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壯士斷腕
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哄堂大孝 作者:今年不當菜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錦衣力士在把氣倒勻了後,從懷中掏出來一個包裹,四四方方的。
雙方捧著那個包裹,快步上前,把東西放在了朱高燧麵前的桌子上。
“啟稟漢王,這是小人在王府外發現的一個包裹,打開之後發現裏麵全是一些賬目。”
抬了抬眼皮子,朱高燧瞥了一眼那個被錦緞包裹著的幾本賬本。
接著又重新閉上了眼睛。
對於這種東西,他沒有提起任何的興趣。
“既然是無主的賬目,那就重新放迴原處,等到失主來尋,交付給他就是,以後這般小事就不要來麻煩本王了。”
說著就打算繼續哼小曲兒,同時也在思考著自己接下來得做些什麽事情才好。
對於朝鮮使團的事情,他到現在都沒有考慮明白其中緣由是什麽。
他總感覺有哪裏不對,但是就是找不出來不對的地方。
這就讓他有些無力感。
對此,也隻能是幽幽一歎。決定抄手靜觀其變。
隻不過讓他有些感到意外的是自己並沒有聽到錦衣衛士離開的腳步聲。
隻得又重新的緩緩睜開眼睛,看向那名錦衣力士。
隻見對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小聲說道:“趙王,小的在以前也是上過幾天私塾,所以就打開看了看上麵的賬目,發現全部都是張全此人有關。”
一聽這個名字,朱高燧那邊就再也坐不住了。
就算是他再怎麽傻也知道這件事情一定是跟太子有關的,於是就一伸手把那幾本賬本拿在了手中,翻看了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有些不以為然的,但是越看心中越驚。
因為這幾本賬本說是張全的,但其實是太子朱高熾那邊的,上麵所記錄的不是別的事情,正是朱高熾暗中指使張全這個小舅子,利用絲綢這些事情上下其手進行貪汙的所有賬目!
別看著這一次朝鮮使團前來所購買的絲綢數量並不是特別的龐大,但是吃普通的商販一口,再吃朝鮮使團那邊一口,兩邊通吃下來,累計的金額居然達數萬兩紋銀之巨。
尤其是兩邊還交談著要進行相互通商的決定,到時候所產生的利潤,估計得幾十萬兩紋銀!
朱高燧怎麽都沒有想到這件事情居然如此的賺錢。
同時在他的心中也是掀起了驚濤駭浪來。
就在太子朱高熾那邊剛出事兒沒多久,自己就收到了這樣的幾本賬本。
想來幕後之人是想著針對太子朱高熾。
之所以會把賬本拿個給自己,無疑是想借著自己的手收拾太子!
一時間他不由得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作為老三,上麵有著隱忍蟄伏的老大以及武略超群的老二。
太子儲君的位置怎麽都輪不到他這邊。
但哪怕是如此,依舊讓他心中有些觸動。
實在是心不甘!
他們三人作為一母同胞的兄弟,是最有資格成為太子儲君的。
要是弄倒了太子,那麽他離儲君的位置自然是更進了一步。
想明白這一點後,他決定拿著賬本去找老爺子那邊控告老大朱高熾貪汙。
作為一名太子,卻是從事著損人肥私的事情。
必定會引起老爺子的雷霆之怒。
隻是他的屁股剛一離開座位之時,略微思索了一下,又乖乖的重新坐了迴去。
這件事情透露著些許的不同尋常,按理來說。
那幕後之人完全可以拿著自行去老爺子那邊,為什麽會交付到自己這邊呢?
別是想著借自己的刀砍向太子吧?
要是這時老爺子震怒,覺得是他們兄弟二人手足相殘,到時候或許倒黴的就是他朱高燧了!
這件事情的幕後主使人會是誰呢?
是老二朱高煦還是吳王朱允熥?
一時間趙王朱高燧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不管是誰,他的內心深處都是比較糾結的。
怕由自己來做這件事情,會引得老爺子心生不悅,同時他又心中頗為願意看到老大朱高熾那邊狠狠地摔一個跟頭。
簡直是讓人左右糾結的一件事。
看著張全惡意收購絲綢的罪證,朱高燧心中五味雜陳。
......
