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出宮
炮灰冷眼旁觀後執掌大權了 作者:芒果綿綿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兵權便是那個時候先皇交給我的。這場仗打了兩年,等我迴到京都的時候先皇病重,陳太後忙著和當時的王貴妃爭權,大概是將兵權的事情給忘記了。”
“等她想起來的時候,自然為時已晚。到我手裏的兵權,自然不會再交出去。”關宴如笑了笑。
“原來是這樣。”顧聽荷點頭。
“這些,在話本子上沒有寫嗎?”關宴如好奇問道。
顧聽荷微微一愣,隨即笑了起來。“那些話本子,重點就是寫情情愛愛的。這些家國大事倒是一筆帶過,再加上我們並不是這本書的主角,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
顧聽荷的迴答讓關宴如啞然失笑。他搖了搖頭,道:“這些情情愛愛的,的確是百姓們喜歡看的。話本子側重這些倒也是正常。”
朝堂上的事情告一段落,顧聽荷和關宴如先後出了前廳。一出門就看到不遠處,小靖宇正拿著個狗尾巴草逗著旺仔玩。旺仔明顯興致缺缺,汪汪兩聲就自己趴在地上了。
“汪!汪汪!”招財一看到二人走出來,忙搖著尾巴跑了過去。
看著圍在顧聽荷腳邊打轉的旺仔,聶靖宇嘟著嘴看向顧聽荷。
看到顧聽荷身旁站著的關晏如,小靖宇眼前一亮。
“哥哥你長得好漂亮。”小靖宇噔噔噔地跑過來,雙眼亮晶晶盯著關晏如看。
顧聽荷摸了摸小靖宇的頭道∶“小團子不得無理,這是王爺。”
“王爺?南平王爺?”聶靖宇瞪大了眼睛看向關晏如。
“王爺長得真好看,應該早點把麵具給摘了。”聶靖宇忍不住道。他從前還以為南平王是因為長得太醜才帶麵具。
關宴如聞言微愣,隨即笑了起來。
“以後不會再帶著了。”
......
深夜,禦膳房後院門口停著三輛板車。每輛板車上都放著兩個碩大的木桶,木桶散發著難聞的味道。宮人們還沒靠近就先用袖子捂住鼻子,遠遠地繞開來去。
月光下,兩個人影悄然接近了禦膳房後院的門口。二人緩緩靠近那三輛停放的板車,鼻間漸漸充滿了木桶散發出的難聞氣味。
這時,忽然有宮人說話的聲音傳來。二人趕緊躲在木門後,大氣不敢出生怕被人發現。
“快些將木桶卸下來,裝滿了趕緊拉出去。耽誤了時辰又得被朱雀門的侍衛們罵。”一個年長些的小太監指揮著另幾名小太監搬木桶。
等到那幾名小太監將木桶都搬進去了,那中年太監朝著二人藏身的地方望了望。
他低聲道:“劉嬪娘娘,出來吧。”
木門後的劉嬪握了握小環的手,二人從黑暗中走了出來。
“娘娘您快些,一會裏麵的人出來了。咱們誰都沒好果子吃。”中年太監低聲催促著。
劉嬪當下不再猶豫,心一橫拉著小環走到中年太監身邊。
劉嬪和小環跟隨著中年太監走到第二輛板車前,那中年太監伸手在板車側邊摸了摸然後輕輕一按,那板車中間的木板便翹起一些。
那中年太監將那翹起的木板抬了起來,中間的空間剛好能容納兩個人。
小環看了看那窄小的空間,心中不由得有些害怕。感覺到小環握著自己的手緊了些,劉嬪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別怕,留在宮中橫豎是個死。倒不如賭一把,說不定有一線生機。”
小環知道劉嬪說得對,點點頭不再猶豫。二人咬咬牙,先後鑽進了那狹小的空間。
中年太監見二人已經躺好,將木板慢慢蓋了迴去。躺在夾層裏的二人瞬間失去了光亮,隻能在這狹小的空間中互相抱著來尋求一絲安心。
“快些將木桶都放迴板車上。”
中年太監尖細的聲音從外麵傳進來,二人上麵的木板猛地震顫兩下一股子濃鬱的泔水味傳了進來。二人忍耐著難聞的味道,不敢發出絲毫聲音。
“丁公公,都裝好了。”
