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此計有傷天和
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哄堂大孝 作者:今年不當菜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古人說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此話不無道理。
在場幾人多多少少都與常茂有點交情,藍玉與常茂更是親戚關係,但是此時都沉默沒有說話。
唯恐此事觸及到朱棣的怒火,惹到自己的身上來。
他們隻能是在心裏默念死道友不死貧道了。
朱棣被常茂氣得牙癢癢,此時也幾乎脫口而出道:“常茂這個廢物!給我把常茂綁迴來,擇日處斬!”
聽到朱棣這麽說,王恩臉上露出一抹得逞的笑意。
這時還是李善長開口說話了。
“陛下……”
還不等李善長把話說完,朱棣就用眼神刮了對方一眼:“難道李相要為常茂說話嗎?”
能夠成為一朝宰府,李善長可以說是官場之中最為精明的存在,眼皮子輕輕一抖。
他是非常清楚,這個時候,誰為常茂說話,誰就等同於站到了朱棣的對立麵,少不得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上身。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的李善長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立馬裝出一副有些委屈似的模樣:“陛下,把常茂綁迴來,不知道誰接替比較好?目前朝中,暫無大將可用啊!”
李善長這話一出又讓局麵陷入了僵局之中。
柳升的火銃軍太過強悍,若是把常茂換下來,誰又能夠阻擋得住?
換句話說,連常茂都拿柳升的火銃軍束手無策,基本上所有人都和常茂半斤八兩,換了別人去,就行了嗎?
若是換了別人,照樣想不出破敵之策,依舊要被朱棣問責,那個時候,就落到了一個無人可用的局麵。
沒人願意去前線接這個爛攤子!
對於這種事情朱棣怎麽會不知。
“諸位愛卿,誰有計策對付柳升的火銃軍?”
說完話的朱棣雙手掐著腰,掃視了一眼麵前的眾人。
這個問題比誰能接替常茂還要難,根本無計可施,無人敢說話。
朱棣看著底下的這些文武,在心中不由得悠悠歎息一聲。
他不像朱允炆麵對梅殷束手無策時的蠻橫不講理,而是選擇了一種較為溫和的方式。
“都來說說看,放心,我不會怪罪責備你們。”
朱棣放緩了語氣說道。
這邊朱棣話音剛落,眾人都忍不住長出了一口氣。
這時的黃彬在猶豫片刻後問道:“不知道用大量的盾手會不會管用?”
朱棣搖搖頭,否定了他的這個想法:“常茂和梅殷想過了,前線傳來的戰報來看,這種方法並沒有特別有效。”
“不然的話也不會如此的慘敗。”
他畢竟是沙場上殺出來的,一些尋常武將想到的策略,他也能想到。
站在最前麵的藍玉舔了舔嘴唇有些為難的說道:“臣有一計,或許可行,隻是,有傷天和!”
“要是陛下覺得極為不妥當的話就當臣沒有說過。”
聞言朱棣眼中連忙露出一抹亮光,頗為期待的看向藍玉:“藍卿有何妙計?但說無妨!”
藍玉對著朱棣拱了拱手,說道:“臣在淮南練兵多年,其中對水軍也精通一二,諸位心想火最怕什麽?”
火當然最怕的就是水,這個誰都知道。
“愛卿的意思是用水軍?”
朱棣頓時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以水克火自然是行得通,隻是這件事情他們清楚,想必對方同樣清楚。
定然會有所防範。
藍玉這邊徐徐說道:“這隻是其一,隻不過如此一來就要將戰線收縮到淮河一帶,要讓出一部分城池。”
朱棣對這個條件並不是不能接受,於是追問道:“那其二是什麽?”
藍玉坦言說道:“掘開水堤,放水將柳升的火銃軍全淹了!”
