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繼律的聲音變得更加低沉,眼中再次泛起了淚光。
“不知道是誰報了警,後來警察就來了。
我記得有幾位民警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但我當時已經完全失去了方向,隻是呆坐在那裏,腦海裏一片空白,無法思考,也無法動彈。”
他抬起頭,望著他倆,聲音中充滿了無力感,“我知道你們會問很多問題,
但是我現在迴想起來,那天的事情就像一場噩夢,一切都顯得那麽不真實。
我隻是希望,希望你們能找到真相,給我兒子一個交代。”
許昭陽輕輕點了點頭,試圖給這位悲痛的父親一些安慰:“大叔,您別急,我們會認真調查清楚的。
警察當時是怎麽說的?”
匡繼律歎了口氣,聲音中充滿了無奈和痛苦:“警察把我兒子穿的那件紅裙子脫下來後,
發現他貼身穿著的是他堂姐的遊泳衣。”
“他堂姐?”
張文宏皺起眉頭問道,顯然對這個細節感到困惑。
“嗯,”老婦人接過話題,補充道,“我們村子不大,很多親戚都住得不遠,
他堂姐家就住在村西頭。孩子們平時也經常一起玩。”
“哦,那後來呢?”許昭陽繼續引導著談話的方向。
匡繼律的聲音變得更為沉重:“很快又來了法醫,他們檢查後說我兒子看上去應該是48小時前死亡的。
法醫還提到,除了……多處很深的勒痕外,他身上幾乎沒有其他明顯的外傷。”
說到這裏,匡繼律用雙手捂住了臉,仿佛難以承受這些迴憶的重量。
他努力地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然後……他們把娃的內髒帶迴城裏解剖了。”
說完這句話,這名男子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許昭陽示意張文宏扶他進房間裏休息一會兒,希望能讓他稍微平靜一下。
待匡繼律被扶進房間後,許昭陽轉向那位老婦人,“大媽,您是什麽時候迴去的?”
老婦人的表情木訥,仿佛已經被悲痛磨平了所有的棱角,似乎已經哭到沒有眼淚可流。
她用一種近乎機械的聲音開始講述那天的情景:
“出事的當天下午我就迴來了。
我和孩子他爸都在江北區打工,平時家裏就隻有娃一個人。
每個周末,他都會迴來和我們團聚。
24號那天,他迴來的時候,我們還給了他幾百塊錢,說是做飯錢和資料費。
誰知道……他說1號不迴來了,要迴農村的老屋。”
她的聲音在說到最後一句話時微微顫抖。
許昭陽和張文宏靜靜地聽著,房間裏彌漫著沉重的寂靜。
許昭陽輕輕歎了口氣,問道:“大媽,您還記得他當時提到迴農村老屋的原因嗎?有沒有說具體要去做什麽?”
老婦人搖了搖頭,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力:“他說是要去整理一下老屋,準備過年的時候能在那裏住幾天。
他還說,老屋那邊安靜,可以好好複習功課。
我們也沒多想,以為他是真的想去靜一靜,畢竟孩子平時學習也挺辛苦的。”
“大媽,”許昭陽平和地問,“我們知道這對您來說非常困難,
但您還能迴憶起那天他離開前有什麽不同尋常的地方嗎?
比如情緒上的變化、接到了什麽電話或者有人來找過他之類的?”
老婦人閉上了眼睛,努力地迴憶著:“那天他看起來和平常差不多,就是有點沉默。
我記得他收拾東西的時候,接了一個電話,但是沒說什麽,隻是嗯了幾聲。
我以為是同學打來的,就沒在意。”
“他有沒有說過什麽奇怪的話,或者有反常的舉動?”
許昭陽繼續追問,試圖從老婦人那裏獲取更多線索。
那婦人搖了搖頭,聲音中帶著深深的悔意:“誌軍和往常一樣,收拾東西準備迴去。
要是早知道他會出事,說什麽也不會讓他迴去了。”
許昭陽點點頭,“家裏有沒有發生什麽反常的事情?”
