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了林老夫人這一番的連敲帶打,最是難以入眠的當屬二房一家四口。林政樹一迴二房,二話不說,反手對著林同州便是一巴掌,把林同州打得原地轉了兩圈,順著鼻孔嘴角竄血。
林同州此時已經麻木了,捂著臉麵無表情地看著林政樹,宛如一隻鬥敗了的公雞。
林政樹麵無表情地坐在圈椅裏,李氏大氣不敢出地遞上帕子。林政樹接過帕子仔細擦拭著指甲上刮出的血跡。
林同濟始終站在角落裏,看著林同州的目光帶著譏諷。
他這位哥哥素來是個魯莽衝動的,當初執意要去紙坊,以為能做出什麽成績,卻不知紙坊那邊才最是臥虎藏龍,稍有不慎不僅不能得到老太太的歡喜,保不齊還要連骨頭都被啃了。
“同濟!”林政樹冷冽的目光刮了過來,林同濟連忙收起表情,將頭垂得更低了。
林政樹端起茶杯,問林同濟:“今日你祖母的意思,你也看見了,擺明著是扶持昇哥兒的,你怎麽看?”
初冬的夜裏已經有些涼意,林同濟自幼身子骨弱,好容易養大成人,卻較比常人更不耐寒,因此還沒霜降,就已經穿上了夾棉的襴袍,若是外出,必是要再加一件披風。
此時他站在廳堂中間,臉色有些蒼白,聽見林政樹的話,唇角勾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笑,垂眸看著林政樹說:“祖母的心思再明白不過,這個時候再想著爭取什麽,那就是自討苦吃,還不如以退為進,看看二哥是不是真有本事力挽狂瀾。”
“可若他真的可以呢?”一旁的李氏終於忍不住說出口。
林同濟笑看著李氏說:“母親說的是。”
李氏並沒寬心,看著林同濟的笑,心裏無端生出一絲寒意。與出自她肚子裏的林同州不同,林同濟是林政樹十幾年前從外麵帶迴來的,生母不詳,剛來林家時,身子骨弱的宛如風一吹就能倒了,府裏的下人都說他活不過十五歲。
林政樹將他放在李氏院子裏養著,說不在意,倒也各種藥材供養著,說在意,卻也沒有多少,就這麽稀裏糊塗長大,人也越發讓人琢磨不透。
“爹,咱們絕對不能讓林昇得逞。”
一直沒說話的林同州像似突然迴過神識,一下子跪撲到林政樹身前,一把抱住林政樹的大腿:“爹,您再給我一次機會,林昇不是要迴紙坊麽?我一定不會讓他順利接手紙坊的。”
林政樹抬手摸了摸他的發頂,目光看向一直站在陰影處的林同濟,淡淡地說:“明日你隨同州一起去吧!看著他點,別讓他再做蠢事。”
林同濟攏了攏袖擺,隻覺這冬天是越發的難捱了。
……
更夫敲過了三更的棒子,一道迅捷的人影快快速地穿過九曲迴廊,躲開巡夜的小廝直奔北冥軒旁的流雲軒。
書房裏一燈如豆,謝必安看完最後一卷工案,正欲起身迴房休息,窗外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叫停了他的動作。
常五掀開窗欞一躍而入,動作嫻熟如行雲流水。
謝必安嗤笑一聲:“有正門不走,你是喜歡上做宵小的感覺了?”
常五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徑自走到案邊,端起桌上的茶杯牛飲一番。
“不是怕給你惹麻煩麽?這麽一大家子心懷鬼胎的親眷,沒準哪個就抓著把柄背後捅你一刀。”常五笑嘻嘻地放下茶杯,用腳勾過椅子坐在謝必安對麵,“怎麽樣?今天這場鴻門宴吃的如何?”
謝必安:“有人春風得意,有人味同嚼蠟。”
“聞娘子?”常五想到公堂上咄咄逼人的女娘,忍不住笑著說,“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能屈能伸的世家貴女,聞家算不算是歹竹出好筍?”
謝必安懶得與他討論一個女娘,沉下臉色問:“漕幫的事,你查得怎麽樣了?”
常五懶散地往後一靠,翹起二郎腿,說;“沒怎麽樣?白城被他們藏得深,老子去蹲了幾個時辰,愣是人影也沒見到。不過我倒是見到那位傳說中的溫四爺了。”
“你見到人了?”謝必安饒有興致地問。常五搖了搖頭,惋惜地說,“沒見到正臉,隻瞧了個背影,寬肩窄腰屁股翹。”
謝必安抓起杯子砸過去,常五側身避開,咧嘴一笑:“君子動口不動手。”
“說重點。”謝必安蹙眉。
常五迴憶了一下當時的場景,燈火輝煌的議事大廳裏,平日裏耀武揚威的顧威像隻鵪鶉一樣,大氣都不敢喘地站在那人身後。
顧威低頭看著鞋尖,小心翼翼地開口:“四爺,現在怎麽辦?節度使那邊已經得了信兒,這事怕是瞞不住了。”
“既然瞞不住了,那就把人送迴去。”男人的聲音低沉悅耳,聽起來年歲不大,卻有一種不怒自威之感。
顧威猶豫一番,還是忍不住問出口:“四爺,一旦官府接手這件案子,咱們恐怕……”
“恐怕什麽?”男人問。
顧威愣了下,難道是他猜錯了?
