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允自小懷揣淩雲壯誌,她的目光從不局限於庭院,而是那金戈鐵馬的戰場,心中隻有一個熾熱:上戰場,安天下。
當初,與了見遠相識相交,整日混在一起時,便知會有今日之事,他心中滿是憂慮,自己半生操勞,膝下唯有辛允這一個寶貝女兒,視若掌上明珠,怎能忍心看著女兒奔赴戰場,置身於生死邊緣?
可又深知女兒的脾性,倔強且執著。
若強行阻攔,以辛允的性子,往後必定會瞞著他偷偷行事,到那時,她孤身一人,無人照拂,處境隻會更加危險。
如今,辛允迴到家中,心中忐忑,她此次要與辛自苦商議參軍一事,必定艱難,然而,卻發現事情進展得超乎順利。
玉泉行宮。
背倚青山,前臨碧水,殿宇錯落,花木扶疏,景色清幽。
是日,行宮內外張燈結彩,華燭高照。
酉時,皇帝鑾駕至。
龍輦所過之處,百官伏地,山唿萬歲。
步入宴廳後,眾人方敢起身。
宴廳。
應以安高坐其上,儀態威嚴而不失親和,兩側依次排列著王公大臣、後宮嬪妃之席,席上擺滿了珍饈美饌、瓊漿玉液。
戌時,宴會開始。
應以安舉杯,環顧眾人,笑道:“月圓人聚,朕特於此設宴,望諸卿拋開繁文縟節,盡歡暢飲,共賞此良辰美景。”
言罷,一飲而盡。
眾人皆起身謝恩,舉杯同飲。
宴間,舞姬長袖,身姿婀娜,驚鴻掠影;歌者嗓音婉轉,餘音繞梁。
眾臣沉浸其中,不時發出陣陣喝彩。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興致愈濃。
有大臣起身,吟詩賦詞,以頌太平盛世,或讚明月之皎潔,或抒家國之情懷。
應以安頻頻點頭,以示嘉許。
夜色漸深,明月高懸,灑下銀白的光輝,照亮了整個玉泉行宮。
露台上。
應以安仰頭,感慨道:“月圓人圓,國泰民安,此乃朕之夙願。願我朝江山永固,百姓皆能在這太平盛世中,各得其所,盡享天倫之樂。”
話音剛落,露台下,一眾文武百官、後宮妃嬪紛紛跪地,他們身姿伏低,齊聲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亥時。
宮宴正酣,燈火輝煌,觥籌交錯間,歡聲笑語不斷,一派熱鬧非凡。
福才匆匆上前,在應以安身側低聲啟奏,“陛下,國師雲遊迴來了。”
“……”
應以安手中的酒杯一頓,麵上閃過一絲詫異。
自她記事起,這位國師便如同縹緲的幻影,隻知曉,多年前國師便去雲遊了,一走,便是悠悠二十餘載,與國師最近的一次交集,便是她托人送來的一瓶抑陰丸。
那藥藥效卓絕,尋常的抑陰丸與之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隻需服下一粒,便能抵得上平常的四五粒,效果立竿見影,令人稱奇。
應以安抬眸,問,“可曾邀她赴宴?”
福才連忙說,“迴陛下,已經請了。隻是國師稱自己生性不喜熱鬧,不願前來。特意囑托奴才,一定要向陛下恭請聖安。”
應以安點頭,“朕知曉了。”
這國師,行事向來神秘莫測,神龍見首不見尾,雖說以往交集甚少,可她不遠萬裏托人送來的抑陰丸,實實在在地幫了自己,於情於理,這份恩情不可不報。
直至夜深,宴會方散。
應以安高聲道,“歐陽將軍留步。”
歐陽廣腳步一頓,轉身,抱拳行禮,“陛下有何吩咐?”
他神色間帶著幾分疑惑。
平日裏,皇帝對自己總是愛搭不理,即便自己滿心熱忱地前往思政殿,與她談天說地,她也不過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行態舉止盡顯敷衍,自己滿腔話語如同撞在一堵無形牆上,激不起半分迴應。
可今日卻著實反常,太陽好似打西邊出來了一般,皇帝竟主動與自己說話。
應以安微微側身,對著殿外輕聲說道:“出來吧。”
語氣多了幾分溫和。
一陣微風裹挾著些許夜的涼意湧入。
辛允從殿外闊步走進,她身著一襲黑色勁裝,腰間一條腰帶束緊,更襯得身姿挺拔,烏黑長發束於腦後,幾縷碎發在鬢邊微微飄動,更添幾分不羈。
行至歐陽廣麵前,抱拳,“見過歐陽將軍。”
歐陽廣看著辛允,下意識地問道:“她是?”
