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出事了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作者:楚山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可以。”
朱辰接過畫隨手扔進書櫃裏,而朱元璋則是拿著書和地圖推門離開。
兩人一前一後,迴到了自己的世界……
……
棲霞行宮。
朱標自從來到這裏,就感覺朱元璋好像不一樣了,但哪裏不一樣他又說不上來。
朱元璋讓他好好休息,他也隻得聽從安排。
可是安排他的朱元璋卻一整天不見人,隻留他一個人在棲霞行宮裏無所事事。
他從小到大忙慣了,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幾乎都是全力以赴,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現在突然閑下來,反倒讓他感覺實在是閑得有些發慌。
而且他也很好奇,朱元璋究竟去了哪裏,他整個下午都在棲霞行宮裏來迴晃蕩,都不朱元璋的身影。
不知不覺間,他又晃蕩到了朱元璋在棲霞行宮的寢宮。
隻見此時,寢宮的燈是亮的。
朱標走了進去,卻見朱元璋不知道何時又迴到了自己的寢宮裏。
燈光下,朱元璋正伏案看書,看得十分的投入,隻是眉頭皺得跟麻花似的。
“父皇。”
朱標喊了一聲,朱元璋這才迴過神來。
“標兒,你來啦。”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書本,看向朱標露出慈愛的笑容。
朱標不解問道:“父皇,您下午去哪了?”
朱元璋微笑迴道:“去見了一個開書店的朋友,在那裏看了會書,說了些話。”
開書店的朋友?
朱標微微一怔,不過他對什麽開書店的朋友並不感什麽興趣,倒是再次提及迴宮的事。
“父皇,咱們在這裏已經呆了兩天,早朝也已經停了兩天了,朝中許多大臣恐怕已經有意見了,您要是因為葉巨伯的事還沒有氣消,那我明天就先迴去,主持早朝,以及處理一些大小事務,否則咱們兩個都在這裏,朝廷群龍無首,這樣下去不行啊。”
朱標很急,但是朱元璋一點也不急。
他那些個不孝子孫二十幾年不上朝,都沒有怎麽樣,他兩天不上朝,還能怎麽樣不成?
況且。
現在他有比上朝更重要千萬倍的事。
關乎著大明的未來。
“不急。”
朱元璋擺了擺手,然後將手中的書本遞給朱標:“標兒,這是那朋友給咱的書,咱看得有些頭痛,年紀大了,是有些學不進去,你幫咱看看,看懂了再跟咱說。”
相比於自己看書,朱元璋更喜歡別人給他講。
“父皇!”
朱標卻是急眼了,他不知道他的父皇究竟怎麽了,是不是因為封王的事還跟朝廷眾臣慪氣呢?
可是也不對啊,如果真的在慪氣,他又怎麽會把葉巨伯給放了,而且還調迴京師任職?
到底怎麽迴事?
父皇到底喝了誰的迷魂湯?
對了,難不成是那個開書店的朋友?不然怎麽總說在看書啊。
看書有朝政重要?
“父皇,看書固然好,但書咱們可以慢慢看,朝政才是……”
“好了別說了,迴去給咱好好看書!”
朱元璋把朱標趕了出來。
“哎——”
出了門的朱標隻得搖頭長歎一聲。
迴到住處。
朱標把書一扔,直接往床上一躺,他歇了快兩天了,倒是休息得很好,身體不累,但是……
心累。
剛躺下的朱標突然意識到什麽,從床上一下子跳了起來。
書!
究竟是什麽書?能讓父皇連朝政都不理了?
朱標連忙找到剛剛被自己隨手扔下的書,拿起一看,便直接愣住了。
“馬哲的基本原理?”
字雖然是簡體字,但他也都認識,隻不過,連在一起,他就有些看不懂了。
他從小開始接受良好的教育,熟讀四書五經,除此之外,他還涉獵了許多其他的知識, 但是現在,他甚至連個書名都看不明白。
這讓他驚愕之餘,不禁產生了濃濃的好奇。
這究竟是什麽書?