四爺一開始同意他扣住白城,難道不是怕事情敗露影響漕幫的生意?
顧威想了想,小心謹慎地說:“這個口子一旦開了,後麵其他人就不好控製了。”
男人笑了下:“為什麽要控製?”
顧威徹底傻了,若不控製,一開始又何必大費周章瞞住這件事?這豈不是脫褲子放屁?
“難道四爺不是想私下裏解決這件事?”顧威小心翼翼地問。
男人慢悠悠走到桌案前,彎腰坐在蒲團上,用金剪挑起蠟燭裏的燈芯,將多餘的部分剪去。原本萎靡的火焰頓時衝起老高。
“私下裏怎麽解決?”
顧威眨了眨眼:“這……”
男人徑自倒了杯茶,茶杯裏映襯出一張翩翩玉色的一張俊臉。
“剿匪本就是官府的事,漕幫也是受害者不是麽?”
顧威張了張嘴,終是沒把後麵的話說出來。
“你說,他這話到底是什麽意思?不想瞞著,也沒說私下解決,那他們搞了這麽一出,到底是為了什麽?”常五眼珠一瞪,“難道是耍著我們玩的?”
謝必安搖了搖頭,指著桌案上的一份文牒說:“也未必。你看看這個。”
常五拿起文牒敲了敲,詫異地說:“你動用那邊的人了?”
謝必安沒說話,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示意他先看。
常五坐直了身體,翻開文牒一看,裏麵全是一些貨物的清單,有茶葉、絲綢、棉花、嫩竹、皮毛,還有一些瓷器。
“這有什麽問題?”常五把文牒丟在桌案上。
謝必安撿起文牒放在一旁,說:“這份文牒是我讓人從衢州漕運司借調的貨運清單。從本朝初,為了監管運河漕運水道,朝廷設置了完善的監管製度,同時匹配了各大小官員十數個職位。凡是經運河而過的貨船都會在各地官方漕運碼頭接受貨物清點和盤查,以防有走私貨物的情況出現。
按照衢州那邊給出的信息,白城所乘的這首貨船是福建出廠,載貨量達到一千二百石。這張清單裏所記錄的貨物便是當時衢州漕運主事所錄。”
聽他說完,常五又拿起文牒看了看:“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棉花!”
林同州此時已經麻木了,捂著臉麵無表情地看著林政樹,宛如一隻鬥敗了的公雞。
林政樹麵無表情地坐在圈椅裏,李氏大氣不敢出地遞上帕子。林政樹接過帕子仔細擦拭著指甲上刮出的血跡。
林同濟始終站在角落裏,看著林同州的目光帶著譏諷。
他這位哥哥素來是個魯莽衝動的,當初執意要去紙坊,以為能做出什麽成績,卻不知紙坊那邊才最是臥虎藏龍,稍有不慎不僅不能得到老太太的歡喜,保不齊還要連骨頭都被啃了。
“同濟!”林政樹冷冽的目光刮了過來,林同濟連忙收起表情,將頭垂得更低了。
林政樹端起茶杯,問林同濟:“今日你祖母的意思,你也看見了,擺明著是扶持昇哥兒的,你怎麽看?”
初冬的夜裏已經有些涼意,林同濟自幼身子骨弱,好容易養大成人,卻較比常人更不耐寒,因此還沒霜降,就已經穿上了夾棉的襴袍,若是外出,必是要再加一件披風。
此時他站在廳堂中間,臉色有些蒼白,聽見林政樹的話,唇角勾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笑,垂眸看著林政樹說:“祖母的心思再明白不過,這個時候再想著爭取什麽,那就是自討苦吃,還不如以退為進,看看二哥是不是真有本事力挽狂瀾。”
“可若他真的可以呢?”一旁的李氏終於忍不住說出口。
林同濟笑看著李氏說:“母親說的是。”
李氏並沒寬心,看著林同濟的笑,心裏無端生出一絲寒意。與出自她肚子裏的林同州不同,林同濟是林政樹十幾年前從外麵帶迴來的,生母不詳,剛來林家時,身子骨弱的宛如風一吹就能倒了,府裏的下人都說他活不過十五歲。
林政樹將他放在李氏院子裏養著,說不在意,倒也各種藥材供養著,說在意,卻也沒有多少,就這麽稀裏糊塗長大,人也越發讓人琢磨不透。
“爹,咱們絕對不能讓林昇得逞。”
一直沒說話的林同州像似突然迴過神識,一下子跪撲到林政樹身前,一把抱住林政樹的大腿:“爹,您再給我一次機會,林昇不是要迴紙坊麽?我一定不會讓他順利接手紙坊的。”
林政樹抬手摸了摸他的發頂,目光看向一直站在陰影處的林同濟,淡淡地說:“明日你隨同州一起去吧!看著他點,別讓他再做蠢事。”
林同濟攏了攏袖擺,隻覺這冬天是越發的難捱了。
……
更夫敲過了三更的棒子,一道迅捷的人影快快速地穿過九曲迴廊,躲開巡夜的小廝直奔北冥軒旁的流雲軒。
書房裏一燈如豆,謝必安看完最後一卷工案,正欲起身迴房休息,窗外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叫停了他的動作。
常五掀開窗欞一躍而入,動作嫻熟如行雲流水。
謝必安嗤笑一聲:“有正門不走,你是喜歡上做宵小的感覺了?”
