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府出來,謝必安馬不停蹄去西城門與早就等在那兒的常五匯合,兩人扮成過往茶商,從西城門出城,一路向東南直奔位於益州和梓州交界處的同福縣。
同福縣位於岷江延安,百姓多半靠水吃飯。今年梓州鬧蝗災後,同福縣糧食收益同比去年要降六成。
據劉賢交代,同福縣在入秋時便向司戶所上報災情,申請了賑災糧食。從十月初到現在,刺史先後兩次批糧七千擔,但一直到半月前,以春輝坊為首的十二坊都陸續出現從同福縣湧來的難民。
劉賢奉曹正淳之命,將難民全部驅趕到西郊城隍廟以北,還有一部分被他直接派人遣送迴同福縣。
按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同福縣一共有一千兩百戶,七千擔糧食足夠一千三百多戶人四個月的口糧,可才不到半個月,難民就湧進十二坊,其中貓膩可想而知。
二人馬不停蹄地跑了將近三個時辰,最終趕在城門落鎖之前進入同福縣。
與益州主城街坊不同,同福縣緊鄰梓州和岷江,因岷江每隔三兩年就要發一次水患,因此這邊的商貿並不繁榮,入夜不久,街上便少有人潮。
二人尋了一家看起來不錯的客棧落腳。因為過了飯口時間,一樓大堂裏人不多,等菜的功夫,謝必安跟夥計套話。
“我聽說,梓州今年鬧了蝗災,咱們同福縣也受災了,糧食收不上來,可是真的?”
夥計苦著臉說:“確有其事,梓州今年蝗災嚴重,同福縣的農作物也頗受波及。”
“災情嚴重?”謝必安問。
“倒是不嚴重。”
“可我來的路上瞧著有不少難民從清暉坊那邊過來。”謝必安狀似不經意地問。
夥計長歎了一聲,壓低了聲音說:“二位是從東邊來的吧!”
謝必安看了一眼常五,常五笑著說:“可不是嘛!從那邊過來,帶了點茶葉,誰知道這邊情況似乎不太好,這半車茶葉怕是售不出去了。”
夥計幹笑兩聲:“我勸二位還是去別處另謀出路吧!”
“怎麽?災情真這麽嚴重?”
夥計沒說話,謝必安從袖兜裏掏出兩錠碎銀遞丟到桌麵:“我們人生地不熟的,小哥不妨給我二人指點迷津。”
夥計看了一眼櫃台方向,見掌櫃的正在盤賬,連忙一把抓起銀錠子收進懷裏,笑眯著眼睛壓低了聲音說:“這事吧,不好說,不過二位若是明早有空,可以去東郊那邊看看,看過之後自然就會明了。”
過了一會兒,飯菜陸續上來,兩人勞碌奔波了一天,早已饑腸轆轆,常五瞅了一眼麵前的紅燒蹄髈,抄起筷子夾了一塊放進嘴裏。
“啊呸!”
常五吐了到嘴的肉,扭頭看謝必安:“他娘的,淡出個鳥來。”
謝必安怔愣,抬頭看夥計。
夥計扒了了一下腦門,幹巴巴一笑,說道:“二位遠道而來不知道,咱們這邊糧食鬧災都是次的,最嚴重的……”說罷,他又偷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櫃台,壓低了聲音說,“沒有鹽。”
“怎麽會沒有鹽?每年朝廷都會定向往各地方州郡發放官鹽,同福縣也不算偏遠,何故會沒有鹽?”謝必安狐疑問道。
夥計抿了抿唇,剛想迴答,櫃台後的掌櫃突然大喊一聲,夥計嚇得連忙收住話茬,訕訕地笑著說:“二位客官請慢用,若是還有什麽需要,迴頭叫小的便是。”
夥計倉皇逃離,謝必安看了常五一眼,誰也沒再說話。
味同嚼蠟地吃完這頓飯,二人迴到樓上房間。一進門,常五便問謝必安怎麽看?這麽大的鎮子竟然缺鹽,這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謝必安走到門邊,附耳聽了聽,確定門外沒人才淡淡地說:“劉賢既然給我們指了這條路子,這裏麵就絕對有問題。”
“那家夥不會是騙我們,禍水東引吧!”