目光在辛允和應以安之間來迴打量。
應以安介紹,“辛允,辛自苦之女。朕記得,辛自苦曾對你有提攜之恩。”
歐陽廣聽聞,眼中滿是敬重與感慨,“當年若不是辛大人舉薦,臣恐怕至今還隻是個在軍營後廚燒火做飯的夥頭兵,哪有機會上陣殺敵,建功立業。辛大人的這份恩情,臣銘記於心,沒齒難忘。”
遙想當年,他胸腔中同樣燃燒著一腔熾熱的報國熱血,那時的他,本以為能在沙場上奮勇殺敵,建功立業,可初入軍營,日子遠沒有想象中那般美好。
在那狹小營帳間,時常遭受人欺壓,繁重雜役一樁接著一樁,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更讓他絕望的是,那些奔赴戰場、衝鋒陷陣的機會,似乎總是與他擦肩而過。
空有一身武藝,滿心壯誌,卻隻能在這日複一日的瑣碎與委屈中,默默消磨時光。
“軍中正是用人之際,我觀你身手不凡,既心懷壯誌,便在這軍中不應隻做些粗使雜役,應得個上陣殺敵的機會,去一展抱負。”
在辛自苦的舉薦下,上了戰場,這份恩情,他一直銘記於心,從未忘卻。
之後聽聞辛自苦有意辭官的消息,歐陽廣隻覺心頭一震,仿佛天塌了一般,猶記當時還抱著他的大腿,不讓離開。
應以安從袖中取出一道聖旨,遞向歐陽廣,“這是無字聖旨,朕命你收辛允為徒,帶她參軍曆練。”
歐陽廣也知當年應以正賜給了辛自苦一道無字聖旨,隻是沒想到會以這種情形重現。
聞言,臉色驟變,連忙跪地,“陛下,恕臣難以從命。她既是恩公的掌上明珠,臣於情於理,更沒有理由讓她上戰場。”
“這是辛自苦的意思。倘若他不同意,又怎會把無字聖旨交給朕?”
說罷,應以安上前一步,拍了拍歐陽廣的肩膀,語重心長道,“滿朝眾多將軍中,朕最信任的便是你。把辛允交給你,朕放心,辛自苦也放心。”
當初,與了見遠相識相交,整日混在一起時,便知會有今日之事,他心中滿是憂慮,自己半生操勞,膝下唯有辛允這一個寶貝女兒,視若掌上明珠,怎能忍心看著女兒奔赴戰場,置身於生死邊緣?
可又深知女兒的脾性,倔強且執著。
若強行阻攔,以辛允的性子,往後必定會瞞著他偷偷行事,到那時,她孤身一人,無人照拂,處境隻會更加危險。
如今,辛允迴到家中,心中忐忑,她此次要與辛自苦商議參軍一事,必定艱難,然而,卻發現事情進展得超乎順利。
玉泉行宮。
背倚青山,前臨碧水,殿宇錯落,花木扶疏,景色清幽。
是日,行宮內外張燈結彩,華燭高照。
酉時,皇帝鑾駕至。
龍輦所過之處,百官伏地,山唿萬歲。
步入宴廳後,眾人方敢起身。
宴廳。
應以安高坐其上,儀態威嚴而不失親和,兩側依次排列著王公大臣、後宮嬪妃之席,席上擺滿了珍饈美饌、瓊漿玉液。
戌時,宴會開始。
應以安舉杯,環顧眾人,笑道:“月圓人聚,朕特於此設宴,望諸卿拋開繁文縟節,盡歡暢飲,共賞此良辰美景。”
言罷,一飲而盡。
眾人皆起身謝恩,舉杯同飲。
宴間,舞姬長袖,身姿婀娜,驚鴻掠影;歌者嗓音婉轉,餘音繞梁。
眾臣沉浸其中,不時發出陣陣喝彩。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興致愈濃。
有大臣起身,吟詩賦詞,以頌太平盛世,或讚明月之皎潔,或抒家國之情懷。
應以安頻頻點頭,以示嘉許。
夜色漸深,明月高懸,灑下銀白的光輝,照亮了整個玉泉行宮。
露台上。
應以安仰頭,感慨道:“月圓人圓,國泰民安,此乃朕之夙願。願我朝江山永固,百姓皆能在這太平盛世中,各得其所,盡享天倫之樂。”
話音剛落,露台下,一眾文武百官、後宮妃嬪紛紛跪地,他們身姿伏低,齊聲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亥時。
宮宴正酣,燈火輝煌,觥籌交錯間,歡聲笑語不斷,一派熱鬧非凡。
福才匆匆上前,在應以安身側低聲啟奏,“陛下,國師雲遊迴來了。”
“……”
應以安手中的酒杯一頓,麵上閃過一絲詫異。
自她記事起,這位國師便如同縹緲的幻影,隻知曉,多年前國師便去雲遊了,一走,便是悠悠二十餘載,與國師最近的一次交集,便是她托人送來的一瓶抑陰丸。
那藥藥效卓絕,尋常的抑陰丸與之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隻需服下一粒,便能抵得上平常的四五粒,效果立竿見影,令人稱奇。
應以安抬眸,問,“可曾邀她赴宴?”
