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吾輩當自強!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作者:楚山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共同社會?
朱辰聽了朱元璋的問題不由得有幾分啞然,不過想想也不奇怪,所謂的共同社會也隻是存在理論之中,他也沒有見過。
更不用說是朱元璋他們了。
朱辰喝了一口茶,迴道:“還差得遠呢。”
差得遠?
朱元璋和朱標聞言都是一怔。
剛剛朱辰給他描繪的未來世界已經超出了他們想象力的極限,在他們的眼裏簡直是神仙手段,但卻還差得遠?
這就很恐怖了。
那共同社會將是一個什麽樣形態的社會?
這麽說,共同社會對於朱辰而言也是未來社會,就像朱辰所處的社會對於他們而言一樣,超出想象力的極限。
朱辰道:“我所處的世界,雖然生產力相較於大明有了巨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是一個複雜多變,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世界。”
“地緣衝突不斷,戰火持續,貧富差距加劇,環境汙染日益嚴峻,極端天氣頻發,網絡安全風險增加等等問題。”
“根據權威的統計報告顯示,全球至少有2億多人為躲避戰爭、貧困等而流離失所,11億人極端貧困,24億人全年饑餓營養不良。”
聽了朱辰的話,朱元璋和朱標又有些傻眼了。
可以開山填海,可以飛上雲端,登上月亮,可以把人都複刻出來,都已經這麽厲害了,怎麽還有那麽多人餓肚子?還有那麽多的問題?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
朱元璋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那華夏呢,華夏怎麽樣了?”
他在看清史稿的時候,看到了華夏大地被西方列強用大炮強行轟開國門,馬蹄踐踏,簽訂了一係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割讓了大量領土,還賠償了巨額賠款,使華夏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嚴重破壞,民眾遭受了沉重的苦難。
泱泱大國,竟然淪為那些彈丸小國的口中食,腹中肉。
屈辱。
這是一段屈辱史。
朱元璋當初在看的時候,氣得差點兒吐血。
而相對於屈辱,更加現實的問題是,華夏大地能夠從這段屈辱的曆史中重新站起來嗎?
就算重新站起來,已經落後了那麽多,還能迎頭趕上嗎?
對於這個問題,別說是曾經作為這片土地最高統帥的他了,就是一名華夏子民炎黃子孫,都會關心。
朱辰迴道:“我所在的華夏大地,四海升平,國泰民安,繁榮昌盛,但是在此之前,也曾經曆了一段艱難的歲月。”
聽到這話,朱元璋這才鬆了一口氣。
朱元璋看過清史稿,當然知道滿清的後期,華夏大地是何等的屈辱,曾經的天朝上國竟然淪為他人砧板上的魚肉。
他以為,朱辰說的艱難歲月隻是滿清的後期。
然而聽下去卻不是那麽一迴事。
朱辰大概講了一下,華夏自清亡了以後的那一段曆史。
隻是聽著,朱元璋和朱標的手指就已經捏得咯咯直響,聽罷之後,朱元璋和朱標震驚之餘,滿是憤怒之色。
泱泱華夏大地,曾經的天朝上國,竟然差點兒被倭國那樣的彈丸小國給滅了?死傷數千萬人?光是南京屠殺就屠了超過三十萬百姓?
滔天的罪惡。
這……
朱元璋和朱標驚怒得已經不知道該怎麽用言語表達了。
難怪當初朱辰在說倭寇問題的時候,會那麽的憤怒,說一定要打,因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原來是這樣!
難怪在海禁以及出海的問題上,朱辰甚至說出了朱元璋不如他的兒子朱棣這樣的話來。
原來是這樣!
朱元璋恍然,一下子想明白了許多的東西。
自己當時還因為朱辰說他不如兒子朱棣而心有怨氣,好長時間才化掉那股怨氣。
現在想來,真是羞愧難當。
朱辰毫無保留,沒有所求的幫助自己,引導自己,自己卻在這猶豫,還去計較那點虛名……
不對。
朱辰不是沒有所求,應該是有所求。
他隻是求大明……不,應該是華夏大地,能夠改變曆史,不要走上那條備受屈辱與災難的道路。
朱元璋沉聲問道:“已經被人踩到了泥裏,後來華夏是怎麽站起來的?”
誠然。
朱元璋以為,滿清的那段曆史足以讓華夏沉淪好長時間。
沒想到後麵還有更加沉痛的曆史。
這對於華夏而言,堪稱毀滅性的打擊,而朱辰卻說,現在的華夏已經四海升平,國泰民安,繁榮昌盛?