謝必安:“他還沒那麽大胃口。”
“你的意思是,他隻是益州這條線上的一隻小蚱蜢?”
謝必安點了點頭。
“可那老匹夫為何選在同福縣?”常五問道。
謝必安冷笑出聲,從包裏拿出輿圖,攤開來指給常五看:“同福縣是唯一與梓州接壤的郡縣,前朝時,同福縣隸屬於梓州管轄。太宗征伐時,打到梓州地界,最先攻陷的便是同福縣。同福縣臨岷江,地理位置優越,到太宗時重新劃分州郡管轄,便把同福縣劃分到益州轄內。”
常五看著地圖上小小的一塊,忍不住蹙眉說道:“這地方確實是個要塞,要打梓州,我也會想從這裏開始。不過這裏緊鄰岷江,江水時有泛濫,卻不是個居住的好地方。”
“所以益州並不太喜歡接手這裏,一旦接手,洪水泛濫時就要負責堤壩修建,排水,包括後期的災情控製,災民安頓等一係列問題。”
常五恍然大悟:“這不就等於三不管?”
謝必安默默收起地圖:“明天我們就去會會同福縣的鹽鐵官,去看看這麽大的一個郡縣為何會缺鹽。”
與此同時,益州。
有了在襄州逛秦樓楚館的經驗,什邡很順利便找到尋樓,並見到了沈鳳酒。經過此前的幾次接觸,她幾乎已經斷定沈鳳酒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什仲懷遇害的真相,隻是礙於某些原因,她不能說,並且屢次勸她離開益州。
隻是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步,她還如何能走?
看著麵前苦口婆心相勸的沈鳳酒,什邡決定跟她徹底攤牌,她想賭一把,賭沈鳳酒口中的救命之恩,賭她還有幾分良知。
從長安萬年縣獄的一百五十天到青龍寺大火,再到冒名頂替成了‘聞喜’,什邡將幾個月來發生的一切全部和盤托出,其中包括林昇手中發現的那枚壽山石印。
桌上的燭火忽明忽暗,不知不覺間已經過去小半個時辰,沈鳳酒聽得心驚肉跳,後背的衣衫都被冷汗浸濕。
她料想到什邡處境艱難,卻不知不過短短數月,她已經九死一生數次。事情的發展已經完全超出她的預料,即便這個時候什邡離開益州,她恐怕也會遭人算計。
“那你,打算如何?”沈鳳酒艱難地吐出一句,目光晦暗不明地看著什邡,總覺得她接下來要說的話將會改變兩個人的命運。
果然,什邡忽而輕笑一聲,眼神中透著一股子兇悍地說:“找到殺害我爹的兇手,翻案。”
沈鳳酒怔愣一瞬,突然有些羨慕起什邡來。她微微歎息,問道:“你爹的死並不簡單,益州這灘水也深不可測,稍不留神便會粉身碎骨,你好不容易從縣獄出來,何苦呢?”
