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長安雖光複,但若無潼關之險,便無處可守。


    崔乾佑麾下兩萬精銳雖已是強弩之末,但長安依舊危險。


    偽朝雖初建,各項製度法令也都未落實,在河南道並無統治基礎,但卻聚集了大部分的兵馬,長安他們是不會放棄的,泌認為,那安祿山定會再遣一位大將,裹挾更多的精銳兵力,勢必要將長安啃下。


    所以,當今之計,殿下,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依我看,應開府庫,取金銀,賞賜三軍,充盈軍心,同時對各部進行打亂,整編,不求建立一支精銳之師,隻求可堪一戰,然後跳出潼關,避免與叛軍正麵交鋒,在河北境內四處奔襲,便可盤活此局!


    此舉,殿下可敢?”


    “有何不敢?”


    李倓認真的迴答道,李泌的戰略方針很清晰,用四個字便可精簡的總結下來——孤軍深入!


    當然了,說直白點,就是敵強我弱,所以要繞道後方,跟對麵打遊擊,以積少成多之勢,來不斷的削弱叛軍在河北地區的控製力。


    不過,同樣的,這個計劃風險性也很大,畢竟是在對方的大後方行動,人數上處於絕對的劣勢,就像走鋼絲一樣,稍有不慎便會被對方包餃子了。


    但李倓對此卻是有些躍躍欲試,或許是今日的衝鋒陷陣點燃了他內心深處那顆狂躁的內心,所以此時的李倓,漸漸的,竟然有些開始期待了起來。


    河北三鎮,按理來說是安祿山的起家之地,龍興之地,以當今局勢來看,整個河北境內幾乎都是安祿山的勢力範圍,不過由於安祿山急於建國稱帝,迫切的去爭求政權的合法性,不得不從河北三鎮調出了大量的兵馬聚集在燕國都城洛陽附近,所以此時滯留在河北地區的叛軍並沒有多強的碾壓性力量。


    甚至留守在河北一帶的大燕武威將軍史思明此時還在被郭子儀的朔方軍爆錘,雖然李倓知道,兩人之間的爭鬥已經接近尾聲。


    畢竟自家老爹馬上要在靈武稱帝,他郭子儀作為朔方軍內部頭把交椅,不可能不去撿這個天上掉下來的擁立之功。


    但即便是這樣,史思明的棱角也早已被朔方軍捏的平平整整,被打的沒一點脾氣。


    所以,可以說此時此刻的河北,就像內部被掏空了一樣,叛軍的力量非常捉襟見肘,如果能率領一支機動部隊在河北地區橫衝直撞,就算什麽都不幹,都夠那些叛軍高層們提心吊膽的了。


    試想一下,以安祿山的強盜行徑,在洛陽附近搶掠的財物,錢糧絕對是會沿著運河源源不斷的運往老巢範陽,若是此時把運輸通道從中截斷,那麽整盤棋局將瞬間被盤活,當然,這是在自己爺爺和老爹都不“犯病”的情況下的理想狀態。


    屆時,往東,安祿山要防備來自唐朝征調出來的那些西北軍邊軍的威脅,還要保住自家大燕的都城以求正統,往西,一邊要防止被捅了屁股,一邊還要考慮究竟需不需要迅速出兵以雷霆之勢掃平河北,到時候,就算叛軍再能打,也會被無數道無形的枷鎖捆住了雙腿。


    “糧食補給方麵,希望殿下到時候莫要見小女兒姿態,河北地區官僚半數已臣服於偽朝,進入河北之後,隻要沿著運河行軍,便可直接就糧於敵!”


    “嗯,我明白,多謝先生賜教。”


    “當不得,當不得,我一介草民,會的都是一些方外之術,上不得台麵,哪能稱得上“先生”二字。


    倒是殿下您不僅年輕勇武,又有一腔熱血,假以時日,也定能成就一番雄偉的事業,你我雖是叔侄,今日泌更是親眼見證了奇跡,所以今日便由泌為長安萬民,為關中百姓謝過殿下。


    若無殿下今日力以挽狂瀾之勢,強扶大廈之將傾,他日我大唐就算度過此次劫難,這關中之地也會傷其元氣,再難壓製四方節度。”


    李倓被誇的有些不好意思,雖兩世為人,但畢竟也是少年意氣歪打正著了而已,這一點,他還是看的很清晰的。


    “那您呢?不一起嗎?”


