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沒有辦法?


    聽到這個話,朱元璋原本黯淡的眼神一下子猛地亮了起來。


    “真的有辦法?”


    朱元璋唿吸不自覺的加重,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見老黃如此緊張和激動,朱辰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每一次說到這些曆史事件,老黃總是那麽的投入,仿佛他就是那段曆史中的人一樣。


    朱辰隻能理解為老黃這個人代入感極強。


    “有辦法是有辦法,可是那已經是曆史,無法改變,說了也沒用。”朱辰輕歎一聲。


    “不,有用。”朱元璋脫口而出。


    “啊?”


    這迴輪到朱辰怔住了。


    有用?


    什麽叫有用?


    難道還能改變曆史不成?


    朱元璋意識到自己似乎一時情急說漏了嘴,既然現在對方還不知道自己就是來自那個年代的人,而且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那他覺得這樣挺好。


    如果暴露了身份,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與對方相處。


    端著皇帝的身份嗎?


    亦或是放下身段?


    總之就感覺別扭,不如現在這樣平等的溝通交流來得暢快。


    以後如果真的有合適的機會再說吧。


    隻是不知道對方會是什麽反應,會不會像自己第一次進這個書店的時候那種直接傻了好幾天的狀態。


    估計現在說了,對方也不會相信。


    朱元璋微微笑道:“咱的意思是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學習曆史總沒有壞處,至少對咱有用。”


    “嗯。”


    朱辰點了點頭。


    他倒是讚同老黃這個說法。


    他和老黃現在的感覺就是,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兩人萍水相逢,卻又同樣喜歡曆史。


    曆史就像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之中有無數的英雄人物,他們在各自的年代閃耀,功與過,是與非,留給後人評說。


    這也是曆史的魅力和意義。


    朱辰接下來想要跟老黃說的,就是一個名留青史的民族英雄。


    “洪武年間,倭寇還未形成規模,多以小隊倭寇的形式出現,機動靈活,而且東南沿海一帶,多是丘陵溝壑,而且水路縱橫,舉大軍剿寇確實不合適。”


    朱元璋點頭。


    朱辰繼續道:“既然朝廷的大軍不合適剿寇,那何不利用當地政府以及百姓的力量對付倭寇?”


    “當地政府和百姓的力量?”


    朱元璋一怔,不解問道:“可是,倭寇人數雖少,但訓練有素,而且他們的刀很是鋒利,一個小隊的整體力量並不弱,地方政府的府兵以及百姓能夠對付得了他們嗎?”


    朱辰點頭道:“你說得不錯,倭寇雖然不是正規軍,一般是以小股力量殺人越貨,但是卻有著嚴格管製和指揮,更有優於大明軍隊的刀具,戰鬥力不俗,別說是地方的府兵和百姓了,就是大明中後期的正規軍都難以抵抗倭寇。”


    “嘉靖年間,一股僅七十人的倭寇登陸後竟深入腹地行程千裏,從浙東竄入安徽、江蘇,一路掠殺,還圍繞南京城兜一大圈。而當時在南京駐有軍隊十二萬人,卻多不敢出戰。最後這股倭寇雖然被殲,但明軍傷亡竟達四千餘人。”


    聽到這裏,朱元璋再一次拳頭捏得咯咯響。


    七十人的倭寇,十二萬軍隊竟然不敢出戰?


    這是何等的恥辱?


    朱辰也覺得有些誇張,七十人的倭寇竟然讓明軍傷亡四千餘人,這其中恐怕也有不少見不得光的貪汙腐敗之類的勾當吧。


    這是他之前寫小說時候查閱的曆史資料,並不是他隨口捏造的,不管有沒有這麽誇張,但至少證明了一點,當時的倭寇真的不好對付。


    “但是在嘉靖年間,麵對如此難纏的倭寇,有一個人卻依靠百姓和礦工,讓倭寇聞風喪膽,平定倭患,讓原本混亂的大明沿海一帶為之一清。”


    “誰?”


