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被埋沒的大才
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哄堂大孝 作者:今年不當菜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真的戰力還是不俗的,畢竟早期跟著北征過元蒙,他提著刀,將想要登上城頭的士兵都給砍了下去。
“朱允熥,朱允熥何在!”
這時的王真顧不上什麽狗曰的上下尊卑了,將城頭的士兵趕下去後,來到城垛之間,朝著下方黑壓壓的大軍大吼。
朱允熥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早就在城頭等著王真的現身了。
“朱允熥,你這是何意?攻打朝廷同僚,是打算造反嗎?”
這還沒有怎麽著呢,就一個屎盆子扣了下來。
要是一般的武夫,可沒有這麽歹毒的心思。
由此可見,對方是個有腦子的。
可是朱允熥卻壓根不在乎這一點:“王將軍!你說最近有匪寇作亂,我剛剛探得消息,眼下烏程城中正有一個匪寇的內應藏在裏麵呢!我這也是為了王將軍你的安全著想!”
聽到朱允熥這話,王真立馬想說他在放屁。
要是真有裏應外合的,不早就打開城門了?
真當自己傻呢。
“烏程的內應我自會處理,就不勞吳王費心了!”
眼珠子一轉,王真立時計上心來。
朱允熥聽聞,誇張得說道:“那怎麽行?實不相瞞,城外的那支匪寇我已經幫你剿滅了,這是賊首梁興甫親自所說的證詞,不會有假,還請王將軍開城門吧!”
王真沒想到朱允熥竟然還把梁興甫搬了出來,但是開了城門,無疑是讓他打了整個兩浙官場的臉,也會讓他臉上無光,說明整個兩浙官場都奈何不了眼前的這位吳王。
當然,最主要的是他怕對方因為自己緊閉城門記恨上自己,從而拿著玩一手殺雞儆猴。
“將軍!開城門吧,不然這樣打下去隻會讓吳王破城,到時候上頭的臉上更加掛不住!”
一旁的俞士吉到底是個文人,考慮的方麵比較多,朝著王真喊道。
就在王真猶豫之際,忽然朱允熥的身後一支更加精銳的兵馬動地而來!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朱能帶的五軍營!
不愧是行動力與作戰能力最強的五軍營,雖然慢了朱允熥一些,但還是快速地跟了上來。
五軍營的士兵宛若一柄利劍一般將朱允熥的大軍從中間兩半劈開,大軍向著兩側分散,給他們讓出一條道路。
為首的朱能黑著臉,胯下撓頭獅子雪,手持銀色的方天畫戟,披著冷光銀狼鎧,殺氣頗重地向著朱允熥走來。
朱允熥麵對朱能毫無懼色,也迎上對方的目光,在馬上昂首挺胸!
“吳王好大的脾性,竟然攻打烏程,就不怕陛下怪罪下來,剝奪了你的兵權,銷了你的王位?”
朱能的語氣低沉沙啞,他的眼神就像是一隻來自雪山的兇狼似的眼神,給人一種毛骨悚然之感。
朱允熥卻完全不在意對方的目光,譏笑道:“本王聽聞烏程之內有賊寇內奸,我也是為了烏程百姓著想。”
“往小裏說,本王是攘除奸兇,往大裏說本王是替朱家治理頑疾,怎麽,你還能替陛下做主朱家的事情?”
朱允熥也不是傻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處理老朱家自己的事情怎麽了?
“內奸?吳王還真會無中生有,空口捏造!末將倒是小看吳王了。”
朱能此時距離朱允熥非常近,大有想要直接一戟結束了他性命的想法。
他對於對方說的第二句話直接選擇了視而不見,反正不管自己怎麽說都是錯。
那倒不如直接不言語了。
官場上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寧可少說,絕不說錯!
“誰說的,那不就是憑證?”
朱允熥指著老君山的位置,此時梁興甫和唐賽兒也帶著兵馬而來。
梁興甫、唐賽兒也是衝開士兵來到了朱允熥的身邊。
梁興甫身上的殺氣不比朱能要弱。
朱能上下打量著梁興甫,眼神之中也是有了認真的神色。
“末將沒空在這裏跟王爺您浪費口舌,別忘了,我們是來幹什麽的,皇上要末將輔助您,但絕對不會由您胡來!”
