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燕軍撤退的隊伍中,令狐潮慵懶的趴在馬背上,裸露著上身,那名幕僚則是步行在一側,一手牽著韁繩,一手提著羽扇,時不時地給令狐潮扇扇風,解解熱。
或許是興致上來了,又或許是心情太好了,此刻的令狐潮話也難免的開始多了起來。
“這張巡,倒也算識相,可惜啊,待本將軍占了雍丘,領了軍功,日後,再讓本將軍遇到這老小子,本將軍,遲早要砍了他!
哼,頑固之徒,當今天下局勢,大燕所占其七,大唐所占二成都不足,這老小子,怎麽就看不出來呢?
連高仙芝,封常青那等人物都敗了,還指望著唐庭救援呢,幾十萬人都敗了死光了,唐庭還有個屁的兵力給他救援!
依本將軍看,崔大將攻進長安,那就是時間問題罷了,負隅頑抗,那就是蠢!
這天下,今年估計就要改姓安了,留在唐庭,還有什麽好處,早點投了,還能像本將軍一樣,混個從龍之功,可惜啊,他張巡,這輩子,怕是都沒這種福分嘍!”
由於長安之戰剛過去不到一月,再加上安慶緒有意的封閉消息,所以,此刻的令狐潮還不知道,他口中的催將軍,早就遺臭萬年了。
令狐潮這部分人馬,雖然人數很多,但終歸隻是投降的官員,即便是主動投降,也擠不進燕國上層。
再加上這家夥一直在跟張巡對峙,對於長安的情況,簡直就是兩眼一抹黑。
和張巡那邊徹底的和中央斷了聯係不同,令狐潮是完完全全的,自始至終,都沒被燕國高看一眼。
“將軍說的對啊!
這世上,聰明人,畢竟還是少數,像將軍此等俊傑,更是少之又少,今夜過後,憑借著破城之功,日後,將軍定能平步輕雲!
說不定,待到大燕一統天下,這大燕宰相的位置,將軍都能坐上哩!”
“哈哈哈哈哈哈哈!”
令狐潮大笑著,看了一眼身邊的幕僚,對其表示了深深的讚許。
“還是你小子看得清!
還得是你了解本將軍!
他日,若本將軍真能當上這一國之相,定然不會忘了你們這些人啊!
哈哈哈哈哈!”
令狐潮在笑,身旁的幕僚也陪著笑,甚者周圍的一眾護衛也在笑,一時間,整個撤退的隊伍,歡聲一片,仿佛他們不是在撤退,而是得勝歸來一般。
但笑著笑著,一股略顯怪異的味道,卻悄悄的彌漫在整個隊伍間。
剛開始,還沒多少人注意到這股味道,但隨著越走越遠,那怪異的股味道卻遲遲不散,一時間,就連趴在馬背上的令狐潮也開始受不了。
“他娘的,什麽怪味?
誰家大半夜的送葬呢?”
那名幕僚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陪著笑開口道:
“將軍息怒,應該是附近那些不懂事的村民所為,畢竟這兵荒馬亂的,一個地,死上數十個人,也正常,據在下所知,很多愚民們,白日裏怕被我大燕官軍發現,不敢為逝去之人送葬,所以,便挪到了深夜,才敢聚眾而出。”
“唉,百姓們苦啊。”
聽到這話,原本還想抱怨幾句的令狐潮忽然開始多愁善感了起來。
“誰說不是呢,不過,將軍,這隻是一時的,等到我大燕一統山河過後,百姓們,就不必再如此了。
到了將軍坐上那宰相之位後,若是善待百姓,說不定,還得被奉為聖人,燒香立廟呢!”
“哎,哎哎,過了啊,過了啊,本將軍是那種人嗎?
本將軍自幼熟讀詩書,一身本領,為百姓做事,本就是本將軍的責任,哪怕不是宰相,也得心係萬民!”
“是是是,將軍大義,大義!”
“你,去,帶上些許肉食,替本將軍慰勞慰勞附近的這些父老,記住,一定要讓他們知曉,是本將軍慰勞的,曉得不?”
聽著令狐潮的話,那幕僚嘿嘿一笑,當即便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在下做事,將軍,還不放心嗎?”
“嗯,你做事,本將軍,還是放心的,去吧,記住,一定要多提兩口本將軍的名字……”
“俺曉得,曉得!”