“那還不趕緊趕著板車走。”
二人感覺到身下開始顛簸,知道泔水車這是往朱雀門走了。深夜的後宮中靜悄悄的,顯得泔水車移動時發出的吱嘎聲越發明顯。劉嬪和小環躺在板車的夾層中,互相拉著手一下也不敢動,生怕被趕車的小太監發現異常來。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板車停了下來。劉嬪聽到外麵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隨後那中年太監的聲音傳來。
“你們在這等著,我進去通報一聲。”中年太監說著,便朝著宮門的方向走去。
月光下,丁全邁著碎步匆匆走向朱雀門。朱雀門前,兩名侍衛手持長矛,麵無表情地凝視著前方。
丁全走到侍衛麵前,躬身行禮,聲音尖細而謙卑:“兩位大人,今晚的泔水已經準備好了,請二位大人放行。”
其中一名侍衛瞥了他一眼,麵無表情地說:“丁公公,規矩你知道的,打開木桶讓我們看看。”
丁全心中一緊,但表麵上仍保持著鎮定,他賠笑道:“大人,這泔水桶裏能有什麽好看的,不過是些殘羹剩飯罷了。”
另一名侍衛卻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少廢話,打開讓我們看看。”
丁全無奈,揮揮手示意不遠處等著的小太監們趕著板車過來。
“將所有蓋子打開給二位大人看看。”丁全吩咐道。幾名小太監應了一聲,將各自身邊的泔水桶的蓋子給打開。
月光下,渾濁的泔水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味。兩名侍衛湊近看了看,又拿起旁邊放著的木棍在每個泔水桶裏攪了攪,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好了,你們可以過去了。”
丁全鬆了口氣,趕緊迴到板車前,低聲催促著小太監們道:“快些蓋上蓋子,送出去。別熏著了二位大人。”
劉嬪和小環在夾層中聽得真切,二人心中激動卻是誰也不敢說話。劉嬪緊了緊和小環相握著的手,二人幾乎屏住了唿吸。
隨著板車的緩緩移動,劉嬪和小環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終於,在一聲低沉的吱嘎聲中,板車通過了朱雀門。
“等她想起來的時候,自然為時已晚。到我手裏的兵權,自然不會再交出去。”關宴如笑了笑。
“原來是這樣。”顧聽荷點頭。
“這些,在話本子上沒有寫嗎?”關宴如好奇問道。
顧聽荷微微一愣,隨即笑了起來。“那些話本子,重點就是寫情情愛愛的。這些家國大事倒是一筆帶過,再加上我們並不是這本書的主角,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
顧聽荷的迴答讓關宴如啞然失笑。他搖了搖頭,道:“這些情情愛愛的,的確是百姓們喜歡看的。話本子側重這些倒也是正常。”
朝堂上的事情告一段落,顧聽荷和關宴如先後出了前廳。一出門就看到不遠處,小靖宇正拿著個狗尾巴草逗著旺仔玩。旺仔明顯興致缺缺,汪汪兩聲就自己趴在地上了。
“汪!汪汪!”招財一看到二人走出來,忙搖著尾巴跑了過去。
看著圍在顧聽荷腳邊打轉的旺仔,聶靖宇嘟著嘴看向顧聽荷。
看到顧聽荷身旁站著的關晏如,小靖宇眼前一亮。
“哥哥你長得好漂亮。”小靖宇噔噔噔地跑過來,雙眼亮晶晶盯著關晏如看。
顧聽荷摸了摸小靖宇的頭道∶“小團子不得無理,這是王爺。”
“王爺?南平王爺?”聶靖宇瞪大了眼睛看向關晏如。
“王爺長得真好看,應該早點把麵具給摘了。”聶靖宇忍不住道。他從前還以為南平王是因為長得太醜才帶麵具。
關宴如聞言微愣,隨即笑了起來。
“以後不會再帶著了。”
......
