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差點滅絕的蒙元!
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哄堂大孝 作者:今年不當菜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本有些臊眉耷拉眼的李成桂聞言眼前一亮,迫不及待地說道:“先生有什麽良策,但說無妨。”
鄭夢周當即說道:“如今的形勢,對於咱們而言非常不利,依臣下來看,倒不如調整策略,改攻為守,放棄主動出擊,讓倭寇跟蒙元衝鋒在前,消耗朱允熥的兵力,咱們可以坐山觀虎鬥。”
“如此驅虎吞狼的計策成功,那麽將來要收拾蒙元跟倭寇,咱們朝鮮國也可以不費吹灰之力。”
……
元蒙境內,土拉河
如今的元蒙可謂是人才凋零,高層戰力幾乎都亡於建州一戰,僅有本雅失裏被把禿孛羅接應而歸。
然後,本雅失裏休整好就收到了朱允熥在南征朝鮮的消息,並且下達軍令,發動了永清沙漠之征派遣藍玉、常茂、佟答剌哈、王肇舟北討元蒙,其狂妄大膽舉動,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要知道,這可是兩邊同時作戰,換成是別人的話估計腹背受敵之下,定然會選擇息事寧人,但是對方卻是以一敵二。
“這朱允熥簡直就是欺人太甚!”
“真拿自己當盤菜了,還是覺得我們是麵團捏的,可以隨意蹂躪?”
說話的本雅失裏再也沒有了往日裏的倨傲神色,此刻的他麵目扭曲,眼珠子瞪得老大都快奪眶而出了。
而在他的身邊是把禿孛羅、薩穆爾公主。
上一次的永清沙漠之征時,藍玉等人幾乎把元朝打了個半殘。
當時的元朝一把手就是脫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被藍玉打敗後逃亡,逃亡的過程中在其部將阿裏不哥的後裔也速迭兒與瓦剌首領烏格齊哈什哈的謀劃下發動政變,萬般無奈之下選擇了一個比較體麵的死法,被縊殺身亡。
再往後的話就是也速迭兒病逝後,他的兒子恩克即位,被之前支持也速迭兒的烏格齊哈什哈看作是拎線操縱的傀儡木偶,僅僅在位三年後就被殘忍殺害。
恩克死後,瓦剌蒙古與東蒙古正統在一番深入淺出的友好交流下,決定擁立脫古思帖木兒次子額勒伯克為大汗。
額勒伯克在位五年期間,重用瓦剌蒙古出身的浩海達裕,並將薩穆爾公主許配給他。
而額勒伯克汗就是本雅失裏的父親。
按照曆史的進程,烏格齊哈什哈不滿本雅失裏的父親將薩穆爾公主許配給浩海達裕,於是就揭竿而起,將額勒伯克殺害。
作為額勒伯克的兒子本雅失裏在父親被殺後逃往中亞帖木兒帝國避難。
烏格齊哈什哈一家獨大後擁立阿裏不哥後裔坤帖木兒為大汗,蒙古高原諸部落從此不得不暫時屈服於瓦剌部的統治之下。
之後巴圖拉養精蓄銳,等待時機的到來,勢力逐漸強盛起來,有了足夠的實力之後大舉興兵消滅了烏格齊哈什哈,並且將對方所立的坤帖木兒殺害,脫古思帖木兒舊部阿魯台等人乘機與瓦剌決裂,擁立窩闊台庶子合丹後裔鬼力赤為大汗。
但是由於建州一戰,除了本雅失裏,包括烏格齊哈什哈、坤帖木兒、浩海達裕、鬼力赤、阿魯台等人的全部身亡,基本上元朝這段曆史上的篡位高層都死了個遍。
可以說是免去了他們費心竭力的過程。
這樣一來的話在蒙元這邊的高層就隻剩下本雅失裏與薩爾穆公主。
而中層的首領目前隻剩下了把禿孛羅、太平二人。
這點蒙古的殘兵敗將,還不夠藍玉跟常茂這樣的萬人敵塞牙縫的,可以說這是蒙古瓦剌和韃靼有史以來麵臨的最大危機,隨時有可能走向滅國的邊緣。
薩爾穆公主看出了本雅失裏等人的憤恨,藍玉,常茂來勢洶洶,完全不是蒙元現在士氣低喪的大軍能夠阻擋得住的。
於是就對著本雅失裏全說起來:“若是實在不行,我們再次北上或者西進,漢人有句話說得好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保存蒙古諸部實力,這時離開的確是最好的選擇,但這也意味著他們放棄了大好的草原爭奪權,將豐沃的水土拱手讓給明廷。
此舉跟當年蒙古入侵南宋時,南宋皇帝被逼跳海又有什麽區別?
