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一路快馬西行,馬蹄聲在崎嶇的道路上迴蕩,越往西,地勢越不平,景色也越發荒涼。
不時,有狂風卷起黃沙,遮天蔽日,他們隻得緊握韁繩,低頭前行。
就這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半個月後,一行人終於來到了涼州。
夕陽如血,灑滿天際,涼州城在落日的黃昏中漸漸顯露真容。
高大的城門,曆經無數風雨侵蝕,歲月在其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卻依舊巍峨聳立。
隻是,城門上那斑駁的痕跡,一道道、一縷縷,仿佛在無聲地傾訴著戰爭的殘酷與滄桑。
入目的一切,無不顯露出這裏剛剛經曆過一場慘烈的浩劫。
城門外,屍體橫七豎八地躺著,遍地都是,有的殘缺不全,有的麵目全非,血腥味濃重得彌漫在空氣中,刺鼻難聞,令人忍不住陣陣作嘔。
殘破的旗幟,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作響,每一次飄動都似乎在為那些逝去的生命哀鳴,訴說著無盡的悲涼。
此刻,殘陽如瑰,綻放出血色的光輝,映照在涼州城上,將這座古城染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顯得格外蒼涼而沉重。
馬蹄聲“嘚嘚”,在空曠的城外,格外突兀,每一聲都清晰地踏在了眾人的心上,猶如重錘敲擊,讓人心神不寧。
小宇軒的小臉煞白,眼中滿是不安,緊緊抓著黛玉的衣角。
權景瑤的臉色也好不到哪裏去,她眉頭緊鎖,眼中的擔憂與焦慮,清晰可見。
涼州城的守將,正是小宇軒的親生父親、權景瑤的大哥權景朔。
別看小宇軒平時不提及此事,嬉笑打鬧一樣不落,好似有義父的疼愛就足夠,心中一點也不在意這個親生父親。
但實際上,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對這位鎮守著涼州城、印象中從未見過麵的生父,還是有著一份難以言說的複雜情感的。
以前,他或許心中忌恨父親丟下他不管,讓他在年幼時便嚐盡了孤獨的滋味。
但在義父和姑姑的日日熏陶下,小宇軒逐漸明白了什麽是責任,什麽是忠誠。
半年前,當姑姑和義父大婚時,他還意外地收到了父親的親筆信,信中滿是對他的關懷和思念,這讓他心中的怨念又消散了幾分。
信是專門寫給他的,和祝賀姑姑大婚的信件一起送到了姑姑的手中。
信裏麵關切地事無巨細地問起了他的情況,問到了他最近有沒有長高,有沒有好好吃飯,有沒有聽話,有沒有受人欺負……
字裏行間,都透露著父親對他的深深思念和無盡關愛。
類似的信件,此後一封封每月如期而至,每一封都承載著父親滿滿的愛與關懷,像一縷縷溫暖的陽光,穿透了時空的阻隔,照進了小宇軒幼小而敏感的心靈。
這些信件,漸漸彌補了他心中那份曾以為被父親遺棄的空缺,也撫慰了他那顆因思念和不解而傷痕累累的小心髒。
後來,義父和姐姐耐心地手把手教他迴信。
雖然字是義父和姐姐手把手教的,但信裏麵的話全是他自己所思所想。
小家夥就這樣,一來一迴地與父親通過書信,建立了緊密的聯係。
每月的書信,成了他們之間的一條紐帶,將遠隔千裏的父子緊緊相連。
在對義父和姐姐的依賴愈加深厚的同時,小宇軒對父親的認知也愈加深刻。
他逐漸理解了父親的苦衷與無奈,心中對父親的思念之情也愈發強烈。
小宇軒的小腦瓜裏,時不時幻想出一個英勇的身影。