深夜,禦膳房後院門口停著三輛板車。每輛板車上都放著兩個碩大的木桶,木桶散發著難聞的味道。宮人們還沒靠近就先用袖子捂住鼻子,遠遠地繞開來去。
月光下,兩個人影悄然接近了禦膳房後院的門口。二人緩緩靠近那三輛停放的板車,鼻間漸漸充滿了木桶散發出的難聞氣味。
這時,忽然有宮人說話的聲音傳來。二人趕緊躲在木門後,大氣不敢出生怕被人發現。
“快些將木桶卸下來,裝滿了趕緊拉出去。耽誤了時辰又得被朱雀門的侍衛們罵。”一個年長些的小太監指揮著另幾名小太監搬木桶。
等到那幾名小太監將木桶都搬進去了,那中年太監朝著二人藏身的地方望了望。
他低聲道:“劉嬪娘娘,出來吧。”
木門後的劉嬪握了握小環的手,二人從黑暗中走了出來。
“娘娘您快些,一會裏麵的人出來了。咱們誰都沒好果子吃。”中年太監低聲催促著。
劉嬪當下不再猶豫,心一橫拉著小環走到中年太監身邊。
劉嬪和小環跟隨著中年太監走到第二輛板車前,那中年太監伸手在板車側邊摸了摸然後輕輕一按,那板車中間的木板便翹起一些。
那中年太監將那翹起的木板抬了起來,中間的空間剛好能容納兩個人。
小環看了看那窄小的空間,心中不由得有些害怕。感覺到小環握著自己的手緊了些,劉嬪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別怕,留在宮中橫豎是個死。倒不如賭一把,說不定有一線生機。”
小環知道劉嬪說得對,點點頭不再猶豫。二人咬咬牙,先後鑽進了那狹小的空間。
中年太監見二人已經躺好,將木板慢慢蓋了迴去。躺在夾層裏的二人瞬間失去了光亮,隻能在這狹小的空間中互相抱著來尋求一絲安心。
“快些將木桶都放迴板車上。”
中年太監尖細的聲音從外麵傳進來,二人上麵的木板猛地震顫兩下一股子濃鬱的泔水味傳了進來。二人忍耐著難聞的味道,不敢發出絲毫聲音。
“丁公公,都裝好了。”
“那還不趕緊趕著板車走。”
二人感覺到身下開始顛簸,知道泔水車這是往朱雀門走了。深夜的後宮中靜悄悄的,顯得泔水車移動時發出的吱嘎聲越發明顯。劉嬪和小環躺在板車的夾層中,互相拉著手一下也不敢動,生怕被趕車的小太監發現異常來。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板車停了下來。劉嬪聽到外麵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隨後那中年太監的聲音傳來。
“你們在這等著,我進去通報一聲。”中年太監說著,便朝著宮門的方向走去。
月光下,丁全邁著碎步匆匆走向朱雀門。朱雀門前,兩名侍衛手持長矛,麵無表情地凝視著前方。
丁全走到侍衛麵前,躬身行禮,聲音尖細而謙卑:“兩位大人,今晚的泔水已經準備好了,請二位大人放行。”
其中一名侍衛瞥了他一眼,麵無表情地說:“丁公公,規矩你知道的,打開木桶讓我們看看。”
丁全心中一緊,但表麵上仍保持著鎮定,他賠笑道:“大人,這泔水桶裏能有什麽好看的,不過是些殘羹剩飯罷了。”
另一名侍衛卻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少廢話,打開讓我們看看。”
丁全無奈,揮揮手示意不遠處等著的小太監們趕著板車過來。
“將所有蓋子打開給二位大人看看。”丁全吩咐道。幾名小太監應了一聲,將各自身邊的泔水桶的蓋子給打開。
月光下,渾濁的泔水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味。兩名侍衛湊近看了看,又拿起旁邊放著的木棍在每個泔水桶裏攪了攪,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好了,你們可以過去了。”
丁全鬆了口氣,趕緊迴到板車前,低聲催促著小太監們道:“快些蓋上蓋子,送出去。別熏著了二位大人。”
劉嬪和小環在夾層中聽得真切,二人心中激動卻是誰也不敢說話。劉嬪緊了緊和小環相握著的手,二人幾乎屏住了唿吸。
隨著板車的緩緩移動,劉嬪和小環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終於,在一聲低沉的吱嘎聲中,板車通過了朱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