他又問道,眼睛緊緊盯著老婦人,希望捕捉到任何可能的細節。
老婦人抬頭凝視著兒子的遺照,仿佛在向他尋求力量,隨後陷入了迴憶。
過了一會兒,她緩緩說道:“我們家的後門平時從來不開的,都是用兩塊大木板外加一根鋼筋擋著,非常牢固。
可是,我迴去的時候發現,大門和側門都關得好好的,
唯獨後門開著,而那兩塊木板和鋼筋被隨意地放在門的兩旁。”
“您是說,平時後門都是鎖得緊緊的,而這次不僅開著,連防護的木板和鋼筋也被移開了?”張文宏確認道。
老婦人點了點頭,眼中再次泛起了淚光:“沒錯,我當時就覺得不對勁,但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大媽,”許昭陽輕聲說道,“我們知道這對您來說非常困難,
但您還能想起那天前後是否有陌生人在附近徘徊,或者聽到任何不尋常的聲音嗎?”
老婦人努力思考著,盡管記憶似乎已經被悲痛模糊了邊緣,
她還是盡力迴憶起那天的每一個細節:“我迴去的時候,兒子已經被擺在堂屋正中央,身上蓋著一床紅被子。
那時候已經拉起了警戒線,很多親戚朋友想來勸慰我們,也被趕到外麵了。”
她的聲音低沉而顫抖,仿佛每一個字都帶著沉重的情感負擔。
她停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警察在屋裏走來走去,拍照、取證,詢問情況。後來就說我兒子是什麽意外身亡。”
張文宏輕輕歎了口氣,盡量用溫和的聲音解釋道:“大媽,官方給出的結論是,根據專家的鑒定,
您兒子的情況既不是他殺,也不是自殺,而是屬於意外身亡。
報告中提到,他可能有穿異性服裝的習慣,並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虐待傾向。最終判定為窒息死亡。”
“不知道是誰報了警,後來警察就來了。
我記得有幾位民警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但我當時已經完全失去了方向,隻是呆坐在那裏,腦海裏一片空白,無法思考,也無法動彈。”
他抬起頭,望著他倆,聲音中充滿了無力感,“我知道你們會問很多問題,
但是我現在迴想起來,那天的事情就像一場噩夢,一切都顯得那麽不真實。
我隻是希望,希望你們能找到真相,給我兒子一個交代。”
許昭陽輕輕點了點頭,試圖給這位悲痛的父親一些安慰:“大叔,您別急,我們會認真調查清楚的。
警察當時是怎麽說的?”
匡繼律歎了口氣,聲音中充滿了無奈和痛苦:“警察把我兒子穿的那件紅裙子脫下來後,
發現他貼身穿著的是他堂姐的遊泳衣。”
“他堂姐?”
張文宏皺起眉頭問道,顯然對這個細節感到困惑。
“嗯,”老婦人接過話題,補充道,“我們村子不大,很多親戚都住得不遠,
他堂姐家就住在村西頭。孩子們平時也經常一起玩。”
“哦,那後來呢?”許昭陽繼續引導著談話的方向。
匡繼律的聲音變得更為沉重:“很快又來了法醫,他們檢查後說我兒子看上去應該是48小時前死亡的。
法醫還提到,除了……多處很深的勒痕外,他身上幾乎沒有其他明顯的外傷。”
說到這裏,匡繼律用雙手捂住了臉,仿佛難以承受這些迴憶的重量。
他努力地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然後……他們把娃的內髒帶迴城裏解剖了。”
說完這句話,這名男子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許昭陽示意張文宏扶他進房間裏休息一會兒,希望能讓他稍微平靜一下。
待匡繼律被扶進房間後,許昭陽轉向那位老婦人,“大媽,您是什麽時候迴去的?”