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身披閃耀的戰甲,手持長劍,屹立於堅固的城牆之上,目光如炬,眺望著遠方,隨時準備迎戰來犯之敵,守護這片土地的安寧。
大將軍英勇無畏的身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次次出現在小宇軒的夢中,連同堅定的眼神、挺拔的身姿,深深地烙印在了小宇軒的心中。
小家夥得知很快就要和夢中威風凜凜的大將軍父親見麵,從昨天到現在,他心裏就像揣著一隻小兔子,既忐忑不安,又激動不已。
卻沒想到,父親還沒見到,小宇軒就先看到了眼前這一番淒慘景象。
大戰的硝煙雖已散去,但涼州城仍沉浸在一片肅殺之中,空氣中彌漫著的血腥味,街道上的滿目瘡痍,百姓們麵帶愁容,行色匆匆。
這一切,無不昭示出戰爭的殘酷。
城牆之上,士兵們嚴陣以待,眼神中透露出警惕與疲憊,整座涼州城,仍未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
城門緊閉,城門口幾乎看不到進出的人。
大戰剛過,守衛對入城之人的檢查也特別嚴格,士兵們麵色凝重,對每一個試圖進城的人都仔細盤查,恨不能查完祖宗八代。
城牆之上,遍布著戰爭的痕跡,殘垣斷壁隨處可見。
在一地的鮮血和殘肢斷臂的屍身中間,這一隊二百餘人的侍衛,護衛著中間一隊五輛馬車的車隊,就顯得格外突兀。
照例,由南安王世子的侍衛首領策馬前行,上前與守城門的士兵進行交涉。
士兵們起初神色緊張,如臨大敵。
守城的官兵不僅查了他們的身份戶憑和路引,還看了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的官印。
後來,經過一番細致的盤查,再三確認沒有問題,才放他們進了城。
若在平時,依南安王世子暴烈的脾氣,說不定一頓鞭子早就劈頭蓋臉狠狠地抽上去了,哪容得下他們這般囉嗦。
但此刻,作為也領過軍、上過戰場、經曆過生死考驗的將軍,他深刻理解大戰剛過,城中人心惶惶,守城官兵生怕混入敵軍奸細,給城中帶來不可估量的災難。
因此,他強壓下心頭的怒火,耐心地配合守城官兵的檢查。
一行人緩緩駛入城邊東側的小門,城內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街道兩旁,一座座房屋倒塌在地,火光未熄,星星點點地在廢墟中閃爍,黑煙嫋嫋升起,與天空中那抹絢爛的晚霞交織成一幅淒涼又悲壯的畫麵,讓人心中無端湧起一股說不出的哀傷。
百姓們或衣衫襤褸,或麵黃肌瘦,流離失所,眼神中滿是驚恐與無助。
孩子們緊緊拽著大人的衣角,小手因為緊張而泛白,小臉上掛著未幹的淚痕,淚痕中還夾雜著幾分驚恐。
偶爾傳來幾聲微弱的啼哭,聲音在這荒涼、破敗的城中,顯得格外淒涼。
街麵上,殘破的攤位東倒西歪,木板碎裂,布幔撕扯,曾經繁華喧囂的市集,如今隻剩下一片狼藉,滿地都是散落的貨物和碎片。
偶爾有幾隻野狗在廢墟中穿梭,無一不顯得瘦骨嶙峋,毛發雜亂,它們嗅著每一寸角落,尋找著可能殘存的食物。
一行人沉默地前行,心中沉甸甸的。
他們沒想到,戰況竟是如此慘烈,眼前的景象超乎想象,竟連城中的無辜百姓也波及到了。
四處是破敗的房屋,斷壁殘垣間透露出無盡的淒涼,流離失所的人們或坐或臥,眼神空洞而絕望。
這一幕幕慘狀,讓黛玉一行人的步伐更加沉重,心情也更為沉痛,好似有一塊沉甸甸的巨石,壓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頭。