隨手翻開書本。
朱標緩緩讀了起來:
“人類社會不同於自然界,人的活動既是有意識的社會活動,又具有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性,曆史唯物主義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基本立場出發,深刻的揭示了社會的物質基礎和實踐本質……”
一段話還沒有看完,朱標已經開始懵了。
這些字和連起來的話,他都大概能看得懂。
但是這其中的意思……
物質?意識?實踐?客觀性?曆史唯物主義?
這些詞匯有一些是他見過,有一些可以說是他平生第一次見,現在聯合起來,通過前後語境,他大概能夠能夠知道,這是一本試圖揭示人類活動本質的書籍。
但他又不能完全看懂。
就像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新世界裏的東西朦朦朧朧,他想要看清,卻又不能完全看清,這讓他難受的同時,更想要一探究竟。
因為書本是他不那麽熟悉的簡體字,再加上內容在他看來異常的艱深,所以朱標看得很慢。
但是書本裏的描述很詳細。
從人類意識的產生,到人類該如何去認識這個世界,再到人類社會的構成與本質,一點一點的去深入,去剖析。
可是單單前麵人類意識的產生,就已經看得朱標頭腦發脹。
他自問不是天資愚鈍的人,甚至可以說他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人之一,但現在這本書在他的麵前,卻是感到了十分的困難。
雖然困難,但他也驚奇的發現,原來還可以這樣去看待世界?原來看似普通的社會現象後麵,隱藏著那樣的規律?
這與他以前觀念完全不一樣,簡直是大開眼界。
更神奇的是,這書裏麵的理論自成體係,而且有理有據,朱標雖然不能完全理解,但卻也找不出任何漏洞來。
這本書究竟從哪裏來的?
朱標越看越覺得不可思議,他終於想明白,為什麽朱元璋會一直呆在這裏不走,還一直讓自己看書,原來是被這些書給迷惑了呀。
書裏麵的東西雖然看事物的角度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但也不見得一定是對的,更大概率是歪理邪說,簡直是完全顛覆朱標的三觀。
“父皇果然被人灌了迷魂湯。”
朱標輕歎一聲。
但是他也很了解他的父皇,朱元璋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他認定的事情幾乎不可能改變,而且吃軟不吃硬,就像這一次的封王事件,葉巨伯差點就被當場射死了。
不知道後來為什麽突然改變了主意,網開一麵,放了葉巨伯。
不對。
“父皇是來了棲霞行宮後才改變的主意,難道說還是因為父皇那個開書店的朋友?”
朱標一下子想到了很多。
滿朝文武,包括自己都說不服的事情,那人竟然輕易說動了?
那個人究竟怎麽做到的?
他能感覺到,他的父皇似乎對那個人很尊重,而且很是信任,信任到有點盲目的味道了。
“這很危險啊。”
朱標喃喃自語。
作為皇上,過分寵信他人本來就很危險,如果那人有什麽壞心思,恐怕朝野上下都要遭殃。
他實在想不明白,他那個如此強勢的父皇,為什麽會如此輕信一個外人呢?
朱標甚至想到了下蠱……
……
接下來幾天,朱元璋並沒有迴宮的意思,朱標也就沒有再提。
父子倆各看各的書。
朱元璋看明史,他想要將所有人的未來都看個遍。
朱標看社會的本質和發展的一般規律,他想要搞懂並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從而說服朱元璋,迴頭是岸。
這天。
一輛馬車匆匆而來,停在了棲霞行宮前,一位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的老人從車上下來。
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大臣劉基。
劉基神色匆匆的走進棲霞行宮。
他沒有直接去找朱元璋,而是先找到了朱標。
他見到朱標時,隻見朱標還在眉頭緊鎖的看著書,如果是以往,劉基大概會讚上一句殿下好學,但是現在,他卻頗有些急躁。
“殿下,敢情您出宮這麽些天,就是跑來這看書?”
朱標連忙放下手中的書本,問道:
“怎麽了?”