老婦人的表情木訥,仿佛已經被悲痛磨平了所有的棱角,似乎已經哭到沒有眼淚可流。
她用一種近乎機械的聲音開始講述那天的情景:
“出事的當天下午我就迴來了。
我和孩子他爸都在江北區打工,平時家裏就隻有娃一個人。
每個周末,他都會迴來和我們團聚。
24號那天,他迴來的時候,我們還給了他幾百塊錢,說是做飯錢和資料費。
誰知道……他說1號不迴來了,要迴農村的老屋。”
她的聲音在說到最後一句話時微微顫抖。
許昭陽和張文宏靜靜地聽著,房間裏彌漫著沉重的寂靜。
許昭陽輕輕歎了口氣,問道:“大媽,您還記得他當時提到迴農村老屋的原因嗎?有沒有說具體要去做什麽?”
老婦人搖了搖頭,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力:“他說是要去整理一下老屋,準備過年的時候能在那裏住幾天。
他還說,老屋那邊安靜,可以好好複習功課。
我們也沒多想,以為他是真的想去靜一靜,畢竟孩子平時學習也挺辛苦的。”
“大媽,”許昭陽平和地問,“我們知道這對您來說非常困難,
但您還能迴憶起那天他離開前有什麽不同尋常的地方嗎?
比如情緒上的變化、接到了什麽電話或者有人來找過他之類的?”
老婦人閉上了眼睛,努力地迴憶著:“那天他看起來和平常差不多,就是有點沉默。
我記得他收拾東西的時候,接了一個電話,但是沒說什麽,隻是嗯了幾聲。
我以為是同學打來的,就沒在意。”
“他有沒有說過什麽奇怪的話,或者有反常的舉動?”
許昭陽繼續追問,試圖從老婦人那裏獲取更多線索。
那婦人搖了搖頭,聲音中帶著深深的悔意:“誌軍和往常一樣,收拾東西準備迴去。
要是早知道他會出事,說什麽也不會讓他迴去了。”
許昭陽點點頭,“家裏有沒有發生什麽反常的事情?”
他又問道,眼睛緊緊盯著老婦人,希望捕捉到任何可能的細節。
老婦人抬頭凝視著兒子的遺照,仿佛在向他尋求力量,隨後陷入了迴憶。
過了一會兒,她緩緩說道:“我們家的後門平時從來不開的,都是用兩塊大木板外加一根鋼筋擋著,非常牢固。
可是,我迴去的時候發現,大門和側門都關得好好的,
唯獨後門開著,而那兩塊木板和鋼筋被隨意地放在門的兩旁。”
“您是說,平時後門都是鎖得緊緊的,而這次不僅開著,連防護的木板和鋼筋也被移開了?”張文宏確認道。
老婦人點了點頭,眼中再次泛起了淚光:“沒錯,我當時就覺得不對勁,但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大媽,”許昭陽輕聲說道,“我們知道這對您來說非常困難,
但您還能想起那天前後是否有陌生人在附近徘徊,或者聽到任何不尋常的聲音嗎?”
老婦人努力思考著,盡管記憶似乎已經被悲痛模糊了邊緣,
她還是盡力迴憶起那天的每一個細節:“我迴去的時候,兒子已經被擺在堂屋正中央,身上蓋著一床紅被子。
那時候已經拉起了警戒線,很多親戚朋友想來勸慰我們,也被趕到外麵了。”
她的聲音低沉而顫抖,仿佛每一個字都帶著沉重的情感負擔。
她停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警察在屋裏走來走去,拍照、取證,詢問情況。後來就說我兒子是什麽意外身亡。”
張文宏輕輕歎了口氣,盡量用溫和的聲音解釋道:“大媽,官方給出的結論是,根據專家的鑒定,
您兒子的情況既不是他殺,也不是自殺,而是屬於意外身亡。
報告中提到,他可能有穿異性服裝的習慣,並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虐待傾向。最終判定為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