什邡:“我便是走,這世間又怎有我容身之處?他們越是想讓我死,我越是要活,我不僅要活,我還要把這些藏在陰溝裏的老鼠都挖出來。”
“所以,你想怎麽辦?”沈鳳酒問她。
什邡微微斂眉,良久才說:“沈娘子,把你知道的都告訴我,包括我爹到底是怎麽死的?當年屍體運迴長安時已經嚴重腐爛,隻能憑借衣物和信物辨認。後來在襄州大獄見到崔三爺,我才從她口中得知,當年她雖然打劫了爹爹的車隊,但當她打開馬車車簾的時候,我爹已經死了,頭被放在雙手之間。沈娘子,我想知道當年驗屍和查辦此案的人是誰?這麽明顯的死因,他們為何會判定為劫匪謀財害命,並且將屍體偷梁換柱。”
同福縣位於岷江延安,百姓多半靠水吃飯。今年梓州鬧蝗災後,同福縣糧食收益同比去年要降六成。
據劉賢交代,同福縣在入秋時便向司戶所上報災情,申請了賑災糧食。從十月初到現在,刺史先後兩次批糧七千擔,但一直到半月前,以春輝坊為首的十二坊都陸續出現從同福縣湧來的難民。
劉賢奉曹正淳之命,將難民全部驅趕到西郊城隍廟以北,還有一部分被他直接派人遣送迴同福縣。
按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同福縣一共有一千兩百戶,七千擔糧食足夠一千三百多戶人四個月的口糧,可才不到半個月,難民就湧進十二坊,其中貓膩可想而知。
二人馬不停蹄地跑了將近三個時辰,最終趕在城門落鎖之前進入同福縣。
與益州主城街坊不同,同福縣緊鄰梓州和岷江,因岷江每隔三兩年就要發一次水患,因此這邊的商貿並不繁榮,入夜不久,街上便少有人潮。
二人尋了一家看起來不錯的客棧落腳。因為過了飯口時間,一樓大堂裏人不多,等菜的功夫,謝必安跟夥計套話。
“我聽說,梓州今年鬧了蝗災,咱們同福縣也受災了,糧食收不上來,可是真的?”
夥計苦著臉說:“確有其事,梓州今年蝗災嚴重,同福縣的農作物也頗受波及。”
“災情嚴重?”謝必安問。
“倒是不嚴重。”
“可我來的路上瞧著有不少難民從清暉坊那邊過來。”謝必安狀似不經意地問。
夥計長歎了一聲,壓低了聲音說:“二位是從東邊來的吧!”
謝必安看了一眼常五,常五笑著說:“可不是嘛!從那邊過來,帶了點茶葉,誰知道這邊情況似乎不太好,這半車茶葉怕是售不出去了。”
夥計幹笑兩聲:“我勸二位還是去別處另謀出路吧!”
“怎麽?災情真這麽嚴重?”
夥計沒說話,謝必安從袖兜裏掏出兩錠碎銀遞丟到桌麵:“我們人生地不熟的,小哥不妨給我二人指點迷津。”
夥計看了一眼櫃台方向,見掌櫃的正在盤賬,連忙一把抓起銀錠子收進懷裏,笑眯著眼睛壓低了聲音說:“這事吧,不好說,不過二位若是明早有空,可以去東郊那邊看看,看過之後自然就會明了。”
過了一會兒,飯菜陸續上來,兩人勞碌奔波了一天,早已饑腸轆轆,常五瞅了一眼麵前的紅燒蹄髈,抄起筷子夾了一塊放進嘴裏。
“啊呸!”
常五吐了到嘴的肉,扭頭看謝必安:“他娘的,淡出個鳥來。”
謝必安怔愣,抬頭看夥計。
夥計扒了了一下腦門,幹巴巴一笑,說道:“二位遠道而來不知道,咱們這邊糧食鬧災都是次的,最嚴重的……”說罷,他又偷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櫃台,壓低了聲音說,“沒有鹽。”
“怎麽會沒有鹽?每年朝廷都會定向往各地方州郡發放官鹽,同福縣也不算偏遠,何故會沒有鹽?”謝必安狐疑問道。
夥計抿了抿唇,剛想迴答,櫃台後的掌櫃突然大喊一聲,夥計嚇得連忙收住話茬,訕訕地笑著說:“二位客官請慢用,若是還有什麽需要,迴頭叫小的便是。”
夥計倉皇逃離,謝必安看了常五一眼,誰也沒再說話。
味同嚼蠟地吃完這頓飯,二人迴到樓上房間。一進門,常五便問謝必安怎麽看?這麽大的鎮子竟然缺鹽,這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謝必安走到門邊,附耳聽了聽,確定門外沒人才淡淡地說:“劉賢既然給我們指了這條路子,這裏麵就絕對有問題。”
“那家夥不會是騙我們,禍水東引吧!”