根據朱辰前麵的描述,他在的那個世界看似強大,但並不太平,越是這樣,爭鬥就越激烈,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國與國之間都是一樣。
而華夏民族遭受了如此重創,究竟是如何在強敵環伺中重新站起來的?
朱元璋很好奇。
朱標也是一樣。
朱辰道:“華夏民族的重新崛起,我覺得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奇跡!”
“奇跡?”
朱元璋和朱標一怔。
隻聽朱辰道:“因為華夏用了僅僅幾十年的時間,就走了那些列強幾百年走過的路。”
用幾十年,走了別人幾百年的路。
這不是奇跡什麽是奇跡?
朱元璋驚疑問道:“怎麽做到的?”
朱辰迴道:“原因當然是多方麵的,但是我覺得,這是華夏民族刻在骨子裏自強不息的信念,讓我們做到了。”
“華夏曆經數千年風雨依舊屹立不倒,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曾經打過盹,走錯路,摔過跤,但從不低頭認輸。”
“五胡亂華,神州陸沉,我們挺過來了,崖山之後無中華,我們也挺過來了,滿清入關,剃發易服,我們也挺過來了,倭寇的全麵侵略,我們也挺過來了。”
“所以,你發現沒有,華夏民族的一個特質,那便是永不認輸,自強不息,細分到每一個華夏子孫也是一樣,華夏子孫最講究的是人活一口氣,每一個人都在爭一口氣,所有人都在爭一口氣,那就是整個民族在爭一口氣。”
朱元璋和朱標不自覺的重重點頭。
“因為不想落後挨打,所以拚了命發展!”
“因為不想重蹈覆轍,所以?枕戈待旦,強軍建國!”
“因為不想受製於人,所以開山填海,上天登月,求知若渴!”
“因為想要爭一口氣,複興華夏民族的榮光,所以吾輩當自強!”
朱辰緊看著朱元璋和朱標,道:“這便是我覺得,華夏民族從被踩到泥土裏,卻能夠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迅速站起來的原因。”
話音落地。
朱元璋身子竟是不由自主的一顫。
而朱標更是喉結滾動,眼中精光大盛……
朱辰聽了朱元璋的問題不由得有幾分啞然,不過想想也不奇怪,所謂的共同社會也隻是存在理論之中,他也沒有見過。
更不用說是朱元璋他們了。
朱辰喝了一口茶,迴道:“還差得遠呢。”
差得遠?
朱元璋和朱標聞言都是一怔。
剛剛朱辰給他描繪的未來世界已經超出了他們想象力的極限,在他們的眼裏簡直是神仙手段,但卻還差得遠?
這就很恐怖了。
那共同社會將是一個什麽樣形態的社會?
這麽說,共同社會對於朱辰而言也是未來社會,就像朱辰所處的社會對於他們而言一樣,超出想象力的極限。
朱辰道:“我所處的世界,雖然生產力相較於大明有了巨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是一個複雜多變,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世界。”
“地緣衝突不斷,戰火持續,貧富差距加劇,環境汙染日益嚴峻,極端天氣頻發,網絡安全風險增加等等問題。”
“根據權威的統計報告顯示,全球至少有2億多人為躲避戰爭、貧困等而流離失所,11億人極端貧困,24億人全年饑餓營養不良。”
聽了朱辰的話,朱元璋和朱標又有些傻眼了。
可以開山填海,可以飛上雲端,登上月亮,可以把人都複刻出來,都已經這麽厲害了,怎麽還有那麽多人餓肚子?還有那麽多的問題?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
朱元璋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那華夏呢,華夏怎麽樣了?”
他在看清史稿的時候,看到了華夏大地被西方列強用大炮強行轟開國門,馬蹄踐踏,簽訂了一係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割讓了大量領土,還賠償了巨額賠款,使華夏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嚴重破壞,民眾遭受了沉重的苦難。
泱泱大國,竟然淪為那些彈丸小國的口中食,腹中肉。
屈辱。
這是一段屈辱史。
朱元璋當初在看的時候,氣得差點兒吐血。
而相對於屈辱,更加現實的問題是,華夏大地能夠從這段屈辱的曆史中重新站起來嗎?
就算重新站起來,已經落後了那麽多,還能迎頭趕上嗎?