所以當即本雅失裏就否定了對方的這個說法。
他本就是一代梟雄,絕不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恥辱!
“目前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我們還可以勾結明廷的邊塞九王共同對付朱允熥!”
對於當前的本雅失裏來說,這的確是個辦法,但這遠水解決不了近渴,等到邊塞九王同意,都不知道什麽時候了。
本雅失裏雖有不甘,但是目前難道有更好的辦法不成?
一時間不禁有點迷茫起來。
把禿孛羅此時出麵說道:“我願率領大軍殿後,為公主與大汗爭取時間。”
如今大汗已死,本雅失裏順理成章的成為如今蒙古部的第一話事人,隻不過如今看來他這第一話事人有些弱。
就在本雅失裏還在糾結之際,一個更加驚天的噩耗傳來。
瓦剌部的太平反了!
太平已經領著本部的兵馬叛變了。
而在這個時候藍玉與常茂已經殺來!
聽到這個消息的本雅失裏宛若遭受了雷擊,愣在了原地,很明顯對於這兩個驚天噩耗有些難以接受。
他知道完了!
一切都完了!
雖然心有不甘,本雅失裏此時也不得不下達撤退的命令。
“傳令下去,所有兵馬撤退,退入北海以北!”
說著有些有氣無力的癱軟在了座椅之上。
把禿孛羅領了剩下的卻薛兵馬來阻攔常茂,藍玉,希望用現有的軍隊來拖住二人北上的腳步,在另外一邊,原本野心勃勃的本雅失裏倉皇與薩爾穆公主向著貝加爾湖更北方逃竄!
藍玉與常茂這一戰可謂是殺得酣暢淋漓,幾乎將平生最痛快的一仗打了出來!
打出了封狼居胥的氣概,也打出了永清漠北的功績,將這一戰徹底地載入史冊。
此戰過後,再也不會有蒙古的兵馬侵擾明廷邊境,隻剩下小股勢力逃到冰冷的西伯利亞,再也無法對明廷邊境造成威脅。
鄭夢周當即說道:“如今的形勢,對於咱們而言非常不利,依臣下來看,倒不如調整策略,改攻為守,放棄主動出擊,讓倭寇跟蒙元衝鋒在前,消耗朱允熥的兵力,咱們可以坐山觀虎鬥。”
“如此驅虎吞狼的計策成功,那麽將來要收拾蒙元跟倭寇,咱們朝鮮國也可以不費吹灰之力。”
……
元蒙境內,土拉河
如今的元蒙可謂是人才凋零,高層戰力幾乎都亡於建州一戰,僅有本雅失裏被把禿孛羅接應而歸。
然後,本雅失裏休整好就收到了朱允熥在南征朝鮮的消息,並且下達軍令,發動了永清沙漠之征派遣藍玉、常茂、佟答剌哈、王肇舟北討元蒙,其狂妄大膽舉動,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要知道,這可是兩邊同時作戰,換成是別人的話估計腹背受敵之下,定然會選擇息事寧人,但是對方卻是以一敵二。
“這朱允熥簡直就是欺人太甚!”
“真拿自己當盤菜了,還是覺得我們是麵團捏的,可以隨意蹂躪?”