劉基輕歎一聲,道:“沿海那邊出事了。”
朱辰接過畫隨手扔進書櫃裏,而朱元璋則是拿著書和地圖推門離開。
兩人一前一後,迴到了自己的世界……
……
棲霞行宮。
朱標自從來到這裏,就感覺朱元璋好像不一樣了,但哪裏不一樣他又說不上來。
朱元璋讓他好好休息,他也隻得聽從安排。
可是安排他的朱元璋卻一整天不見人,隻留他一個人在棲霞行宮裏無所事事。
他從小到大忙慣了,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幾乎都是全力以赴,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現在突然閑下來,反倒讓他感覺實在是閑得有些發慌。
而且他也很好奇,朱元璋究竟去了哪裏,他整個下午都在棲霞行宮裏來迴晃蕩,都不朱元璋的身影。
不知不覺間,他又晃蕩到了朱元璋在棲霞行宮的寢宮。
隻見此時,寢宮的燈是亮的。
朱標走了進去,卻見朱元璋不知道何時又迴到了自己的寢宮裏。
燈光下,朱元璋正伏案看書,看得十分的投入,隻是眉頭皺得跟麻花似的。
“父皇。”
朱標喊了一聲,朱元璋這才迴過神來。
“標兒,你來啦。”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書本,看向朱標露出慈愛的笑容。
朱標不解問道:“父皇,您下午去哪了?”
朱元璋微笑迴道:“去見了一個開書店的朋友,在那裏看了會書,說了些話。”
開書店的朋友?
朱標微微一怔,不過他對什麽開書店的朋友並不感什麽興趣,倒是再次提及迴宮的事。
“父皇,咱們在這裏已經呆了兩天,早朝也已經停了兩天了,朝中許多大臣恐怕已經有意見了,您要是因為葉巨伯的事還沒有氣消,那我明天就先迴去,主持早朝,以及處理一些大小事務,否則咱們兩個都在這裏,朝廷群龍無首,這樣下去不行啊。”
朱標很急,但是朱元璋一點也不急。
他那些個不孝子孫二十幾年不上朝,都沒有怎麽樣,他兩天不上朝,還能怎麽樣不成?
況且。
現在他有比上朝更重要千萬倍的事。
關乎著大明的未來。
“不急。”
朱元璋擺了擺手,然後將手中的書本遞給朱標:“標兒,這是那朋友給咱的書,咱看得有些頭痛,年紀大了,是有些學不進去,你幫咱看看,看懂了再跟咱說。”
相比於自己看書,朱元璋更喜歡別人給他講。
“父皇!”
朱標卻是急眼了,他不知道他的父皇究竟怎麽了,是不是因為封王的事還跟朝廷眾臣慪氣呢?
可是也不對啊,如果真的在慪氣,他又怎麽會把葉巨伯給放了,而且還調迴京師任職?
到底怎麽迴事?
父皇到底喝了誰的迷魂湯?
對了,難不成是那個開書店的朋友?不然怎麽總說在看書啊。
看書有朝政重要?
“父皇,看書固然好,但書咱們可以慢慢看,朝政才是……”
“好了別說了,迴去給咱好好看書!”
朱元璋把朱標趕了出來。
“哎——”
出了門的朱標隻得搖頭長歎一聲。
迴到住處。
朱標把書一扔,直接往床上一躺,他歇了快兩天了,倒是休息得很好,身體不累,但是……
心累。
剛躺下的朱標突然意識到什麽,從床上一下子跳了起來。
書!
究竟是什麽書?能讓父皇連朝政都不理了?
朱標連忙找到剛剛被自己隨手扔下的書,拿起一看,便直接愣住了。
“馬哲的基本原理?”
字雖然是簡體字,但他也都認識,隻不過,連在一起,他就有些看不懂了。
他從小開始接受良好的教育,熟讀四書五經,除此之外,他還涉獵了許多其他的知識, 但是現在,他甚至連個書名都看不明白。
這讓他驚愕之餘,不禁產生了濃濃的好奇。
這究竟是什麽書?
