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經典的問題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作者:楚山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去書店?
朱標一怔,上一次朱元璋就跟他說,他在書店認識了一個朋友,這本《馬哲的基本原理》就是書店那朋友送的。
他有種感覺,父皇的改變和他的那個朋友有關。
釋放葉巨伯,堅決剿寇,這些一反常態的決定,也是因為那個人的推波助瀾。
朱標早就想問一問了。
但是他又不敢,也不知道該從何問起。
沒想到朱元璋竟然主動提起了要帶他去見一見他的那個朋友,而且還帶上劉伯溫一起前去。
他心中有無數的疑問,不吐不快。
相信劉伯溫也是一樣。
沒有猶豫。
朱標便派人去請劉伯溫。
另外一邊,劉府。
劉伯溫已經連續幾天都在看《馬哲的基本原理》,但越看越是迷茫,越看疑惑越多。
而他最大的疑惑,則是這本書究竟是從何而來?
當聽到太子派人來傳話,說皇上要帶他們去書店見個朋友,劉基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這是要帶他去見賣這本書的人。
他同樣有許多疑問,所以在收到消息後,便迫不及待的動身進宮……
……
“見過皇上。”
劉基到的時候,朱元璋和朱標已經在宮門前等他了。
三人在宮門前集合。
“上車吧。”
朱元璋準備了一輛大馬車,讓朱標和劉基都坐他的車,因為去見朱辰之前,他有些話想對這二人說。
“書你看了?”
“嗯。”
“沒看明白?”
“嗯。”
朱元璋一問劉基一個點頭。
劉基想了想,道:“不過這書裏麵的有些觀點,臣不敢苟同。”
“哦?”
朱元璋倒是不在意,微微笑道:“沒事,咱一會帶你們去見賣這本書的朋友,你們有什麽問題都可以問他,但是咱先跟你們把一些事情說清楚了。”
朱元璋的話,讓朱標和劉基側耳傾聽。
“那個書店是咱偶然發現的,就在棲霞行宮裏,書店裏麵的很多東西都很奇怪,包括書店的主人,但是你們無需奇怪,也無需擔心,書店的主人是咱的朋友,可以信任。”
朱標和劉基聽得有些莫名其妙。
什麽叫很奇怪,卻又無需奇怪?又憑什麽可以信任?
不過不管怎麽樣,既然皇上這麽說了,他們照做便是。
朱元璋補充道:“還有,在書店裏,咱並沒有暴露咱得身份,咱希望你們也不要暴露身份,免得有些話不好說,明白了嗎?”
兩人點頭:“明白。”
交代完這些,朱元璋便不再說話。
事實上,朱元璋並沒有對這二人說出,那間書店其實是一間未來書店的真相。
這是最關鍵的信息,但是他不想說出來。
至少現在他不想說。
因為,試問世上任何一個人,誰都想窺見未來?即使是那些帝王先賢,隻是為了窺見一點點,便無所不用其極。
更何況是現在一整部《明史》都在那裏,對於他們而言,那就是無價之寶。
好在那裏的《明史》已經被他買走了。
他之所以帶劉基一起來,也正是因為他看了劉基的生平,知道劉基對大明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當初在分封功臣的時候,劉基幾乎排在了功臣之末,隻封了一個誠意伯,差另外一個謀臣李善長好幾個檔次。
相較於李善長,朱元璋心底裏並沒有那麽的喜歡劉基。
但是在看了《明史》之後,朱元璋對身邊的幾乎所有人都有所改觀。
一路無話。
三人來到棲霞行宮。
在朱元璋的帶領下,三人進入了書店。
雖然在來之前,朱元璋已經打過預防針,但是劉基和朱標看著這間藏於棲霞宮中的書店仍舊是一臉好奇與震驚。
書店的布置倒是古色古香,整齊擺放了一排排書籍。
書店裏隻有一個人,而且看起來很年輕。
“老黃,來啦?”