說話的本雅失裏再也沒有了往日裏的倨傲神色,此刻的他麵目扭曲,眼珠子瞪得老大都快奪眶而出了。
而在他的身邊是把禿孛羅、薩穆爾公主。
上一次的永清沙漠之征時,藍玉等人幾乎把元朝打了個半殘。
當時的元朝一把手就是脫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被藍玉打敗後逃亡,逃亡的過程中在其部將阿裏不哥的後裔也速迭兒與瓦剌首領烏格齊哈什哈的謀劃下發動政變,萬般無奈之下選擇了一個比較體麵的死法,被縊殺身亡。
再往後的話就是也速迭兒病逝後,他的兒子恩克即位,被之前支持也速迭兒的烏格齊哈什哈看作是拎線操縱的傀儡木偶,僅僅在位三年後就被殘忍殺害。
恩克死後,瓦剌蒙古與東蒙古正統在一番深入淺出的友好交流下,決定擁立脫古思帖木兒次子額勒伯克為大汗。
額勒伯克在位五年期間,重用瓦剌蒙古出身的浩海達裕,並將薩穆爾公主許配給他。
而額勒伯克汗就是本雅失裏的父親。
按照曆史的進程,烏格齊哈什哈不滿本雅失裏的父親將薩穆爾公主許配給浩海達裕,於是就揭竿而起,將額勒伯克殺害。
作為額勒伯克的兒子本雅失裏在父親被殺後逃往中亞帖木兒帝國避難。
烏格齊哈什哈一家獨大後擁立阿裏不哥後裔坤帖木兒為大汗,蒙古高原諸部落從此不得不暫時屈服於瓦剌部的統治之下。
之後巴圖拉養精蓄銳,等待時機的到來,勢力逐漸強盛起來,有了足夠的實力之後大舉興兵消滅了烏格齊哈什哈,並且將對方所立的坤帖木兒殺害,脫古思帖木兒舊部阿魯台等人乘機與瓦剌決裂,擁立窩闊台庶子合丹後裔鬼力赤為大汗。
但是由於建州一戰,除了本雅失裏,包括烏格齊哈什哈、坤帖木兒、浩海達裕、鬼力赤、阿魯台等人的全部身亡,基本上元朝這段曆史上的篡位高層都死了個遍。
可以說是免去了他們費心竭力的過程。
這樣一來的話在蒙元這邊的高層就隻剩下本雅失裏與薩爾穆公主。
而中層的首領目前隻剩下了把禿孛羅、太平二人。
這點蒙古的殘兵敗將,還不夠藍玉跟常茂這樣的萬人敵塞牙縫的,可以說這是蒙古瓦剌和韃靼有史以來麵臨的最大危機,隨時有可能走向滅國的邊緣。
薩爾穆公主看出了本雅失裏等人的憤恨,藍玉,常茂來勢洶洶,完全不是蒙元現在士氣低喪的大軍能夠阻擋得住的。
於是就對著本雅失裏全說起來:“若是實在不行,我們再次北上或者西進,漢人有句話說得好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保存蒙古諸部實力,這時離開的確是最好的選擇,但這也意味著他們放棄了大好的草原爭奪權,將豐沃的水土拱手讓給明廷。
此舉跟當年蒙古入侵南宋時,南宋皇帝被逼跳海又有什麽區別?
所以當即本雅失裏就否定了對方的這個說法。
他本就是一代梟雄,絕不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恥辱!
“目前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我們還可以勾結明廷的邊塞九王共同對付朱允熥!”
對於當前的本雅失裏來說,這的確是個辦法,但這遠水解決不了近渴,等到邊塞九王同意,都不知道什麽時候了。
本雅失裏雖有不甘,但是目前難道有更好的辦法不成?
一時間不禁有點迷茫起來。
把禿孛羅此時出麵說道:“我願率領大軍殿後,為公主與大汗爭取時間。”
如今大汗已死,本雅失裏順理成章的成為如今蒙古部的第一話事人,隻不過如今看來他這第一話事人有些弱。
就在本雅失裏還在糾結之際,一個更加驚天的噩耗傳來。
瓦剌部的太平反了!
太平已經領著本部的兵馬叛變了。
而在這個時候藍玉與常茂已經殺來!
聽到這個消息的本雅失裏宛若遭受了雷擊,愣在了原地,很明顯對於這兩個驚天噩耗有些難以接受。
他知道完了!
一切都完了!
雖然心有不甘,本雅失裏此時也不得不下達撤退的命令。
“傳令下去,所有兵馬撤退,退入北海以北!”
說著有些有氣無力的癱軟在了座椅之上。
把禿孛羅領了剩下的卻薛兵馬來阻攔常茂,藍玉,希望用現有的軍隊來拖住二人北上的腳步,在另外一邊,原本野心勃勃的本雅失裏倉皇與薩爾穆公主向著貝加爾湖更北方逃竄!
藍玉與常茂這一戰可謂是殺得酣暢淋漓,幾乎將平生最痛快的一仗打了出來!
打出了封狼居胥的氣概,也打出了永清漠北的功績,將這一戰徹底地載入史冊。
此戰過後,再也不會有蒙古的兵馬侵擾明廷邊境,隻剩下小股勢力逃到冰冷的西伯利亞,再也無法對明廷邊境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