幕僚匆匆離開了隊伍,令狐潮則是趴的更安心了,周圍那股焦糊的味道,似乎也沒有那麽難聞了。
“哀民生之多艱啊!
漬漬,這世道,這天下!
除了我令狐潮,還能有誰,能如此善待百姓呢?”
就在令狐潮感時傷懷的時候,隊伍的後方,忽然亂了起來。
還沒等到他這位一軍之將搞清楚狀況呢,身後傳來的消息,讓他當場跌落馬下。
“將軍,後方火光衝天,我部哨騎返迴查看,張巡小人已將我部營盤,焚燒殆盡!”
家沒了!
這三個字,是令狐潮跌下馬時,腦海中唯一的想法。
至德元年,七月初,天幹氣燥,偽燕令狐潮部,於雍丘陷張巡計謀之中,令狐潮大怒之。
……
“快快快!”
“燒,都燒了!”
“把油都潑上去,火都給燃起來!”
“都別墨跡!燒不掉的就砸!”
燕軍所紮的營盤內,此刻,正燃起了熊熊大火,站在城門口的張巡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最後一塊提著的石頭,也終於落地。
這片營寨被毀了之後,令狐潮必定會大怒,說不得,就得再次圍城,但現在有了糧草補充,又拿走了燕軍遺留的一些甲胄和武器,再守個十天半個月,應該不是什麽問題。
隻是,自己終究是食言了。
援軍,到底什麽時候能來?
亦或者說,還有援軍嗎?
張巡不知道,雖然他心中隱約有種猜測,但他還是不願意去想,因為,一旦去想,心中那股氣,就斷了一半。
城門下,遠方那金色的火光照在這位老人的臉上,一時間,仿佛照出了數不盡的滄桑。
“巡已盡力,若上蒼有眼,便佑我大唐千萬子民,能安度此劫……”
立在原地的張巡,望著火光,自言自語,眼中仿佛有數不盡的不甘。
“飄零半生,廟堂之高,江湖之遠,但巡隻顧身前三尺。
隻要老夫還在一天,便於這等亂臣賊子死戰一天!”
……
</p>
燕軍撤退的隊伍中,令狐潮慵懶的趴在馬背上,裸露著上身,那名幕僚則是步行在一側,一手牽著韁繩,一手提著羽扇,時不時地給令狐潮扇扇風,解解熱。
或許是興致上來了,又或許是心情太好了,此刻的令狐潮話也難免的開始多了起來。
“這張巡,倒也算識相,可惜啊,待本將軍占了雍丘,領了軍功,日後,再讓本將軍遇到這老小子,本將軍,遲早要砍了他!
哼,頑固之徒,當今天下局勢,大燕所占其七,大唐所占二成都不足,這老小子,怎麽就看不出來呢?
連高仙芝,封常青那等人物都敗了,還指望著唐庭救援呢,幾十萬人都敗了死光了,唐庭還有個屁的兵力給他救援!
依本將軍看,崔大將攻進長安,那就是時間問題罷了,負隅頑抗,那就是蠢!
這天下,今年估計就要改姓安了,留在唐庭,還有什麽好處,早點投了,還能像本將軍一樣,混個從龍之功,可惜啊,他張巡,這輩子,怕是都沒這種福分嘍!”
由於長安之戰剛過去不到一月,再加上安慶緒有意的封閉消息,所以,此刻的令狐潮還不知道,他口中的催將軍,早就遺臭萬年了。
令狐潮這部分人馬,雖然人數很多,但終歸隻是投降的官員,即便是主動投降,也擠不進燕國上層。
再加上這家夥一直在跟張巡對峙,對於長安的情況,簡直就是兩眼一抹黑。
和張巡那邊徹底的和中央斷了聯係不同,令狐潮是完完全全的,自始至終,都沒被燕國高看一眼。
“將軍說的對啊!
這世上,聰明人,畢竟還是少數,像將軍此等俊傑,更是少之又少,今夜過後,憑借著破城之功,日後,將軍定能平步輕雲!
說不定,待到大燕一統天下,這大燕宰相的位置,將軍都能坐上哩!”
“哈哈哈哈哈哈哈!”
令狐潮大笑著,看了一眼身邊的幕僚,對其表示了深深的讚許。
“還是你小子看得清!
