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英在成為皇後以後,仍舊保持著勤儉持家的好習慣,甚至後宮架起織布機,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麵什麽的,當然還有種菜。


    她在皇宮中開墾出一處菜地,種一些時蔬之類的。


    朱元璋和馬皇後一起,將帶迴來的那些紅薯栽種到了馬皇後開墾的菜地中。


    種完後。


    朱元璋三番五次囑咐馬皇後要照料好這幾顆紅薯。


    “知道了。”


    馬皇後被囑咐多了,忍不住沒好氣的迴了一聲,她實在是有些搞不懂,朱元璋還真把這幾個不知道從哪搞迴來的疙瘩當寶貝了。


    她也很好奇這究竟是個什麽。


    所以,她自然會幫朱元璋照看好這個叫做紅薯的東西。


    紅薯的種植很順利,然而另外一件事,就沒有那麽順利了。


    朱元璋在早朝上提出了將鬆江府設立為特區的建議,遭到了幾乎滿朝文武的反對,特別是那些文官們。


    “皇上請三思啊,曆朝曆代皆是以農為本,您現在鼓勵紡織,鼓勵商貿,那是舍本逐末啊,老祖宗的教訓您都忘了嗎?”


    “是啊,《管子·國蓄》中有雲:利出於一孔者,其國無敵;出二孔者,其兵不詘;出三孔者,不可以舉兵;出四孔者,其國必亡!現在皇上開放商貿,這何止是四孔?這是如篩子兜水,全漏了呀!”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


    他們一口一個以農為本,一口一個利出一孔,一口一個商人百害而無一利。


    但是朱元璋再一次獨斷朝綱。


    這讓滿朝文武一頓氣急攻心,但又無可奈何。


    好在皇上現在隻是在鬆江府一個地區推行放開重農抑商,鼓勵紡織的政策。


    如果皇上直接在全國推行,恐怕當場要炸了。


    現在隻是在一個區,多少有試驗的性質,既然這樣,那大家就看結果唄,事實永遠比言語更具說服力。


    等到時候鬆江府被搞得烏煙瘴氣,天怒民怨的時候,看皇上還能怎麽說。


    退了朝之後,眾臣仍舊在議論紛紛。


    “皇上最近到底怎麽了?我怎麽感覺他好像變了個人一樣,行事作風簡直是驚世駭俗。”


    “一定是有人在背後教唆皇上,以前的皇上不是這樣的。”


    “那究竟是什麽妖人在背後蠱惑皇上呢?”


    “皇上最近和劉基走得很近,這一次去鬆江主持特區事務的也是他,難不成是劉基?”


    “可是,劉基不像是那樣的人呀。”


    “誰知道呢,劉基自詡能夠占卜窺命,指不定給皇上灌了什麽迷魂湯……”


    “……”


    因為朱元璋的行為在他們看來著實反常,所以說什麽的都有,但不管怎麽說,鬆江特區是定下來了。


    而劉基則是被任命為總督,奉命前去鬆江府組建特區。


    和他一起前去的是幾個前不久大明首屆恩科中招錄的學子,吳伯宗,郭翀,茹太素等幾人。


    沒有老人,全是新人。


    這當然是朱元璋故意而為之。


    去之前,朱元璋特意囑咐劉基,讓他不必拘泥,放心大膽的去做,大刀闊斧的革新故鼎,就像朱辰說的那樣,兩個字:放開。


    “臣謹遵聖命!”


    京師城門,劉基深深一拜,便帶著首屆恩科的幾位進士往鬆江府而去……


    ……


    來到鬆江府,劉基第一件件事便是推廣改良過的紡紗機和織布機。


    和在京師的時候一樣,免費送,但是生產出來的棉布必須交給劉基他們來收購。


    免費的東西,自然是誰都想要。


    每一天,製造紡紗機和織布機的工廠外,都有許多百姓排隊等候領取。


    鬆江府本就是織造大省,紡紗織布幾乎深入到每家每戶。


    現在有了改良過的紡紗機和織布機,紡紗和織布的效率一下子就上去了,而且生產出來的布匹還有人迴購,以往都是男耕女織,男耕為主,女織為輔,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似乎悄然發生了改變,因為紡紗織布的收益已經超過了耕種的收益,這讓一些男性勞動力也開始轉向織布。


    漸漸的,有組織的棉紡織業形成了規模,而且規模還在不斷的擴大。


    每天都有數百台紡紗機和織布機在孜孜不倦的運轉,源源不斷的生產出棉布,然後迴購到劉基這邊,再由劉基批發給各大布行進行銷售。


    一條粗糙的產業鏈形成。


    當然,這些快速生產出來的棉布無法與當地的鬆江布相提並論。


    但是,這些棉布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便宜。


    便宜且保暖,正好切中了老百姓們的需求。


    於是,不僅僅是鬆江府內的百姓爭相購買,就是周邊的百姓也聞風而動,為了買到便宜的棉布,不惜走上十幾公裏甚至幾十公裏的路程,前來購買。


    甚至還有一些行腳商人,敏銳的看到了商機,找劉基批發棉布,販到周邊的鄉鎮去賣。


    這一切,和當初在京師發生的幾乎一樣,但也有不同,那就是紡紗的效率也跟上來了,並沒有出現紗荒。


    鬆江府的棉紡織業正在悄然的發生改變……


    而在鬆江府的進展還算順利的同時,朝廷並不太平。


    入冬後,多地發生了雪災,以河北最為嚴重,連綿的大雪,讓天地間仿佛成了銀色的熔爐,大量民房被壓垮,取暖物資嚴重不足,上百萬災民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凍死凍傷者無數,急需朝廷的救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山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山孤並收藏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