朱能聲音低沉,目光向著城頭上看去。
王真也許敢得罪朱允熥,但他絕對不敢得罪朱能!
他意識到這件事鬧大了,連忙吩咐士兵打開城門。
烏程的城門終於在這樣一場鬧劇中打開了,王真整理了甲胄,沒對朱允熥行禮,反而對著朱能恭敬有加。
“末將王真,見過成國公!”
朱能對王真也沒流露出什麽表情,淡淡地道:“免了,今日大軍在烏程暫歇,麻煩王將軍給安排下去了。”
王真瞥了一眼遠處的朱允熥,給了對方一個頗為挑釁的眼神:“一切好說!”
朱允熥麵無表情,縱馬上前,沒有和朱能說話,而是看了王真一眼,對著身後的大軍說道:“入城!”
就這樣,朱允熥臨時在烏程住了下來。
對於是否要繼續朝著杭州前進,現在顯然不是朱允熥一個人說了算,因為朱能代表著朱棣的意誌。
朱能既是朱允熥的武器,也是製約他的枷鎖。
剛一交涉接下來的動作,對方就提出在烏程修整兩日再去杭州,並且態度非常之強硬。
對於朱能,朱允熥沒有過於地施壓,而是選擇順遂了他的意見。
他需要搞清楚如今浙江官場的態勢,而目前受到冷落的俞士吉就是他最好的拉攏對象。
俞士吉被朱允熥找到時也是有些受寵若驚。
要知道作為禦史言官,他也是正七品的大員。
跟王真是平級的,但是對方卻仗著上官的恩寵對自己唿之即來揮之即去。
可謂是窩囊至極。
“用貞,我記得你是洪武年間的舉人?”
朱允熥用心調查過俞士吉,發現他的履曆非常的豐富。
此人在鳳陽、徽州和湖廣待過,善於分辨冤獄。
在官場之中有著鐵孔目的稱號,也就是說他是狄仁傑,包拯一樣的人物。
而就是這樣的一位賢才,竟然在烏程被王真壓得死死地,沒有出頭之日。
另外,俞士吉還曾經署都察院事,升右僉都禦史。
他還奉詔出使了朝鮮、日本等國。
可謂是一名大才。
“朱允熥,朱允熥何在!”
這時的王真顧不上什麽狗曰的上下尊卑了,將城頭的士兵趕下去後,來到城垛之間,朝著下方黑壓壓的大軍大吼。
朱允熥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早就在城頭等著王真的現身了。
“朱允熥,你這是何意?攻打朝廷同僚,是打算造反嗎?”
這還沒有怎麽著呢,就一個屎盆子扣了下來。
要是一般的武夫,可沒有這麽歹毒的心思。
由此可見,對方是個有腦子的。
可是朱允熥卻壓根不在乎這一點:“王將軍!你說最近有匪寇作亂,我剛剛探得消息,眼下烏程城中正有一個匪寇的內應藏在裏麵呢!我這也是為了王將軍你的安全著想!”
聽到朱允熥這話,王真立馬想說他在放屁。
要是真有裏應外合的,不早就打開城門了?
真當自己傻呢。
“烏程的內應我自會處理,就不勞吳王費心了!”
眼珠子一轉,王真立時計上心來。
朱允熥聽聞,誇張得說道:“那怎麽行?實不相瞞,城外的那支匪寇我已經幫你剿滅了,這是賊首梁興甫親自所說的證詞,不會有假,還請王將軍開城門吧!”
王真沒想到朱允熥竟然還把梁興甫搬了出來,但是開了城門,無疑是讓他打了整個兩浙官場的臉,也會讓他臉上無光,說明整個兩浙官場都奈何不了眼前的這位吳王。
當然,最主要的是他怕對方因為自己緊閉城門記恨上自己,從而拿著玩一手殺雞儆猴。
“將軍!開城門吧,不然這樣打下去隻會讓吳王破城,到時候上頭的臉上更加掛不住!”
一旁的俞士吉到底是個文人,考慮的方麵比較多,朝著王真喊道。
就在王真猶豫之際,忽然朱允熥的身後一支更加精銳的兵馬動地而來!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朱能帶的五軍營!