最終朱允熥這邊,隻有他跟朱高煦兩個人來到了東宮太子府。
想著從對方這邊探一探口風。
再決定接下來他們要做的事情。
隻是二人來到了東宮之後,看到了讓他們頗為意外的一幕。
隻見三個人被綁住,雙手跪在偌大的院子裏。
太子妃張氏在朱高熾的一旁為自己的兄弟跟父親求情。
張氏幾乎是聲淚俱下:“太子,還望太子殿下能夠看在臣妾的份上饒恕他們這一次吧。”
“隻奪了他們的爵位,饒他們一命也好。”
“縱使父親二人再怎麽膽大,也不敢做出這樣的事情,想來這其中一定是有著什麽誤會。”
這個在曆史上權力幾乎是最大的一個皇後太後,此時不過一個太子妃。
她正在苦苦哀求著自家夫君能夠高抬一手。
放過自己的兩個摯愛家人。
水料對於太子妃的低三下四的懇求,朱高熾幾乎是全然視而不見。
“那是朝鮮使團的貫白川,無緣無故在大獄之中離奇死亡,並且手心當中就有一個全字,張全前幾日在絲綢店跟朝鮮使團劍拔弩張的事情在偌大的金陵城傳的沸沸揚揚,幾乎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除了他之外,還有誰會很像心腸,把那貫白川殺害在監牢之中,分明就是他張全為泄心中私憤,做下的這種事情,皇室宗親犯法與庶民同罪的道理,爾想來也是清楚的!”
一邊說著,朱高熾一邊瞥了一眼緩緩而來的朱允熥兩個人。
朱允熥二人快步走上前去,朝著對方施了一禮。
朱高熾目光灼灼的看向來人:“不知吳王跟漢王來孤的東宮太子府有何貴幹?”
所幸來此之前二人早就做足了準備,朱允熥拿出金瘡藥來:“這是吳王府中極為不錯的金瘡藥,臣弟特意拿來給太子使用。”
“臣弟期盼太子殿下早日能夠養好傷勢,把我大明的萬裏江山打理的井井有條,如此,大明幸甚,百姓幸甚。”
雙方捧著那個包裹,快步上前,把東西放在了朱高燧麵前的桌子上。
“啟稟漢王,這是小人在王府外發現的一個包裹,打開之後發現裏麵全是一些賬目。”
抬了抬眼皮子,朱高燧瞥了一眼那個被錦緞包裹著的幾本賬本。
接著又重新閉上了眼睛。
對於這種東西,他沒有提起任何的興趣。
“既然是無主的賬目,那就重新放迴原處,等到失主來尋,交付給他就是,以後這般小事就不要來麻煩本王了。”
說著就打算繼續哼小曲兒,同時也在思考著自己接下來得做些什麽事情才好。
對於朝鮮使團的事情,他到現在都沒有考慮明白其中緣由是什麽。
他總感覺有哪裏不對,但是就是找不出來不對的地方。
這就讓他有些無力感。
對此,也隻能是幽幽一歎。決定抄手靜觀其變。
隻不過讓他有些感到意外的是自己並沒有聽到錦衣衛士離開的腳步聲。
隻得又重新的緩緩睜開眼睛,看向那名錦衣力士。
隻見對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小聲說道:“趙王,小的在以前也是上過幾天私塾,所以就打開看了看上麵的賬目,發現全部都是張全此人有關。”
一聽這個名字,朱高燧那邊就再也坐不住了。
就算是他再怎麽傻也知道這件事情一定是跟太子有關的,於是就一伸手把那幾本賬本拿在了手中,翻看了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有些不以為然的,但是越看心中越驚。
因為這幾本賬本說是張全的,但其實是太子朱高熾那邊的,上麵所記錄的不是別的事情,正是朱高熾暗中指使張全這個小舅子,利用絲綢這些事情上下其手進行貪汙的所有賬目!
別看著這一次朝鮮使團前來所購買的絲綢數量並不是特別的龐大,但是吃普通的商販一口,再吃朝鮮使團那邊一口,兩邊通吃下來,累計的金額居然達數萬兩紋銀之巨。
尤其是兩邊還交談著要進行相互通商的決定,到時候所產生的利潤,估計得幾十萬兩紋銀!