    朱元璋焦急的問道。


    前麵朱辰說的讓他聽得著實憋屈,現在朱辰說的則是讓他精神為之一振。


    《明史》很厚,光是列傳就有二百二十卷之多,他當然沒有能夠全部看完,那些後世的他基本沒看,因為他也不知道是誰,看了也是一頭霧水,自然也不知道朱辰說的是誰。


    朱辰則是狐疑的看了他一眼。


    不是。


    你不會抗倭名將戚繼光都沒聽過吧?


    朱辰真的懷疑,這個老黃究竟是從哪裏走出來的老古董?


    朱辰能想到的唯一解釋就是,這個老黃沒有上過學,沒有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錘煉,沒有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這個錘煉,確實有很多知識缺失。


    就像很多網紅,連基本的曆史知識都不懂。


    朱辰有理由懷疑,老黃跟她們差不多是一類人,不過還是有不同的,至少老黃好學,對曆史也非常的有興趣。


    朱辰接受了這個設定,也就沒有再多想。


    “嘉靖年間,倭寇之患已經非常的嚴重,這個時候,朝廷的兵部主事計士元,推薦一個人,那個人叫戚繼光,戚繼光從浙江義烏募集礦工和農民,編練戚家軍。”


    “這支軍隊出現在浙東沿海戰場,抗倭形勢很快改觀。”


    “戚繼光不把數量有限的部隊分兵把口,而形成一個拳頭主動出擊,在台州九戰九捷。大感驚恐的日本海盜轉而竄擾福建、廣東沿海。”


    “戚家軍也隨之南調。戚繼光根據倭寇在海邊遊動需要一些據點和島嶼作為巢穴的特點,也以主動攻擊為主,其中夜襲橫嶼島一仗殲敵兩千餘倭寇。”


    “戚家軍經過在浙江、福建、廣東三省轉戰十年,日本海盜因懼殲而不敢再犯。”


    “從此,倭患終被蕩平。”


    朱辰隻是簡短的說了一下,但朱元璋知道這其中的艱難。


    倭寇有多難對付,他是了解的。


    兇殘,狡猾,有一定的組織性紀律性,而且還有質量較好的倭刀,戰鬥力相當的不俗。


    想想十二萬明軍被七十倭寇嚇退就知道了。


    這個叫做戚繼光的,竟然僅僅是依靠礦工和農民編練成的戚家軍,便將幾個貫穿了整個大明,讓大明軍隊都束手無措的倭寇給平定了。


    朱元璋都不由的感歎一聲,道:“還真是個了不起的英雄,轉戰十年,一定犧牲了很多吧。”


    讓朱元璋意外的是,朱辰卻是搖了搖頭,隨後起來去找了一本書,對朱元璋道:


    “戚家軍浙江台州之戰,正麵擊潰倭寇,一共斬首五百零九顆,並生擒倭首三名,還有其他燒死淹死的倭寇不計其數,而戚家軍僅僅犧牲徐慶文等四人。”


    “黑水河之戰,戚家軍以一千五百人對兩千餘倭寇,最終戚家軍全殲兩千餘名倭寇,戚家軍僅犧牲李剛等三人。”


    “長沙之戰,戚家軍再次全殲倭寇,共計斬首倭寇三千餘名,而我方沒有一個犧牲的記錄。”


    “橫嶼島渡海之戰,戚家軍消滅倭寇一千餘名,我方犧牲李文生等十二人。”


    “牛田戚家軍奇襲倭寇之戰,戚家軍全殲倭寇上萬餘名,並創下我方無一人犧牲的記錄。”


    “林墩之戰,戚家軍燒死和淹死倭寇三千名左右,斬首九百六十顆,俘虜二十六人。己方陣亡九十人。”


    “……”


    “王倉坪之戰:戚家軍再次擊潰倭寇近萬名,我方再次無一人陣亡。”


    朱辰將戚家軍十幾場大戰役的數據擺了出來。


    朱元璋目瞪口呆。


    “咕嚕。”


    朱元璋咽了口口水,不可思議的道:“怎麽會這樣?他……他是怎麽做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山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山孤並收藏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