北風唿嘯,似乎也在為這座城池哀鳴,風吹過廢墟,帶起一陣陣塵土,迷離了眾人的雙眼。
不時,有狂風卷起黃沙,遮天蔽日,他們隻得緊握韁繩,低頭前行。
就這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半個月後,一行人終於來到了涼州。
夕陽如血,灑滿天際,涼州城在落日的黃昏中漸漸顯露真容。
高大的城門,曆經無數風雨侵蝕,歲月在其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卻依舊巍峨聳立。
隻是,城門上那斑駁的痕跡,一道道、一縷縷,仿佛在無聲地傾訴著戰爭的殘酷與滄桑。
入目的一切,無不顯露出這裏剛剛經曆過一場慘烈的浩劫。
城門外,屍體橫七豎八地躺著,遍地都是,有的殘缺不全,有的麵目全非,血腥味濃重得彌漫在空氣中,刺鼻難聞,令人忍不住陣陣作嘔。
殘破的旗幟,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作響,每一次飄動都似乎在為那些逝去的生命哀鳴,訴說著無盡的悲涼。
此刻,殘陽如瑰,綻放出血色的光輝,映照在涼州城上,將這座古城染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顯得格外蒼涼而沉重。
馬蹄聲“嘚嘚”,在空曠的城外,格外突兀,每一聲都清晰地踏在了眾人的心上,猶如重錘敲擊,讓人心神不寧。
小宇軒的小臉煞白,眼中滿是不安,緊緊抓著黛玉的衣角。
權景瑤的臉色也好不到哪裏去,她眉頭緊鎖,眼中的擔憂與焦慮,清晰可見。
涼州城的守將,正是小宇軒的親生父親、權景瑤的大哥權景朔。
別看小宇軒平時不提及此事,嬉笑打鬧一樣不落,好似有義父的疼愛就足夠,心中一點也不在意這個親生父親。
但實際上,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對這位鎮守著涼州城、印象中從未見過麵的生父,還是有著一份難以言說的複雜情感的。
以前,他或許心中忌恨父親丟下他不管,讓他在年幼時便嚐盡了孤獨的滋味。
但在義父和姑姑的日日熏陶下,小宇軒逐漸明白了什麽是責任,什麽是忠誠。
半年前,當姑姑和義父大婚時,他還意外地收到了父親的親筆信,信中滿是對他的關懷和思念,這讓他心中的怨念又消散了幾分。
信是專門寫給他的,和祝賀姑姑大婚的信件一起送到了姑姑的手中。
信裏麵關切地事無巨細地問起了他的情況,問到了他最近有沒有長高,有沒有好好吃飯,有沒有聽話,有沒有受人欺負……
字裏行間,都透露著父親對他的深深思念和無盡關愛。
類似的信件,此後一封封每月如期而至,每一封都承載著父親滿滿的愛與關懷,像一縷縷溫暖的陽光,穿透了時空的阻隔,照進了小宇軒幼小而敏感的心靈。
這些信件,漸漸彌補了他心中那份曾以為被父親遺棄的空缺,也撫慰了他那顆因思念和不解而傷痕累累的小心髒。
後來,義父和姐姐耐心地手把手教他迴信。
雖然字是義父和姐姐手把手教的,但信裏麵的話全是他自己所思所想。
小家夥就這樣,一來一迴地與父親通過書信,建立了緊密的聯係。
每月的書信,成了他們之間的一條紐帶,將遠隔千裏的父子緊緊相連。
在對義父和姐姐的依賴愈加深厚的同時,小宇軒對父親的認知也愈加深刻。
他逐漸理解了父親的苦衷與無奈,心中對父親的思念之情也愈發強烈。
小宇軒的小腦瓜裏,時不時幻想出一個英勇的身影。