隨手翻開書本。
朱標緩緩讀了起來:
“人類社會不同於自然界,人的活動既是有意識的社會活動,又具有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性,曆史唯物主義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基本立場出發,深刻的揭示了社會的物質基礎和實踐本質……”
一段話還沒有看完,朱標已經開始懵了。
這些字和連起來的話,他都大概能看得懂。
但是這其中的意思……
物質?意識?實踐?客觀性?曆史唯物主義?
這些詞匯有一些是他見過,有一些可以說是他平生第一次見,現在聯合起來,通過前後語境,他大概能夠能夠知道,這是一本試圖揭示人類活動本質的書籍。
但他又不能完全看懂。
就像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新世界裏的東西朦朦朧朧,他想要看清,卻又不能完全看清,這讓他難受的同時,更想要一探究竟。
因為書本是他不那麽熟悉的簡體字,再加上內容在他看來異常的艱深,所以朱標看得很慢。
但是書本裏的描述很詳細。
從人類意識的產生,到人類該如何去認識這個世界,再到人類社會的構成與本質,一點一點的去深入,去剖析。
可是單單前麵人類意識的產生,就已經看得朱標頭腦發脹。
他自問不是天資愚鈍的人,甚至可以說他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人之一,但現在這本書在他的麵前,卻是感到了十分的困難。
雖然困難,但他也驚奇的發現,原來還可以這樣去看待世界?原來看似普通的社會現象後麵,隱藏著那樣的規律?
這與他以前觀念完全不一樣,簡直是大開眼界。
更神奇的是,這書裏麵的理論自成體係,而且有理有據,朱標雖然不能完全理解,但卻也找不出任何漏洞來。
這本書究竟從哪裏來的?
朱標越看越覺得不可思議,他終於想明白,為什麽朱元璋會一直呆在這裏不走,還一直讓自己看書,原來是被這些書給迷惑了呀。
書裏麵的東西雖然看事物的角度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但也不見得一定是對的,更大概率是歪理邪說,簡直是完全顛覆朱標的三觀。
“父皇果然被人灌了迷魂湯。”
朱標輕歎一聲。
但是他也很了解他的父皇,朱元璋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他認定的事情幾乎不可能改變,而且吃軟不吃硬,就像這一次的封王事件,葉巨伯差點就被當場射死了。
不知道後來為什麽突然改變了主意,網開一麵,放了葉巨伯。
不對。
“父皇是來了棲霞行宮後才改變的主意,難道說還是因為父皇那個開書店的朋友?”
朱標一下子想到了很多。
滿朝文武,包括自己都說不服的事情,那人竟然輕易說動了?
那個人究竟怎麽做到的?
他能感覺到,他的父皇似乎對那個人很尊重,而且很是信任,信任到有點盲目的味道了。
“這很危險啊。”
朱標喃喃自語。
作為皇上,過分寵信他人本來就很危險,如果那人有什麽壞心思,恐怕朝野上下都要遭殃。
他實在想不明白,他那個如此強勢的父皇,為什麽會如此輕信一個外人呢?
朱標甚至想到了下蠱……
……
接下來幾天,朱元璋並沒有迴宮的意思,朱標也就沒有再提。
父子倆各看各的書。
朱元璋看明史,他想要將所有人的未來都看個遍。
朱標看社會的本質和發展的一般規律,他想要搞懂並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從而說服朱元璋,迴頭是岸。
這天。
一輛馬車匆匆而來,停在了棲霞行宮前,一位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的老人從車上下來。
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大臣劉基。
劉基神色匆匆的走進棲霞行宮。
他沒有直接去找朱元璋,而是先找到了朱標。
他見到朱標時,隻見朱標還在眉頭緊鎖的看著書,如果是以往,劉基大概會讚上一句殿下好學,但是現在,他卻頗有些急躁。
“殿下,敢情您出宮這麽些天,就是跑來這看書?”
朱標連忙放下手中的書本,問道:
“怎麽了?”
劉基輕歎一聲,道:“沿海那邊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