還得是你了解本將軍!
他日,若本將軍真能當上這一國之相,定然不會忘了你們這些人啊!
哈哈哈哈哈!”
令狐潮在笑,身旁的幕僚也陪著笑,甚者周圍的一眾護衛也在笑,一時間,整個撤退的隊伍,歡聲一片,仿佛他們不是在撤退,而是得勝歸來一般。
但笑著笑著,一股略顯怪異的味道,卻悄悄的彌漫在整個隊伍間。
剛開始,還沒多少人注意到這股味道,但隨著越走越遠,那怪異的股味道卻遲遲不散,一時間,就連趴在馬背上的令狐潮也開始受不了。
“他娘的,什麽怪味?
誰家大半夜的送葬呢?”
那名幕僚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陪著笑開口道:
“將軍息怒,應該是附近那些不懂事的村民所為,畢竟這兵荒馬亂的,一個地,死上數十個人,也正常,據在下所知,很多愚民們,白日裏怕被我大燕官軍發現,不敢為逝去之人送葬,所以,便挪到了深夜,才敢聚眾而出。”
“唉,百姓們苦啊。”
聽到這話,原本還想抱怨幾句的令狐潮忽然開始多愁善感了起來。
“誰說不是呢,不過,將軍,這隻是一時的,等到我大燕一統山河過後,百姓們,就不必再如此了。
到了將軍坐上那宰相之位後,若是善待百姓,說不定,還得被奉為聖人,燒香立廟呢!”
“哎,哎哎,過了啊,過了啊,本將軍是那種人嗎?
本將軍自幼熟讀詩書,一身本領,為百姓做事,本就是本將軍的責任,哪怕不是宰相,也得心係萬民!”
“是是是,將軍大義,大義!”
“你,去,帶上些許肉食,替本將軍慰勞慰勞附近的這些父老,記住,一定要讓他們知曉,是本將軍慰勞的,曉得不?”
聽著令狐潮的話,那幕僚嘿嘿一笑,當即便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在下做事,將軍,還不放心嗎?”
“嗯,你做事,本將軍,還是放心的,去吧,記住,一定要多提兩口本將軍的名字……”
“俺曉得,曉得!”
幕僚匆匆離開了隊伍,令狐潮則是趴的更安心了,周圍那股焦糊的味道,似乎也沒有那麽難聞了。
“哀民生之多艱啊!
漬漬,這世道,這天下!
除了我令狐潮,還能有誰,能如此善待百姓呢?”
就在令狐潮感時傷懷的時候,隊伍的後方,忽然亂了起來。
還沒等到他這位一軍之將搞清楚狀況呢,身後傳來的消息,讓他當場跌落馬下。
“將軍,後方火光衝天,我部哨騎返迴查看,張巡小人已將我部營盤,焚燒殆盡!”
家沒了!
這三個字,是令狐潮跌下馬時,腦海中唯一的想法。
至德元年,七月初,天幹氣燥,偽燕令狐潮部,於雍丘陷張巡計謀之中,令狐潮大怒之。
……
“快快快!”
“燒,都燒了!”
“把油都潑上去,火都給燃起來!”
“都別墨跡!燒不掉的就砸!”
燕軍所紮的營盤內,此刻,正燃起了熊熊大火,站在城門口的張巡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最後一塊提著的石頭,也終於落地。
這片營寨被毀了之後,令狐潮必定會大怒,說不得,就得再次圍城,但現在有了糧草補充,又拿走了燕軍遺留的一些甲胄和武器,再守個十天半個月,應該不是什麽問題。
隻是,自己終究是食言了。
援軍,到底什麽時候能來?
亦或者說,還有援軍嗎?
張巡不知道,雖然他心中隱約有種猜測,但他還是不願意去想,因為,一旦去想,心中那股氣,就斷了一半。
城門下,遠方那金色的火光照在這位老人的臉上,一時間,仿佛照出了數不盡的滄桑。
“巡已盡力,若上蒼有眼,便佑我大唐千萬子民,能安度此劫……”
立在原地的張巡,望著火光,自言自語,眼中仿佛有數不盡的不甘。
“飄零半生,廟堂之高,江湖之遠,但巡隻顧身前三尺。
隻要老夫還在一天,便於這等亂臣賊子死戰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