朱辰見書店門打開,抬頭望了一眼後問道。
其實隻要書店門打開,他就能大概猜到是老黃,因為他的書店就老黃一個忠實讀者,其他時間都鮮少有人會來,特別是老黃來了以後,就幾乎沒有其他客人來了。
不過今天老黃倒是帶了另外兩個人來。
一個是年輕人,十六七歲的樣子,一個是老人,頭發花白,但卻精神矍鑠。
而且兩人和老黃一樣,都是古人打扮。
朱辰打量了一眼二人。
朱標和劉基二人也在打量朱辰。
他們一路上對書店主人腦海中的形象,是一位白發蒼蒼的智者形象,否則皇上為何會如此信任他?沒想到竟是這般年輕,而且穿著打扮與他們以往見過的年輕人都不一樣。
隻聽這位年輕的書店主人問向朱元璋:“這二位是……你的同事?”
“啊?”
朱元璋怔了一下,連忙點頭:“哦……同事,對,同事,嗬嗬……”
朱辰也沒有太奇怪。
畢竟老黃都是古人打扮了,和他一樣打扮的也就大概率是同事了,在景區扮古人拍照,這也不是什麽稀奇事。
況且,無論他怎麽想,都不可能想得到,這三人是跨時空而來的真正古人。
“介紹一下。”
朱元璋介紹道:“這是……阿標,這是……基伯。”
“這位是書店的東家,朱辰。”
東家?
朱辰聽得有點別扭。
畢竟東家這個詞在現在已經很少人用了,現在開口閉口都是老板。
不過這老黃還真是個講究人,穿古裝也就算了,說話也古裏古氣的,真把自己當古人,雖然隻是個小小的景區扮演,但給人的代入感真的很強,相當的專業。
朱辰心中吐槽,不過表麵上還是帶著微笑和朱標劉基二人點頭致意。
朱元璋繼續道:“上次從你這買迴去的書,我們仨都看了,但是都有些看不懂,所以特意過來向朱先生請教。”
朱辰謙虛道:“老黃你看你又言重了,大家探討一下而已。”
“坐吧。”
朱辰招唿三人坐下,然後給三人都倒來了一杯熱茶。
朱元璋已經習慣了,悠然的喝起茶,而朱標和劉基則是第一次品嚐現代的茶葉,品了一口後,便是一聲忍不住的讚歎。
“好茶!”
事實上,朱辰的茶葉算不上頂級,而且在大明也有這樣的茶葉,但是茶葉在大明是相當珍貴的東西,屬於國家管控的物資,即使是劉基也很少能喝到這樣品質的茶葉,更不要說普通人了。
朱辰倒是沒有想太多,坐下後問道:“說吧,有什麽地方是看不懂的?”
朱元璋瞬間把目光看向朱標和劉基。
意思很明了,你們兩個上,我負責聽就完事了。
場間沉默了片刻。
劉基率先開口道:“《壇經》中說:有一次風吹幡動。一個和尚看見了說是風動,另一個和尚看見了說是幡動。兩個人因此爭吵不已。這個時候慧能法師過來了,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仁者心動。’”
“請問朱先生,孰對孰錯?”
朱辰微微皺眉,這倒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哲學問題,但這個問題一般上過高中的都會知道答案。
這二人也和老黃一樣沒上過高中?
看來都是愛好讀書卻沒有條件讀書的苦命人啊。
想到這裏,朱辰心中不免有些觸動。
他本身就是從事教育行業的,很樂於去教授他人知識,而這個社會有時候往往很魔幻,有條件讀書的不好好讀,而想好好讀書的卻沒有條件。
朱辰收迴心思,反問道:“那你覺得呢?”
劉基不假思索的迴道:“自然是慧能法師,慧能法師曾有詩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講的便是和‘仁者心動’一個道理。風本無形,幡本自靜,因緣和合而聲動,緣起性空,諸法無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皆因心動。”
朱辰有些詫異的看向劉基。
這個基伯當真沒有上過高中嗎?怎麽一開口便是引經據典?
不過朱辰還是搖了搖頭。
這迴輪到劉基詫異了:“難道朱先生的意思是……慧能法師錯了?”
“朱先生莫不是認為,那兩個和尚才是對的吧?”
朱標有些不以為然的開口。
自從進了書店,朱標就一直在觀察朱辰。
那本《馬哲的基本原理》他也看了,裏麵的許多觀點他都不認同,但他父皇非要他去看去學習。
他實在是搞不懂,父皇怎麽會如此信任一個比他年長不了幾歲的年輕人?
這個年輕人究竟給父皇灌了什麽迷魂湯?