對於這個問題,別說是曾經作為這片土地最高統帥的他了,就是一名華夏子民炎黃子孫,都會關心。
朱辰迴道:“我所在的華夏大地,四海升平,國泰民安,繁榮昌盛,但是在此之前,也曾經曆了一段艱難的歲月。”
聽到這話,朱元璋這才鬆了一口氣。
朱元璋看過清史稿,當然知道滿清的後期,華夏大地是何等的屈辱,曾經的天朝上國竟然淪為他人砧板上的魚肉。
他以為,朱辰說的艱難歲月隻是滿清的後期。
然而聽下去卻不是那麽一迴事。
朱辰大概講了一下,華夏自清亡了以後的那一段曆史。
隻是聽著,朱元璋和朱標的手指就已經捏得咯咯直響,聽罷之後,朱元璋和朱標震驚之餘,滿是憤怒之色。
泱泱華夏大地,曾經的天朝上國,竟然差點兒被倭國那樣的彈丸小國給滅了?死傷數千萬人?光是南京屠殺就屠了超過三十萬百姓?
滔天的罪惡。
這……
朱元璋和朱標驚怒得已經不知道該怎麽用言語表達了。
難怪當初朱辰在說倭寇問題的時候,會那麽的憤怒,說一定要打,因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原來是這樣!
難怪在海禁以及出海的問題上,朱辰甚至說出了朱元璋不如他的兒子朱棣這樣的話來。
原來是這樣!
朱元璋恍然,一下子想明白了許多的東西。
自己當時還因為朱辰說他不如兒子朱棣而心有怨氣,好長時間才化掉那股怨氣。
現在想來,真是羞愧難當。
朱辰毫無保留,沒有所求的幫助自己,引導自己,自己卻在這猶豫,還去計較那點虛名……
不對。
朱辰不是沒有所求,應該是有所求。
他隻是求大明……不,應該是華夏大地,能夠改變曆史,不要走上那條備受屈辱與災難的道路。
朱元璋沉聲問道:“已經被人踩到了泥裏,後來華夏是怎麽站起來的?”
誠然。
朱元璋以為,滿清的那段曆史足以讓華夏沉淪好長時間。
沒想到後麵還有更加沉痛的曆史。
這對於華夏而言,堪稱毀滅性的打擊,而朱辰卻說,現在的華夏已經四海升平,國泰民安,繁榮昌盛?
根據朱辰前麵的描述,他在的那個世界看似強大,但並不太平,越是這樣,爭鬥就越激烈,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國與國之間都是一樣。
而華夏民族遭受了如此重創,究竟是如何在強敵環伺中重新站起來的?
朱元璋很好奇。
朱標也是一樣。
朱辰道:“華夏民族的重新崛起,我覺得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奇跡!”
“奇跡?”
朱元璋和朱標一怔。
隻聽朱辰道:“因為華夏用了僅僅幾十年的時間,就走了那些列強幾百年走過的路。”
用幾十年,走了別人幾百年的路。
這不是奇跡什麽是奇跡?
朱元璋驚疑問道:“怎麽做到的?”
朱辰迴道:“原因當然是多方麵的,但是我覺得,這是華夏民族刻在骨子裏自強不息的信念,讓我們做到了。”
“華夏曆經數千年風雨依舊屹立不倒,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曾經打過盹,走錯路,摔過跤,但從不低頭認輸。”
“五胡亂華,神州陸沉,我們挺過來了,崖山之後無中華,我們也挺過來了,滿清入關,剃發易服,我們也挺過來了,倭寇的全麵侵略,我們也挺過來了。”
“所以,你發現沒有,華夏民族的一個特質,那便是永不認輸,自強不息,細分到每一個華夏子孫也是一樣,華夏子孫最講究的是人活一口氣,每一個人都在爭一口氣,所有人都在爭一口氣,那就是整個民族在爭一口氣。”
朱元璋和朱標不自覺的重重點頭。
“因為不想落後挨打,所以拚了命發展!”
“因為不想重蹈覆轍,所以?枕戈待旦,強軍建國!”
“因為不想受製於人,所以開山填海,上天登月,求知若渴!”
“因為想要爭一口氣,複興華夏民族的榮光,所以吾輩當自強!”
朱辰緊看著朱元璋和朱標,道:“這便是我覺得,華夏民族從被踩到泥土裏,卻能夠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迅速站起來的原因。”
話音落地。
朱元璋身子竟是不由自主的一顫。
而朱標更是喉結滾動,眼中精光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