朱高燧怎麽都沒有想到這件事情居然如此的賺錢。
同時在他的心中也是掀起了驚濤駭浪來。
就在太子朱高熾那邊剛出事兒沒多久,自己就收到了這樣的幾本賬本。
想來幕後之人是想著針對太子朱高熾。
之所以會把賬本拿個給自己,無疑是想借著自己的手收拾太子!
一時間他不由得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作為老三,上麵有著隱忍蟄伏的老大以及武略超群的老二。
太子儲君的位置怎麽都輪不到他這邊。
但哪怕是如此,依舊讓他心中有些觸動。
實在是心不甘!
他們三人作為一母同胞的兄弟,是最有資格成為太子儲君的。
要是弄倒了太子,那麽他離儲君的位置自然是更進了一步。
想明白這一點後,他決定拿著賬本去找老爺子那邊控告老大朱高熾貪汙。
作為一名太子,卻是從事著損人肥私的事情。
必定會引起老爺子的雷霆之怒。
隻是他的屁股剛一離開座位之時,略微思索了一下,又乖乖的重新坐了迴去。
這件事情透露著些許的不同尋常,按理來說。
那幕後之人完全可以拿著自行去老爺子那邊,為什麽會交付到自己這邊呢?
別是想著借自己的刀砍向太子吧?
要是這時老爺子震怒,覺得是他們兄弟二人手足相殘,到時候或許倒黴的就是他朱高燧了!
這件事情的幕後主使人會是誰呢?
是老二朱高煦還是吳王朱允熥?
一時間趙王朱高燧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不管是誰,他的內心深處都是比較糾結的。
怕由自己來做這件事情,會引得老爺子心生不悅,同時他又心中頗為願意看到老大朱高熾那邊狠狠地摔一個跟頭。
簡直是讓人左右糾結的一件事。
看著張全惡意收購絲綢的罪證,朱高燧心中五味雜陳。
......
最終朱允熥這邊,隻有他跟朱高煦兩個人來到了東宮太子府。
想著從對方這邊探一探口風。
再決定接下來他們要做的事情。
隻是二人來到了東宮之後,看到了讓他們頗為意外的一幕。
隻見三個人被綁住,雙手跪在偌大的院子裏。
太子妃張氏在朱高熾的一旁為自己的兄弟跟父親求情。
張氏幾乎是聲淚俱下:“太子,還望太子殿下能夠看在臣妾的份上饒恕他們這一次吧。”
“隻奪了他們的爵位,饒他們一命也好。”
“縱使父親二人再怎麽膽大,也不敢做出這樣的事情,想來這其中一定是有著什麽誤會。”
這個在曆史上權力幾乎是最大的一個皇後太後,此時不過一個太子妃。
她正在苦苦哀求著自家夫君能夠高抬一手。
放過自己的兩個摯愛家人。
水料對於太子妃的低三下四的懇求,朱高熾幾乎是全然視而不見。
“那是朝鮮使團的貫白川,無緣無故在大獄之中離奇死亡,並且手心當中就有一個全字,張全前幾日在絲綢店跟朝鮮使團劍拔弩張的事情在偌大的金陵城傳的沸沸揚揚,幾乎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除了他之外,還有誰會很像心腸,把那貫白川殺害在監牢之中,分明就是他張全為泄心中私憤,做下的這種事情,皇室宗親犯法與庶民同罪的道理,爾想來也是清楚的!”
一邊說著,朱高熾一邊瞥了一眼緩緩而來的朱允熥兩個人。
朱允熥二人快步走上前去,朝著對方施了一禮。
朱高熾目光灼灼的看向來人:“不知吳王跟漢王來孤的東宮太子府有何貴幹?”
所幸來此之前二人早就做足了準備,朱允熥拿出金瘡藥來:“這是吳王府中極為不錯的金瘡藥,臣弟特意拿來給太子使用。”
“臣弟期盼太子殿下早日能夠養好傷勢,把我大明的萬裏江山打理的井井有條,如此,大明幸甚,百姓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