在場的人聽到這話都是眼神一驚,此計當真是狠毒,為了對付柳升的火銃軍,竟然要把淮河沿岸附近的城池全淹了,這可少不了要讓數萬名百姓流離失所。
不止如此,這樣一來,也會造成淮河附近城池巨大的經濟損失,其損失的價值,將不可估量。
同時農作物也會蕩然無存。
這可是數以萬計百姓為代價。
“此計......的確是有傷天和。”
朱棣想了想,無奈的歎息了一聲。
如今,他剛剛登基,要做出一副明主的派頭,而今竟然要為了對付柳升的火銃軍,置數萬百姓性命於不顧,若是做出這樣的事,實在是有失民心。
屆時,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一副賢良聖君的模樣,也會徹底崩塌。
或許也會因此激起不小的民變,唐太宗所說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讓他同樣有些猶豫。
那個時候別出現拆東牆補西牆的一幕,以至於大名二世而亡,那就成為樂子了。
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朱棣心中陷入一陣深深的糾結之中,但是他知道,這恐怕是手底下的人能夠想出的最好辦法了!
他眉頭一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按這個方法去做吧,藍玉將軍,你和朱能一起前去助陣!”
畢竟此戰要用到水軍,朱棣麾下水軍大將也就隻有藍玉幾人能用!
就這樣,藍玉幾人還不是精通的那種!
“陛下,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常茂擒迴來了?”
王恩這邊為了不放過常茂,連忙開口。
眼神中閃爍不定,他還是記得常茂上次羞辱他的事。
所以說有些時候寧願得罪小人,也不要得罪太監!
否則,會被惦記一輩子。
常茂畢竟和藍玉有親戚關係。
所以藍玉此時打算硬著頭皮求情。
起碼別讓對方人頭落地。
考慮好了之後,藍玉一步踏出:“陛下,臣以為這件事情可以折中去做,如今的朝廷正是缺人的時候,更何況在先前的戰爭當中,常升為國捐軀,理應厚待常茂!”
“依臣來看,不如褫奪其爵位,讓常茂以代罪之身,建功立業,如此一來,陛下恩威並施,常茂定然會感念您的恩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常家跟在場的一眾文武官員其實都是有著不少的香火情,見到藍玉求情,也是唿啦啦的跪在了地上。
“臣等恭請聖上,讓常將軍將功折罪!”
此話不無道理。
在場幾人多多少少都與常茂有點交情,藍玉與常茂更是親戚關係,但是此時都沉默沒有說話。
唯恐此事觸及到朱棣的怒火,惹到自己的身上來。
他們隻能是在心裏默念死道友不死貧道了。
朱棣被常茂氣得牙癢癢,此時也幾乎脫口而出道:“常茂這個廢物!給我把常茂綁迴來,擇日處斬!”
聽到朱棣這麽說,王恩臉上露出一抹得逞的笑意。
這時還是李善長開口說話了。
“陛下……”
還不等李善長把話說完,朱棣就用眼神刮了對方一眼:“難道李相要為常茂說話嗎?”
能夠成為一朝宰府,李善長可以說是官場之中最為精明的存在,眼皮子輕輕一抖。
他是非常清楚,這個時候,誰為常茂說話,誰就等同於站到了朱棣的對立麵,少不得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上身。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的李善長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立馬裝出一副有些委屈似的模樣:“陛下,把常茂綁迴來,不知道誰接替比較好?目前朝中,暫無大將可用啊!”
李善長這話一出又讓局麵陷入了僵局之中。
柳升的火銃軍太過強悍,若是把常茂換下來,誰又能夠阻擋得住?
換句話說,連常茂都拿柳升的火銃軍束手無策,基本上所有人都和常茂半斤八兩,換了別人去,就行了嗎?
若是換了別人,照樣想不出破敵之策,依舊要被朱棣問責,那個時候,就落到了一個無人可用的局麵。
沒人願意去前線接這個爛攤子!
對於這種事情朱棣怎麽會不知。
“諸位愛卿,誰有計策對付柳升的火銃軍?”