不愧是行動力與作戰能力最強的五軍營,雖然慢了朱允熥一些,但還是快速地跟了上來。
五軍營的士兵宛若一柄利劍一般將朱允熥的大軍從中間兩半劈開,大軍向著兩側分散,給他們讓出一條道路。
為首的朱能黑著臉,胯下撓頭獅子雪,手持銀色的方天畫戟,披著冷光銀狼鎧,殺氣頗重地向著朱允熥走來。
朱允熥麵對朱能毫無懼色,也迎上對方的目光,在馬上昂首挺胸!
“吳王好大的脾性,竟然攻打烏程,就不怕陛下怪罪下來,剝奪了你的兵權,銷了你的王位?”
朱能的語氣低沉沙啞,他的眼神就像是一隻來自雪山的兇狼似的眼神,給人一種毛骨悚然之感。
朱允熥卻完全不在意對方的目光,譏笑道:“本王聽聞烏程之內有賊寇內奸,我也是為了烏程百姓著想。”
“往小裏說,本王是攘除奸兇,往大裏說本王是替朱家治理頑疾,怎麽,你還能替陛下做主朱家的事情?”
朱允熥也不是傻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處理老朱家自己的事情怎麽了?
“內奸?吳王還真會無中生有,空口捏造!末將倒是小看吳王了。”
朱能此時距離朱允熥非常近,大有想要直接一戟結束了他性命的想法。
他對於對方說的第二句話直接選擇了視而不見,反正不管自己怎麽說都是錯。
那倒不如直接不言語了。
官場上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寧可少說,絕不說錯!
“誰說的,那不就是憑證?”
朱允熥指著老君山的位置,此時梁興甫和唐賽兒也帶著兵馬而來。
梁興甫、唐賽兒也是衝開士兵來到了朱允熥的身邊。
梁興甫身上的殺氣不比朱能要弱。
朱能上下打量著梁興甫,眼神之中也是有了認真的神色。
“末將沒空在這裏跟王爺您浪費口舌,別忘了,我們是來幹什麽的,皇上要末將輔助您,但絕對不會由您胡來!”
朱能聲音低沉,目光向著城頭上看去。
王真也許敢得罪朱允熥,但他絕對不敢得罪朱能!
他意識到這件事鬧大了,連忙吩咐士兵打開城門。
烏程的城門終於在這樣一場鬧劇中打開了,王真整理了甲胄,沒對朱允熥行禮,反而對著朱能恭敬有加。
“末將王真,見過成國公!”
朱能對王真也沒流露出什麽表情,淡淡地道:“免了,今日大軍在烏程暫歇,麻煩王將軍給安排下去了。”
王真瞥了一眼遠處的朱允熥,給了對方一個頗為挑釁的眼神:“一切好說!”
朱允熥麵無表情,縱馬上前,沒有和朱能說話,而是看了王真一眼,對著身後的大軍說道:“入城!”
就這樣,朱允熥臨時在烏程住了下來。
對於是否要繼續朝著杭州前進,現在顯然不是朱允熥一個人說了算,因為朱能代表著朱棣的意誌。
朱能既是朱允熥的武器,也是製約他的枷鎖。
剛一交涉接下來的動作,對方就提出在烏程修整兩日再去杭州,並且態度非常之強硬。
對於朱能,朱允熥沒有過於地施壓,而是選擇順遂了他的意見。
他需要搞清楚如今浙江官場的態勢,而目前受到冷落的俞士吉就是他最好的拉攏對象。
俞士吉被朱允熥找到時也是有些受寵若驚。
要知道作為禦史言官,他也是正七品的大員。
跟王真是平級的,但是對方卻仗著上官的恩寵對自己唿之即來揮之即去。
可謂是窩囊至極。
“用貞,我記得你是洪武年間的舉人?”
朱允熥用心調查過俞士吉,發現他的履曆非常的豐富。
此人在鳳陽、徽州和湖廣待過,善於分辨冤獄。
在官場之中有著鐵孔目的稱號,也就是說他是狄仁傑,包拯一樣的人物。
而就是這樣的一位賢才,竟然在烏程被王真壓得死死地,沒有出頭之日。
另外,俞士吉還曾經署都察院事,升右僉都禦史。
他還奉詔出使了朝鮮、日本等國。
可謂是一名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