福才連忙說,“迴陛下,已經請了。隻是國師稱自己生性不喜熱鬧,不願前來。特意囑托奴才,一定要向陛下恭請聖安。”
應以安點頭,“朕知曉了。”
這國師,行事向來神秘莫測,神龍見首不見尾,雖說以往交集甚少,可她不遠萬裏托人送來的抑陰丸,實實在在地幫了自己,於情於理,這份恩情不可不報。
直至夜深,宴會方散。
應以安高聲道,“歐陽將軍留步。”
歐陽廣腳步一頓,轉身,抱拳行禮,“陛下有何吩咐?”
他神色間帶著幾分疑惑。
平日裏,皇帝對自己總是愛搭不理,即便自己滿心熱忱地前往思政殿,與她談天說地,她也不過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行態舉止盡顯敷衍,自己滿腔話語如同撞在一堵無形牆上,激不起半分迴應。
可今日卻著實反常,太陽好似打西邊出來了一般,皇帝竟主動與自己說話。
應以安微微側身,對著殿外輕聲說道:“出來吧。”
語氣多了幾分溫和。
一陣微風裹挾著些許夜的涼意湧入。
辛允從殿外闊步走進,她身著一襲黑色勁裝,腰間一條腰帶束緊,更襯得身姿挺拔,烏黑長發束於腦後,幾縷碎發在鬢邊微微飄動,更添幾分不羈。
行至歐陽廣麵前,抱拳,“見過歐陽將軍。”
歐陽廣看著辛允,下意識地問道:“她是?”
目光在辛允和應以安之間來迴打量。
應以安介紹,“辛允,辛自苦之女。朕記得,辛自苦曾對你有提攜之恩。”
歐陽廣聽聞,眼中滿是敬重與感慨,“當年若不是辛大人舉薦,臣恐怕至今還隻是個在軍營後廚燒火做飯的夥頭兵,哪有機會上陣殺敵,建功立業。辛大人的這份恩情,臣銘記於心,沒齒難忘。”
遙想當年,他胸腔中同樣燃燒著一腔熾熱的報國熱血,那時的他,本以為能在沙場上奮勇殺敵,建功立業,可初入軍營,日子遠沒有想象中那般美好。
在那狹小營帳間,時常遭受人欺壓,繁重雜役一樁接著一樁,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更讓他絕望的是,那些奔赴戰場、衝鋒陷陣的機會,似乎總是與他擦肩而過。
空有一身武藝,滿心壯誌,卻隻能在這日複一日的瑣碎與委屈中,默默消磨時光。
“軍中正是用人之際,我觀你身手不凡,既心懷壯誌,便在這軍中不應隻做些粗使雜役,應得個上陣殺敵的機會,去一展抱負。”
在辛自苦的舉薦下,上了戰場,這份恩情,他一直銘記於心,從未忘卻。
之後聽聞辛自苦有意辭官的消息,歐陽廣隻覺心頭一震,仿佛天塌了一般,猶記當時還抱著他的大腿,不讓離開。
應以安從袖中取出一道聖旨,遞向歐陽廣,“這是無字聖旨,朕命你收辛允為徒,帶她參軍曆練。”
歐陽廣也知當年應以正賜給了辛自苦一道無字聖旨,隻是沒想到會以這種情形重現。
聞言,臉色驟變,連忙跪地,“陛下,恕臣難以從命。她既是恩公的掌上明珠,臣於情於理,更沒有理由讓她上戰場。”
“這是辛自苦的意思。倘若他不同意,又怎會把無字聖旨交給朕?”
說罷,應以安上前一步,拍了拍歐陽廣的肩膀,語重心長道,“滿朝眾多將軍中,朕最信任的便是你。把辛允交給你,朕放心,辛自苦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