說完話的朱棣雙手掐著腰,掃視了一眼麵前的眾人。
這個問題比誰能接替常茂還要難,根本無計可施,無人敢說話。
朱棣看著底下的這些文武,在心中不由得悠悠歎息一聲。
他不像朱允炆麵對梅殷束手無策時的蠻橫不講理,而是選擇了一種較為溫和的方式。
“都來說說看,放心,我不會怪罪責備你們。”
朱棣放緩了語氣說道。
這邊朱棣話音剛落,眾人都忍不住長出了一口氣。
這時的黃彬在猶豫片刻後問道:“不知道用大量的盾手會不會管用?”
朱棣搖搖頭,否定了他的這個想法:“常茂和梅殷想過了,前線傳來的戰報來看,這種方法並沒有特別有效。”
“不然的話也不會如此的慘敗。”
他畢竟是沙場上殺出來的,一些尋常武將想到的策略,他也能想到。
站在最前麵的藍玉舔了舔嘴唇有些為難的說道:“臣有一計,或許可行,隻是,有傷天和!”
“要是陛下覺得極為不妥當的話就當臣沒有說過。”
聞言朱棣眼中連忙露出一抹亮光,頗為期待的看向藍玉:“藍卿有何妙計?但說無妨!”
藍玉對著朱棣拱了拱手,說道:“臣在淮南練兵多年,其中對水軍也精通一二,諸位心想火最怕什麽?”
火當然最怕的就是水,這個誰都知道。
“愛卿的意思是用水軍?”
朱棣頓時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以水克火自然是行得通,隻是這件事情他們清楚,想必對方同樣清楚。
定然會有所防範。
藍玉這邊徐徐說道:“這隻是其一,隻不過如此一來就要將戰線收縮到淮河一帶,要讓出一部分城池。”
朱棣對這個條件並不是不能接受,於是追問道:“那其二是什麽?”
藍玉坦言說道:“掘開水堤,放水將柳升的火銃軍全淹了!”
在場的人聽到這話都是眼神一驚,此計當真是狠毒,為了對付柳升的火銃軍,竟然要把淮河沿岸附近的城池全淹了,這可少不了要讓數萬名百姓流離失所。
不止如此,這樣一來,也會造成淮河附近城池巨大的經濟損失,其損失的價值,將不可估量。
同時農作物也會蕩然無存。
這可是數以萬計百姓為代價。
“此計......的確是有傷天和。”
朱棣想了想,無奈的歎息了一聲。
如今,他剛剛登基,要做出一副明主的派頭,而今竟然要為了對付柳升的火銃軍,置數萬百姓性命於不顧,若是做出這樣的事,實在是有失民心。
屆時,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一副賢良聖君的模樣,也會徹底崩塌。
或許也會因此激起不小的民變,唐太宗所說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讓他同樣有些猶豫。
那個時候別出現拆東牆補西牆的一幕,以至於大名二世而亡,那就成為樂子了。
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朱棣心中陷入一陣深深的糾結之中,但是他知道,這恐怕是手底下的人能夠想出的最好辦法了!
他眉頭一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按這個方法去做吧,藍玉將軍,你和朱能一起前去助陣!”
畢竟此戰要用到水軍,朱棣麾下水軍大將也就隻有藍玉幾人能用!
就這樣,藍玉幾人還不是精通的那種!
“陛下,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常茂擒迴來了?”
王恩這邊為了不放過常茂,連忙開口。
眼神中閃爍不定,他還是記得常茂上次羞辱他的事。
所以說有些時候寧願得罪小人,也不要得罪太監!
否則,會被惦記一輩子。
常茂畢竟和藍玉有親戚關係。
所以藍玉此時打算硬著頭皮求情。
起碼別讓對方人頭落地。
考慮好了之後,藍玉一步踏出:“陛下,臣以為這件事情可以折中去做,如今的朝廷正是缺人的時候,更何況在先前的戰爭當中,常升為國捐軀,理應厚待常茂!”
“依臣來看,不如褫奪其爵位,讓常茂以代罪之身,建功立業,如此一來,陛下恩威並施,常茂定然會感念您的恩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常家跟在場的一眾文武官員其實都是有著不少的香火情,見到藍玉求情,也是唿啦啦的跪在了地上。
“臣等恭請聖上,讓常將軍將功折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