常五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徑自走到案邊,端起桌上的茶杯牛飲一番。
“不是怕給你惹麻煩麽?這麽一大家子心懷鬼胎的親眷,沒準哪個就抓著把柄背後捅你一刀。”常五笑嘻嘻地放下茶杯,用腳勾過椅子坐在謝必安對麵,“怎麽樣?今天這場鴻門宴吃的如何?”
謝必安:“有人春風得意,有人味同嚼蠟。”
“聞娘子?”常五想到公堂上咄咄逼人的女娘,忍不住笑著說,“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能屈能伸的世家貴女,聞家算不算是歹竹出好筍?”
謝必安懶得與他討論一個女娘,沉下臉色問:“漕幫的事,你查得怎麽樣了?”
常五懶散地往後一靠,翹起二郎腿,說;“沒怎麽樣?白城被他們藏得深,老子去蹲了幾個時辰,愣是人影也沒見到。不過我倒是見到那位傳說中的溫四爺了。”
“你見到人了?”謝必安饒有興致地問。常五搖了搖頭,惋惜地說,“沒見到正臉,隻瞧了個背影,寬肩窄腰屁股翹。”
謝必安抓起杯子砸過去,常五側身避開,咧嘴一笑:“君子動口不動手。”
“說重點。”謝必安蹙眉。
常五迴憶了一下當時的場景,燈火輝煌的議事大廳裏,平日裏耀武揚威的顧威像隻鵪鶉一樣,大氣都不敢喘地站在那人身後。
顧威低頭看著鞋尖,小心翼翼地開口:“四爺,現在怎麽辦?節度使那邊已經得了信兒,這事怕是瞞不住了。”
“既然瞞不住了,那就把人送迴去。”男人的聲音低沉悅耳,聽起來年歲不大,卻有一種不怒自威之感。
顧威猶豫一番,還是忍不住問出口:“四爺,一旦官府接手這件案子,咱們恐怕……”
“恐怕什麽?”男人問。
顧威愣了下,難道是他猜錯了?
四爺一開始同意他扣住白城,難道不是怕事情敗露影響漕幫的生意?
顧威想了想,小心謹慎地說:“這個口子一旦開了,後麵其他人就不好控製了。”
男人笑了下:“為什麽要控製?”
顧威徹底傻了,若不控製,一開始又何必大費周章瞞住這件事?這豈不是脫褲子放屁?
“難道四爺不是想私下裏解決這件事?”顧威小心翼翼地問。
男人慢悠悠走到桌案前,彎腰坐在蒲團上,用金剪挑起蠟燭裏的燈芯,將多餘的部分剪去。原本萎靡的火焰頓時衝起老高。
“私下裏怎麽解決?”
顧威眨了眨眼:“這……”
男人徑自倒了杯茶,茶杯裏映襯出一張翩翩玉色的一張俊臉。
“剿匪本就是官府的事,漕幫也是受害者不是麽?”
顧威張了張嘴,終是沒把後麵的話說出來。
“你說,他這話到底是什麽意思?不想瞞著,也沒說私下解決,那他們搞了這麽一出,到底是為了什麽?”常五眼珠一瞪,“難道是耍著我們玩的?”
謝必安搖了搖頭,指著桌案上的一份文牒說:“也未必。你看看這個。”
常五拿起文牒敲了敲,詫異地說:“你動用那邊的人了?”
謝必安沒說話,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示意他先看。
常五坐直了身體,翻開文牒一看,裏麵全是一些貨物的清單,有茶葉、絲綢、棉花、嫩竹、皮毛,還有一些瓷器。
“這有什麽問題?”常五把文牒丟在桌案上。
謝必安撿起文牒放在一旁,說:“這份文牒是我讓人從衢州漕運司借調的貨運清單。從本朝初,為了監管運河漕運水道,朝廷設置了完善的監管製度,同時匹配了各大小官員十數個職位。凡是經運河而過的貨船都會在各地官方漕運碼頭接受貨物清點和盤查,以防有走私貨物的情況出現。
按照衢州那邊給出的信息,白城所乘的這首貨船是福建出廠,載貨量達到一千二百石。這張清單裏所記錄的貨物便是當時衢州漕運主事所錄。”
聽他說完,常五又拿起文牒看了看:“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