然而朱辰的迴答卻出乎朱標的意料。
隻見朱辰還是搖了搖頭,迴道:“其實,他們都沒有錯,又或者說他們都錯了。”
朱標一怔,上一次朱元璋就跟他說,他在書店認識了一個朋友,這本《馬哲的基本原理》就是書店那朋友送的。
他有種感覺,父皇的改變和他的那個朋友有關。
釋放葉巨伯,堅決剿寇,這些一反常態的決定,也是因為那個人的推波助瀾。
朱標早就想問一問了。
但是他又不敢,也不知道該從何問起。
沒想到朱元璋竟然主動提起了要帶他去見一見他的那個朋友,而且還帶上劉伯溫一起前去。
他心中有無數的疑問,不吐不快。
相信劉伯溫也是一樣。
沒有猶豫。
朱標便派人去請劉伯溫。
另外一邊,劉府。
劉伯溫已經連續幾天都在看《馬哲的基本原理》,但越看越是迷茫,越看疑惑越多。
而他最大的疑惑,則是這本書究竟是從何而來?
當聽到太子派人來傳話,說皇上要帶他們去書店見個朋友,劉基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這是要帶他去見賣這本書的人。
他同樣有許多疑問,所以在收到消息後,便迫不及待的動身進宮……
……
“見過皇上。”
劉基到的時候,朱元璋和朱標已經在宮門前等他了。
三人在宮門前集合。
“上車吧。”
朱元璋準備了一輛大馬車,讓朱標和劉基都坐他的車,因為去見朱辰之前,他有些話想對這二人說。
“書你看了?”
“嗯。”
“沒看明白?”
“嗯。”
朱元璋一問劉基一個點頭。
劉基想了想,道:“不過這書裏麵的有些觀點,臣不敢苟同。”
“哦?”
朱元璋倒是不在意,微微笑道:“沒事,咱一會帶你們去見賣這本書的朋友,你們有什麽問題都可以問他,但是咱先跟你們把一些事情說清楚了。”
朱元璋的話,讓朱標和劉基側耳傾聽。
“那個書店是咱偶然發現的,就在棲霞行宮裏,書店裏麵的很多東西都很奇怪,包括書店的主人,但是你們無需奇怪,也無需擔心,書店的主人是咱的朋友,可以信任。”
朱標和劉基聽得有些莫名其妙。
什麽叫很奇怪,卻又無需奇怪?又憑什麽可以信任?
不過不管怎麽樣,既然皇上這麽說了,他們照做便是。
朱元璋補充道:“還有,在書店裏,咱並沒有暴露咱得身份,咱希望你們也不要暴露身份,免得有些話不好說,明白了嗎?”
兩人點頭:“明白。”
交代完這些,朱元璋便不再說話。
事實上,朱元璋並沒有對這二人說出,那間書店其實是一間未來書店的真相。
這是最關鍵的信息,但是他不想說出來。
至少現在他不想說。
因為,試問世上任何一個人,誰都想窺見未來?即使是那些帝王先賢,隻是為了窺見一點點,便無所不用其極。
更何況是現在一整部《明史》都在那裏,對於他們而言,那就是無價之寶。
好在那裏的《明史》已經被他買走了。
他之所以帶劉基一起來,也正是因為他看了劉基的生平,知道劉基對大明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當初在分封功臣的時候,劉基幾乎排在了功臣之末,隻封了一個誠意伯,差另外一個謀臣李善長好幾個檔次。
相較於李善長,朱元璋心底裏並沒有那麽的喜歡劉基。
但是在看了《明史》之後,朱元璋對身邊的幾乎所有人都有所改觀。
一路無話。
三人來到棲霞行宮。
在朱元璋的帶領下,三人進入了書店。
雖然在來之前,朱元璋已經打過預防針,但是劉基和朱標看著這間藏於棲霞宮中的書店仍舊是一臉好奇與震驚。
書店的布置倒是古色古香,整齊擺放了一排排書籍。
書店裏隻有一個人,而且看起來很年輕。
“老黃,來啦?”
朱辰見書店門打開,抬頭望了一眼後問道。
其實隻要書店門打開,他就能大概猜到是老黃,因為他的書店就老黃一個忠實讀者,其他時間都鮮少有人會來,特別是老黃來了以後,就幾乎沒有其他客人來了。
不過今天老黃倒是帶了另外兩個人來。
一個是年輕人,十六七歲的樣子,一個是老人,頭發花白,但卻精神矍鑠。
而且兩人和老黃一樣,都是古人打扮。
朱辰打量了一眼二人。
朱標和劉基二人也在打量朱辰。
他們一路上對書店主人腦海中的形象,是一位白發蒼蒼的智者形象,否則皇上為何會如此信任他?沒想到竟是這般年輕,而且穿著打扮與他們以往見過的年輕人都不一樣。
隻聽這位年輕的書店主人問向朱元璋:“這二位是……你的同事?”
