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慮再三之後盛庸來到了軍中,大刺刺的端坐在大帳之中,慢慢地解下了身上的盔甲,做完這些,他感覺卸掉的不止是身上的盔甲還有長久以來一直壓在他身上的重擔。


    這一刻,盛庸如釋重負。


    “我早就不欠你的了,所以,我也談不上再還你什麽。”


    他的語氣都變得輕鬆了些許,站起身來緩步走出帳外,打算趁著夜色離開這個他再也待不下去的地方。


    “盛將軍就這樣走了,豈不是有些可惜?”


    就在他剛走出沒幾步的時候,一道聲音幽幽地自背後響起,他聽到後驀然轉過頭,看到了楊士奇在黑暗中有些詭異的身影,就好像他在那裏早就等候多時了。


    對方大步上前,臉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來。


    暗自心生警惕的盛庸悄悄地向腰間的佩劍握去,隻要對方想要強行留下自己,那麽他就會果斷出劍,輕取對方的項上人頭!


    “楊大人是來準備緝拿我迴去的嗎?”


    楊士奇接下來的話卻讓盛庸有些始料不及。


    “非也,我是特地來招攬盛將軍的,盛將軍此時迴歸布衣,雖然說能夠僥幸保全性命,在亂世之中安身,隻是盛將軍真的甘心終老南山,無欲無求,看著未來的煌煌大明,而不曾有過你打下的功績分毫,甚至被納入逆臣的列傳之中嗎?”


    楊士奇的話如同一尾勾人心魂的蠍針,勾起盛庸的心思,讓他有些感到撓人。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提三尺劍,撫平天下。


    誰會安心的老死於床榻之間?!


    起碼他不會!


    但是盛庸何等的聰明,立刻明白了過來什麽,聯想到近日種種發生的事,心裏很快就有了一個答案。


    “不知道楊大人是在為何人做說客?我真沒想到原來楊大人這等文人也會做賣主求榮的勾當!”


    隻見他冷笑一聲,言語之中多有對楊士奇的譏諷之意。


    誰成想楊士奇卻並不在意盛庸的嘲諷,頗為坦誠的直言自己的目的:“嗬,想來是盛將軍誤會了,楊士奇可做不出賣主求榮的勾當來,我一直都是吳王的人,隻是可惜盛將軍的一身才華,故此挽留。”


    吳王?


    盛庸聽到這個並不陌生的稱唿,甚至是可以說是如雷貫耳的名字,心底震了一下。


    朱允熥之名早就已經隨著東北的攻掠,朝鮮的陷落傳遍明廷以及周邦,其它的大敗倭寇,安插暗子之事更是不用提了。


    可以說一樁樁一件件都極為的振奮人分心!


    盛庸沒想到朱允炆所謂的第一謀主,長久以來一直為他出謀劃策的楊士奇,竟然是朱允熥的人!


    再加上傳言被囚禁起來的李善長,這可都是在兩邊都位居高位的存在。


    那麽他們這些人到底辛辛苦苦在做什麽?


    到頭來隻是為了朱允熥做嫁衣,智商被按在地上反複摩擦,是在讓人看笑話嗎?


    盛庸的心裏感到濃濃的悲哀,生出一股強大的無力感。


    “原來是這樣,還真是失敬,不知道你們下一步的計劃又是什麽?除了前來說服於我,還有哪些人?”


    盛庸又是悲憤又是譏諷著。


    楊士奇淡淡一笑。


    “我被派來之後,吳王一直授予我便宜行事的權利,我可以完全按我的想法來行事,不需要請示,也不會得到指令,今夜我前來包括之前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想法。”


    盛庸並不懷疑楊士奇所說的真實性,畢竟就目前看來還真是這麽迴事。


    “你想讓我和你一樣繼續潛伏在朱允炆的身邊?”


    許久之後盛庸這才開口說話,既然朱允炆並非明主,朱允熥其勢已成,倒不如考慮考慮,轉投到朱允熥那邊。


    想來就連李善長這樣老奸巨猾的存在都站隊的一定遠非自己想的那麽簡單!


    因此說出這樣的話來,就代表他已經接受了楊士奇的招攬。


    楊士奇當下否定了對方這個說法,卻有更長遠的計劃,於是他不再藏私,把自己的謀劃全部和盤托出:“我要盛將軍北上,到邊塞九王其中任意一位的身邊去,吳王已經平定元蒙、占據朝鮮,那麽他的下一步一定是仿照耶律德光故事,兵出燕雲十六州。”


    “屆時的吳王毫不意外地會和邊塞九王對上,若是此時盛將軍到彼,定然會獲得邊塞九王的信任,為之後吳王的各個攻破提供機會,一旦九王防守被破,那麽南定金陵指日可待也。”


    盛庸聽了,久久不語,最後長歎一聲道:“都說楊大人你詭計多謀近妖,似東漢郭嘉,建文得之可安天下,沒想到你安的是朱允熥的天下,吳王得到你這樣的人才又是何其之幸!”


    楊士奇聽到這話,並沒有感到有多麽得值得得意,隻是淡淡說道:“吳王身邊似我這等人,又何止千百個,我隻是為吳王盡我的綿薄之力罷了,但我相信盛將軍之才勝我千百倍,吳王現在缺的並不是萬人敵,而是一名似白起,韓信之類的統率,而盛將軍,當得起這樣的稱謂。”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自古至今都是這般。


    盛庸心裏所渴求的東西一直未曾變過,如今被楊士奇這般說,心裏已經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


    “不敢當,我明白之後該怎麽做了,楊大人告辭!”


    盛庸說完,頭也不迴地走入黑暗之中,楊士奇微微頷首,知道自己這一步走對了!


    便也把自己的身形沒入到了黑暗當中,如同是隨時會對朱允炆發起致命一擊的一條毒蛇。


    盛庸的離開,無疑是朱允炆的一個巨大的損失,第二天他知道盛庸掛印封金之後,氣得暴怒!


    “盛庸!這個混蛋,我好心饒他一命,他竟然敢叛逃!我看他定是朱允熥的臥底,現在投奔那個賤人去了!”


    無處發泄心中怒火的朱允炆憤怒地踢倒桌子,眉目猙獰,慍怒無比,狀若癲狂,絲毫沒有人君的半點氣象。


    “還請皇上暫且息怒,或許盛庸隻是因為心寒,離開了這裏,未曾投奔朱允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哄堂大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年不當菜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年不當菜鳥並收藏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哄堂大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