謝必安:“他還沒那麽大胃口。”
“你的意思是,他隻是益州這條線上的一隻小蚱蜢?”
謝必安點了點頭。
“可那老匹夫為何選在同福縣?”常五問道。
謝必安冷笑出聲,從包裏拿出輿圖,攤開來指給常五看:“同福縣是唯一與梓州接壤的郡縣,前朝時,同福縣隸屬於梓州管轄。太宗征伐時,打到梓州地界,最先攻陷的便是同福縣。同福縣臨岷江,地理位置優越,到太宗時重新劃分州郡管轄,便把同福縣劃分到益州轄內。”
常五看著地圖上小小的一塊,忍不住蹙眉說道:“這地方確實是個要塞,要打梓州,我也會想從這裏開始。不過這裏緊鄰岷江,江水時有泛濫,卻不是個居住的好地方。”
“所以益州並不太喜歡接手這裏,一旦接手,洪水泛濫時就要負責堤壩修建,排水,包括後期的災情控製,災民安頓等一係列問題。”
常五恍然大悟:“這不就等於三不管?”
謝必安默默收起地圖:“明天我們就去會會同福縣的鹽鐵官,去看看這麽大的一個郡縣為何會缺鹽。”
與此同時,益州。
有了在襄州逛秦樓楚館的經驗,什邡很順利便找到尋樓,並見到了沈鳳酒。經過此前的幾次接觸,她幾乎已經斷定沈鳳酒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什仲懷遇害的真相,隻是礙於某些原因,她不能說,並且屢次勸她離開益州。
隻是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步,她還如何能走?
看著麵前苦口婆心相勸的沈鳳酒,什邡決定跟她徹底攤牌,她想賭一把,賭沈鳳酒口中的救命之恩,賭她還有幾分良知。
從長安萬年縣獄的一百五十天到青龍寺大火,再到冒名頂替成了‘聞喜’,什邡將幾個月來發生的一切全部和盤托出,其中包括林昇手中發現的那枚壽山石印。
桌上的燭火忽明忽暗,不知不覺間已經過去小半個時辰,沈鳳酒聽得心驚肉跳,後背的衣衫都被冷汗浸濕。
她料想到什邡處境艱難,卻不知不過短短數月,她已經九死一生數次。事情的發展已經完全超出她的預料,即便這個時候什邡離開益州,她恐怕也會遭人算計。
“那你,打算如何?”沈鳳酒艱難地吐出一句,目光晦暗不明地看著什邡,總覺得她接下來要說的話將會改變兩個人的命運。
果然,什邡忽而輕笑一聲,眼神中透著一股子兇悍地說:“找到殺害我爹的兇手,翻案。”
沈鳳酒怔愣一瞬,突然有些羨慕起什邡來。她微微歎息,問道:“你爹的死並不簡單,益州這灘水也深不可測,稍不留神便會粉身碎骨,你好不容易從縣獄出來,何苦呢?”
什邡:“我便是走,這世間又怎有我容身之處?他們越是想讓我死,我越是要活,我不僅要活,我還要把這些藏在陰溝裏的老鼠都挖出來。”
“所以,你想怎麽辦?”沈鳳酒問她。
什邡微微斂眉,良久才說:“沈娘子,把你知道的都告訴我,包括我爹到底是怎麽死的?當年屍體運迴長安時已經嚴重腐爛,隻能憑借衣物和信物辨認。後來在襄州大獄見到崔三爺,我才從她口中得知,當年她雖然打劫了爹爹的車隊,但當她打開馬車車簾的時候,我爹已經死了,頭被放在雙手之間。沈娘子,我想知道當年驗屍和查辦此案的人是誰?這麽明顯的死因,他們為何會判定為劫匪謀財害命,並且將屍體偷梁換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