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身披閃耀的戰甲,手持長劍,屹立於堅固的城牆之上,目光如炬,眺望著遠方,隨時準備迎戰來犯之敵,守護這片土地的安寧。
大將軍英勇無畏的身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次次出現在小宇軒的夢中,連同堅定的眼神、挺拔的身姿,深深地烙印在了小宇軒的心中。
小家夥得知很快就要和夢中威風凜凜的大將軍父親見麵,從昨天到現在,他心裏就像揣著一隻小兔子,既忐忑不安,又激動不已。
卻沒想到,父親還沒見到,小宇軒就先看到了眼前這一番淒慘景象。
大戰的硝煙雖已散去,但涼州城仍沉浸在一片肅殺之中,空氣中彌漫著的血腥味,街道上的滿目瘡痍,百姓們麵帶愁容,行色匆匆。
這一切,無不昭示出戰爭的殘酷。
城牆之上,士兵們嚴陣以待,眼神中透露出警惕與疲憊,整座涼州城,仍未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
城門緊閉,城門口幾乎看不到進出的人。
大戰剛過,守衛對入城之人的檢查也特別嚴格,士兵們麵色凝重,對每一個試圖進城的人都仔細盤查,恨不能查完祖宗八代。
城牆之上,遍布著戰爭的痕跡,殘垣斷壁隨處可見。
在一地的鮮血和殘肢斷臂的屍身中間,這一隊二百餘人的侍衛,護衛著中間一隊五輛馬車的車隊,就顯得格外突兀。
照例,由南安王世子的侍衛首領策馬前行,上前與守城門的士兵進行交涉。
士兵們起初神色緊張,如臨大敵。
守城的官兵不僅查了他們的身份戶憑和路引,還看了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的官印。
後來,經過一番細致的盤查,再三確認沒有問題,才放他們進了城。
若在平時,依南安王世子暴烈的脾氣,說不定一頓鞭子早就劈頭蓋臉狠狠地抽上去了,哪容得下他們這般囉嗦。
但此刻,作為也領過軍、上過戰場、經曆過生死考驗的將軍,他深刻理解大戰剛過,城中人心惶惶,守城官兵生怕混入敵軍奸細,給城中帶來不可估量的災難。
因此,他強壓下心頭的怒火,耐心地配合守城官兵的檢查。
一行人緩緩駛入城邊東側的小門,城內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街道兩旁,一座座房屋倒塌在地,火光未熄,星星點點地在廢墟中閃爍,黑煙嫋嫋升起,與天空中那抹絢爛的晚霞交織成一幅淒涼又悲壯的畫麵,讓人心中無端湧起一股說不出的哀傷。
百姓們或衣衫襤褸,或麵黃肌瘦,流離失所,眼神中滿是驚恐與無助。
孩子們緊緊拽著大人的衣角,小手因為緊張而泛白,小臉上掛著未幹的淚痕,淚痕中還夾雜著幾分驚恐。
偶爾傳來幾聲微弱的啼哭,聲音在這荒涼、破敗的城中,顯得格外淒涼。
街麵上,殘破的攤位東倒西歪,木板碎裂,布幔撕扯,曾經繁華喧囂的市集,如今隻剩下一片狼藉,滿地都是散落的貨物和碎片。
偶爾有幾隻野狗在廢墟中穿梭,無一不顯得瘦骨嶙峋,毛發雜亂,它們嗅著每一寸角落,尋找著可能殘存的食物。
一行人沉默地前行,心中沉甸甸的。
他們沒想到,戰況竟是如此慘烈,眼前的景象超乎想象,竟連城中的無辜百姓也波及到了。
四處是破敗的房屋,斷壁殘垣間透露出無盡的淒涼,流離失所的人們或坐或臥,眼神空洞而絕望。
這一幕幕慘狀,讓黛玉一行人的步伐更加沉重,心情也更為沉痛,好似有一塊沉甸甸的巨石,壓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頭。
北風唿嘯,似乎也在為這座城池哀鳴,風吹過廢墟,帶起一陣陣塵土,迷離了眾人的雙眼。