失裏其人有著通天之能,也不可能是有如此之勢才對。
想到這裏朱允熥便對著楊洪道:“楊將軍可否說一下本雅失裏究竟是從哪裏搗鼓來的大軍?難道是帖木兒帝國借給他的人馬不成?”
楊洪抱了抱拳道:“皇太孫聖明,確實是帖木兒帝國的大軍,他們來勢洶洶,可謂是銳不可當。”
聞聽此言之後,朱允熥不輕不重的嗯了一聲,如此一來的話,那就能夠說得通了。
他非常清楚在曆史上的帖木兒帝國也是極為的強悍,如今正是最為鼎盛的時候,能夠讓藍玉跟常茂這兩個為大明南征北戰多年的將領吃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朱元璋則是怒火中燒,把僅剩的幾顆牙齒咬得咯吱咯吱的響。
“那北方蠻夷實在是可惡,居然還敢入侵我大明!”
說完這話之後,他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熥。
“允熥,你把心放寬,皇爺爺親自出馬,幫助你把北方平定了,朕相信將來的你一定會是一個功耀千秋的聖君明主。”
看著對方堅定的目光,朱允熥的內心深處不由得有些心疼起來。
對方這個年紀,如果再次騎上戰馬上陣殺敵,或許就會有去無還。
想到這裏,朱允熥便打算開口勸說一下對方。
就算是本雅失裏卷土重來也完全可以由他領兵出戰。
不至於讓已然暮年的朱元璋以身犯險。
似乎是知道自己這個皇孫作何感想,朱元璋豪爽的笑了笑。
“允熥,朕意已決,就讓朕以暮年之姿發動第八次永清沙漠之爭好了。”
“朕要學著當年的成吉思汗,將大明之鞭揮向塞外,朕知道你心中的憂慮是什麽,不過朕作為一個馬上皇帝,應當戰死沙場,絕不能苟活於世。”
“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豈能夠老死於床榻之間。”
見到對方如此這般的言語。加上朱允熥非常清楚老爺子屬於那種一旦做了決定,就算是有八匹馬都未必能夠拉的迴來的性子。
也隻能是朝著對方抱了抱拳。
“既然皇爺爺做了決定,那孫兒就不再去多說些什麽了,在此孫兒預祝皇爺爺早日凱旋歸來,咱們爺倆一同接受萬國朝賀。”
說完這些,朱允熥又把自己的目光看向了楊洪跟蔣瓛二人。
“楊將軍,蔣大人,皇爺爺的安危就托付給你們了,一定要盡心竭力的把皇爺爺保護好,千萬不能夠讓他有什麽閃失。”
蔣瓛跟楊洪二人對視一眼之後皆是齊聲應承下來。
“皇太孫放心,那北方蠻夷想要動皇上一根汗毛,必須得從末將們的身上踏過去才行。”
聽到這話朱允熥朝著二人抱了抱拳,沒有再多說些什麽,一切盡在不言中!
朱元璋這邊則是十分果斷的調轉馬頭在蔣瓛跟楊洪的護衛之下縱馬狂奔,迴到了鄴城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