    雖然心中早有答案,但李倓還是忍不住發問,畢竟,他身邊真的很需要一個軍師類型的人物。


    “殿下,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吧,過了今日,泌也要北上靈武了,願殿下謹記,大唐非李氏一族之大唐,而是天下百姓之大唐。


    該當如何,該事如何,心中應有一杆量稱,心中若有所想,便盡十分之力而為,若心有迷惘,則憶沿途之風景,舉手中之兵刃,定前途之風向。


    正如昔日太宗皇帝那般,路,是一步一步淌出來的。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此話之意,殿下應當理解,但泌要說的是,若是真的秀其於林,世間難事,又有何懼?”


    聽到這裏,李倓雖然還有些不自信,但正如李泌說的那樣,路,是一步步淌出來的,這條路,靠誰都沒用,得靠自己。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這句話,如果用在原來那段曆史上的自己,似乎很是貼切。


    但對於現在的李倓,他隻想說一句:


    “任他東西南北風!”


    ……


    六月的太陽,很毒辣,照在人的身上很不舒服。


    大明宮內那些被掛在木架上的十幾個李唐宗室此時就像是枯萎的花束一般,蔫了吧唧的,連喊叫的力氣都沒有了。


    那位七十多歲的老宗正更是隻剩下了一口氣,按理來說,就算沒有把他腳筋挑斷,此時如此高齡的他,在這麽毒辣的太陽底下曬幾個小時,也該升天了。


    但不知為何,就算身體受到如此重創,這位老人,硬是吊著一口氣,不願意就此瞑目。


    “嘿,老東西,還沒死啊?”


    崔乾佑已經記不得自己這是第幾次出來查看情況了,長安城內的廝殺聲已經平息了,原本還帶著一點點期望的他,看著外麵越來越多的唐軍,心裏那股希望也早已熄滅。


    不過,好在,自己手上還握著幾十個宗室子弟的小命,沒有李倓的命令,外麵的那些唐軍並不敢進行強攻。


    所以,此時的崔乾佑顯得有些有恃無恐。


    圍了我又能怎麽樣?


    你敢強攻嗎?強攻我就撕票!


    我就不信你一個小小的建寧王,能擋住你那些叔伯們的怒火?


    嗬!


    “嗬嗬,說來也是諷刺啊,老頭,你說你們要是早點死了多好,那樣的話你家那晚輩這會說不定已經拿著本將軍的人頭當球踢了。


    可惜啊,是天意讓本將軍命不該絕啊!


    哈哈哈哈哈哈!!!”


    說罷,崔乾佑又指著身後那些年輕一些的宗室子弟,大聲開口:


    “喂,你們幾個,可別給老子斷氣嘍,建寧王馬上就來救你們嘍!”


    說完,一時間,那些原本還萎靡不振的宗室子弟們,一個個的皆是露出興奮的神情,求生的欲望更是瞬間被點燃。


    聽著崔乾佑的話,再看看周圍那些精神一振的晚輩們,老宗正的眼珠子瞪了老大,似乎能冒出火來。


    你們為什麽不去死?


    你們為什麽還活著?


    為什麽,還有臉,活著?


    這是這位大宗正此刻內心的真實寫照。


    “嗬嗬,本將軍知道,您老不惜命,隻是想看一眼你李家那位麒麟。


    嘿,可惜啊,就算是天縱之才,有你們這些廢物拖著,又有何用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伴隨著崔乾佑的笑聲,老宗正吃力的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些什麽。


    “…………”


    “嗯,你說什麽?”


    “老夫……不是……累贅!”


    “……大唐…也…不會……亡!”


    “雛鷹……終會……翱翔!”


    “鳳凰……終……將涅槃!”


    “我大唐……複興……自我李忠河始!”


    還沒等崔乾佑聽清,下一刻老宗正便像是用盡了最後的氣力一般,頭一歪,再也沒了生息。


    同時,也就在這一刻,大明宮外的唐軍,動了!


    “轟!”


    緊閉的宮門被人粗暴的從外麵撞開,接著一個個手持長盾的兵卒從外麵列隊而入。


    而早已被崔乾佑做好布置的弓弩手麵對這突如其來的破門,雖然射了幾箭,但麵對那一張張長盾,卻是沒有絲毫作用。


    或許是這一刻發生的太過突然,也或許是死的無比從容坦蕩。


    那位已經斷氣的老宗正,臉上沒有別的表情,隻有滿滿的欣慰。


    而被侍衛護送者逃向後方的崔乾佑,此刻腦瓜子還是嗡嗡的。


    他怎麽能?


    他怎麽敢?


    他就不怕?


    這一刻,那位老宗正臨終前的話語,似乎在崔乾佑耳邊迴蕩。


    大唐?複興?


    嗬嗬……


    嚇唬,嚇唬誰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灰心的鯨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灰心的鯨鯊並收藏唐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