“啊?”
朱元璋怔了一下,連忙點頭:“哦……同事,對,同事,嗬嗬……”
朱辰也沒有太奇怪。
畢竟老黃都是古人打扮了,和他一樣打扮的也就大概率是同事了,在景區扮古人拍照,這也不是什麽稀奇事。
況且,無論他怎麽想,都不可能想得到,這三人是跨時空而來的真正古人。
“介紹一下。”
朱元璋介紹道:“這是……阿標,這是……基伯。”
“這位是書店的東家,朱辰。”
東家?
朱辰聽得有點別扭。
畢竟東家這個詞在現在已經很少人用了,現在開口閉口都是老板。
不過這老黃還真是個講究人,穿古裝也就算了,說話也古裏古氣的,真把自己當古人,雖然隻是個小小的景區扮演,但給人的代入感真的很強,相當的專業。
朱辰心中吐槽,不過表麵上還是帶著微笑和朱標劉基二人點頭致意。
朱元璋繼續道:“上次從你這買迴去的書,我們仨都看了,但是都有些看不懂,所以特意過來向朱先生請教。”
朱辰謙虛道:“老黃你看你又言重了,大家探討一下而已。”
“坐吧。”
朱辰招唿三人坐下,然後給三人都倒來了一杯熱茶。
朱元璋已經習慣了,悠然的喝起茶,而朱標和劉基則是第一次品嚐現代的茶葉,品了一口後,便是一聲忍不住的讚歎。
“好茶!”
事實上,朱辰的茶葉算不上頂級,而且在大明也有這樣的茶葉,但是茶葉在大明是相當珍貴的東西,屬於國家管控的物資,即使是劉基也很少能喝到這樣品質的茶葉,更不要說普通人了。
朱辰倒是沒有想太多,坐下後問道:“說吧,有什麽地方是看不懂的?”
朱元璋瞬間把目光看向朱標和劉基。
意思很明了,你們兩個上,我負責聽就完事了。
場間沉默了片刻。
劉基率先開口道:“《壇經》中說:有一次風吹幡動。一個和尚看見了說是風動,另一個和尚看見了說是幡動。兩個人因此爭吵不已。這個時候慧能法師過來了,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仁者心動。’”
“請問朱先生,孰對孰錯?”
朱辰微微皺眉,這倒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哲學問題,但這個問題一般上過高中的都會知道答案。
這二人也和老黃一樣沒上過高中?
看來都是愛好讀書卻沒有條件讀書的苦命人啊。
想到這裏,朱辰心中不免有些觸動。
他本身就是從事教育行業的,很樂於去教授他人知識,而這個社會有時候往往很魔幻,有條件讀書的不好好讀,而想好好讀書的卻沒有條件。
朱辰收迴心思,反問道:“那你覺得呢?”
劉基不假思索的迴道:“自然是慧能法師,慧能法師曾有詩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講的便是和‘仁者心動’一個道理。風本無形,幡本自靜,因緣和合而聲動,緣起性空,諸法無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皆因心動。”
朱辰有些詫異的看向劉基。
這個基伯當真沒有上過高中嗎?怎麽一開口便是引經據典?
不過朱辰還是搖了搖頭。
這迴輪到劉基詫異了:“難道朱先生的意思是……慧能法師錯了?”
“朱先生莫不是認為,那兩個和尚才是對的吧?”
朱標有些不以為然的開口。
自從進了書店,朱標就一直在觀察朱辰。
那本《馬哲的基本原理》他也看了,裏麵的許多觀點他都不認同,但他父皇非要他去看去學習。
他實在是搞不懂,父皇怎麽會如此信任一個比他年長不了幾歲的年輕人?
這個年輕人究竟給父皇灌了什麽迷魂湯?
然而朱辰的迴答卻出乎朱標的意料。
隻見朱辰還是搖了搖頭,迴道:“其實,他們都沒有錯,又或者說他們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